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南望老人星

對於女皇的問題,太平公主自然也沒有什麼可隱瞞的,說實話,她自己也好奇少王幾樁安排深意所在,入宮途中已經不乏揣測,只是自己也不能確定是否正確,所以一邊說着,一邊也在仔細觀察女皇的神情。

當武則天聽到少王囑令兄長歸邸後便緊閉門戶、不再接納外客,臉色有所好轉,微微頷首道:“還能謹守自持,知道不可仗恃人聲衆勢脫罪。來某網營羅織,自有其能,涉事者越多,越能鑽營出事端出來,小事能夠作大,大事則能成禍。”

來俊臣是個怎樣人,武則天當然清楚,也明白這樣的刑徒最不怕人多勢衆的陣仗,局面越亂,越有興風作浪的餘地。

太平公主見狀便也笑語道:“他所歷人事雖然不多,但自有智計明識。譬如此前西京戲弄,誰能想到能由閒情入事?這一次當然也一樣,他除了至親的親長之外,還有什麼人勢能依仗?被人如此挑釁激怒,卻還能守住一份自持,沒有真的痛下殺手,擔心損害朝廷才用之路。年紀不大,苦心良多,阿母你又忍心責之過甚?”

“這能混爲一談?他如果只是頑童閒庭的躁鬧,親長或厭或責都是短時。可是他卻當街私刑大臣,眼裡還有沒有朝廷法度章制?這樣的惡行都能縱容,還有什麼尺度去規令別人?”

武則天聞言後又皺眉冷哼道:“真是不能讓人省心!”

“如果要嚴推罪過的話,怕是來某更大。他竟然敢勒索宗王,且還當中曝揚舊事,這才直接激怒了寶雨。那個孩子身世自有可憐,奉恩禮親不可謂不勤,本以爲人事做盡能得安閒,哪想還要承受這樣的刁難?如今身在慈烏臺裡不見天日,心情還不知會有怎樣的悲愴悽楚!”

太平公主說得動情,武則天聽着神態也有軟化,仍是忿忿道:“他遭遇了刁難,不投奔親長求庇,自仗幾分薄能在外浪行,結果鬧成了這個樣子。我即便不聽朝衆悠悠之口,也不能縱容這種戾性再生!”

講到這裡,她神態漸有篤定,擡手說道:“就讓他在慈烏臺裡自省己罪,不受敕令,不準出入!”

太平公主聽到這話,心裡也是鬆了一口氣,雖然女皇還沒有放棄追究此事,但肯讓少王避在慈烏臺中,而不是推到外朝漩渦中去,也算是一份包庇厚愛了。

稍作停頓後,她又忍不住追問一句:“來某同樣有犯惡行,難道就不追問?”

“這些事,無需你問。你是從王邸趕來?他家人安排如何?既然是要閉門謝客,也不要讓人登門喧擾。”

武則天又追加一句叮囑,然後才示意太平公主自去,轉而低頭翻閱起那些南省奏章。

待到上官婉兒將太平公主送出又返回,便又聽武則天吩咐道:“太史令李仙宗有什麼奏告,即刻入呈。”

上官婉兒聞言後便點頭應是,但也沒有急着離開,又過片刻之後,果然武則天又開口道:“司禮卿歐陽通,縱容屬下失行,失察失職,停其入直政事堂議。”

聽到這話,饒是上官婉兒素來恬靜,嘴角都忍不住微微一顫。還真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歐陽通那位老先生可謂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卻沒想到因爲一個連面都沒見過的屬下犯事,直接就丟了將要到手的宰相之位,也實在是冤枉。

當然這話上官婉兒是不敢說出來,聖皇陛下是打算等待坐觀事態進一步的發展,以更加看清楚朝中的人心情勢,但有不能不作表態。

但無論是懲戒還是縱容,如果直接針對當事的二者,無疑都會失了置身事外的立場,那麼就只能作用在一些干係不大的人事上。

老實說,武則天一開始聽說這個消息的時候,是的確很憤怒。

一則氣惱少王沒分寸,來俊臣爲人歹毒囂張,在朝中結怨無數,人人心欲除之,這一點武則天自然明白。

但少王久別京畿,與來俊臣本就無冤無仇,如此暴行施加其人身上,這就不免讓武則天懷疑,少王跟朝中某些人有了她所不知的深刻聯繫,想要藉機除掉來俊臣,以迎合某些人的心意。

不過這一點懷疑,在太平公主轉訴少王言語的時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化解。這個孫子關鍵時刻還能知輕重,沒有真的下殺手。

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應出其人真是心內無私,畢竟來俊臣羅織攀誣之名遠播,無風都能起浪,少王得罪了他,肯定免不了被惦記。但還敢留下來俊臣一命,可見是不怕來俊臣的糾纏。

如今朝野之間,誰敢說不怕被來俊臣盯上?單單這一點,已經讓武則天對少王放心許多。

二則就是氣惱來俊臣這個混賬真是有眼無珠,什麼人都敢招惹,甚至還敢攀引故雍王這一樁舊事。

要知道這件事,就連在武則天心裡,都是一件不願多提的隱秘。近年來在少王有意彌合之下,人情上也不再如往年那樣難堪。武則天無論是興建慈烏臺,還是下令將亡者回遷乾陵,既是在修補心中缺漏,也是在向世人彰示。

視問哪一個母親會對兒子恨到骨子裡,對已經死去多年、完全不再有威脅的亡靈都不願放過?來俊臣什麼樣的曲隱都敢鑽營,將君王的體面放在哪裡?

發生此事之後,神都城裡也是人心繃緊,俱都心情不一的等待後一步事態發展。一直到了第二天早朝時,都是波瀾不驚。

朝會公佈的主要內容還是有關安西征事,宰相婁師德負責將有關軍政諸事一一彙報。此事雖然在月前才正式公佈,但準備的時間卻挺長久,特別是此前作爲河源軍經略大使的婁師德,從韋待價兵敗之後,便一直在致力於收拾殘局,積蓄邊力,所以這一次的出兵,也絕不是倉促而行。

對於這一件事,朝臣們關注度也都極大。實在是近年來朝廷邊事一言難盡,居然除了薛懷義幾次奉命出征突厥之外,餘者幾乎無一可誇。

所以這一次出徵收復四鎮,朝野上下也都是憋着一股勁。在女皇所屬意的人選王孝傑之外,又極力推薦老將黑齒常之,希望能憑其舊年威名加助於事。

不知不覺,朝會已經將近尾聲,接下來一樁人事上的變動,則又引起了朝臣們的竊語議論,那就是有關歐陽通拜相叫停。

身受殃及的歐陽通於朝班中只是垂首不語,看不出來對此有什麼失望。這位老先生素來以恭謹守禮而知名,雖然受此非難,卻仍能不損朝儀,也實在是讓人佩服。

須知入直政事堂可謂是所有朝臣畢生夙願,結果卻因爲這樣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搞丟了,一般人真的是很難接受。

武則天看到這一幕,心中也是一奇,提筆在御案上稍作勾勒,將這件事記了下來,準備之後安排人去跟進一下,看看歐陽通究竟是真的不擾於懷,還是在強自按捺。

整場朝會都沒有關於昨日之事的議論,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就在將要退朝之際,宰相李昭德搶步出班,舉奏彈劾。但他彈劾的並不是河東王又或來俊臣,而是整個憲臺御史們。

“二臺所以常設,所用耳目喉舌而已。如今京畿有事,竟不言奏,耳目自昏,喉舌自塞,可謂失職!”

聽到李昭德的奏告,武則天也微微頷首,當殿斥問二臺官長並諸侍御史:我過不過問是看我心情,但奏告是你們的職責,既然失職,就要受訓。

二臺御史們本來還在心裡唸叨歐陽通本牽連之事,結果沒想到轉頭輪到了他們,一時間也真是忐忑不已,並不乏在心裡抱怨李昭德多事。

武則天所以欣賞李昭德,就在於其人這一份敢當與不惜身,遇事言事,不作退避,並不顧慮太多人情曲隱,也不懼樹敵。

朝中能力比李昭德高的人不是沒有,諸如另一名宰相婁師德,這一次朝廷所以能夠再次出兵西征,其人邊用積事功不可沒,但本身卻唾面自乾、乏甚棱角。這樣的人雖然用起來有些舒服,但卻滑的有些不好掌控。

李昭德是一柄劍,握在手裡便可以盡情劈砍。這樣的利器又不同於來俊臣那種爪牙,大事上同樣能作依仗。這一次武則天之所以能夠將朝事拉回來,李昭德作用極大。

有了來俊臣打開話題,武則天也順勢指派司刑少卿杜景儉負責推問此事。

杜景儉領命之後一臉的爲難,這涉事雙方各有各的棘手,想要處理妥當實在是不容易,有心將事情推到政事堂,而李昭德也是一臉的躍躍欲試。

但武則天還是否定了這個提議,李昭德是一柄利劍,可以用之破局,敦促朝臣們加入此中。但接下來武則天是要藉此窺探朝臣們各自立場、情勢,則就不好再用李昭德這麼強硬的人,容易把事情做絕,不好挽回。

退朝之後,武則天返回禁中,上官婉兒匆匆行上,並呈上剛剛送來的太史令李仙宗的奏書,奏書是請遣歷官出使嶺南各地,分時分地監測老人星出沒。

看完奏書之後,武則天眸光一閃,舉手吩咐道:“去將那小子召來此殿。”

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120 諸用仰於國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027 南衙北衙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142 就怕有壞人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022 萬古愁難銷0084 具位庸臣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006 人盡敵國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081 少王險計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417 搶位政事堂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238 洗劫武攸宜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260 分頭入洞房0069 大麴《萬象》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359 幷州大都督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258 曲江盛會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150 俱入彀中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029 李氏爲上0203 奔跑的大王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279 飛錢承兌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098 禁宮隱細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381 媽寶裴光庭0169 酷吏授首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245 曲江櫻桃園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094 大酺禮畢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222 吐谷渾王族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114 友誼的河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030 百騎軍士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399 行驛命案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066 猶歌前代功德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
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120 諸用仰於國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027 南衙北衙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142 就怕有壞人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022 萬古愁難銷0084 具位庸臣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006 人盡敵國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081 少王險計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417 搶位政事堂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238 洗劫武攸宜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260 分頭入洞房0069 大麴《萬象》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359 幷州大都督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258 曲江盛會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150 俱入彀中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029 李氏爲上0203 奔跑的大王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279 飛錢承兌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098 禁宮隱細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381 媽寶裴光庭0169 酷吏授首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245 曲江櫻桃園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094 大酺禮畢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222 吐谷渾王族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114 友誼的河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030 百騎軍士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399 行驛命案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066 猶歌前代功德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