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

唐代的公廨本錢,自然就是官營的高利貸,官府揀選一部分治下高戶發放本錢,逐月收利,一般是六分或者七分利。這一部分收入,一般作爲官員們的福利如月料、課錢進行發放。

高利貸本就是暴利的行業,而且還是官營,則就更加的一本萬利,完全沒有什麼風險。但即便是這樣,許多地方包括在京百司,都往往有盈收不足乃至於本錢都虧空的現象發生。

出現這種現象,無非幾種情況,要麼經事官員中飽私囊,要麼官府與富戶勾結,那些受前富戶們作爲中間商,將本錢強派給貧戶,那些貧戶所仰無非耕織薄收,本身便負擔着租庸調等諸多重擔,再被強行加派,自然破產。

無論哪一種情況,都反應出官營高利貸是有其制度上的缺陷。那麼可不可以直接廢了?

還真廢不了,一則這一部分收入是政府正常賦稅所收之外的重要補充部分,二則官府也可藉此鉗制治下的富戶,第三高利貸在眼下的確具有其存在的基礎,即便官府退出這一市場,自然會有權貴、豪室、寺廟等等加入進來爭搶市場。

當然還有一個根本的原因,那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外快享受已經成爲習慣,而且利益關乎整個官僚集團,想要直接廢除掉,談何容易。

李潼將視線落在官府公廨本錢上也非一時,從很早開始便有了這樣的想法。一則這件事本身就屬於軍政大事之外的雜事,二則所涉財貨、人事諸多,大有可操作的餘地,三則這還關乎他奶奶的一樁心事。

公廨本錢雖然淵源已久,但卻並非常置。早在高宗永徽年間便曾一度叫停,但是不久之後,隨着高宗攻略邊地加上營造東都,對於這一部分額外的開支也應付無力,只能放棄管制,而且其間還由原本的在京百司向地方快速擴散。

高宗後期的儀鳳年間,病情越來越嚴重,當時還爲天后的武則天也越來越有了專權的趨勢,並與太子李賢的矛盾越來越深。

在這樣的情況下,武則天便對公廨本錢下手,轉以加徵戶稅的方式進行支付,目的自然是將這一部分事權集中在手中。想要讓人聽話,當然要先抓住他們的錢袋子。

但是這樣的情況也並沒有持續多久,隨着徐敬業與越王李貞接連作亂,加上代唐革命的步伐越來越急促,爲了穩定住人心局面,既要薄民賦、又要對百官加賞俸料、雜錢,同時還要大作興造以及舉行典禮,只能將這禁令再放開。

所以當李潼提出可以將公廨本錢納入朝廷統管,武則天才如此有興趣,甚至擺出一副不恥下問的態度。她雖然貴爲天下之主,但目下也爲錢所困,很有幾分要剁手的煩躁。

“諸州縣本錢各置,自幾十至千數緡不等,各自量雖不大,但若彙總觀之,則有百數萬緡之巨。若不審遠近,直納中樞,諸州腳力所耗還要倍增!”

武則天聞言後便點點頭,同時眸子也亮起來。

如今天下所置本錢,內外還有不同,兩京之間官署多,所以公廨本錢量大,足有二十餘萬緡。

具體到地方上,官廨分散、並不集中,而且除了公廨本錢之外,還有其他各種本錢,舟車、橋樑、賑濟等等,遇事則置。

少王所估百數萬緡,其實還是保守,若論公錢總量,三百萬緡怕都止不住。而朝廷週年所收租庸調數,不過堪堪兩百萬緡出頭。近年雖然新增輸資抵課,諸色役可以交錢代役,但所收不過百萬緡之間。

數量雖然很大,但是因爲遍及天下,運輸實在困難,想要進行統籌管理,難度之大甚至還要高過她女主爲尊。

可是現在少王創設的這個飛錢匯票,卻能夠將運費抵消到忽略不計。各州雖然錢財不必出境,但朝廷卻憑這一張紙,將他們對這些錢的管理權給剝奪。

武則天雖然不具備太超前的金融理念,但也絕不是死盯着錢財實物的尋常人,如果能夠以律令形式剝奪各州對本錢的管理權,她還怕各州陽奉陰違、仍然私自放貸?

當然,錢不出境也需要考慮該要如何進行管理營收,原本這些事權都在各州縣之中,如果爲了這件事再專門搭建一套班底,且不說效率如何,用人成本也是一個讓人傷腦筋的問題。

不過她也並沒有急着發問,而是饒有興致的盯着少王。

“飛錢匯數,本身脫離錢本。若想勝用其力,則就必須以物爲載。諸州所設之常平倉,足當此用。”

李潼語調緩慢,因爲一邊說着,一邊還要整理思路。飛錢匯票根本就是有票必須要有對應的錢或物,如果沒有,那就是廢紙一張。

至於信用貨幣,在當下這個時代,無論是統治技術、商品經濟包括基本的生產力發展,都太過超前。不要說拿紙當錢,就算是高宗年間所造的新錢都因爲簡陋粗糙而不能流通。

飛錢匯票與信用貨幣,本身就是兩種概念,所以必須要有實物的支撐。重新搭建一個網絡,耗費巨大且收效不可預期。但是常平倉制度由來已久,如果將二者並行操作,那麼票行天下就有了物質基礎。

武則天聽到這裡,也忍不住拍掌讚歎道:“妙,實在是妙!”

這就妙了?匯票與常平倉結合起來,還僅僅只是解決了一個基本的匯兌問題。雖然常平倉是相對獨立於地方官府的管轄之外,但本身並不是一個盈利的機構,而且實際上也沒有根本解決錢、糧仍在地方的事實。

“錢、物之用,可附諸州土貢輸入京畿,隨都邑時價而作加額。州以貢物行牒於上,朝廷則以飛錢匯票落符於下。”

時下金融行爲,不可脫離實物載體。所謂土貢,便是常稅之外地方上各自貢獻的土特產,這些特產在鄉或爲賤物,在外則爲奇珍。

如果用都中時價讓地方進奉,作爲上繳的公廨本錢,能夠最大程度的抵消地方官員們的牴觸心理。

這就相當於他們只需要實際拿出幾千乃至更少的錢,就能在朝廷這裡兌到幾萬錢的票,但前提是你要聽話,否則的話,你連一根毛都拿不到。

武則天聽到這裡,眉頭先是微微一皺,片刻後又舒展開來。她終究不是數米度日的市井婦人,相對於財貨的多寡,其實還要更加看重通過這番交流,對那些地方官們心理上形成的把持。

但她還是又忍不住問道:“所言諸種,雖可稱善,但終究未涉營利根本。諸州所設本錢,關乎羣僚衣食切用,若無足利酬之,何以應付百官需求?”

李潼聽到這個問題自然不怵,繼續笑語道:“朝廷所設這本錢專署,自然不能只收不營。諸州抵錢所獻土貢,大可市易賣之。雖然只是時價入手,但本錢已經收得,憑此所積巨財,大可從容營作。”

“繼續說。”

武則天眸光透亮,一臉好奇的舉手催促道。

各州的本錢通過這樣一番周折收取上來,李潼並不打算將這些本錢直接投入市場買賣活動中。一方面數量實在太大,不好操作,另一方面本身就有着官營的背景,又兼資本雄厚,一旦與那些市場上的商賈爭利,用不了多久,就會百業蕭條。

“之後營收,臣有幾點所計,是否可行,還需陛下斧正。”

他先是謙虛一句,因爲接下來要說的是得罪人的話:“在京百司,職事之餘更有諸多事外餘惠。諸如駕部諸廄所飼羣馬,病死之馬雖然皮入司府寺,肉則自易於市,不入官用。百司年計勾檢,諸庫餘殘剩不知所蹤。地方刑司追贓平贓,爲求自匿治中,而量刑有輕。樁樁種種,不可計數。”

李潼所言這些,都是時下官場上的積弊。古人從來也不傻,千數年來官場上的一些小勾當早就琢磨通透。像是年終審計突擊花銷預算之類,玩的都挺溜。

唐律規定,贓款超過一定數額才需要上繳中央,一定數額之內,則留地方自用。自然就有人鑽這樣的律令漏洞,在估贓的時候刻意壓低價值,既能將犯人罪責減輕,還能將贓物留用地方。

“若將這些事外餘惠俱置本錢司,所謂集腋成裘,週年盈餘必有大長,而且還能讓吏治廉潔……”

手裡掌握這麼多錢,欺負老百姓不叫本事,要搞就搞官府。

武則天聽到這裡,臉上笑容已經大盛,指着少王連連點頭,可見滿意至極。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又說道:“最近這段時間,且居內苑,閒來與你祖母暢論人事。外間諸事,無需你操心,也無需你過問!”

0245 曲江櫻桃園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172 薛師人間英豪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101 出閣河東王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064 薛師信義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154 宰相入刑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376 紈絝衛府0220 如意元年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241 秀姿動人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180 豈能笑罵由人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106 禁中逆亂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062 禁中亡命徒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112 神都水深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188 愛上一匹野馬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073 春江花月夜0258 曲江盛會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053 誤我少王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065 人情難測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070 頌聖臺閣體0242 蜀女有才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222 吐谷渾王族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262 謀殺河東王0204 誰都別惹我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051 《逍遙王》0176 倒黴的獨孤氏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051 《逍遙王》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296 通泉縣大街痞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016 大唐潑婦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118 從子昌嗣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
0245 曲江櫻桃園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172 薛師人間英豪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101 出閣河東王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064 薛師信義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154 宰相入刑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376 紈絝衛府0220 如意元年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241 秀姿動人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180 豈能笑罵由人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106 禁中逆亂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062 禁中亡命徒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112 神都水深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188 愛上一匹野馬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073 春江花月夜0258 曲江盛會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053 誤我少王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065 人情難測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070 頌聖臺閣體0242 蜀女有才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222 吐谷渾王族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262 謀殺河東王0204 誰都別惹我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051 《逍遙王》0176 倒黴的獨孤氏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051 《逍遙王》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296 通泉縣大街痞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016 大唐潑婦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118 從子昌嗣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