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

“怎麼樣?欽陵之子有沒有生命危險?”

大內外朝堂中,隨着前往四方館探視診斷吐蕃使者傷員的太醫返回,李潼即刻便將太醫令沈南璆召來,不無緊張的詢問道。

“能見的外傷已經處理完畢,其人也已經醒來,但仍覺耳鳴眼昏,恐是內傷不淺……”

眼見聖人如此關注此事,沈南璆自然不敢怠慢,結合自己與幾名太醫的診斷結果,將欽陵之子弓仁的傷情詳細介紹一番,末了不無憂慮的說道:“這些蕃人落手誠是歹毒,若有內癰致淤,恐怕性命難保。太醫署多是教習講師,施診用藥仍是尚藥局技精。臣請……”

“凡所用醫用藥,一概給以方便,儘量保全此子安全。”

沈南璆一番病理分析,李潼聽不太懂,也並不在意這些細節,接着又不無鄭重的說道:“若果真不治,儘量延命幾日,情況轉優還是轉劣,隨時來報。”

蕃人鬥毆是死是傷,李潼倒不怎麼在意,可如果欽陵的嫡長子被直接在長安街頭打死了,這也實在是一樁不小的麻煩。無論事出原因是什麼,不僅僅會直接影響到青海方面的局勢,也會間接影響到與其他一些外蕃的關係。

大唐立國以來,外蕃君主豪酋子弟入宿求學情況常有,也不乏惡疾暴斃的情況發生,但直接被人打死的情況還是沒有,雖然事情的起因是蕃人之間狗咬狗,但這起碼也透露出長安城內治安狀況堪憂,以及朝廷並沒有妥善處理好蕃屬之間的矛盾。

所以在打發走了沈南璆之後,李潼便又將相關負責人員召來,分別是掌管四方館的中書通事舍人史思貞、萬年縣令蘇約以及左金吾衛大將軍陳銘貞。

三人入堂之後,眼見聖人神情嚴肅,心中也覺忐忑,入前作拜卻不敢隨便開口。

李潼首先看向史思貞併發問道:“先講一講事發原委。”

“臣謹遵上命,未敢讓兩路蕃使接觸,出入皆有衛員配給……”

史思貞入前,小心翼翼的回答起來。四方館主要負責接待並安排諸方蕃國貢使賓客,這些使者在長安的飲食起居包括日常活動都在四方館的職責之內。發生這樣的惡性事件,史思貞作爲四方館的主官,自然難辭其咎。

只不過這件事對史思貞來說也是一樁無妄之災,且不說這兩路蕃使本就矛盾深厚、隨時就有激化的可能,史思貞對他們的安排還算是比較恰當的,起碼住在四方館的時候井水不犯河水、少有接觸。

鬥毆發生的地點也不在四方館,而是在位於東市附近的常樂坊中。兩路蕃使之所以不約而同的前往常樂坊,則是因爲他們各自受到了萬年縣的邀請,安排他們前往參加今年的世博會。

“世博會將要收尾,仍有相當數量尾貨無從發賣,所以、所以臣便想……”

輪到蘇約奏報時,則就一臉的忐忑尷尬。他這一次是真的聰明反被聰明誤,原本諸蕃使居住在四方館中,出入行止都有官使引領看護。

但今年輪到萬年縣協辦世博會,蘇約曾經舊事西康王府,自以爲對蕃人之間的矛盾情勢瞭解頗深,打算借用蕃人之間的矛盾挑起一點火氣,給世博會引引流,發銷一點尾貨。

他本意是希望蕃人之間的火氣能發乎情、止乎禮,鬥富一番,結果沒想到局面失控,兩路蕃使見面便大打出手,根本不給他控場的機會。

最後的責任就是左金吾衛了,城中發生持械鬥毆,無論參與者是什麼身份,左金吾衛未能及時到場、撲滅罪案,致使鬥毆持續了一刻鐘有餘,並最終有數人橫死當場。

不過左金吾衛也不是沒有苦衷,陳銘貞一臉苦澀的說道:“近日左金吾衛協同宅廄署在事,街徒散使諸坊,用員本就不足。事發地常樂坊已有五百街徒維持秩序、看護倉邸官貨,當時鬧亂躁起,情勢混亂,爲恐倉貨有失,諸街徒唯謹守倉邸,別坊街徒調來時,坊中人員羣出,以致坊門擁堵難入……”

聽完三名相關人員各自講述,李潼忍不住嘆息一聲。這樣的小概率事件,硬防真是防不住,蘇約這個大聰明的確是撩事的源頭,但這兩路蕃使外出不向四方館報備、以至於四方館沒能安排足夠護員,可見雙方早有要碰一面鬥一場的打算。

至於左金吾衛雖然沒能阻止蕃使鬥毆,但對國家財產保護與坊中秩序維持還算盡力,倉物沒有折損,只有路人驚遁以致坐騎跌入坊渠,死了一頭驢並折了一匹馬的腿。

略作沉吟後,李潼便吩咐道:“左金吾衛即刻入四方館,嚴查諸使所攜器械,各作備案。蕃使潛出、持械鬧亂京畿,因此跳鬧傷我大唐子民,四方館即刻勒令涉事兩方各呈罪表、詳錄事由。若推諉不獻,即刻逐出京城,永不允其再貢!”

別管事情原因是什麼,倒打一耙那是基本操作。老子好吃好喝招待着你們,結果你們竟敢潛懷陰謀、破壞我大好長安的治安,今日鬧亂坊中,明天會不會入朝行兇?

接着他又望向蘇約吩咐道:“兩路蕃使採買意向,即刻擬整成冊,歸入檔中。此事一日不作了結,世博會錢貨出入事宜一概不準進行!”

蘇約聞言後先是一愣,片刻後才恍悟過來,連忙點頭應是,心中不免大嘆終究還是聖人。自己因爲這件事早已經慌得不得了,聖人卻能舉重若輕、抓住重點。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大家全都一團糟心,但最關鍵的賣貨總得有個說法。

世博會舉行時間雖然不久,但卻已經是從關內到西域,上至磧北、下至南疆最大的一樁商貿盛事,所涉錢貨利益驚人,結果卻因爲蕃使鬧亂而停滯下來。那些利益相關各方心情如何,可想而知。你們吐蕃人自己狗咬狗、不想好好過,那是你們自己的事,結果搞得大家財路通通受阻,這怎麼能忍?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看着蘇約一臉恍然的點頭,李潼又是氣不打一處來,你這傢伙賣貨就賣貨,結果搞出這麼大動靜,簡直不識大體,所以他又指着蘇約冷哼道:“脫了這一身官衣,白身領事,親去四方館慰問兩方!”

蘇約自知理虧,自然不敢申辯,而且聖人如此處置,對他已經不失關照,又忙不迭叩拜謝恩,心裡已經盤算着要把那些貨賣出一個什麼價格、才能對得起他這五品官位。

在將事情做了一個初步的處理方案後,李潼才擺手屏退諸人,繼而中官又前來奏告,諸宰相們已經在外等候多時。

想了想之後,李潼便離開外朝堂,轉去中朝宣政殿,然後才又將諸宰相併一干供奉官們召入殿中,同時又吩咐人儘快將有關吐蕃的圖籍資料整理並送入殿中。

雖然剛纔他所安排的初步處理方案不失強硬,但李潼也明白吐蕃終究不同於尋常的蕃夷邦國,這件事無論處理得好、還是處理不好,都極有可能會影響接下來兩國的外交與軍事形勢的發展。

很明顯諸宰相也是持有這樣的看法,否則單單一件蕃使鬥毆的案件也不值得帝國最高決策層碰頭商討。

衆人登殿之後,姚元崇率先發言道:“臣請朝廷即刻宣敕,遼東方面戰事儘快了結,留員鎮守宣撫羈縻,遼東道大軍回撤於國以待西方變故。”

李潼聞言後也是點點頭,這件事不需姚元崇提醒,他也已經考慮到。雖然說朝廷新定止戈休養的國策,但並不意味着就完全不作戰備,若吐蕃方面的局勢果然激化到需要朝廷出兵干涉的程度,那就必須要出兵。

當然眼下大唐也在一個復甦期,絕無可能承受兩線作戰的龐大壓力,而且東西兩處戰場相隔萬里之遙,哪怕真正國力鼎盛時期,這樣的窮兵黷武也足以將財政拖垮。

遼東方面或還有一些餘波未定,但東西戰場在戰略上的輕重稍作權衡就能判斷得出。雖然遼東方面是有着錯綜複雜的民族問題,但在西面的吐蕃卻是一個完整且強大的政權,坐鎮青海的大論欽陵能能直接威脅到隴右這一要害地區。

很顯然,朝廷是要保證有足夠的力量,能夠隨時干涉、乃至於主動挑起西面的紛爭,這纔是最符合大唐利益的安排。

接着李潼又將自己的處置方案稍作講述,對此諸宰相也都沒有什麼異議。

這件事本質上說來,還是吐蕃內部的矛盾爆發外露,雖然事情發生在長安城中,但大唐在這當中還是沒有太深的牽扯,態度強硬一些也能在後續的事態發展中掌握更大的主動。

現在君臣齊聚一堂,所討論的重點也並不是大唐對於這一事件的處理方式,而是可以藉此做些什麼、獲得什麼樣的好處。

對於這一點,李潼也有着自己的一個構想,望着羣臣正色說道:“此事暫定收復青海,與蕃國邊防重回貞觀時態!”

0017 兄弟殊異0098 禁宮隱細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241 秀姿動人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307 南望老人星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0173 算你跑得快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086 曲樂動人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116 不是聶隱娘0038 水漲船高1020 朝議未定,民聲先傳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173 算你跑得快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287 靈前敲詐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007 上陽宮官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079 神宮巍峨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262 謀殺河東王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096 勇宦楊思勖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
0017 兄弟殊異0098 禁宮隱細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241 秀姿動人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307 南望老人星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0173 算你跑得快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086 曲樂動人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116 不是聶隱娘0038 水漲船高1020 朝議未定,民聲先傳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173 算你跑得快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287 靈前敲詐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007 上陽宮官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079 神宮巍峨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262 謀殺河東王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096 勇宦楊思勖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