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遊

隆冬的北國正是大雪紛飛的時節,幾乎處處可見茫茫大雪,其中不乏凍餓而死在路邊的貧民。儘管如此,這絲毫沒有阻擋遼主耶律延禧狩獵的興致,整個乾統二年(宋崇寧元年),他幾乎都是在四時狩獵中度過,一應國政也大多交給了臣下處理。

高明抵達上京的時候正是十一月,他一路行來但見佛寺無數,心中暗自嗟嘆。在定居高府之前,他幾乎是成年累月地在外遊蕩,北至遼國,西至吐蕃,南至大理幾乎全都去過,因此能說得一口流利的契丹語,所受盤查便比尋常商人少多了。

上京雖然是遼國皇都,更號稱遼國第一京,建有規模浩大的皇城,但是,遼主一般並不留在這裡,而是四時捺鉢巡幸在外,皇都和五京只是宰相以下官僚處理政務,尤其是漢民政務的地方,因此亦仿照漢人用留守制度。

當他投宿在上京一家客棧之後,卻從掌櫃那裡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上京最近不太平,一到夜間便有盜賊四處作案,甚至把賊手伸到了皇城裡面!若是換作從前,他怎麼都不敢相信,一個戒備森嚴的皇都竟會發生這樣的鬧劇,直到當天夜間他聽到外間傳來的大呼小叫時,這纔不得不信。

他住的這間臨街客房正好可以俯瞰街頭所有情況,因此他推開窗子便看見一羣氣勢洶洶的官兵手持火把急速馳過,嘴裡大呼小叫謾罵不已,那明亮的火把幾乎把整個街道照耀得猶如白晝。緊接着,這些軍士便挨家挨戶地敲門搜查,他們這家客棧也未得幸免,所幸他早已藏好了金銀盤纏。這才免去了一番口舌。足足鬧騰了大半個時辰,這些軍士方纔怏怏離去,顯而易見是落得一場空。連賊人的影子都沒有撈到。

“這還讓不讓我們做生意了!成天這麼一驚一乍的,也沒見他們撈到賊人半根毫毛,可壞了我多少生意!”

經營客棧的是一個久居北地的漢人,大隊人馬一撤,他便在那裡罵罵咧咧抱怨開了。一見高明下樓,他連忙滿臉堆笑地迎了上去。“客官,我早先就對你說過了。這不,他們已經走了。你大可補一個回籠覺!”

“掌櫃,這樣地情勢持續多久了?”高明裝出一副惱火的樣子,滿臉不耐煩地問道,“若是天天這麼折騰。誰能受得了?”

“唉,自十一月起頭就開始了,官兵設伏好幾次都沒逮到人,賊人也就越發囂張,聽說前幾日還到皇宮裡偷了什麼東西!”說到這裡。掌櫃不由露出了幾分神秘,左右看看沒有外人,這才低聲透露道,“這只是小撥來探路的,這些天,上京所有城門都嚴加盤查,聽說在周圍一帶流竄地巨匪要到上京來撈一票大的,所以留守副留守都緊張的不得了。天天就這麼折騰,哪裡管什麼擾民不擾民!”

“原來如此。”高明微微點頭,無所謂地聳了聳肩,“橫豎我只是到這裡拜訪朋友,逗留個幾天也就走了,管他什麼巨匪,反正和我無關!”他說着便打了個呵欠,轉身上樓去了。能夠打聽到這些就足夠了,能夠在上京開客棧的大多和官面上的人物有牽連,若是再深入難免引人懷疑,他可不認爲這些久居遼地的漢人還會對大宋抱有什麼忠誠。

回到客房,他一脫鞋子往牀上一躺,認真思量了起來。離開西南的時候,高俅正準備動身上京,估計這個時候已經加官晉爵了。他這一趟遼國之行一來是爲了拜訪一位舊友,二來則是準備往黑山白水地女直諸部走一遭。他曾經不止一次聽高俅提過要提防女直,卻始終對此抱有懷疑,須知遼國雄據北邊已經有將近兩百年,豈是小小女直可以傾覆的?不過,在高府待了將近十年後,他深知高俅地某些話比讖語還要靈驗,因此並不敢小看此行的最大目標。

次日一大清早,高明換了一身衣服便施施然出了門。雖說十幾年沒來上京,但是道路格局卻沒有多大變化,他一邊閒逛一邊找路,約摸小半個時辰便找到了地頭。只是,看着面前這座破落不堪的院落,他頗有些難以置信。遼國向來崇武,他這個故友也是武藝不凡之輩,一向靠教授武藝爲生,上次來的時候日子還過得頗爲滋潤,怎麼會淪落到這種田地?

推開那扇朽木一般地院門,但見小院中盡是破磚爛瓦,他更是深深皺起了眉頭。此時,身後突然響起一陣腳步,他連忙回過了頭。

“你是誰?”來人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皮衣皮帽雖然老舊,卻顯得分外整齊。他警惕地盯着高明,目光中顯露出了濃重的敵意。

“楊大哥可是住在這裡?”

“不知道。”少年面無表情地吐出四個字,隨即轉身就走,“你找錯地方了,這裡早就沒人住了!”

“站住!”高明伸手就往少年的臂膀抓去,不料想對方沉腰下肩反身高起一腳,竟是勢大力沉。他卻沒有正面迎下,而是用左掌邊緣在少年那飛來的右腳上輕輕一撥,帶偏了方向地同時又卸下了力道,與此同時右掌仍按照前勢抓實了對方的肩頭。直到鎖住少年肩腫骨時,他才感到一陣驚訝,那種滑不溜手的感覺,像極了自己的拿手功夫。

“你想幹什麼,再不鬆手我要叫人了!”少年終究閱歷淺薄,大駭之下連忙色厲內荏地大叫道,“快放了我!”

“慕峰侄兒,我說是誰居然會我那水蛇似的功夫,敢情你義父將我的這點心得都傳給了你!”高明終於想起老友當初還帶着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不由鬆手大笑道,“只不過你碰到了我,這班門弄斧四個字就坐實了!”

楊慕峰撫摸着發麻的肩膀,聽到最後一句時立刻擡起了頭,眼睛中射出了不可思議地目光。“你……你是明叔!”

“小傢伙,剛纔居然敢騙我!”高明沒好氣地在少年頭上敲了一記,這才問道,“對了,楊大哥人呢,這裡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見楊慕峰臉色灰白,他頓時生出了一股不好的預感,“怎麼了,大哥武藝高強,難道還有人敢惹他?”

“義父……義父兩年前就死了!”楊慕崢黯然說道,臉上浮現出了深重的恨意,“若是單槍匹馬,義父當然不會輸給任何人,可是……可是那個蕭芷因……”

“蕭芷因?”高明頓時一愣,不禁有一種陰魂不散的感覺,“他是遼國權貴,大哥的事和他有什麼關係?”

“兩年前,他慕名而來想請義父到他的王府擔任武術教習,義父卻婉言謝絕,最後忍不住騷擾而躲避到了城外,誰知最後還是被蕭芷因找到。因爲有我在身邊,義父投鼠忌器下不得不接受王府高手的挑戰。結果他連贏了八場,最後一場卻因爲氣力不濟而受了重傷,在病榻上掙扎了兩個月就去世了。”楊慕峰越說越平靜.但眸子中的仇恨卻根本無法掩飾。“我葬了他之後便一直在城外居住,但經常回到這裡看看,即使再艱苦,我也不會賣掉義父的房子,因爲我要記住這個血海深仇!”

“好有志氣的孩子!”高明情不自禁地讚了一句,心中卻有頗多愧疚。楊慕峰的義父楊傑是他的故交,早年因在宋地一怒之下犯了人命案,不得不逃到遼國以教授武藝爲生,至此便再未踏進中原一步。而楊傑雖然武藝高超,卻一直只是在漢人中間廝混,從來不肯與權貴結交,他上一次來遼國的時候便勸這故友斂息鋒芒,誰料卻仍舊有這樣的結局。早知如此,自己就該利用高俅的力量把人接回來。

“慕峰,你想不想回大宋?”

“大宋?”楊慕峰自從有記憶以來便一直居住在上京,他只聽那些漢人說過南方還有一個富饒的大宋,卻始終不得一見,此時聽高明提起不由意動。但最終,他還是堅決地搖了搖頭。“人家說南邊的宋人秉性積弱,拉不得弓騎不得馬,只以讀書爲榮以從軍習武爲恥,義父這樣的人不就是被逼得背井離鄉麼?我不回去,回去之後就更沒有機會報仇了!”

聽到一個半大孩子的口中吐出如此犀利的評語,高明不得不搖頭嘆息。他曾經不止一次想過這個問題,可是,在那個俠以武犯禁的體制下,武人從來就是不安定因素,投軍必先刺字,就連狄青那樣的大將,還不是因爲被人排斥而鬱鬱而終?眼見氣氛越來越沉鬱,他連忙將這些雜七雜八的念頭趕出了腦海,重重拍了拍楊慕峰的肩膀。

“好小子,人小志大,你倒說說,蕭芷因如今手掌重權,你只槍匹馬的,拿什麼和他鬥?你總不會仿效古代的專諸聶政逞匹夫之勇而去行刺吧?”

“當然不是!”楊慕峰堅定地搖了搖頭,“我曾經上過五年學堂,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明叔,你不住在上京,所以不覺得,民間早有童謠傳唱,享國二百餘,霸業如灰滅,我就不信這強遼會永遠不滅!”)

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4章 爾虞我詐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2章 計議將來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39章 三人行之主心骨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1章 一唱一和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32章 得寸進尺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18章 喬遷之議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9章 雙管齊下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38章 各奔前程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5章 元旦大朝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14章 重若千鈞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39章 隱瞞事實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39章 雙管齊下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5章 夫妻之間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27章 峰迴路轉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36章 一語驚人第21章 相聚入雲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32章 得寸進尺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16章 各顯神通第21章 相聚入雲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30章 巧舌如簧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35章 柔情蜜意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31章 萬事俱備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
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4章 爾虞我詐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2章 計議將來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39章 三人行之主心骨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1章 一唱一和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32章 得寸進尺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18章 喬遷之議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9章 雙管齊下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38章 各奔前程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5章 元旦大朝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14章 重若千鈞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39章 隱瞞事實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39章 雙管齊下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5章 夫妻之間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27章 峰迴路轉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36章 一語驚人第21章 相聚入雲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32章 得寸進尺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16章 各顯神通第21章 相聚入雲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30章 巧舌如簧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35章 柔情蜜意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31章 萬事俱備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