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3 春江花月夜

聽到永安王這個解釋,沈佺期一時間也有些瞠目結舌。

這個道理不是講不通,但細品之下還是有些沒道理。就好像說,大家都是用心成長,爲什麼永安王就能長得俊美無儔?我也不知道,大家都是一樣骨架,我也就隨便吃點飯長點肉,然後就成這樣了。

且不說沈佺期接不接受這個解釋,反正李潼也沒準備別的。以前思前想後,可以稍作檢點收斂。可現在卻是臨危一搏,自然不想太多。渡過這一關之後,餘生大可慢慢解釋。

將近一個時辰後,前往外廷太樂署的樂官已經返回,後面隨行跟來的,赫然是幾個番僧。

李潼對古代宗教只是瞭解的不是很多,也難從他們衣着、持戒方面去判斷這幾個番僧的宗教地位,但見人已經來了,便吩咐讓這幾個僧人準備一下以梵唄和樂,同時抽掉亂聲的胡笳之類。

結果這一次奏起來,饒是李潼自己聲樂水平不高,也發現效果明顯的好了幾個檔次。甚至此前對這些曲律不怎麼感興趣的沈佺期,隨着樂曲再次響起,臉色都明顯變得認真起來。

人聲入樂的效果,不必多說。無論是什麼樣的嘈雜聲浪,人的聽覺對人語聲敏感度都是最高的。一段旋律悅耳與否,但只要人的音色出衆,那麼就會好聽得多。

李潼自己也明白,沈佺期雖然沒有直說,但他這多樂器的混奏對其人而言,大概就類似於聽慣了古典的人去聽電音。

當然實際差距沒有那麼大,畢竟李潼決定的只是演奏方式,至於真正的曲律編制,還是由太樂丞白芬等專業人士操刀,底限還是能有保證的。

但是此前沒有一個主聲提領,曲律如何是不能完全體現出來的,只是嘈雜。可是現在有了人聲提領貫穿,整段旋律節奏便體現出來,雖然那幾個番僧只是各自手捂丹田抑揚哼鳴,根本不懂配合曲調。

常逛夜店應該有感受,那樂調真是嘈雜煩躁,但只要有人伴着節奏嗷嗷幾嗓子,瞬間覺得很燃。

一段旋律演奏完畢後,沈佺期臉色已經有了明顯不同,望向李潼的眼神也閃出幾分奇異:“大王言是不通律呂,但才趣之高,真是罕見。梵唄之聲,樂府久備,但也只在部樂小習,偶或佛禮有演,卻不知協於諸音竟有如此妙趣。”

此前他雖然提醒永安王,也只是覺得比較符合永安王所陳述那種效果,但梵唄在太常諸部音聲只是很小一類。畢竟國朝以來頗重道傳,太后臨朝以來,佛徒才隱有見重,但也還沒有擴及上下。

沈佺期少年進士,解褐太常協律郎,在這個職位上一呆就是數年之久,到如今雖然升爲吏部考功員外郎,但仍兼領一部分太樂署事。如果沒有這麼多年的經驗,他甚至不能在第一時間想起樂府還有梵唄音聲。

如果說此前他對永安王曲律平仄之說還有保留,那麼現在則是親眼見證,其人甚至連梵唄之聲都不知,還是被自己提醒引入和樂,瞬間讓曲律有了一個質的提升,真是不得不信此奇異!

“小道而已,難誇大方。”

李潼自謙一笑,轉又不乏真摯道:“今日有幸,與沈員外並席受教,所得良多。此一部《萬象》大麴,立意宏博,但入編以來,漸知才淺。薛師好戲弄,引我入事,但他卻轉有繁忙之用,使我危立無援。不知沈員外可有雅趣提攜,併成此事?”

沈佺期聽到這話便低頭沉吟起來,他不涉外朝糾紛是真,對永安王之奇異也有幾分好奇,更不要說這件事還是薛懷義領銜,聽到永安王邀請他加入制樂,心中是有幾分意動的。

但他心裡也有幾分顧忌,一則薛懷義士林名望太污,二則永安王身份確有敏感,三則自負才趣,若果真要呈獻新曲,自己便能主持完成,似乎也沒有必要跟這兩個人混在一起。

李潼對這一部《萬象》大麴寄意甚大,但也自知憑自己獨力,真的是很難完成,即便加上二兄李守禮那個已經勉強不拖後腿的小渣渣,希望也很渺茫。

眼下是借了薛懷義的虎皮,能夠在太樂署得到人力物力的支持,但是對於薛懷義的可靠程度,李潼多少還是存疑。

現在又出現沈佺期這個人才,成或不成,總要試着拉攏一下。就算聲辭已經通過,但曲簿這一方面還是一個短板。

而且剛纔閒聊之際也聽沈佺期講起,其人也將會參與年尾的大酺曲目選取,把評委拉進創作團隊裡來,才更好搞內幕操作。

沈佺期沉吟有十幾息久,正待要擡頭開口拒絕,卻見永安王正伏案提筆緩書,不便開口,便耐心等候。

“我是鍾情音聲,但卻少缺留憾,如今才趣漸有,實在難耐耳閒。聆聽樂府諸聲,多是陳詞舊調,瞻前顧後,想是不乏人聲笑我今人欠缺風流。狂念難遏,謀制並非《萬象》一曲。只待眼前事了,還要再做翻新,使六朝餘音入我今聲。”

講到這裡,李潼將墨跡未乾的紙張遞給了沈佺期,又笑着說道:“此制《春江花月夜》兩聯曲辭,未及補後,且請員外小賞,是否有金絲玉屑可堪續編?”

沈佺期接過紙張,搭眼一望已是神色一變,舉紙疾聲道:“大王后辭可成?”

李潼聞言後搖搖頭:“淺才偶亢,《萬象》曲辭所耗已多,仍待緩養。一事立,一事成,如員外才趣久養厚積,我真是羨慕有加,憾不能及。”

沈佺期滿臉遺憾之色,又垂首看了幾遍紙上詩句,終於開口道:“大王雅請,辭恐不恭。卑職往年不乏恃才之想,今見大王玉樹衝發,才覺輕薄虛長。追從雅盛,予所願也,只恐才思不捷,累及人事。”

“員外太謙虛了,後事暫不細論,且待你我憑此《萬象》一曲,驚豔一時。”

《春江花月夜》樂府舊題,古調陳後主所制,但真正讓其名動古今的,還是盛唐張若虛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李潼拿來引誘沈佺期的,自然也是這一首。

文人墨客,騷情酸氣兼具,心胸未必坦蕩。沈宋之流,詩名雖大,但政治上節操似乎不強。特別宋之問因詩殺人,更讓人對這齊名並稱的二者私德大有保留。

不過,且不說李潼自己節操上就是個貧困戶,他所看重也是才趣而非品行,再說料想沈佺期也難因詩殺他,再狠狠得過丘神勣?更別說他還沒有將《春江花月夜》全篇寫出。

開篇四句撩一撩,撩不動那就算了。鍾紹京那次折戟,也讓李潼不敢再在對待外臣的問題上用力過猛。

甚至如果不是心知沈佺期前半生悠閒富貴,一直等到神龍革命後才遭受波及,對於是否撩撥其人,他都不敢輕易決定。

沈佺期這麼好說話,倒是讓李潼對其好感大生,並決定稍後返回仁智院,刪掉已經抄好準備入樂,本爲沈佺期所作、號稱七律定格典範之作的《獨不見》。

大多數時候,他是通情達理的,既然自己人,那就不好下黑手,還是以後抄宋之問的,反正這兩人作品本就風格相近,日常混淆。

有了沈佺期的加入,曲簿事務大可託付,李潼可以轉而專心其他。

也不是說沒有沈佺期,這部大麴便篤定不能成,畢竟太樂丞白芬那也是家學淵源,部頭康多寶等技藝不凡。但是講到對武則天審美意趣的瞭解,無疑沈佺期這個近侍詞臣更有把握。

沈佺期自陳事外之人也真不是謙虛,他雖然有諸多官職在身,但也多是清貴,本職工作仍是供樂獻詞。當他加入進來之後,大麴散序部分的編制效率便提升數倍。畢竟肚子裡是有真料,一如李潼曲辭編寫的效率。

闊制新曲有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就是擷採遺音。許多古曲舊調傳承至今,只剩下一些殘調片段,但也不失精華,將其採入曲內重新編制,使其煥發新的生命,這也是太常樂官日常工作之一。

沈佺期久事樂府,其曲律儲備遠非永安王這個半吊子貨可比,遺音精華採取編用,自然進度暴增。這方式說起來倒跟李潼的文抄有些類似,但李潼那是突破時空侷限,沈佺期則只能採用前聲,還是不同。

當然,沈佺期的採曲還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從這一點來說,李潼也真不好腆着臉去同類視之。

曲辭都已經有了着落,李潼大可以專心編舞排歌。時間在忙碌中過得飛快,某日沈佺期突然沒有來內教坊,只是派人傳信說要參加洛典,需要缺席幾日。

若還是此前那種無所事事的狀態,李潼少不了要盼望洛水暴漲、淹死一羣耍猴戲的。

不過現在也只是稍作感慨逝者如斯夫、歲月不饒人,不知不覺離他們大唐亡國又近了幾天,轉又投入到歌舞編排中,甚至沒精力去想象一下這典禮盛況如何。

洛典之後兩三日,沈佺期便又回到了內教坊繼續編曲,現在曲簿進行已經到了破的階段,收尾不遠。其實樂工們協律也已經完成,只是李潼還有些不自信,希望沈佺期能夠稍作把關。

本身已經投入那麼多的時間精力,對於這一要求,沈佺期自然也沒有拒絕的道理。

洛典是在臘月八日,到了十五日這一天,久不露面的薛懷義再次來到了內教坊。李潼出迎,一搭眼便發現薛懷義情緒似乎有些不對,心絃悄然繃緊。

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217 西京可守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212 獨不見,自惶恐0062 禁中亡命徒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025 不如降黃巢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918 盡力而爲,不負此生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725 水土不同,或橘或枳0130 少王邪才妖異0005 再愛我一次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294 門人遇襲0074 《萬象》美哉0037 春官武承嗣0066 猶歌前代功德0073 春江花月夜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076 祈求長生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057 命途何艱難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248 太平積忿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164 官拜尚輦奉御0226 瘋狂的武周0216 急流勇退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073 春江花月夜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360 祖孫情深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036 身不由己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098 禁宮隱細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018 跋扈宗王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279 飛錢承兌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326 幼宦可養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
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217 西京可守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212 獨不見,自惶恐0062 禁中亡命徒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025 不如降黃巢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918 盡力而爲,不負此生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725 水土不同,或橘或枳0130 少王邪才妖異0005 再愛我一次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294 門人遇襲0074 《萬象》美哉0037 春官武承嗣0066 猶歌前代功德0073 春江花月夜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076 祈求長生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057 命途何艱難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248 太平積忿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164 官拜尚輦奉御0226 瘋狂的武周0216 急流勇退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073 春江花月夜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360 祖孫情深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036 身不由己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098 禁宮隱細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018 跋扈宗王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279 飛錢承兌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326 幼宦可養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