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演練

過了一會,縣令大人帶着屬下來到了軍營之中,旁邊已經佈置了一個竹子做成的涼棚,專門給縣令大人和下屬坐的,衆人在縣令大人的帶領之下坐下了。

然後,負責管理鄉勇的典史走了出來,這是一個黑臉的漢子,名叫周玉行,他站在衆人面前高聲叫喊道:“各位,今天是鄉勇們演練的日子,你們經過兩個月的刻苦訓練,效果如何,就看今天的了。你們之中如果有勝利的,縣裡會獎勵每個人一條肉乾,以及二十文銅錢。下面,我宣佈,演練正式開始!”

於是,劉宇的鄉勇便在軍營的東邊列隊,崔文龍的鄉勇則在軍營的西邊列隊,雙方手裡拿着木頭製作的兵器,前端沾染了白色的石灰粉,只要兵器戳在對方的身體之上,就會留下了一個白色的痕跡,中了白色痕跡的人就判定爲死亡,必須離開隊列。

如此,最終誰留下來的人更多,誰就贏得最後的勝利。

劉宇的鄉勇列出了一個緊密的隊列,幾乎是人靠着人,盾牌在前,長矛在後,腰刀兵在最後,沒有弓箭手。

崔文龍的鄉勇列出了一個更加鬆散的陣型,不是他們不想列出密集的陣型,而是他們因爲紀律不嚴明,技巧不到位,所以列出緊密陣型的時候容易互相干擾,使得動作不到位。

這就是訓練不到位的事情了。

崔文龍的鄉勇同樣是盾牌兵在前,長矛兵在後,腰刀兵在第三層,弓箭手在最後,其中弓箭手一共有十三人,都是附近的獵戶,擅長使用弓箭的。

雙方列隊完畢,旁邊就有士兵敲響了戰鼓,戰鼓擂擂聲中,雙方的陣列朝着對方走去。

崔文龍的隊列裡開始了拋射竹箭,劉宇的鄉勇前排就舉起盾牌抵擋,後列的鄉勇則躲入盾牌之下。

竹箭落在了盾牌之上,紛紛發出密集的響聲,竹箭紛紛反彈落地。

按照演練的規矩,三箭等於一刀,三刀等於一槍,也就說,只要中了九箭,而且全部是在皮甲上面留下了中箭的痕跡,就判定爲死亡。如果中了三刀,在皮甲上面留下了刀砍的痕跡,就判定爲死亡。中了一槍,留下了痕跡,也判定爲死亡。

劉宇的鄉勇雖然在對方的竹箭攻擊之下躲在了盾牌下面,但是他們沒有猶豫不決,而是堅定地往前走着,逐漸靠近了崔文龍的鄉勇。

崔文龍的鄉勇吶喊一聲,朝着劉宇的鄉勇衝了過去,準備肉搏。

崔文龍的鄉勇練習的是軍中的技擊技巧,十分複雜多變,只見他們揮舞着兵器,吶喊着衝了過去,看氣勢十分驚人。

不斷揮舞的兵器朝着劉宇的鄉勇殺了過去。

“舉盾!”劉宇的軍官發出了明確而簡單的指令,盾牌兵就紛紛舉起盾牌擋住了敵人的攻擊。

“槍刺!”命令繼續發出。

後列的長矛兵登時將長矛從盾牌的縫隙裡刺出,每三根長矛對付一個敵人,從左中右三個方向刺去,務必讓敵人無法抵禦和躲閃。

其實,在這樣密集的隊列之中,根本沒有躲閃的餘地,只能硬着頭皮與敵人肉搏,任何軟弱的表現都是送死。

崔文龍看到自己的士兵打得劉宇的鄉勇像是烏龜那樣躲在盾牌後面,心中十分興奮,臉上笑容滿面。

不愧是崔家花了大價錢培養的鄉勇,果然犀利,相比之下,劉宇那些土鱉一樣的鄉勇就差得遠了,我要讓你知道,鄉勇不是隨便訓練出來的,而是經過嚴格系統的訓練才能擁有戰鬥力的,你那種離經叛道的訓練方法,簡直就是開玩笑一般。

縣令等人坐在椅子上指指點點,議論着雙方的優劣。

雙方短兵相接,兵器朝着對方刺去,由於崔文龍的鄉勇掌握的是更加複雜多變的技擊技巧,所以這些鄉勇們有些混亂地胡亂揮舞兵器,希望憑着僥倖擊中敵人。

而劉宇的鄉勇則有秩序得多,他們的長矛目的性十分明確,就是一個刺字,簡單到了極點,但是也能夠讓這些鄉勇們掌握這個戰術技巧,所有的長矛都形成了三打一的形勢,不斷有長矛刺在了崔文龍鄉勇的身上。

登時,崔文龍的鄉勇就少了十多個人,他們都是被長矛刺中的,判定死亡。

見此,崔文龍幾乎要將牙齒咬碎了,他恨啊!恨吳大虎沒用,練出來的鄉勇竟然如此不能打,看樣子還不錯,但是一旦遇到實戰就拉稀了!

劉宇的鄉勇每次攻擊,都能夠擊倒十幾個崔文龍的鄉勇,而崔文龍的鄉勇胡亂地攻擊,根本無法擊中敵人,看到自己人紛紛被刺倒,他們的心態失衡了,失去了保持平靜冷酷之心,變得躁動而又不安。

“上啊,給我打他們!”崔文龍揮舞手臂吶喊道。

旁邊縣令等人轉頭看了看崔文龍,心裡暗暗失望,崔文龍的鄉勇表現太差了,連一個敵人都沒有擊倒,簡直就是廢物!

劉宇看到自己的鄉勇佔據了絕對的優勢,雖然他很自信,但是看到實際的情況,才終於放心了,這些鄉勇可戰!

隨後的戰鬥已經是一面倒了,劉宇的鄉勇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崔文龍的鄉勇全數絞殺,自己的傷亡只是一個人碰到了盾牌,將手指碰腫了。

劉宇的鄉勇取得了全勝的戰績。

衆人看到演練告一段落,紛紛鼓掌喝彩,其中大部分的喝彩都是給劉宇的鄉勇的。

崔文龍臉色鐵青地站着,心中彷彿被毒蛇啃食一般疼痛,他不甘心自己被一個賤民超過,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縣令等人看到崔文龍如此沒用,心中不免十分失望,對他來說,縣裡的人才越多越好,人才越多,越是強大,就越是安全,不至於被倭寇入侵。

而且強大的力量能夠幫助縣令建功立業,例如剿滅了倭寇的一支,這就是一件大功勞,在別人的軍隊都失敗的時候,縣令大人的軍隊卻成功了,如此一對比,自然顯得知縣大人知人善用,對他的將來很有好處,升官發財是必須的。

但是如果實力不足,在面對倭寇的時候就絆手絆腳,不僅無法建功立業,還會失敗丟人,甚至丟官棄職。

所以,縣令越發看重劉宇了,之前知縣就覺得劉宇是一個人才,現在更加如此覺得。

第155章 招募流民第70章 情報系統第255章 爭奪流民第27章 操練士兵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95章 船長第40章 賣蠶繭第175章 冷遇怠慢第9章 二舅第109章 巡視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第204章 開辦書院第194章 談判失敗第57章 縣令升官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266章 激戰第230章 聚會第52章 水泥和築城第104章 沙幫的反應第242章 劉宇的裝修隊第271章 收容流民第179章 訓練家丁第262章 初戰第3章 賣火柴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61章 新官上任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107章 比詩第86章 伏擊第21章 倭寇和團練第213章 集市第135章 提親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57章 縣令升官第50章 擊退倭寇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275章 激戰第59章 王大將軍第51章 城堡第104章 沙幫的反應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8章 治病第259章 造戰艦第213章 集市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253章 暴力抗稅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39章 獎勵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03章 勝利第213章 集市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22章 器械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256章 錢糧耗盡第179章 訓練家丁第176章 劫掠第10章 保鏢第165章 血戰第138章 打手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第82章 換人第173章 造船廠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194章 談判失敗第30章 練兵的方法第103章 免官第43章 燒製瓷器第271章 收容流民第141章 製糖第226章 肉搏戰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249章 超越第39章 獎勵第230章 聚會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37章 收到任務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215章 收網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165章 血戰第225章 懸賞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44章 商談合作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261章 分進合擊第268章 勝利
第155章 招募流民第70章 情報系統第255章 爭奪流民第27章 操練士兵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95章 船長第40章 賣蠶繭第175章 冷遇怠慢第9章 二舅第109章 巡視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第204章 開辦書院第194章 談判失敗第57章 縣令升官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266章 激戰第230章 聚會第52章 水泥和築城第104章 沙幫的反應第242章 劉宇的裝修隊第271章 收容流民第179章 訓練家丁第262章 初戰第3章 賣火柴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61章 新官上任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107章 比詩第86章 伏擊第21章 倭寇和團練第213章 集市第135章 提親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57章 縣令升官第50章 擊退倭寇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275章 激戰第59章 王大將軍第51章 城堡第104章 沙幫的反應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8章 治病第259章 造戰艦第213章 集市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253章 暴力抗稅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39章 獎勵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03章 勝利第213章 集市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22章 器械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256章 錢糧耗盡第179章 訓練家丁第176章 劫掠第10章 保鏢第165章 血戰第138章 打手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第82章 換人第173章 造船廠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194章 談判失敗第30章 練兵的方法第103章 免官第43章 燒製瓷器第271章 收容流民第141章 製糖第226章 肉搏戰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249章 超越第39章 獎勵第230章 聚會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37章 收到任務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215章 收網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165章 血戰第225章 懸賞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44章 商談合作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261章 分進合擊第268章 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