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

大朝會按時舉行,李潼依班登殿,早已經沒有了最初莊重儀式所帶來的新鮮感,得以更加關注人事的變動。

今天的大朝會,宰相層面沒有太大的改變,僅僅只是兵部夏官尚書王本立被罷相事。至於原因,李潼覺得可能是爲了給蠢材讓路,因爲他又在班列中發現了一副吊死鬼模樣的武三思。

今天的朝臣班次裡又加了武家兩人,一個是此前從春官尚書任上被原肅政大夫李昭德踢走的武三思,就任夏官侍郎。另一個則是武攸寧,擔任鳳閣右散騎常侍。

後世講到武家,多言其囂張跋扈。不過單就眼下而言,由於彼此之間少於人際關係的往來,其傢俬底下是個什麼樣子,李潼瞭解不多,可從政局上來說,眼下的武家人存在感其實並不高,甚至還顯得有些可憐。

李潼所知武家人,主要還是任職於南北衙禁軍系統中,真正在臺省中佔據高位的,不過一個武承嗣而已。勉強加上一個武三思,起起落落的很不穩定。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眼下這段時間對他奶奶武則天而言是真正關鍵時期,所需要的也是真正能幫上她的人。就算把武家人強拉上來,但若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不過徒增笑柄而已。

武家人能力普遍不高,這是沒有什麼可質疑的。在武則天發跡之前,不過小門小戶的人家,到了武則天當天後那段歲月裡,對於孃家人也是虐害爲主。

比如說武三思眼下哪怕盛夏時節,脖子上都還纏着一圈的羅紗,倒不是這傢伙老來俏、愛穿高領,而是因爲早年被流放廣西,或是毒蟲叮咬、或是沾染疫病,留下傷疤一直蔓延到脖子間,因此纔要做掩飾。

本來就沒有什麼家學傳承,又算不上天資聰穎,早年顛沛流離、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武則天一開始要培養的也不是她的這些侄子們,而是外甥賀蘭敏之,可惜賀蘭敏之這傢伙本領不大、氣性不小,滿腔戾氣全都發泄在女人身上,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

等到賀蘭敏之死後,武承嗣等人才被陸續從流放地召回。這些人可以說是既沒有天賦、還沒有教養、更沒有行政經驗,不折不扣的三無人員。

然而朝堂中雖然人事關係複雜,但能夠在武則天臨朝的背景下擔任高位,一個個也都是人精。他們雖然弄不掉武則天,但要收拾武則天這幾個沒咋見過世面的侄子,簡直不要太輕鬆。

像是垂拱元年武承嗣第一次拜相,堅持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被逐出了政事堂,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淪爲一個笑柄。

畢竟武則天就算再怎麼崇信孃家人,許多操作也只能在規則之內,如果偏架拉得太明顯,那還要宰相、還要朝臣幹什麼,你們武家人自嗨得了。

更何況,眼下的武則天權勢也遠沒有達到無所顧忌的程度,硬把侄子安在高位上,幫不上忙且不說,還要幫他們擦屁股。

所以眼下武家諸子弟,主要還是集中在人事牽扯較少的禁軍中,還不敢大舉進入臺省之中遭受捶打。

不過今天的朝會一下子多出來兩個武家人,武三思就不必說了,狗皮膏藥一樣攆走又回來。新加入的武攸寧,也的確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右散騎常侍只是一個鳳閣閒職,並不負責具體的省內事務。可見武則天對這個侄子的能力判斷還是不敢過於樂觀,不敢讓他負責具體事務以免露怯,只是當做一坨臭狗屎放在鳳閣噁心人,或許還能破壞中書省人事和諧。

不過這一現象也反映出武則天在針對宰相羣體的時候,態度更趨強硬。直接免掉王本立的宰相職位,應該是爲了讓武三思更加方便的接手兵部事務。本來就是一個副職,頂頭上司如果還是宰相,真想玩的話,武三思大機率會被玩出屎來。

武攸寧作爲一個釘子打入鳳閣,按照武家子弟的升遷規則,很大機率只是稍作過渡,興許哪一次朝會就直接取代了在場某一位宰相。

聯想到這些之後,李潼不免感慨這些宰相們也真是好涵養,狗屎都被糊在腳上了,你們還不聯手收拾那老孃們兒?換了我是宰相,絕對忍不了!

果然,他的心聲也沒有被辜負,大朝會途中的確發生了一些小波折。

一般大朝會沒有什麼莊重議題,今天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公佈了幾樁外州刺史的人事任免決議,好幾個刺史都被提拔,主要是集中在新平道這一線。

唐代軍事上講某一道大總管,還不是說的山南道、劍南道之類的監察區,而是特指一次軍事行動的行軍路線,即就是所謂的“概有徵伐則置於所徵之道,以督軍事”。

現在新平道一線州縣官員都得到獎賞,背後意思很明白,薛懷義這一路北征大軍進展順利,想是不久便要凱旋。

這對武則天而言,自然是一大助威,除了邊功震懾於內,還有就是薛懷義可是她力排衆議遣用的,這對個人威望的提升甚至還要超過宿將得功。

李潼尤其關注了一下丘神勣,只見這老小子臉色鐵青、比此前被自己調侃讓人偷了分基地還要難看。

不過丘神勣的鬱悶並不止於此,因爲接下來便有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數人當殿彈劾丘神勣,問題也都不大,無非過天津橋的時候坐騎亂叫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在這種場合講出來,簡直就是噁心人。

但就算是這一類的小問題,突然五六個一起出現,也頓時將丘神勣給凸顯出來。御史彈劾完畢,殿中的神皇還沒有迴應,司刑丞李日知便又行出班列,奏報左金吾衛不合法的將捕獲賊徒交給洛陽縣。

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很有味道了,很明顯這是一起有節奏、有預謀,特意針對丘神勣的一次彈劾行動。

接下來,刑部秋官尚書張楚金出列,直接奏明說是洛陽縣犯案者與左金吾衛大將軍丘神勣有涉。爲了確保案件審理過程中的公正性,請求暫時將丘神勣調離左金吾衛,或是轉任其餘,或是避嫌放假。

李潼站在班中,看戲看得眉開眼笑,他參加大朝會也有幾次,都是四平八穩、乏甚波瀾,像這種當殿搞大臣的事情還是第一次見。

更何況被搞的還是他的仇人,新鮮之餘,更有滿滿的幸災樂禍。同時心中也大有感觸,這種層次的較量,還真不可強求將人一步弄死,眼下很明顯是要藉着這些小事,先奪掉丘神勣的金吾衛兵權,言則避嫌,可一旦被踢走,想回來可就難了。

能夠做這種佈局的,當然只能是南衙宰相。李潼也在斜着眼好奇打量觀察,想要看一看究竟是哪位天使一般的南衙宰相幫了他這麼大的忙。

等到張楚金說完,殿上稍有沉寂,過了一會兒,武則天才開口道:“秋官所奏,相公們怎麼看?”

她說這話的時候,所看向的乃是納言武承嗣。不過武承嗣這會兒也有些發懵,很明顯這件事不在他預料,儘管感受到神皇的目光,但卻不知該要如何作答,只是默然站在班中。

接下來行入一人,乃是內史張光輔。

眼見這一幕,李潼暗道有戲。這一屆宰相中,他最看好的還是張光輔,除了明顯武氏派系之外,剩下幾個老的老、能糊弄的就糊弄,張光輔年紀最輕,衝勁也大,他既然首先出面,丘神勣絕對討不了什麼好。

但是李潼高興還是太早了,張光輔接下來的話,不獨讓他大感意外,也都出乎殿中羣臣意料。

“秋官所請,雖是循例,但不切實。司刑諸事,在所難免,人或有涉,未必是實。目下朝廷兩邊用事,京畿之穩,首在金吾衛。以此分寸之瓜葛,迫退都邑安危之官長,有悖當時務重。刑司宜再作度量,在勢若真不得不作避嫌,可暫壓於後。”

張光輔說完之後,也並不退回班中,只是站在原地等候神皇迴應。

而他這一番話講出之後,滿殿羣臣也都各露狐疑並詫異之色。至於一直在觀察宰相們的李潼,則敏銳的發現右史岑長倩眉頭驀地一皺。

此時武承嗣也終於反應過來,搶步出班並說道:“臣附張相公所論。”

有了兩個宰相接連表態,殿上的武則天也開口說道:“既如此,秋官所議酌情之後再報政事堂裁取。”

再作裁取,那自然只能是不了了之。

接下來朝會便乏善可陳,也讓李潼大感索然無味。今天他是親眼見識到,宰相們未必不是人精,但卻一盤散沙。什麼樣的人情權衡、時勢算計,落實到最後終究還是力量的碰撞。

眼下皇權、相權對立尖銳,如果能夠藉機拿掉丘神勣的畿內軍權,這對整個宰相羣體都是極爲有利的。但聰明人實在太多,你的算計未必是我的,大好機會就此錯過!

從大的形勢方面,李潼是深感失望的。但若落實到自家與丘神勣的矛盾,李潼倒是可以稍作樂觀之想,他位列前班,雖然有旒珠遮擋,但也能稍稍感覺到他奶奶身上那股負能量:我的狗,是別人能隨便喂的?

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113 荒園生妖異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060 唯望生,不望死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255 肥羊難宰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043 進學內文學館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102 少王神都行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209 枝上桃李子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188 愛上一匹野馬0024 神皇鑑詩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289 竇七入彀0217 西京可守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290 懼親如仇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103 府佐諸衆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225 無兒還有孫0082 武氏諸衆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169 酷吏授首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236 蜀商楊麗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247 血脈的力量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056 金吾衛大將軍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092 仇人相見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270 兵入武氏邸0253 勿謂新王不死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096 勇宦楊思勖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173 算你跑得快0114 友誼的河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262 謀殺河東王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
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113 荒園生妖異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060 唯望生,不望死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255 肥羊難宰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043 進學內文學館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102 少王神都行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209 枝上桃李子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188 愛上一匹野馬0024 神皇鑑詩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289 竇七入彀0217 西京可守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290 懼親如仇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103 府佐諸衆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225 無兒還有孫0082 武氏諸衆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169 酷吏授首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236 蜀商楊麗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247 血脈的力量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056 金吾衛大將軍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092 仇人相見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270 兵入武氏邸0253 勿謂新王不死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096 勇宦楊思勖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173 算你跑得快0114 友誼的河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262 謀殺河東王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