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番薯收穫

劉宇瞭解了情況之後,就帶着衆人逛了逛糧食店,糧食店裡此時正是生意不錯的時候,由於此時家家戶戶存糧不多了,急需糧食填飽肚子,所以糧食店裡買糧食的人頗多。

劉宇瞭解了一下,現在的糧食大概是一石一兩銀子,這個價格並不算太高,但是糧食的價格正在上漲,按照以往的經驗,會漲到一石二兩銀子,許多人家吃不起這麼昂貴的糧食,只能買些糙米混合着吃。

按照劉宇的估計,現在普通的田地每畝產量的2石糧食,而種植番薯的劉宇家裡田地每畝的產量是10石,雖然番薯不頂餓,但是依舊能夠吃飽,可以說是能夠活人無數的寶貝,每當遇到饑荒的時候,糧食價格高漲,就只能依靠番薯救命了。

而且,劉宇的番薯抗病蟲害,能夠耐乾旱,產量比較穩定。不像別的糧食,一旦有了病蟲害或者乾旱,就容易產量暴跌,導致種地的農民收入下降。

現在劉宇的田地裡,番薯已經種植了三個多月的時間了,到了收穫的時候,劉宇打算回去購買田地擴大番薯的種植規模,先解決吃飯的問題再說。

今年春天雨水比較少,可以預見今年比較乾旱,糧食產量下跌是必然的,這會導致糧食價格高企,很多買不起糧食的家庭都會被迫成爲流民,到處乞討去尋活路。

劉宇雖然無法救濟這麼多的流民,但是他可以幫助自己人。

回去之後劉宇就聘請了幾個臨時工來幫忙收割番薯,劉宇站在田地的旁邊看收上來的番薯過稱,經過測量,五畝田地裡一共收了51石的番薯,算是不錯的收穫了,在沒有化肥、充足的水源等條件下,只靠田地本身的肥力和番薯的上好品種,能夠有如此的收成算是不錯了。

劉宇安排人將所有的番薯放入倉庫,他在城外修建了一個倉庫,用來存放番薯的。

番薯可以當做糧食食用,根莖葉又可以用來餵豬,所以劉宇在工業系統裡用積分兌換了十對種豬,用番薯的根莖葉餵養。

有了番薯之後,劉宇打算擴大種植的面積,他就花錢在附近買了三十畝土地,都是比較乾旱的地方,正好適合番薯種植。

劉宇買下的三十畝土地並不是很好的土地,對方也願意出售,只是價格較高,需要二十兩銀子一畝,爲了擴大種植面積,劉宇只好忍痛花錢買下了。

有了土地之後,劉宇讓人將番薯切塊,切成100-250克一塊,然後放入田地裡準備培育。

這些番薯很是耐乾旱,沒有太多的水源也能夠很好地生長,由於這裡氣溫較高,溼度適中,所以很是適合番薯的生長。

在三十畝田地裡,種滿了番薯的塊莖,塊莖開始抽苗發芽了,生長得還可以。

劉宇多聘請了六個僱工來照顧田地裡的番薯,這六個僱工都是失去土地的農民,劉宇以每個月額2兩銀子的價格聘請了他們,他們也是十分願意賣力氣幹活。

在僱工們的照料之下,番薯很好地生長着。

各項產業進入了穩步發展的階段,劉宇就閒了下來,他每天上午教導孩子們知識,挑選比較有天分的孩子學習更加高深的知識,下午就教導鄉勇的軍官們戰術、戰略和訓練手冊,培養軍官們的能力,晚上就謀劃發展新的產業。

這個產業就是養豬業,當然還有養馬業,只是現在積分不多,無法換取更多的種馬,只能等待時機。

爲什麼要養豬?因爲鄉勇們訓練需要提升體能,需要肉食補充身體所需,只有養豬才能夠大規模地提供肉食。

當然,在北方匈奴所在的地方,可以用瓷器、鐵器、茶葉等換取牛羊馬匹等肉食,但是這條商路經常中斷,而且危險重重,不是有手段有實力的商人,是不可能走通這條商路的。

所以,暫時劉宇只能養豬了。

縣令聽聞劉宇家裡的土地種出了畝產十石的糧食之後,專門派莫師爺來請劉宇去商議事情,劉宇猜到縣令的意圖是購買自己手裡的番薯用來推廣種植,畢竟對於縣令來說,能夠讓百姓有飯吃,有稅交,這是政績之一,能夠升官發財的,怪不得縣令如此重視。

劉宇跟隨莫師爺來到縣令大人的書房之中,果然縣令就問起了番薯的事情:“劉宇啊,我聽說你田地裡的糧食收穫了畝產十石,這可是難得的高產啊,你的糧食能否擴大種植啊?”

劉宇聽聞就拱手說道:“大人,我的番薯只夠種植我自己的三十五畝田地,沒有多餘的數量可以擴大種植。”

縣令一聽就失望了,他沉吟片刻,然後說道:“那麼將來呢?將來能否擴大種植?”

“當然可以,只是我必須先滿足自己土地裡的需要,然後才能往外出售。”

縣令知道這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沒有多說,縣令嘆息一聲,說道:“既然如此,那麼你先回去吧。”

對於縣令來說,只有眼前的政績纔是政績,等到他調走之後,再大的政績也與他無關了,所以縣令有些失望也是正常的。

劉宇這段時間都在教導小孩子和鄉勇軍團們學習,日子過得很是充實。

有的時候,劉宇也想過製造玻璃等賺錢神器,但是他也只能是想一想而已,玻璃的利潤高達每年幾萬兩銀子,如此高額的利潤,足以吸引衆多的鯊魚過來覓食,無數權貴都恨不得用盡所有的手段奪取劉宇的玻璃產業,除非劉宇即刻造反,否則是不可能保住自己的產業的,所以劉宇忍住了誘惑,沒有立即開始製造玻璃。

但是,劉宇可以製造瓷器,爲將來製造玻璃打下基礎,瓷器雖然也是賺錢的生意,但是做瓷器的人很多,劉宇混在其中,並不起眼,不會招惹到自己無法力敵的權貴。

現在已經是四月底了,距離夏糧上市不遠了,到了那時,就要繳納賦稅,由於劉宇並非朝廷命官和有功名的士人,所以沒有免稅和免勞役的待遇,但是他可以出錢僱傭別人幫自己服勞役。

劉宇提前到衙門繳納了10兩銀子的賦稅,這是劉宇的五畝薄田所需要繳納的賦稅,其他的產業需要繳納的賦稅劉宇就滅有主動繳納,縣令知道了也沒有催促,就算是抹平了此事,無人知道和追究。

這也算是劉宇身爲團練副使的待遇之一。

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32章 對比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60章 趙無極第60章 趙無極第59章 王大將軍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114章 調查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176章 劫掠第190章 形勢逆轉第266章 激戰第13章 通緝第203章 勝利第190章 形勢逆轉第68章 蠶病第161章 做媒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33章 刻苦訓練第135章 提親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73章 招募人手第273章 與鬱金香國的貿易第152章 報功第200章 劉宇請客第114章 調查第77章 練兵的秘訣第107章 比詩第92章 銷售火爆第132章 刺殺第275章 激戰第124章 刺殺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04章 開辦書院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156章 流民營地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181章 跟蹤第162章 崔世勳第251章 測量土地第24章 衝突第56章 計劃第249章 超越第277章 協議第170章 情報小組第92章 銷售火爆第74章 偷襲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179章 訓練家丁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151章 激戰第109章 巡視第242章 劉宇的裝修隊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50章 擊退倭寇第70章 情報系統第193章 落敗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215章 收網第154章 死亡的消息第88章 接戰第204章 開辦書院第27章 操練士兵第8章 治病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79章 貢品第95章 船長第35章 獎勵第78章 各方派系登場第154章 死亡的消息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第165章 血戰第159章 剿滅反賊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28章 實戰演練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86章 伏擊第223章 投靠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121章 苦戰第124章 刺殺第188章 硬碰硬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196章 交戰第235章 廣州府第207章 人才涌現第172章 賄賂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90章 調查第277章 協議第176章 劫掠第80章 欽差第89章 獎賞第171章 逼問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253章 暴力抗稅
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32章 對比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60章 趙無極第60章 趙無極第59章 王大將軍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114章 調查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176章 劫掠第190章 形勢逆轉第266章 激戰第13章 通緝第203章 勝利第190章 形勢逆轉第68章 蠶病第161章 做媒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33章 刻苦訓練第135章 提親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73章 招募人手第273章 與鬱金香國的貿易第152章 報功第200章 劉宇請客第114章 調查第77章 練兵的秘訣第107章 比詩第92章 銷售火爆第132章 刺殺第275章 激戰第124章 刺殺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04章 開辦書院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156章 流民營地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181章 跟蹤第162章 崔世勳第251章 測量土地第24章 衝突第56章 計劃第249章 超越第277章 協議第170章 情報小組第92章 銷售火爆第74章 偷襲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179章 訓練家丁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151章 激戰第109章 巡視第242章 劉宇的裝修隊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50章 擊退倭寇第70章 情報系統第193章 落敗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215章 收網第154章 死亡的消息第88章 接戰第204章 開辦書院第27章 操練士兵第8章 治病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79章 貢品第95章 船長第35章 獎勵第78章 各方派系登場第154章 死亡的消息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第165章 血戰第159章 剿滅反賊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28章 實戰演練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86章 伏擊第223章 投靠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121章 苦戰第124章 刺殺第188章 硬碰硬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196章 交戰第235章 廣州府第207章 人才涌現第172章 賄賂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90章 調查第277章 協議第176章 劫掠第80章 欽差第89章 獎賞第171章 逼問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253章 暴力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