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

崔元綜的評價,李潼也只是聽一聽,並不入心。

他自然明白自己這一行爲並不討喜,並不符合他與羣衆打成一片的定位。

所以在傍晚時分,趁着羣僚出迎宰相,又說道:“今日新入省事,諸多懵懂,尚需在事羣長提攜。虛辭不足表意,家邸遠在城邊,特囑家人在城西戲場佈設薄宴,禮待羣長。眼下已經是事外閒暇,諸位可願同往娛戲?”

城西戲場不少,但名氣最大、且夠資格讓這位新給事擺宴待客的,自然只能是太平公主的戲場。

衆人被堵在官衙中幾個時辰,心中難免頗積薄怨,但在聽到這話後,許多人便忍不住笑逐顏開,原來這位新給事將他們強留署中,原來是還有這樣的安排。

就算當中有人的的確確對李潼心存不滿,不願過於親近,但聽到集會是在太平公主戲場中舉行,便也點頭應承下來。

“你們諸位且去,只是記得歡愉適量,不要誤了明日省事。”

崔元綜身爲宰相,自然不會加入下僚們的聚會中,甚至不發聲阻止,都已經算是給面子了,教訓幾句便擺手讓衆人退去。

楊再思倒是很想加入,但他還要留堂值宿,只能一臉惋惜的祝巽郎夜生活愉快。

此時皇城中,百司諸員除了留直本署的,其餘員衆也都已經早退的差不多了。鸞臺一衆官佐幾十人衆鬧哄哄行出,很是奪人眼球。

一衆人行至皇城南門,排隊檢驗符令以出城的時候,李潼便看到有左近憲臺御史們在道路邊沿身影搖晃,正密切關注着此處。

對此他也不怎麼在意,憲臺本就耳目爪牙之地,誰身上不積攢幾樁彈劾都顯得不夠紅。想要謹慎言行滿足這些職業槓精,一頭撞死都得考慮姿勢對不對。

下了天津橋便入民坊,還沒有入事的李守禮早已經等在天街道左,見李潼與衆同僚們行來,便擺手招呼。

鸞臺衆官僚們自然上前恭稱大王,李潼聽到這稱呼後,心裡又不免酸酸的。

他收起雜緒,先讓李守禮安排一些顯官或車或馬的先行一步,他則與一衆下僚們安步當車,一同行往城西月堰。

這一舉動也不免讓人對其有所改觀,覺得這位新給事自有平易近人的一面,並非一味的倨傲難近,可見世上終究還是圖樣的人多。

一行人悉數抵達月堰的時候,天色已經漸暗,周遭彩燈高懸,自有一種不同於白日喧譁的氣氛。

時下已經進入深秋,洛水邊漸有陰寒,但是戲場裡也有籬牆帳幕阻隔河上潮氣,行此燈火通明之境,道路邊露臺上胡姬旋舞,諸堂廳伶樂高歌,讓人心底自生一股燥熱,自有驅寒之效。

此時戲場內巷道間也是人來人往,氣氛熱鬧。李潼與衆同僚們行入此間,也並沒有引起太大波瀾。倒是途行所聞聲樂,不乏他的舊作,也讓同行之衆忍不住對他才情大加誇讚。

如今這座戲場,已經不再是一座孤立廳堂,一大片的建築羣,前半部分公開面向大衆。後半部分則就封鎖起來,只接待特定的人羣,有一種會所沙龍的味道。

這些具體的經營模式,都是太平公主自己探索,李潼於此建議不多。

畢竟後世無非物質條件更豐富一些,但是講到上層人物的消遣玩樂,無非男男女女那點事,而且古代還更環保。李潼後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無緣出入那些所謂高檔場所,也就犯不上凡事都指手畫腳的刷存在感。

太平公主早知李潼要在此宴會同僚,爲了給這個侄子捧場助陣,從白天開始就吩咐人佈置一處戲堂。先前李守禮已經引來一批,待遠遠看到跟隨在李潼身邊這批更多,不免感慨道:“這小子還真能集衆作勢,趕緊再讓人佈置一處戲堂。”

她當然不知道她這個侄子一整天討人厭的查早退,把人拖到現在,再去別處尋樂也晚了,索性留下來吃大戶,也能稍稍發泄一下心裡的積忿。

鸞臺諸衆自有戲場走員接待,李潼先脫離隊伍準備來拜見一下他姑姑,剛剛走近小樓,便見太平公主對他擺手示意他去做自己的事情,於是便點點頭不再拘禮。

鸞臺諸衆被安排兩處戲堂接待,其實這戲堂規模本就不小,容納幾百人都綽綽有餘。但雖然說是合流同樂,總還要講一個上下尊卑,如果太過混淆,反而會得罪賓客。

李潼在兩堂都短留片刻,一樣的華庭彩燈、歌舞動人,自然最能勾動文人騷情,幾杯美酒下肚,兩處都不斷有人請李潼選韻賦詩,李潼聞言後只是擺手拒絕,讓同僚們各自取樂。

一個階段就要做一個階段的事情,他如今已經不再是事外閒散的宗室少王,需要追求的也是事蹟與官威,而不再是一兩首美辭豔曲。

今天肯請大家喝花酒,已經算是體恤同僚和下屬,如果再在席中一臉醉態的跟同僚們一起狎妓戲弄,那便是有失分寸,讓人以爲他只會左右溜達的尋花問柳。

不獨李潼,其他幾名給事中在短坐片刻後也都各自起身離開,或是各歸各家,或是在左近尋找一些帶顏色的服務。這裡畢竟是帝宗公主的產業,即便再怎麼浮豔躁鬧,也絕不會公開賣肉。

李潼坐了一會兒,又有公主府家人來召,於是便起身離開,自往太平公主所在閣樓。

太平公主身穿一身華豔宮裝坐在樓裡,見到李潼行來便笑道:“本以爲三郎新入南省,還要時間從俗就宜,知你今日所爲,真是大有幹練姿態。”

權力的體現,從大處講是對時勢進程的推動,從小處講,那就是我讓你刺撓難受而你又奈何不了我。

李潼聞言後只是微笑搖頭道:“還未行入事中,且先小作聲勢,讓人知道此中有我。”

其實就算是後世,許多大機構往往瞎折騰,很多沒有必要的規定,但如果沒有這些事外功夫,你又怎麼能夠感受到領導對你無微不至的關心?

如今鸞臺本就冗員衆多,單單給事中這一級就十幾個,儘管聽人介紹一通,但李潼能夠記住的仍是寥寥無幾。

對於更下級的辦事人員來說,擡頭眼見都是官,我知哪個是哪個?但如果說就是那個不準早退的,記憶點就更深刻,所接收的指令也會更快執行。

太平公主對這些倒是挺感興趣,聽得津津有味,但李潼見她這模樣,反而不敢多講了。

姑侄兩人閒聊片刻,太平公主纔好像突然想起了一樣,拍手說道:“本來是想向三郎你引薦幾個鸞臺才士,眼下聊得盡興,反而忘了。不過看來也沒有必要了,三郎想必已經早見。”

李潼聞言後,哪能不明白他姑姑的意思,便笑道:“再見一見也不妨,事中瑣細,尤待親近使用。”

“把人引進來吧。”

彼此都是玲瓏心竅,太平公主也就不再多說虛辭,轉頭吩咐家人。

李潼擡眼,便見一個年輕人被引入進來,正是日間所見的崔湜,眸光不免微微一閃,暗道這小子門路挺廣,白天得罪自己門下,夜晚就請託到他姑姑這裡來。

“卑職拜見給事,日間不知小奴是給事用員,言有失禮,退後忐忑難已,私庭再拜,懇請給事恕此無知之失。”

口中雖是上下級的稱呼,但崔湜入前行的卻是拜禮,並沒有因爲請託到太平公主而有所怠慢。

李潼對這人本沒有成見,也不值得記恨,但這會兒卻有些不爽,手中茶杯重重一放:“本也只是一樁小事,你既無錯,我也未追。雜情擾在門私,如果你真的事有失職,難道我親長就是你徇私求庇的方便之門?”

崔湜弱冠之齡即供事鸞臺,擔任士人解褐的美職,兼又出身名門,自有幾分負氣高傲,肯主動低頭認錯,還是因爲恐懼李潼兇名,擔心哪天直接在官廨裡就被揍了。

此時聽到教訓的語氣,便打算起身,但視線餘光卻掃見太平公主冷眸,心裡一慌,只能再低頭說道:“卑職知錯了,以後絕不再犯。”

太平公主見狀,也覺有些冒失,擺手讓人將崔湜引下去,並對李潼歉然一笑。

李潼自不會給他姑姑擺臉子,神情稍作緩和,但還是說道:“我氣惱的不是這人是否犯我,浮塵輕撣,甚至不需言辭。但他若將此事請託姑母,可知其人自視甚重,目人爲輕。姑母如果雅其才情,這性格還是要磋磨幾分!”

太平公主聽到這話,心中也是一嘆,對李潼的話不無同感。

她對這個崔湜是有幾分賞識,其人匆匆來見,陳告事情,太平公主也覺得一兩句話就能解開的誤會,但這崔湜還是力請引見,讓太平公主有些不滿,覺得其人將她的面子看得太輕。

她們姑侄再怎麼情誼深厚,那是她們相互的事情,可其他人加入進來浪費這份情誼,則就有些不知分寸。

“姑母有薦,我是絕不推脫。且讓這崔湜隨我用事,若能琢成美器,也不負姑母對他的擡賞。”

李潼想了想之後又說道,他跟他姑姑感情正融洽,犯不上因爲這種小事積存齟齬。

太平公主聞言後則搖了搖頭:“罷了,閒人一個,不值得深刻掛念。我家兒郎新入事,即便要薦才用,也要選真正的美材。”

0119 伴遊金吾衛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241 秀姿動人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236 蜀商楊麗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218 銀青光祿大夫0114 友誼的河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086 曲樂動人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222 吐谷渾王族0079 神宮巍峨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142 就怕有壞人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037 春官武承嗣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447 嵩陽道大總管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263 娘子隨戲0051 《逍遙王》0263 娘子隨戲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279 飛錢承兌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209 枝上桃李子0117 權門惡事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099 宰相危矣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064 薛師信義0246 細憐閒庭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326 幼宦可養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262 謀殺河東王0281 牡丹花下死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092 仇人相見0061 佳人再贈香0240 少陵原逢故0281 牡丹花下死0399 行驛命案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
0119 伴遊金吾衛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241 秀姿動人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236 蜀商楊麗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218 銀青光祿大夫0114 友誼的河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086 曲樂動人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222 吐谷渾王族0079 神宮巍峨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142 就怕有壞人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037 春官武承嗣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447 嵩陽道大總管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263 娘子隨戲0051 《逍遙王》0263 娘子隨戲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279 飛錢承兌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209 枝上桃李子0117 權門惡事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099 宰相危矣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064 薛師信義0246 細憐閒庭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326 幼宦可養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262 謀殺河東王0281 牡丹花下死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092 仇人相見0061 佳人再贈香0240 少陵原逢故0281 牡丹花下死0399 行驛命案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