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

金光門大街此處本就人滿爲患,那幾百留守兵卒也是一副來意不善的架勢,剛剛靠近人羣,便揮舞着手中器杖打砸驅趕,頓時便讓人羣騷亂起來,惶恐之間,不乏人走避不及被抽打在地,哀號連連。

那些僥倖躲開棍杖的人卻也沒有幸運多久,走避之間或許被忙亂的人羣絆倒、踩踏,或者乾脆跌進了道路兩側的臭水汪中,撲騰叫嚷救命。

“兩位大王快快翻檯入坊,勿爲亂衆迫害。”

騷亂在人羣中快速擴散開來,幾名王府仗身眼見這一幕,心情自是緊張至極,忙不迭將兩名少王託上彩臺,唯恐被人羣裹挾錯害。

“快快拆下帳幕收存起來,平康諸伎緊聚臺內,切勿亂走!”

李潼登臺之後,腦海中也是思緒飛轉,左近氛圍本就嘈雜熱鬧,所聚幾千人衆。而那幾百西京兵卒上前便毆打驅趕,分明是想製造混亂。

人性最是不堪琢磨,這幾處彩臺帷幕張設,俱是價值不菲的光鮮蜀錦,臺上更多平康坊色藝優伶。一旦局面徹底混亂起來,可想這幾樣人、物必會讓人心生貪婪,趁亂鬨搶。

聽到少王吩咐,平康坊那些館僕忙不迭收拾彩臺,將帳幕扯下摺疊,那些優伶們也都神情緊張的聚在一起,一個個驚慌不定。

“請大王速歸坊中宅邸,讓卑職上前……”

徐堅一邊對少王說道,一邊拔足便要走向兵卒們衝來的方向,卻被李潼擡手一把拉住:“不必,抽出幾人來,護從徐尉往左近坊區,傳告關閉坊門,不許人隨意出入遊躥!”

說話間,他又擡眼望向彩臺左近已經大爲騷亂的人羣,眉頭緊緊皺了起來,沉吟片刻才又問向那名同樣有些惶恐的莫大家,開口問道:“平康伎扎臺途演,可向萬年縣廨報備?”

那莫大家連忙點頭,同時也澀聲說道:“本意作弄風情雅事賀迎大王,不想發生這種亂事,大王尊軀要緊,不可輕立險地,還請……”

這時候,那些兵卒們已經完全衝入人羣之中,器械飛舞,竟還有戰陣隱結,口中喝罵連連,下手全不留情。

李潼眼見這一幕,自然更加確認這就是在刻意針對他的行爲,心中不免暗罵武攸宜這個王八蛋:老子爲了不礙眼,躲去乾陵生生避了兩年多,除服入京不足一天的時間,惡意就連番撲面而來。看場路演礙你啥事,真當老子是好欺負的!

雖然身邊人都在力勸他趕緊入坊躲避,他也明白這是眼下最穩妥的做法。

可真要那麼做了,將臺上平康諸伎與臺下圍觀百姓俱都拋棄、不聞不問,他以後還有臉在西京混?不說在長安風評如何,等到消息傳回神都,哪怕在神都城裡,只怕時流也要譏笑他全無膽氣。

“不要慌,不要亂!”

他擡手示意身邊這些仗身與勳貴子弟們稍作淡定,擡手召來那名莫大家快速吩咐道:“稍後還要暫借方家亮聲一用,不是什麼大事,不過尋常人情躁鬧罷了。”

說話間,他擡手示意身邊十幾名仗身環立彩臺周圍,將意欲翻上彩臺的民衆驅趕下去,並吩咐那些勳貴子弟們將摺疊起來的錦帛帳幕畢陳臺前,同時又對那莫大家耳語幾句。

莫大家在聽完少王吩咐之後,眉頭緊蹙,有些狐疑的打量少王幾眼,但這會兒臺下混亂已經越來越嚴重,也容不得她再猶豫,只能上前一步,引吭清嘯起來。

不得不說,這位莫大家嗓音真的是得天獨厚,此時這段大街上騷亂不已,各種打罵、嚎叫乃至於踩踏聲亂成一團,對面言語都聽不清晰,但這莫大家嘯音清涼通透,霎時間便傳遍了每一處角落,也將周遭人衆視線全都聚集在此。

此際氛圍又與剛纔有些不同,身處人眼環望的中心,那位莫大家卻無此前登臺表演的淡定,顯得有些緊張不安,將人注意力都吸引過來之後,她不免有些侷促的望向少王,只見到少王正向她微笑頷首以示鼓勵。

於是她便再深吸一口氣,又向前行一步,大聲道:“生人何辜,風月何罪?當街歌詠盛世,戲樂感沐慈恩,更惹何怨,竟遭打殺!堂堂西京,豈非王土?盛世普享昇平樂,長安壯義非人哉?”

或許因爲緊張,莫大家嗓音並不如此前歌唱時那般飽滿潤透,透出一股顫慄與虛弱,但也因如此,更顯示出女人特有的纖柔,使人忍不住心生憐意。而那幾句言辭反問,更透露出一股濃烈的堅決與不甘,更讓人心裡同仇敵愾。

趁着場面寂靜一時,李潼吩咐那些勳貴子弟們抽出腰間拆骨割肉的小刀,將那些摺疊起來的蜀錦帳幕割成條條段段,並向彩臺下人羣拋撒而去,吸引人去哄搶爭奪,維持人羣圍聚的狀態,不再驚散奔走。

與此同時,徐堅也在兩名仗身護衛之下擠出了人羣,傳告左近各坊關閉坊門,不準街上人羣遊散坊中。

“平康賤伎雖齷齪,父老人情能活我!縱有罪,請明告!五尺女兒弱無力,無須悍卒苦用刑!”

喊話幾句,莫大家情緒恢復淡定,語調也變得堅決起來,表現與產生的效果較之李潼預想中還要好了幾分。

人羣不再騷亂潰散,且不乏推尚義氣的閭里俠少向此方彩臺聚集過來,一副要慷慨仗義保護嬌花的架勢。

眼見臺上那些勳貴子弟們還有些癡楞,不知該要怎麼辦,李潼推了一把身邊的獨孤瓊,示意他到臺前去,並快語叮囑幾分。

獨孤瓊這才反應過來,忙不迭快步上前,抓過一名王府仗身手中木杖揮舞幾下,並大聲叫嚷道:“五陵子弟血未冷,能忍佳人俱齒寒?某立於此,不受亂刑!”

一衆勳貴子弟見狀後也忙不迭追隨上去,臺上臺下自成呼應,很快便在彩臺中央結成一道道厚密人牆,一個個神態不善的望向那些衝入人羣中的軍卒。

此前人羣一團亂麻,各自逃避,軍卒們衝入人羣之中,可謂是如狼似虎、兇狠至極。

可是現在當人羣同仇敵愾而腹背爲靠時,這幾百兵衆頓時便顯得有些勢單力孤,有的軍卒受不住手還在追打人衆,結果卻有人羣中壯力者闊步行上,將之圍堵起來,目露兇光且忿聲咆哮:“長安壯義非人哉?能容丘八胡亂踐踏!”

如此一來,場面就變得有些微妙,儘管還沒有人敢向那些軍卒出手,但一個個氣概已然不同,那帶隊的兵長也察覺到危險的氛圍,連忙喝令卒衆們往他身邊聚集,並指着那些已經重新聚結起來的民衆們大喊道:“你們這些亂民,難道敢聚衆抗法?”

這時候,李潼終於等到該他出場的時刻,闊步立在臺前,遙指那些軍卒們大聲道:“孤爲聖皇陛下血嗣親孫,大周河東王,只見坊徒聚慶嘉世,舞樂同歡,不見亂民,不見抗法!爾等甲衆,奉從何令,敢於此濫刑毆衆!”

隨着少王發聲,彩臺周遭人羣情緒更加穩定,而那些軍卒們則變得緊張起來,紛紛轉頭望向兵長。至於那個兵長,這會兒面對着數千集聚民衆與高臺上身份尊貴的少王,也不敢貿然答話。

如此氛圍,並未僵持太久,很快橫街西側便又出現一隊軍衆,沿皇城前方向此逼近而來,當先幾十名精壯騎士策馬拱從一名甲冑光鮮醒目的將領,使得長街氣氛更加凝重。

李潼遙看那支隊伍行來,不用想也知道爲首者應是西京留守武攸宜。果然,隊伍行至十幾丈外,將領撥下頭上的兜鍪,露出武攸宜那張小眼睛、五官緊湊的臉龐。

“遊衆私聚,敢抗威令?限爾通鼓之內各自散去,只拿首惡,鼓停之後敢有留街者,必懲不待!”

武攸宜喝令一聲,然後擡手重重一揮,後方軍陣裡頓時便響起了急促的鼓令聲。

眼見氣氛如此肅殺,圍聚人衆們也是各自膽寒,不乏外圍遊蕩者便打算逃向周遭坊間,但當他們奔走起來才發現近處坊門早已經緊緊關閉起來。

這一次,無需李潼再作指點,獨孤瓊等勳貴子弟們一個個扯着嗓子高聲叫嚷道:“長安壯義非人哉?”

最開始的時候,還是鼓令更加喧鬧,可是隨着彩臺周圍加入呼喊的人衆越來越多,氣勢也越來越雄壯,數百上千的吼叫聲匯成一道聲浪洪流,那原本應是疾若催命的鼓聲更彷彿是爲他們助威,完全淪爲了陪襯。

對武攸宜而言,當下這個局面雖然有些騎虎難下,但也是有憂有喜,少王煽惑民情抗衡留守刑令已經是一個鐵一般的事實,這絕對是大罪一樁,一旦上奏神都,不信雍王一家還可安然能守!

但眼下讓他有些遲疑不定的,是民情激亢如此,足足數千民衆圍聚在這裡,難道真要揮令殺戮?

如果是在別的地方,武攸宜不至於如此爲難,可這裡卻是西京長安的鬧市區,這就讓他不得不深想一層,不敢橫下殺心。

0009 聖心取捨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032 君子滿朝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307 南望老人星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251 不當大用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019 一隻大青鵝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025 不如降黃巢0003 前途堪憂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159 皇孫李寶雨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014 一窩小雞崽兒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360 祖孫情深0317 尚方少監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175 索性以身相許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251 不當大用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141 劫掠金吾衛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286 竇七暴斃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149 舊事再起波瀾0071 音聲細題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247 血脈的力量0109 仗義屠狗輩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007 上陽宮官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025 不如降黃巢0451 兒女長年,爲母赴死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253 勿謂新王不死0043 進學內文學館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107 坊居閒趣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222 吐谷渾王族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
0009 聖心取捨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032 君子滿朝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307 南望老人星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251 不當大用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019 一隻大青鵝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025 不如降黃巢0003 前途堪憂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159 皇孫李寶雨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014 一窩小雞崽兒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360 祖孫情深0317 尚方少監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175 索性以身相許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251 不當大用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141 劫掠金吾衛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286 竇七暴斃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149 舊事再起波瀾0071 音聲細題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247 血脈的力量0109 仗義屠狗輩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007 上陽宮官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025 不如降黃巢0451 兒女長年,爲母赴死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253 勿謂新王不死0043 進學內文學館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107 坊居閒趣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222 吐谷渾王族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