第28章 民不聊生

“那個年輕公子是誰?看那幾個護衛威風得緊啊!”

“嘿,不知是哪家王孫公子出遊,這些人算是撞上鐵板了!”

“這年頭,朝廷朝令夕改,老百姓早就活不下去了!聽說,京城外邊好些地方都遭了災,流民四處都是,可憐啊!”

“可憐個屁,要不是這些外鄉人哄進城來,我們這些本地人會連活計都找不着?哼,成天不是偷就是搶,死了活該,多死幾個纔好呢!”

聽着耳邊各式各樣的議論,高俅的臉色漸漸陰沉了下來。原本他只是想教訓一下這些惡徒出一口氣,後來聽到米店被搶便知道事情不對了,如今看來,大宋的民計民生也已經到了不容疏忽的境地。儘管大宋向來有招收流民中的青壯爲廂軍的慣例,但是,在財政已經捉襟見肘的時刻,非到萬不得已不能再開這條路了。

瞥了一眼垂頭喪氣跪在地下的幾個大漢一眼,他打消了派人將他們送去開封府的打算,居高臨下地問道:“你們到汴京多久了?”

聽到這句話,幾個大漢不由面面相覷,他們怎麼都沒想到,這個看似富貴人家的公子既不是把他們扭送官府,也不是責問他們爲什麼這樣做,而是問了這種不相干的問題。彼此對視了一眼之後,其中一個較爲機靈的便低聲答道:“我們都是河北刑州附近的莊稼漢,因爲這幾年連年田地收成都不好,交不出租子,後來田主便奪佃了,我們沒了活路,已經到京城三四個月了……”

奪佃!這兩個字頓時讓高俅警醒了,大宋的土地兼併有多嚴重他當然知道,但凡河東河北之地,大多數都屬於京城的世家豪族高官。乃至於皇室宗親,普通老百姓一般都只是租戶。一旦遇到天災**,這些交不出租子的人便很有可能被田主趕出原來的地方,背井離鄉流離失所是常有的事,這些被迫成爲流民的百姓,有的時候比真正遭了饑荒的流民更可怕。

“你們爲什麼要哄搶城西地米店,難道不知道這按律當死麼?”儘管知道自己問得有些多餘,但高俅還是厲聲責問道。“我看你們都是年輕力壯,爲什麼不去找活幹?”

此時,那一溜五六個漢子頓時沉默了,倒是外間圍觀的人羣中有人叫囂道:“要是活都讓他們這些外鄉人搶了,我們該幹什麼,喝西北風麼?”隨着這句話,那些本地人紛紛鬨笑了起來,雜七雜八的議論聲不斷。

“死……砍頭也是一死,餓死也是一死,又有什麼兩樣?”剛纔那個打頭朝高俅撲來的漢子終於忍不住了。強硬地擡起頭來。狠狠地盯着高俅,“你們這種人吃的用的都是我們的血汗,憑什麼還要壓在我們的上頭?老子是沒本事。否則,拉出一杆大旗來佔了山頭,非得殺光天底下地貪官污吏不可!”

聽到首領的這句話,剛纔還有些沮喪的漢子全都振奮了起來,有兩個甚至大聲嚷嚷了起來。

“沒錯,砍頭不過碗大的疤!”

“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就在四周人羣也隨之一片鬨鬧的時候,最外面突然傳來了一陣公差的吆喝,只是一小會兒,幾個身着衙門公服的官差便擠進了人羣,還沒看清狀況就大擺官威道:“光天化日之下。爾等竟敢聚衆鬧事,來啊,統統給我拿回開封府審問!”

“好大的官威!”眼看事情已經解決得差不多,這些人方纔姍姍來遲,高俅心中早已大罵馬後炮,此時自然不會給好臉色看。“你們早幹什麼去了!”

“你是什麼人,我們開封府公人行事,用得着……”耀武揚威的話只說了半截,那個官差頭頭終於看到了高俅。登時傻眼了←曾經看到過高俅,更知道連頂頭上司開封知府阮大獻都對其客客氣氣,自己剛纔還大搖大擺的,那不是找死麼?好半晌,他方纔哭喪着臉跪了下來,老老實實地叩頭道:“小人叩見高學士!”

這一聲叫喚不打緊,四周看熱鬧地人頓時全都愣了,若是別地學士他們可能不知道,可這個高學士在市井之間卻可謂是耳熟能詳,誰都知道,那是當今御前的第一信臣。一時間,地上被看得緊緊的幾個大漢固然面色死灰,就連剛剛趕來地公差也同樣臉色不好看。出了這樣的大事,以開封知府阮大獻和高俅的關係,他們回去肯定得吃掛落。

高俅見原本吵吵嚷嚷的人羣安靜了下來,思量片刻便踏前一步問道:“剛纔是誰指認他們哄搶城西米店的?”

四周一片安靜。

“那麼,若是有人能說出當日詳情的,我出賞錢五貫!”高俅心中暗歎,不得不祭出了法寶。果然,這回他話音剛落,便有幾個人爭先恐後地擠出了人羣,一個勁地說自己當時就在現場。

儘管手中還抱着女兒,但考慮到這件事背後的危機,高俅還是命護衛押上那幾個漢子,隨一羣官差徑直去了開封府。得知出了這種事情,阮大獻勃然大怒之餘不免有些誠惶誠恐,在高俅面前自然是連連致歉←如今官至天章閣直學士,開封府事務大多由兩個推官經手,算是曾布座下的一大幹將。

“阮兄,你掌管諾大的開封府,有所疏失也是難免的事。”高俅隨口安慰了一句,這纔不無凝重地道,“但是,京畿要地,這種事情關係重大,怎麼就沒有人向你呈報麼?”

阮大獻事先已經向經管地差役問過細節,此時不免嘆了一口氣。“高老弟,不瞞你說,此事發生之後,開封府推官李建就立刻去追查過,那米行也不是什麼規規矩矩做生意的,看見一些外鄉人買米就故意擡高價錢,甚至從中短斤缺兩,最後才把事情鬧大了※以,開封府一上門,他們爲了息事寧人,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要矇混過去。李建也不想鬧出大事,便想派人追查那幾個漢子就算了,誰知又鬧出今天這麼一出。”

說到這裡,他不由暗中慶幸不已※幸高俅和那位千金都安然無恙,否則若是出了任何問題,他這個開封知府就鐵定完了。別說臺諫那一關過不去,就連趙佶也不會輕易放過他。待到那時,他就連叫苦都來不及。

高俅在意的並不是事情的經過,橫豎他已經把人證帶到了開封府,接下來的事情自然不用他操心。“阮兄,我想問的是,如今汴京這樣的外鄉人是不是很多?”

“呃……確實不少。”阮大獻愣了一下,但立刻反應了過來,“這些年黃河水患日益嚴重,時常會有災民流離失所,再加上因爲收成不好而背井離鄉到大地方討生活的人,京畿的壓力就越來越大了。”他略微頓了一頓,見周圍沒有外人,便刻意壓低了聲音道,“朝廷朝令夕改,對於民間來說則是無所適從,再加上完稅都得用錢,錢貴米賤,百姓苦不堪言,負擔不可謂不大。”

對於阮大獻地認識,高俅一直停留在曾布親信和善於見風使舵這一點上,對於其他的瞭解不多,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沉吟片刻,他便又開口問道:“那麼,這些人在京城中是不是大多找不到活計?”

“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農人離開土地,能做的只有一些賣力氣的活,而汴京靠力氣過活的本就有一幫苦力,一來二去,新人自然就得遭到排擠。若有些其他手藝的還能勉強餬口,其他的除了投軍那條路,便只有……”

儘管阮大獻話說得隱晦,但高俅還是聽出了那句未曾出口的話代表着什麼。看來,若是不能儘早想出辦法,別說裁汰廂軍,恐怕廂軍的隊伍還要膨脹幾分。

出了開封府,高俅稍稍抱緊了手中的女兒,早已沒了最初出門時的好心情。要想強兵必先富民,否則什麼都是一堆空話,可是,錢,錢又從何處來?他仰頭望着天空,思緒又飛到了不久前剛剛出海的船隊上。

由於自己私底下的諸多運作,這一次的出海完全符合了一個船隊的規模,足足有十艘之多,光是每艘船上配備的軍士就有二十名,可以說,沒有官船之名而有官船之實。這其中,五艘船是前往高麗和日本,還有五艘則是遠下南洋。

“唉,若是大宋的金銀產量不是那麼低的話,大可讓這些像銅錢一樣在市面流通,錢荒便可稍稍緩解。”腦海中突然轉過了這樣一個念頭後,高俅又想到了後世清朝那動輒千萬甚至上億兩白銀的賠款,若是讓白銀更多地進入流通領域,那麼,至少商賈便不會囤積銅錢作爲貨幣儲備了。

“銀子,可銀子又從哪裡來呢?”

後世上億兩白銀的賠款也不是單單靠數百年積累來的,其中的大多數來自於歐洲的商人,而這些白花花的銀元又大多掠奪自美洲,通過茶葉貿易大量輸入中國。而對於現在這個時代而言,即便能夠將茶葉輸入歐洲,也很難換到那麼多的白銀〖考着一個又一個棘手的問題,高俅漸漸閉上了眼睛。

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16章 懲治惡奴第11章 分而化之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39章 隱瞞事實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5章 暗潮洶涌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11章 奇妙遇合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12章 諜影迷蹤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24章 弄虛作假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23章 美人高人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25章 花中澄心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16章 懲治惡奴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17章 出人意料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5章 仇人相見第31章 萬事俱備第3章 尋人有果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12章 橫加脅迫第12章 捉襟見肘第31章 寶物無雙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20章 遂寧郡王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19章 禍水東引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40章 溘然長辭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20章 遂寧郡王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1章 樂極生悲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26章 忠心見疑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難事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39章 春花秋月
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16章 懲治惡奴第11章 分而化之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39章 隱瞞事實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5章 暗潮洶涌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11章 奇妙遇合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12章 諜影迷蹤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24章 弄虛作假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23章 美人高人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25章 花中澄心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16章 懲治惡奴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17章 出人意料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5章 仇人相見第31章 萬事俱備第3章 尋人有果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12章 橫加脅迫第12章 捉襟見肘第31章 寶物無雙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20章 遂寧郡王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19章 禍水東引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40章 溘然長辭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20章 遂寧郡王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1章 樂極生悲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26章 忠心見疑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難事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39章 春花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