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

李潼翻看着這些文書,楊再思則不乏忐忑的不斷偷瞄着他,心裡不無擔心這小子可能要作個大死、或許就會連累到他。

楊再思那點小心思,李潼也能看得出,翻看一會兒之後,放下手裡的文書,又望向楊再思問道:“卑職宅內孺人遠事隴邊,常有思念,想要移事於近,以慰思情,當然最好是能直入畿內,不知侍郎可有教我?”

楊再思聽到這問話,心裡才暗暗鬆了一口氣,他是擔心李潼就具體事務向樑王發難,這在眼下來說可是一個牽連衆多的大雷區,但聽到李潼也想搭這一趟順風車,安排幾個員衆,這才放下心來,並端正神色問道:“不知貴親官在何地?身居何職?”

“應是甘州司馬,但是否確鑿有功,我卻不知。畢竟相見日短,才量如何,也不盡知。”

李潼又回答道。

楊再思聞言後則笑起來:“既然任在近處,那就好辦得多。即便不敘事功,其人能門養佳姝、入侍宗枝,已經是於國有益的功勞了。”

李潼聞言後不免咧嘴一笑,這種話都說得出口,你他孃的可真是個人才!

接下來,楊再思又說了幾種擦邊球分潤軍功的方法,李潼聽完後也大受啓發。

他打聽這些,當然不是爲了給他丈人唐修忠謀職位,人家老子已經做了安西副都護、軍區大司令還兼領一個九寺大卿的虛職,而且本身就是收復四鎮的倡議者,真有什麼功勞分潤,當然不會忘了自己兒子,無需自己這裡瞎操心。

倒是他那些故員們,李潼覺得需要拉一把。雖然說位置低不顯眼,但關鍵時候也幫不上大用啊。劉幽求且不說,現在是他的頭馬,現在在隴上負責的事情也挺重要,如果位置再高一點,肯定能得更多便利。

還有諸如張嘉貞,秩滿之後如今還沒有過守選期,仍然居鄉在野。如果能夠越格授用,安排到中樞來,自己能有一批黨羽呼應,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被一羣下僚擠兌得沒脾氣。

至於說拿着這些奏抄去檢舉武三思營私舞弊,李潼雖然想過、但很快便放棄。這事太刺激,應該是滿身正氣狄仁傑那種朝廷大員才幹的事,而且就算是狄仁傑如果敢幹,李潼都得佩服他是條好漢。

因爲這件事一旦揭開,牽連面會非常的廣。別的不說,這件事幹得最狠首推西征大總管王孝傑,近日入朝露布,王孝傑所舉功士便達兩千多人,以至於省中戲言王孝傑家裡廚子都勳授上柱國。

當然,人家王孝傑這麼幹是有底氣,實實在在功事換來的,帶契一下身邊親近人無傷大雅。可武三思這麼幹,那就純熟打秋風、不要臉。

不過這件事如果捅到官面上來,是不可能只侷限在武三思一身。後世水軍玩洗地,都懂得混淆視線、轉移話題,更不要說古代這些官場人精。

不過就算不用這一點,李潼也有法子折騰武三思,將幾份奏抄甩在案上冷哼道:“南省要司、奏抄國事,筆法如此潦草不得體,半點莊雅都無,發還本司重擬!”

聽到這話,且不說候命的書令史一臉愕然,楊再思也是忍不住的掩嘴咳嗽。他覺得自己底線已經放得挺低了,沒想到這小子比他還沒底線,你找茬能不能找個好理由?因爲字跡潦草就要駁回,朝廷養你們給事中吃屎的?

聽到楊再思一串急促的咳嗽聲,明顯不認同自己這理由,李潼索性移席坐在他對面:這茬我是找定了,理由你幫我想一個,否則朝廷高官厚祿養你何用?

當然這話他是不會說出口,遇到不識趣的難免詰問,朝廷養我跟你有半毛錢關係?這話現在不好回答,但等老子真發了飆,你就知道跟我啥關係了。

“且先退下。”

楊再思擡手屏退廳中餘者,這才抓起那些奏抄審視一遍,勾勾寫寫並嘆息道:“尚書天官用事者行文草率,多犯格式,也真是需要督導教訓一下!”

李潼聞言後眸子頓時一亮,舉手道:“請侍郎詳教。”

楊再思見狀後便嘆息一聲,暗道難怪宰相崔元綜此前要默許衙官們擠兌這小子,誰屬下有這樣一個人都挺難受的。身份敏感且不說,關鍵是家長也不是那種篤守規矩的人,說不定哪天就有無妄之災。

但現在既然開了一個頭,他也不好打住,得罪武氏諸王是挺慌,但轉頭再被這小子告一把刁狀,也落不下一個好,於是只能認真細緻的將行文所犯格式一一分講。

朝廷章法,自有律令格式之分,其中格式類似後世《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同時也有官衙行文規範有關的內容。畢竟奏抄每日所積函文就成千上萬條之多,如果沒有一定規範,那行政還怎麼搞?

楊再思自是精於案牘,然後纔是諂媚之能。如果不能憑着真材實料爬到一定位置,想諂媚也無處可表。所以他這一番講解也是深入淺出、提綱挈領,加上李潼本來就領悟力不低,很快就將相關問題了解個七七八八。

他也自覺得由此發難,要遠比他那字跡潦草得體的多,受教之後便將文書稍作規整,然後便對楊再思拱手道:“尚書天官做事如此粗疏簡陋,豈有南省首曹姿態!卑職請下省督導訓告一番!”

“去罷,去罷!”

楊再思擺擺手,有些無力的說道,只是又叮囑一句:“訓告則可,只是不可誤了正經曹事。”

對於這一點,李潼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他下省就是爲了收拾不正經的武三思,其他人事當然不會擴大打擊。真要耽誤了正經的銓選事務,武三思不報復他,他奶奶也得收拾他。

報仇隔夜,李潼已經忍得挺辛苦,這會兒有了上司的許可,則更加按捺不住,擺手喝令將尚書天官今日所有奏抄全都封箱裝車,隨他直往彼處官廨。

吏員們裝車的時候,省中官員們見到這麼大的陣仗,不免紛紛上前圍觀,張說更是直入近前詢問道:“郎君這是要……”

“去尚書天官署,奏抄錯漏連連,下省訓告。”

李潼也不隱瞞,直接回答道。

張說聞言後,臉色便微微有變,片刻後則舉手道:“郎君初番下省,卑職理應隨從,但案事雜多……”

“不妨事,你去忙,又不是什麼遠使。歸來再問各案失察之責!”

李潼聞言後便擺手說道,張說這傢伙也是個小機靈鬼,其家本就洛陽本地大族,其人又在永昌元年制舉中一鳴驚人,人脈路子都很廣,心思自然活絡,不同於劉幽求、鍾紹京這些在神都舉目無親、無從依傍者。

李潼也不強求所有跟他交往的人都要死心塌地的站隊交投名狀,反正日後對人對事、他自己心裡也會有親疏的差別。

吏員們封箱裝車完畢後,李潼便一擺手,一羣人浩浩蕩蕩行出官廨。

省中其他人已知去意,不免有人想隨行上來想要看熱鬧,楊再思心情正惡劣,見到官廨中一片亂糟糟,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站在階上頓足冷哼道:“還要不要做事!”

可惜他平時本就風評不高、威望不足,即便厲訓,下屬們也少感震懾。與此同時,李潼要往吏部去找樑王武三思的茬這一消息也快速從鸞臺擴散出去。

當李潼一行來到吏部官署門前時,這裡街前街後並轉角處都聚滿了湊熱鬧的朝臣,至於尚書天官一衆官員們也早已經門前等候。

“天官吏部郎中鄭杲,率羣僚恭待給事下省巡望。”

一名臉型方正的緋袍官員見鸞臺一衆行至近前,便上前一步,抱拳說道。

南省六部,吏部號爲首曹,因爲主管典選人事,那真是見官高一等。但這一份威風,在鸞檯面前自然抖不起來。署前十幾名官員恭立,緋袍者就有三人之多,自吏部郎中鄭杲以下,紛紛入前見禮。

面對吏部羣僚敬拜,李潼也是一樂,果然下省抖威風,遠比省中坐衙有趣得多。今天先來吏部,明天去工部冬官,讓武家這幾個貨輪番給他擦鞋。

可是當他視線在羣僚身上一繞,臉色當即一沉:“爾等上官何在?”

天官尚書李景諶久病不事,主持日常曹務的便是兩名侍郎,一個就是樑王武三思,另一個則是李嶠的舅舅,名爲張錫。可是現在兩人都不在場,在場官職最高的,便是吏部郎中鄭杲。

鄭杲聞言後便恭聲道:“稟給事,張侍郎主持選舉人事,午間前往成均監,尚未歸衙。”

成均監便是國子監,聽到鄭杲只言張錫而不言武三思,李潼便心有了然,武三思肯定是窩在官衙中不想出來迎他。

這其實也沒什麼,南省侍郎本就四品通貴,這種迎送之禮可以不必,更不要說武三思本就是親王之尊,更加不會走出官廨來迎接一個五品給事中。

但李潼當然不管這些,老子本來就是來找茬的,你老小子還跟我擺譜,找抽!

“堂堂南省首曹,竟無官長坐衙,人事如此簡陋,看來這一次我是來對了!”

李潼一跺腳,昂首行入官廨中,言語中已經不把正在坐衙的武三思當人了。

0439 踏破白馬寺0048 內教坊諸事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328 野狐宰相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013 王的起居日常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059 生人探幽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062 禁中亡命徒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047 向陽而行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274 只待神都制命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141 劫掠金吾衛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287 靈前敲詐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209 枝上桃李子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079 神宮巍峨0319 巽郎才壯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211 不宜輕沾俠名0048 內教坊諸事0065 人情難測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368 薛郎鐵頭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324 寶藏仍未枯竭0011 仁智院家人們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260 分頭入洞房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223 軟飯香糯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235 義伎捐金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004 醫博士沈南璆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268 薰蕕不同器0009 聖心取捨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
0439 踏破白馬寺0048 內教坊諸事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328 野狐宰相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013 王的起居日常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059 生人探幽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062 禁中亡命徒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047 向陽而行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274 只待神都制命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141 劫掠金吾衛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287 靈前敲詐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209 枝上桃李子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079 神宮巍峨0319 巽郎才壯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211 不宜輕沾俠名0048 內教坊諸事0065 人情難測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368 薛郎鐵頭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324 寶藏仍未枯竭0011 仁智院家人們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260 分頭入洞房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223 軟飯香糯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235 義伎捐金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004 醫博士沈南璆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268 薰蕕不同器0009 聖心取捨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