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

是夜,千騎將士們返回神都城,當返回駐營時,留營軍士紛紛迎上,望見同袍們不乏戎衣濺血,眼神中多有好奇並羨慕。

非是窮兇極惡之人,當然不會以殺戮爲樂。但千騎自號勁旅,將士也多以勇武自稱,但成軍以來,活動範圍便只限於北衙幾座小城之間,言則宿衛職重,實則形同禁閉,即便外遣,也僅僅只是作爲儀仗拱從。

英雄無用武之地,豪傑無晉身之機,這自然讓衆千騎將士們心存苦悶,希望能有一個耀武揚威的表現機會。

這一次外使驅散白馬寺僧徒,雖然實在不值得誇耀,但對於看厭幾座北衙小城的千騎將士而言,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當然,也不排除這些千騎將士們一個個都是檸檬精,不願意承認薛懷義有那麼優秀,所以對於炫耀武力、敲打其人,自有一種宣泄惡意的快感與樂趣。

總之,李潼率衆歸營的時候,便很明顯的感覺到營中諸將士對他態度有了明顯的改變,變得更加恭謹,且眉目之間有一股按捺不住的期待。

所謂民心軍心,未必一定要禮賢下士、予求予取才能獲得。能夠讓人對所從事的事業充滿激情與信心,對提升自身當下的處境充滿設想,這也是領導人物該要重點考慮的一個問題。

武家人執掌北衙軍務多年,所進行的滲透與積累當然不是李潼短時間內能夠取代的。

但李潼也具有武家人拍馬難及的特質,敢於打破僵局、勇於改變現狀,能夠讓千騎將士不再只是困守於枯燥的宿衛任務中,讓他們獲得更多展示自己勇武、獲取上升空間的機會。

凡勇武自居者,功名爵祿,概弓刀戎馬所出。相對於武氏諸王,李潼要更加進取、更加果敢,儘管所表現出來的還很少,但自有一種截然不同的鷹派氣象。

歸營之後,李潼便召來鄧萬歲並兩名在營的參軍,開始將今次外使的經過整理成奏報,準備呈送禁中。

在做這項工作的時候,李潼便又感覺到千騎人事構架實在太簡陋了,負責陣前指揮的鄧萬歲戶奴出身、不過淺識丁字,作戰時雖然勇武豪邁,但等到戰後總結,連言語組織能力都不夠,還要靠李潼進行補充。

至於兩名執筆的參軍,或是精於庶務,但文墨非其所長,寫出來的奏報枯燥寡味。李潼在看過之後,索性親自提筆進行潤色,說是潤色,但幾乎是推倒重來。

雖然事情是這麼個事情,以禁軍中的絕對精銳蹂躪了一羣烏合之衆,但是奏報當然不能這麼寫。

所謂五百弱旅輕奔陣前,白馬寺山門堅厚、院池深闊,戰前已有機密走泄,強集數千桀驁壯徒、毀路塞門、悍拒官軍。官軍臨陣不怯,驍勇出擊,如強矢擊壤,彈指間即大破山門,攜皇命之威,如雷霆入寺,一鼓悉定!

如果李潼不是還存一些節操,或許連因他所引起的道路擁堵、不得不涉野行軍的情況都歸咎於白馬寺那些僧徒們,以妖法蠱惑百姓,阻撓官軍前往驅逐。

當然硬要說的話,這跟節操與否關係也不大。畢竟他奶奶只是下令驅散白馬寺僧徒,而不是要毀法滅佛,他真要將百姓也牽涉進來,事情就嚴重了。

一通奏報寫完,時間又過去小半個時辰,李潼這才命人去叩玄武門,準備入宮覆命。

同時心裡暗暗決定,得找幾個文勢雄壯的大手子到千騎來擔任筆桿子,他堂堂一個統軍上將,打完仗還得伏案寫文,實在有些不體面,而且文出於自己,也不好寫的太誇張,顯得沒格調。

關於這一點,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一直緣慳一面的陳子昂。到目前爲止,講到詩風、文風之勇健,當世還沒有幾個人能超過陳子昂。當然李潼不在此列,只是他個掛逼最近的重心並不在於文抄。

不過陳子昂目下還在守選,並不在神都城中,似乎是外出遊歷去了,這種富二代有錢又有閒,當然閒不住。

當李潼來到玄武門的時候,武攸寧並不在此,守門的將領當然不敢刁難,直接放行,甚至趁着引送之際湊到李潼耳邊低聲道:“殿下今日壯行,我等北衙軍衆也都心存敬服!”

李潼聽到這話,不免又是一樂,看來自己這一次打擊薛懷義的聲勢,還是頗得人心。從前夜開始,左羽林大將軍麴崇裕便對他釋放善意,到今天攻破白馬寺,無論是千騎將士還是羽林軍都有不同程度的表達。

這些轉變雖然只是一言之惠,但也是一個好的開始。到了今天這一步,他與薛懷義之間已經和氣無存,卻沒想到薛懷義還是以這種方式給他提供幫助,讓他能夠在北衙將士們心目中狂刷存在感。

行入玄武門後,他讓宮官將奏報送入宮中,自己則在玄武城稍作等候。

但這一等便將近黎明,才終於等來禁中女官傳信。來的是老熟人上官婉兒,但所傳達的信息卻讓李潼暗皺眉頭。

“聖皇陛下着妾轉告殿下,辛苦了,且在營休整。”

上官婉兒清麗的臉龐上看不出心情如何,但語氣卻着重模仿聖皇陛下:“陛下有言,王勤於命、勇於行,這是好事。但人力終有長短,神佛畢竟可畏。白馬寺僧衆輕驅即可,縱有罪實,也不該由殿下用強屠之。”

上官婉兒不愧奉制年久,當刻意用聖皇語氣傳達口諭時,李潼甚至能想到他奶奶在作這番指示的時候是什麼樣的神情並心情。

所謂神佛可畏,無非一句虛辭。此世縱有神佛,但也高遠飄渺,又怎麼會對人間的這些雜情糾紛斤斤計較。真正可畏的,終究還是人心。

果然,接下來上官婉兒又低語一句,佐證了李潼的猜想:“憲臺魏相公,入宮論事入夜……”

講完這一句話後,上官婉兒便告辭離開。李潼將之送出堂外,目送上官婉兒倩影行遠,心中別有一份煩躁。

他這一次出擊白馬寺,殺戮過甚,當然會讓他奶奶有所不滿。但祖孫情分已經不是短時,這一點心意相左並不是大問題,如果是在平穩世道,幾句言語敲打,他再端正態度承認錯誤,這也不算什麼大問題。

但聽上官婉兒的意思,他還沒有回宮,他奶奶已經將魏元忠召入宮內當面論事,毫無疑問,是希望魏元忠能夠控制住憲臺御史們的聲音,不要讓輿情藉此事大肆發揮。

眼下朝中還有大案在推,皇嗣一系正面自保已經力疲,當然希望會有新的熱點事件轉移輿情、分擔壓力。恰好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白馬寺被抄寺,無論薛懷義還是白馬寺那些僧徒,毫無疑問都可以當作一個上好的引火對象。

如果輿情議論僅止於此,那也好辦。既然李潼都已經做到這一步,武則天未必不可以徹底放棄薛懷義、放棄白馬寺,從而讓輿情失去攻擊的目標。

但這又會引申出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這樣的讓步會不會直接影響到武則天崇佛的基調?一旦問題上升到這個高度,那麼給時局帶來的影響又絕不只侷限於薛懷義一身的榮辱。

總之,大凡已經在時局中上升到一定高度的人,想要直接莽勁上頭、一刀砍死,又哪會那麼簡單。哪怕僅僅只是一個草包,只要他所處的位置足夠中心,那也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

也正因爲這一點,李潼並不太擔心跟他奶奶出現意見相左的情況,現在的他於時局中也已經具有一定的不可取代性。

有什麼小摩擦、小矛盾都很正常,就連武承嗣還不甘心只做傀儡,一門心思的想做太子。

李潼當然也不可能只是長久趴伏在他奶奶羽翼之下,自己翅膀硬了,當然要抖一抖,只要矛盾不會積累到太高的程度,他奶奶也很難下定決心徹底放棄他。

就算他們家還有一個他三叔李顯作爲備選,但眼下的武則天控制力已經或者說還未達到繼續走馬換將的程度。

不說另外幾方態度如何,武則天眼下真敢流露出要把李顯召回來的意圖,就連李潼都得想辦法弄死他三叔。大不了不過了,讓你當猴耍!

歷史上李顯之所以能夠平安回來,一方面在於河北契丹造反使得武家諸王無能本質畢露無遺,而皇嗣李旦一系也在常年的打壓之下萎靡到了極點。

就這武則天還得一再試探大臣態度,狄仁傑等不獨一次表態也可以接受李顯,這纔將李顯秘密召回神都並見過大臣之後,這纔對外宣佈。

眼下的李顯雖然在時局中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但只要還活着,對李潼他們而言就是一樁隱患。

他目前所需要考慮的困擾與壓制並不只來自於他奶奶和武家人,還來自他四叔一系的唐家老臣。

如果沒有李顯的話,他混到如今這一步,甚至都不必過分考慮他奶奶的態度,直接跟武家湊一塊先摁死他四叔,接下來局面頓時就明朗了。

可是現在因爲有他三叔這個閒子的存在,在面對他四叔一系,他也難免束手束腳,甚至不敢像對武氏諸王那樣玩狠的。

一旦撕破臉,他插隊的法禮性就會驟然降低、幾近於無。當然,隨着他在時局中經營日深,他四叔一系也面對相同的問題,真把老子逼急了,老子只認我三叔!

儘管彼此都有忌憚,但皇嗣一系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手捧大義、倚老賣老啊。

想到這一點,李潼又不免有些頭疼,擔心那些老傢伙們,抓住他與薛懷義的矛盾進行復雜化,把他也給拉上戰車。

要沒你們這羣孤直老臣礙手礙腳,別說一個薛懷義,老子抓住機會都敢直接砍了武承嗣了!

0306 魏王不壽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077 永昌元年0023 情新因意勝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255 肥羊難宰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094 大酺禮畢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279 飛錢承兌0212 獨不見,自惶恐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051 《逍遙王》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133 太平歸邸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169 酷吏授首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074 《萬象》美哉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124 朔邊良才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137 好生是天德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389 鄭女文茵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163 加官加封0280 寶利行社0225 無兒還有孫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015 仁智院掌直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110 託事獻命0220 如意元年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106 禁中逆亂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258 曲江盛會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114 友誼的河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236 蜀商楊麗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241 秀姿動人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307 南望老人星0091 恩賜瑞物
0306 魏王不壽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077 永昌元年0023 情新因意勝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255 肥羊難宰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094 大酺禮畢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279 飛錢承兌0212 獨不見,自惶恐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051 《逍遙王》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133 太平歸邸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169 酷吏授首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074 《萬象》美哉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124 朔邊良才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137 好生是天德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389 鄭女文茵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163 加官加封0280 寶利行社0225 無兒還有孫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015 仁智院掌直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110 託事獻命0220 如意元年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106 禁中逆亂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258 曲江盛會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114 友誼的河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236 蜀商楊麗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241 秀姿動人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307 南望老人星0091 恩賜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