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7 靈前敲詐

竇氏在長安城中族人衆多,也都擁有各自的產業分散於城內城外,但共同的祖業則位於地傍北內大明宮的翊善坊。尋常各自生活,但逢重大禮日與一些重要族人的婚喪嫁娶,但都要在翊善坊的祖業中進行。

城北多貴邸,所以也是守備森嚴,少有庶流遊走其間。

李潼一行儀駕在向城北走了一段時間之後,街道上便不復熱鬧,就算還有行人,也多是巡城的街徒與前往竇氏奔喪的西京各戶人家,即便道左寒暄,也都不便放聲言笑。

“城中那麼多好去處,好不容易偷閒半日,咱們爲什麼要來這裡?”

李守禮策馬與李潼並行,臉上頗有煩躁之色,手裡的馬鞭抽着空氣,言語中不乏抱怨:“我家與那個竇家,也少有走動,乏甚故誼。我還聽人說,他家子弟常在外間肆言我家是非,言談很是不善。他家裡死了人,還要勞動咱們去弔唁?”

李潼聞言後便笑語道:“早跟你說此行無聊,你自己偏要跟來,又怨何人?”

“我不是以爲你又要瞞着我去櫻桃園,我已經許久不去,怕人惦念。”

李守禮神態間有幾分忸怩並幽怨,看那樣子是他惦念別人更多。

“哈哈,我就算真要去櫻桃園,還用瞞着你?”

櫻桃園那裡還有曲江集會挑選出來的平康伶人案習新樂,李守禮自然是惦記得很,但被娘娘房氏厲訓管教,不得許可還是不敢去。

聽到李潼這麼說,李守禮嘿嘿一笑:“三郎你雖然自有主見,但身邊閒力跟隨、幫襯疏漏總是好的。此行雖然無聊了些,但那竇家不是善類,我也是不放心你一人獨往,這一點用心不能稱壞,你可要記在心裡。”

兄弟倆一路閒扯,很快就來到翊善坊外,擡眼望去,便見諸麻幡素縞從坊中佈置到坊外,甚至就連街道兩側的槐柳樹幹上都張扯着幡麻,前來弔唁的賓客也是極多,自有神情肅穆的竇氏族人出出入入的招待。

看得出來,竇尚簡死得雖然很倉促,但各種喪禮事宜倒是準備的很充分,場面擺得很大。

但李潼見到這場面後只是心中冷笑,這家人拖欠着故衣社的麻貨錢款不還,卻還敢如此鋪張陳設,實在是太欠修理!

“嗣雍王、河東王,王駕入坊!”

坊門處有聲音洪亮的竇氏家奴扯着嗓子唱名,語音未落,坊中已經涌出許多竇氏家人,一個個面有戚容,並有竇氏子弟道左拜迎。

竇家人實在太多,李潼也認不明白誰是誰,落車之後隨口寒暄着便往靈堂而去。

竇家這祖業堂院非常的寬闊,倒也配得上其家關中望族的格調。二王入前時,早有許多賓客已經列此等待。

李潼也不急於入前弔唁,就在堂前與先趕到此處的賓客們閒聊着,順便問一問這個竇尚簡怎麼突然就死了,當中有沒有什麼跡象可查。

長安令房融、萬年令權懷恩,包括幾名留守府衙官都在這裡,依次上前向少王見禮。

看到西京官場人物到的這樣齊全,李潼也不免感慨,這個竇尚簡雖然白身居家、不曾出仕,倒真有幾分白衣公卿的意味,同時心中更加疑惑。

他在堂外站了片刻,將情緒稍作調整,一臉沉重的步入堂中,只見廳堂裡帷帳深掩,依稀可見帳中擺放着一具棺木。

李潼舉手向那棺材作揖,新收的府員權楚璋則入前誦讀弔文。趁這時候,他拉着一名竇氏老者皺眉問道:“日前靈感寺還見竇七公,雖然不稱喜逢,但也未見有什麼惡疾纏身,怎麼突然就傳噩耗?”

那竇氏老者眨着乾澀的眼睛,語調微顫道:“也是家門不幸,近來太多災厄,剛有惡事未定,不想七公也……唉,唯一可作安慰者,就是人情衆眷還算殷厚,特別兩位大王能駕臨吊靈,讓亡者安息,生人感懷。”

聽到老傢伙滿嘴敷衍,李潼也不再浪費口水,索性直往帳中行去,口中則嘆息道:“你等徒衆或許不知,我與竇七公常有往來,靈感寺相逢之前,某日還在樂遊原上有見,言及登高攬勝、京中無過此原。當時竇七公還笑言此近有園墅閣臺,要贈送於我助此興致,情深言切,讓人推辭不開。卻不想興致未達,人已成故,今天總要見上一面,近訴悲情……”

“你、你胡說!七叔何時也沒有應你!”

少王話音未落,堂中一名跪靈行哭的竇家子已經跳了起來,指着信口開河的河東王一臉忿忿道。

李潼當然是胡說了,但見有人跳起來,當即便頓足停下,轉頭望着對方,眼神轉爲冷厲,沉默片刻後才又說道:“亡靈帳前,不言俗事。我也只是一時情切有感,偶然提起舊日交際情形,何至於如此疾聲厲言?”

“本來就是如此,七叔根本就沒……”

年輕人聽到這話,氣得臉色通紅,戟指少王繼續大聲吼叫。

李守禮本來就有些不情願來弔喪,見狀後更是火大,大步衝到這裡,擡手拍落這竇家子手指,並怒聲道:“你在斥誰?晴天白日,大好時光,如果不是情真難卻,誰又願意入此喪門沾惹一身的晦氣!這麼說,是指我兄弟訛詐你?你竇家好大的威赫,好厲的門風,屍骨方寒,舊事否定,是覺得我家不配與你家交誼?”

聽到李守禮這番話,李潼真的是大感欣慰,這個二兄好歹不再只是一個拖後腿的豬隊友,這番話真是說的擲地有聲。

他見此處爭吵已經引來堂外許多賓客圍觀,便擡手將李守禮拉後,並說道:“二兄不要再說了,咱們兄弟今日登堂,是告慰亡者、傳遞悲情。竇七公惡疾暴斃,想也沒有時間向子弟從容交代細則,斯人已去,這件事是真是假又有什麼重要?區區一處原上宅業,得之未必稱喜,近遊還不免睹景思人,不要也罷。”

說話間,他又一指那跳出來的竇家子,冷聲道:“不知之事,不要立斷。我不與你窮爭,不是因爲怯論是非,而是因爲不想驚擾亡靈。放心,偶言此事,當時也只是戲言,我若真貪你家園邸,當時就要立作籌謀了,哪會留事於後?園業是你家,誰都爭不走,安養之餘,謹慎修身,不要辱沒了先人。”

聽到少王這麼說,堂外賓客們不免竊竊私語,倒沒有幾人懷疑少王會下作到趕在竇氏喪禮上信口開河,多數看法都是應該真有此事。

但樂遊原上莊園乃是京邑美產,只怕就連死了的竇七當時也只是場面上的客氣寒暄。眼下少王隨口道來表示彼此情深,但竇家人矢口否認,似乎生恐少王追究不休,這作派實在是有點不符合大家氣象。

周遭賓客議論紛紛,堂內竇家族人神情難看無需多說,一名年長者入前指着年輕人厲聲道:“平日教誨許多,臨事如此失禮!還不快向兩位大王道歉!”

“免了,食言能自肥,我兄弟美宅不惜,也不樂受此禮!”

李守禮擺手冷笑,轉又對李潼說道:“既然已經傳情表意,那咱們也走罷。”

李潼搖了搖頭,繼續舉步向帳內行去,口中說道:“我與竇七公誠有一段良情,這一點無涉其他。旁人言辭如何,不必在意,但今天不能近訴悲情,總是有些不能釋懷。”

“跪下!快向大王叩請恕你失言之罪!”

竇氏老者見狀,舉足踹在自家子弟膝窩,並疾行上前拉住河東王衣袍,一臉歉疚道:“孩兒悲情難遏,拙言失禮,還請大王體諒近日家門多厄,不要怪罪。至於七公與大王舊誼,其人雖然不在,但情義不可折損,待到家門忙過此節,一定履行前約。”

“你家子弟已經那麼說,我兄弟若再受此業,時流該要怎麼非議?”

李守禮仍是一臉忿態,但也注意到三弟微微勾動的尾指,是在示意他可以繼續糾纏此事,心中自有篤定。

老者聞言又是一臉苦色道:“這劣子拙言,大王只當不聞,時流諸公肯定也有體諒。七公生前身後,歷事都有交代,家徒不敢違背,也請大王能念此舊誼,笑納此禮,不要讓亡靈留憾。”

“說過的話能作沒聽見?那死了的人也能復生?”

“二兄不必再言,此事實在不宜靈前細論。這位少郎雖有失言,我也是懊惱多語,引出這樣一樁惹人爭議的舊事,唉,全是深情所累。”

李潼舉手製止李守禮繼續說下去,倒也不再堅持往帳內行,又對帷帳拱手,再對那竇氏老者說道:“無謂因此一樁小事情面兩傷,今日暫且如此,我兄弟也就不再久留,讓你家從容理事。待到出殯之期,一定要過府告知,我要設帳送靈。”

“一定、一定!”

竇氏老者連連點頭,並又說道:“前約舊事,待到了過此節,一定登門細論。”

“有心則可,不必深念。”

李潼點了點頭,示意李守禮並衆仗身們離開竇府,待到行出翊善坊,臉上已經滿是冷笑。狠狠撩了自己一把,還想裝神弄鬼糊弄過去?既然這麼想死,那就讓你死得乾淨些!

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360 祖孫情深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229 心似雙絲網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216 急流勇退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100 不望獨活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016 大唐潑婦0075 將軍跋扈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104 王居大不易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004 醫博士沈南璆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236 蜀商楊麗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009 聖心取捨0071 音聲細題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006 人盡敵國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101 出閣河東王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206 一支穿雲箭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024 神皇鑑詩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073 春江花月夜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066 猶歌前代功德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328 野狐宰相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159 皇孫李寶雨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290 懼親如仇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261 不欺少年窮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028 禁宮異兆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014 一窩小雞崽兒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
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360 祖孫情深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229 心似雙絲網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216 急流勇退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100 不望獨活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016 大唐潑婦0075 將軍跋扈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104 王居大不易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004 醫博士沈南璆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236 蜀商楊麗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009 聖心取捨0071 音聲細題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006 人盡敵國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101 出閣河東王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206 一支穿雲箭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024 神皇鑑詩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073 春江花月夜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066 猶歌前代功德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328 野狐宰相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159 皇孫李寶雨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290 懼親如仇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261 不欺少年窮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028 禁宮異兆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014 一窩小雞崽兒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