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失敗

若說職位升高裡有什麼福利的話,那便是徐循看書是越來越方便了。以前還是太孫婕妤的時候,頂多只是和幾個姐妹一起換書來看,做太子才人那年不是生病,就基本都在外頭,就不多說了,等到她升任莊妃,便可以打發人到六局一司去借閱書刊,而隨着身份的水漲船高,徐循如今甚至可以讓內侍去內府書藏隨意借閱,比如《文獻大成》的許多卷集,民間罕見,就是世家大族、豪門鉅富也難得一見,唯有當年搜書集藏時抄錄了下來,現在官府內藏,借閱手續也是麻煩重重,甚至知識面窄一點的人,都不會知道《文獻大成》有收錄此書。而徐循卻可以從目錄中從容挑選,囑咐人隨時借閱,若是遇上喜歡的好書,那就讓人手抄一本收藏,也不是什麼難事。

京裡鬧瘧疾也有兩個月的時間了,她當然也儘量多查閱一些醫書裡關於瘧疾的記載。瘧疾這病,比起其他疫病又還好些,起碼不是患之必死的絕症。成年人身強體壯的,熬過來的可能性不小,只是孩子患病後容易夭折而已。那些平民得病後不治身亡,是因爲家境貧窮、醫生無能,皇帝身在皇家,出事的可能性雖然不是沒有,但康復的希望也還是很大的。——徐循現在也只能是如此安慰自己了,她一路都在回想醫書裡的字句,尋找着皇帝可以康復的論據,可一顆心卻是怦怦亂跳,壓根都沒法平復下來。

天還沒亮,連宮門都沒開,還好,皇帝今晚睡在乾清宮裡,如果是在南內的話,要開門進後宮,身邊的宦官都沒有這個權限。徐循也來不及叫人備轎了,衣服一換隨便漱了個口,邁開腿緊趕慢趕,不多時就進了乾清宮。也不用人通報,掀簾子便直進皇帝所在的裡間——見馬十和劉太醫正在角落裡輕聲細語,她心中稍安:還好,自從瘧疾開始流行以後,劉太醫都很少被放出宮闈,而且宮裡始終留了一扇門往內安樂堂,這扇門是晝夜不關的,方便患者及時就診,不然,這大晚上的開門去找太醫,動靜就別提多大了。

“大哥現在如何了?”她瞟了牀榻一眼,見上頭十分安靜,知道這多數是打完擺子,進入了安穩期開始熟睡了,便也壓低了聲音,此時更不顧什麼男女大防了,直接走近馬十和劉太醫問道,“剛纔發作得可厲害麼?”

劉太醫和馬十還沒注意到她來,此時聽聲,均是匆匆行了禮,馬十哭喪着臉道,“厲害,睡夢中就抽抽起來了,上夜宮女看見了,忙來喊奴婢——奴婢也不知如何打算,匆忙間只想着先請了劉太醫來。方纔皇爺發作稍歇,纔想到向娘娘回報,請娘娘恕罪。”

犯瘧疾的病人,一時寒一時熱,要求本來就多,馬十倉皇間四處支應,已經做得很好了,徐循點了點頭,又問劉太醫道,“大哥這得的是幾日瘧?”

今次瘧疾,有間日瘧,有三日瘧,如果是間日瘧,似乎也沒那麼可怕,但徐循見劉太醫神色,已知不好,心直往下沉間,果然聽見劉太醫道,“這……以微臣所見,只怕陛下所患,並非這兩種瘧疾。他發病急驟、病情嚴重、脈象短急、初發竟情狀甚苦……竟是更像惡瘧。”

“惡瘧?”徐循重複了一句——若非她最近也在研究瘧疾,壓根都不知道這說的是什麼。據說瘧疾中有一種相當少見的病種,比所有間日瘧、三日瘧都兇,所以名喚惡瘧。就是成人得了,一樣很是兇險。“那、那大哥的病情,你看着——”

劉太醫的表情足以回答一切,徐循本來就夠煩亂的心緒,一瞬間竟然完全空白,有那麼一會兒,她壓根不知道該作何反應,只能呆呆地瞪着劉太醫,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馬十先可能已經聽說了此事,他要比徐循鎮定些,此時還掙扎着來勸她,“娘娘,此事……此事……此事既然已經如此了……”

說着也有了哭音,“娘娘還請善自保重,宮中諸事,尚且需要您主持!”

徐循猛地一下回過神來,只覺渾身忽然間一陣陣地酸脹,頭也是脹痛的厲害,心就像是被人攥在手裡肆意揉捏一般,又痛又發緊,幾乎喘不上氣——她第一次知道,人在極爲激動的時候是根本連站都站不住的,如她現在,腳便是一軟,恍恍惚惚間就往地面栽了下去,如非馬十一把拉住,就要俯首暈倒過去了。

現在這時候,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劉太醫指示馬十,狠狠掐了她人中一下,又拿了一杯涼水照頭一潑,徐循眼看他們弄完了這些,卻是直到涼水潑了頭,才稍稍清醒了些,她搖了搖頭,努力凝聚精神,問道,“如今什麼時辰了。”

“還有半個時辰,便可開宮門了。”馬十估計已經把全盤計劃都想過了,此時回答得很平穩。

“半個時辰也等不得了,即刻去請老孃娘過來,還有皇后娘娘。”徐循道,“等兩位娘娘來了再作打算。”

馬十自然立刻去辦事了,徐循又問劉太醫,“藥開了沒有?”

“已是去配了。”劉太醫唯唯道,“正煎。”

該做的事都做完了,徐循又覺渾身虛軟,她走到牀前坐下,見皇帝面色紅潤,蓋了一領薄被合目而眠,看着康健無比,根本不像是有病在身。心中忽而極爲悲苦:她總以爲他會長命百歲,起碼和祖父一樣,活到六七十也絕無問題,哪想得到,就是昨日去了穢瘴之地,今日便發起瘧疾來了?病程之短,幾乎都沒有幾個時辰。

按醫書所言,瘧疾發作越快越兇的,也說明瘴氣越深厚,只怕,他……

自從他登基以來,除了莠子以外,幾乎沒有徐循熟人去世,文皇帝、昭皇帝她本來也不熟悉,當年的琳美人,去得也比較遙遠,就是殉葬的韓麗妃等人,畢竟和她見面次數不算太多,更沒有一人比得上她和皇帝這般熟悉。徐循自以爲她也算是見慣人世間的冷暖了,尤其做了母親以後,更沒資格再傷春悲秋,成天恐懼、害怕什麼。此時見到皇帝這個樣子,她才知道什麼叫做害怕,什麼叫做無助。

她也許就要死了,隱隱約約地,她也意識到了這種可能。皇貴妃又如何?皇后和她雖然不是勢同水火的關係,但兩人幾番恩怨,如今她對自己好,不過是因爲太后輩分高,若是皇帝去世,她便是太后了……郭貴妃的前例難道就很遠麼?太后本也不算多喜歡她,不過是借她的寵愛制衡皇后,到時候,未必會爲她說話。

很可能,在他嚥氣的幾天以後,她就要被帶到景陽宮裡,被賞幾口斷頭飯,在孫氏的送別之下,踏上小板凳,把頭套進白綾圈裡,走上那條不歸路了……她真的就要死了。

然而她現在並不懼怕這個,她也沒想着怎麼才能逃脫殉葬的命運,她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了眼前的黑壯男子身上,她無法相信……她就是真的不能接受,這個人,這個她又恨又怕、又鄙視又不屑的人,真的要死了。

她對他的看法一直都很複雜,從一開始,她仰慕他、崇敬他、討好他,她一心想要依附着他,在宮廷中覓得一席之地,後來,慢慢地,她瞭解他了,也就慢慢地失去了對他的崇敬,她開始看不起他,他畢竟也是個人,沒有她一開始想得那樣完美無瑕,其實,他是如此的自私、自大,他覺得人人都該掏心掏肺地對他,他隨手賞出來的那點東西,別人都該當寶貝一樣地珍藏着,滿足着,然後更發自內心地膜拜他、愛戴他……

他對她一直都很好,沒有什麼可挑的,可她對他的心情卻一直都很複雜,有時她覺得自己看透了他,他活該被所有人利用,這全是他自找的,可有時她又覺得他也很不容易,也十分可憐。每一次他以爲她特別特別愛他的時候,她都很不安……皇帝對她好,是因爲她是所有人中唯一一個沒有騙他的人,可她唯獨在一件事上騙了她——她從來沒有說出口,沒有主動地騙,只是沒有去糾正他的誤解:他一直以爲她真的很歡喜他,打從心底地鍾情於他。

她從來沒有,她也不知道爲什麼,他對她一直都很好,起碼比很多人好得多,可她就只是沒有辦法,她一直覺得不夠。

她惹怒他,兩人第一次吵架,她來這裡賠罪,哭得稀里嘩啦,兩個人和好了,他待她多好?這麼嚴重的忤逆,她哭幾聲就沒事了。她應該感激他,應該滿足於他給的特權,可她沒有,她覺得不夠。

她去了南內,他來看她,幾乎是能讓她喪命的罪過,流幾滴眼淚,說幾句心裡話就沒事了,他對她難道還不夠好?胡皇后不知要多羨慕她!

可她覺得不夠。

這些年來他對她所有的好,她從來也沒覺得夠過,她心裡不是沒埋怨過自己,爲什麼如此不知足,到底在強求什麼。人心不足蛇吞象、行得春風望夏雨,她不該是如此貪婪無盡的人。爲什麼只有在短短的幾個時刻,如火花般閃耀過,如夢幻般短暫的瞬間,她覺得滿足,她覺得她是真的很歡喜他,可這歡喜也不過如同幻夢,過上一會,自己就碎了。她一直想,一直想他是否已經看破,是否也在懷疑,是否有些感覺,覺得她也在騙他,覺得她實在並不歡喜他……有時候她也覺得和他相處很累,即使已經不再掛心殉葬,也總有這些事讓她擔心。

好笑的是,到了這時候,她才明白,她畢竟真的是很喜歡他的,就算他這麼讓人恨,這麼自私、傲慢、愚昧、自大,就算她以爲自己一直在敷衍他,在那些寧靜的日子裡,在那些‘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那些‘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在這平平淡淡的相守之日裡,她畢竟是習慣了他對她的好,也習慣了對他好。她擔心自己的‘欺瞞’被他看破,不是擔心他盛怒之下翻臉無情,不是擔心她被賜死,被囚禁……這些事她早已看破,有什麼好擔心的?

她是擔心他會失望、他會傷心,他會在這世上已經沒有多少人可以信任了,如今再少了她一個,他該有多孤獨?

徐循,你是何等不爭氣?她想,彷彿有另一個自己在冷笑着詰問:你也許馬上就要死了,只因爲他沒了命,你的那些姐妹同僚,也泰半都要赴死,你還在爲了他要死而傷心,你究竟是有多賤?

是啊,這是有多賤?難道她也終於被養熟成了一頭狗,分明自己被烹的日子就在前頭,卻還要掙扎騰躍,爲將死的主人而哀鳴?

就算是死,也要死得昂首挺胸,也要死得像個人樣!

她舉起手,想要再打自己一個耳光,可卻偏在此時,皇帝呻吟了一下——他轉了個身,又陷入了沉沉的熟睡之中,只有緊皺的眉頭,彷彿暗示了他在睡夢之中,也承受着瘧疾的折磨。

望着他隱藏痛楚的臉龐,不知如何,徐循的手竟落不下去,她閉着眼掙扎了片刻,忽然雙手捂臉,低低地、哀痛地哭了起來。

太后是被人架進內室的。

不論母子之間有什麼齟齬、心結,又是否疏遠,這總是她懷胎十月盼來的頭生子,還沒到四十歲,忽然就染了惡瘧——太后是這宮裡多年的老人了,不知送走過幾個病人,哪聽不出報信人的口氣?惡瘧惡瘧,雖沒聽說過,但只聽那口氣,便曉得……

太后當時就差點沒背過氣去,若不是喬姑姑等人機靈,立刻給服下了化瘀活血、補益元氣的參丸,只怕宮裡立時就要多個病人。好容易緩過來了,也顧不得再休息,立刻就往乾清宮裡趕。從來瘧疾發作,開始都是比較緩和的,未曾聽說白天剛外出過,晚上立刻就發病的事情,太后是被嚇怕了,就怕去得晚了……

還好,乾清宮裡雖然氣氛壓抑,但人員行動還算有序,見到她進了裡屋,皇后和皇貴妃都擱下了手裡的活計,過來行了禮——這兩人位分最尊,住得又近,皇貴妃得聞此消息以後,應該是通知了兩宮,皇后自然到得比她早。

兩個人的眼圈都是紅的,皇貴妃的眼泡又紅又腫,想來沒有少哭過。太后心裡更是抽緊了,她闖到牀邊,見兒子睡顏還算安穩,只是額角微微有汗跡,長舒了一口氣,心下稍安,“吃過藥了麼?”

“剛扶起來吃過了。”皇貴妃的聲音哽咽沙啞,“老孃娘,此時時辰,已經接近早朝……”

太后剛剛遇事,心緒浮動,一時竟不明白皇貴妃的一絲,她茫然地看了她一眼,還是皇后在旁道,“今日有常朝,大哥如今,是肯定不能過去的了。”

她的聲音也頗沙啞,看來比平時老了十歲,在如今的局勢跟前,太后對她的厭惡不由收起,反而是同舟共濟的親近感佔了上風,她道,“剛纔吃藥的時候,大郎說什麼了沒有?”

“大哥渴睡虛弱,勉強吃完藥就睡着了。”皇貴妃搖了搖頭,“劉太醫說不可過分煩擾他休息,又說,可能大哥現在根本沒有時日的感覺,也都忘了常朝的事……”

太后心裡又是悲痛又是沉重,眼淚不由撲索索也落了下來,但她畢竟是有閱歷的人,知道國事爲先,片刻也就穩住,沉聲道,“茲事體大,不可瞞着諸位相公們。如今已到上朝前的時辰了吧?馬十,你派人去宮門口守着,把三位相公帶來此處,先看過大郎再說。”

馬十應聲而退,太后又有些不滿地看了徐循一眼,“雖說宮門之外,我等妃嬪不可過問,但你也應先派人知會三位相公,如今常朝缺人,宮門口又有人守着等人,朝廷必然爲之震動了。”

皇貴妃的脣角翕動了一下,卻並沒做聲,反而是皇后道,“母后,大哥發病已經是夜裡了,無論如何都趕不及取消常朝的,深夜出宮去學士府,更是惹得人人猜疑、滿城風雨了。不論如何,此事怕都是要傳揚開的。”

太后又何嘗不知此理?事實上她亦滿意皇貴妃又或者皇后都沒有擅作主張,還是等她來了做主,只是心緒煩亂,不免遷怒而已。現在得了皇后一句話,也無心爭辯什麼,煩躁地嘆了口氣,便又問起了皇帝的病情。

太醫院諸官中,劉太醫算一位,還有醫正、院令等如今也全都被召了進來,現在正在偏屋論證藥方,太后聽皇貴妃回報後,心底很是憂慮,不禁便道,“只怕這樣七嘴八舌的,還不如一位御醫開的方子好!”

如果一人來治的話,即使壞事了也沒什麼好說的,倒黴就是了,反而會傾盡全力,如今有辯論,有分歧,就必然要有選擇,這就有很多使心機的地方了。比如我說甲,你說乙,最後論斷出來是甲,結果皇帝吃了藥不見好,那我必定倒黴,你說乙的就得利了。所以我說甲你說乙,最後的結果往往不是甲乙,而是甲乙調和的丙,如此的藥方效用還能好到哪去?後宮諸妃嬪都長期只用固定的一名醫生,原因就在於此。皇后、皇貴妃都是會意,皇后嘆道,“可惡瘧難治,沒有誰擅長,規矩又如此……”

太后眉頭一皺,下令道,“去記下所有人的名字,就說一句話,若大郎好不得,通通陪葬,若好了,所有人不分前後,都一樣有賞。”

皇帝出事,此時她乃是無可爭議的主母人物,諸人得了吩咐,自去辦事。太后又吩咐皇貴妃,“讓妃嬪們一體排班來侍疾吧……”

她禁不住也哽咽了一下,“至於孩子們,太子身份貴重乃是儲君,就別來了,壯兒年小,且也是男丁,亦不必來。餘下三個女兒,都一道來服侍父親,盡孝一番吧,這可能是……”

瘧疾能否傳染,到如今都無定論,似乎照料病人,染病機率也不是很高,不比痘疹,必定是要發過的人才能照料。但哪怕有一絲機會,爲了穩妥,也不能讓兩個男孩子過來,至於女孩們,比起孝道,這點風險又是必須要冒,總不能因爲怕染病,搞得皇帝病重都沒個第二代服侍。這裡的輕重,太后相信兩個媳婦是清楚的,雖說都有些不情願,但皇后爲首,皇貴妃其次,也還是應了下來。

到目前爲止,三人團隊磨合得都還比較順利,太后心中滿意,看了皇后一眼,便道,“稍後閣老們要進來,你們如今且先回避出去好了,皇后好好看管太子,千萬別讓她也染病了,庶務還由皇貴妃管着,你們兩人無需列班侍疾。”

話雖如此,但她也知道,此時兩人必定是時常過來的。說實話,皇貴妃如此失魂落魄,還算是情理之中,但她是沒想到,皇后居然也這麼動情,按太后對她的一貫印象,此時她心中,怎麼都該有些欣喜吧……

因着這突來的刺激,如今她的腦際一片清明、興奮無匹,無數想法一個接一個地冒了上來,憂慮、傷感、無措,種種情緒混雜一塊。纔剛對皇后稍稍有些改觀,太后立刻就憂慮起了栓兒來:若是大郎出事了,這孩子如何能坐得穩皇位?纔剛上蒙學幾年,都沒有出閣讀書經講!再說了,年小沒出過花,萬一哪時天花一流行……

正是想入非非之際,屋外忽然奔了一人進來,跪地稟道,“回三位娘娘話——不好了!羅嬪娘娘也打起擺子了!”

太后心臟一麻,差點喘不上氣,好容易才緩了過來,卻是連擡手的力氣都沒有了,皇后、皇貴妃也各有一番驚異,慢了一拍才注意到她的境況,這邊忙過來又把她放倒了喊太醫,屋內忙成了一團。太后也顧不得別的了,一把捉住皇后的手,輕聲而費力地道,“栓兒!栓兒!”

皇后亦是急得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面容都扭曲了,聽到太后說話,忙道,“媳婦知道,媳婦立刻就去安頓栓兒!”

羅嬪的生死,並不足以讓三人齊齊動容,問題是羅嬪一直是栓兒的保姆,她發病了,那……栓兒呢?

第176章 釣魚99 憨妃第207章 威望第296章 彌縫第257章 學習60 囂張60 囂張81 噩耗103 盛寵99 憨妃91 驚變第282章 胡鬧74 鬧心第188章 進言66 生女孫嬪第142章 富貴61 惱火第233章 失敗36 和睦賞賜第254章 尷尬101 暴發第145章 憤怒第297章 先皇第287章 抗爭第200章 呵呵第199章 富貴66 生女26 藍寶21 疼嗎第147章 情義56 動情第172章 願望65 難測140 順遂第147章 情義第175章 封妃23 複雜138 渣滓124 迷路第251章 錦瑟第296章 彌縫第219章 苦果31 本分得福第250章 來了第300章 安靜47 病中第283章 快意第276章 雲散第155章 博弈第287章 抗爭選秀44 行李第220章 安樂127 不爭第200章 呵呵第276章 雲散第287章 抗爭138 渣滓第302章 繞樑第191章 願意第230章 選婿46 親近89 微妙第238章 偕老第203章 當家96 賢妃第223章 早熟第293章 丟人61 惱火得福第166章 恭讓56 低調99 憨妃62 龍威第296章 彌縫第282章 胡鬧第254章 尷尬81 噩耗74 鬧心81 噩耗69 死人第199章 富貴第263章 意志第142章 富貴第300章 安靜83 葬禮52 駕駛131 重輕125 雙元108 震怒186 回生第166章 恭讓106 大紅53 甜蜜第229章 影響第154章 和好第216章 北斗
第176章 釣魚99 憨妃第207章 威望第296章 彌縫第257章 學習60 囂張60 囂張81 噩耗103 盛寵99 憨妃91 驚變第282章 胡鬧74 鬧心第188章 進言66 生女孫嬪第142章 富貴61 惱火第233章 失敗36 和睦賞賜第254章 尷尬101 暴發第145章 憤怒第297章 先皇第287章 抗爭第200章 呵呵第199章 富貴66 生女26 藍寶21 疼嗎第147章 情義56 動情第172章 願望65 難測140 順遂第147章 情義第175章 封妃23 複雜138 渣滓124 迷路第251章 錦瑟第296章 彌縫第219章 苦果31 本分得福第250章 來了第300章 安靜47 病中第283章 快意第276章 雲散第155章 博弈第287章 抗爭選秀44 行李第220章 安樂127 不爭第200章 呵呵第276章 雲散第287章 抗爭138 渣滓第302章 繞樑第191章 願意第230章 選婿46 親近89 微妙第238章 偕老第203章 當家96 賢妃第223章 早熟第293章 丟人61 惱火得福第166章 恭讓56 低調99 憨妃62 龍威第296章 彌縫第282章 胡鬧第254章 尷尬81 噩耗74 鬧心81 噩耗69 死人第199章 富貴第263章 意志第142章 富貴第300章 安靜83 葬禮52 駕駛131 重輕125 雙元108 震怒186 回生第166章 恭讓106 大紅53 甜蜜第229章 影響第154章 和好第216章 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