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怨恨

76怨恨

一轉眼就又過了春月,已經醞釀了一年多的選秀女工作,卻是纔開始就又因爲皇爺的病情耽擱了下來——自從去年班師回朝以後,皇爺的頭風病就越發不好了,整個臘月都鬧騰着這事兒,連年都沒有過好。好容易進了二月,皇爺的頭風稍好一些以後,趙王那邊,就又出事了。

去年一整個冬天,太子妃、太孫妃等正妃輩都是忙着在內宮伺候皇爺,雖說具體細務不用去做,但就是每日過去點卯,已經是來回夠折騰的了。太子和太孫在處理完了國事以後少不得也要去表現一番,大家每天早出晚歸的,倒是把徐循等人給閒住了。現在好容易皇爺病情稍微見好,得了幾日的空閒,太子妃便令太孫妃等小輩在太孫宮裡好好休息,沒事不必過來請安了。至於她自己,卻還不能閒着:這幾年,皇爺恩威並施,幾次鬧出人命,好容易把漢王給彈壓下去了,沒成想只是一病之下,又把趙王給病出了幺蛾子。這一陣子,老爺子正是鬧着要殺趙王呢,她和太子爲了保住趙王的性命,乘勢營救幾個大臣,可不是又要耗費許多心機了?

“這三弟也真是的。”太子妃不禁就埋怨趙王妃,“怎麼會做出這麼糊塗的事兒來!私造聖旨,其罪不小,這一次到底怎麼樣可還真難說呢。”

這當弟弟的想要造哥哥的飯,造父親的反,事發以後弟妹還要來找大嫂運作求情的事,也就只有在天家會發生了。趙王妃也是一臉的無奈,“我何嘗不是這麼說呢,可大嫂你也知道他的性子,前頭那個不就是因爲管多了他的事。被休都好說,險些就要被他一劍殺了,我看着他那麼倒行逆施的,心裡雖然着急,但卻也不好多說什麼的。”

這事兒說來也是好笑,皇爺身體不好,在臘月裡一度是有點下世的感覺了,但當時趙王倒是按兵不動的。——因他這些年也不大見寵,雖然在京中留住沒有就藩,但進宮伴駕次數卻也不多。估計就是對皇爺的病情瞭解不深吧,等到元月末,皇爺都休養過來了,他倒好,以爲皇爺真的病危,倒是私造了一張遺詔,準備等皇爺賓天后,勾結身邊近衛,號稱皇爺遺命傳位於他,把太子給除去以後,自己再登基爲帝。

這件事還沒試行呢,就只是個想法而已的時候,被趙王妃聽說,一狀就告到太子妃這裡了,太子妃未敢擅自做主,慌忙帶她去見了皇爺。皇爺氣得差點沒厥過去,令東廠和錦衣衛一道明察暗訪的時候,正好趙王外圍一位軍官也來告密,一來二去,就把趙王身邊懷着反心的人都給包了餃子,還查出了又一件驚悚的事——趙王妃知道的,還是趙王打算等皇爺賓天以後發動,可這軍官卻是什麼話都說了,主謀者根本都是想主動毒死皇爺了……

趙王妃告密的時候是留了心眼的,直說是趙王身邊的官宦有這樣的想法,把他本人給摘了出來。東廠和錦衣衛也沒有掌握什麼趙王親自出謀劃策的證據,但這種事,那是禿子頭上長蝨子——明擺着的事,沒有趙王本人的默許和慫恿,他身邊的人敢這麼做嗎?

歸根到底,該怎麼處置還是得看皇爺的意思,皇爺不追究,這件事就算沒事了,皇爺要追究,趙王有一百個腦袋可都不夠砍。而太子宮這邊的態度嘛,那也肯定是要爲弟弟說情,請皇爺網開一面的咯。

太子妃對着趙王妃的淚水,心裡也不是不膩味的:就這麼兩個弟弟,哪個都不老實。漢王就夠糟心的了,趙王也來參一腳,近親藩王,本來是最有力的臂助,現在卻是要處處防範,誰也不能親,誰也不能靠,都是養不熟的白眼狼,一個個都想一口把太子咬死呢,太子和自己,卻還要忍氣吞聲地爲他們求情討饒……

這長嫂宗婦,可不就是難當在這裡了?好容易打發走了趙王妃,太子妃累得太陽穴是突突地跳,任是平時多好的性子,這會兒心裡也都是憋屈得難受了,斜臥在榻上還沒歇一會兒呢,門簾一掀,太孫妃悄沒聲息地進了屋子。

太子妃打眼一瞧,覺得太孫妃面上顏色有些不對,便暫時壓住了不快心情,起身道,“怎麼,不是讓你多休息——”

太孫妃先不說話,只是拿眼看了看身周宮女,太子妃心中越發詫異,她揮了揮手,不需多說什麼,身邊人自然退了出去。

眼看四下無人了,太孫妃方道,“有件事,我也拿不得主意,說不得只能來討您的示下了……”

她面上浮現了一絲殷紅,咬了咬牙,方纔續道,“實在是因事關大哥的身子……”

太子妃的三個親生子裡,太孫於情於理都是最受重視的一個,一聽和他身體有關,太子妃坐不住了,連聲追問,“究竟什麼事,快說吧!”

太孫妃也就一五一十地把太孫服藥的事給交代了出來,“也有好幾個月了,不吃藥的時候,一晚上就是若干次,若是吃了藥,加倍索要不說,脾性還爆裂起來……”

太子妃簡直都聽住了!太孫妃說完了,她都還沒能反應過來,只覺得腦子裡亂哄哄的幾乎都要炸開了,穩了又穩,纔沒有倒入榻中。——若不是太孫妃自己也是心事重重,只怕也已經注意到了她的不對。

多少年的辛苦、多少年的戰戰兢兢,難道是爲了自己?親兄弟在外征戰立功,自己在內相夫教子,含辛茹苦地四處敷衍,說到頭,還不是爲了自己的這個小冤家。眼下,皇爺病還沒好,趙王又出事了,一家子鬧得亂哄哄的時候,又出了這麼一樁紅丸丹藥的事情,太子妃心裡能好受嗎?往常的寬厚與忍耐,這會兒似乎都化作怒火,她恨不能一把捉過太孫來抽上兩個耳光!

咬着牙穩了半日,太子妃這才平穩住了自己的情緒,她又恢復了那寬厚中帶着精明的本色,追問太孫妃道,“這事,是你親眼見證的,還是別人告訴你的?”

太孫妃低垂下頭,輕聲說,“自我再來京裡,也是聚少離多,二一個我也多病……”

雖是在給太孫找藉口,但小夫妻兩人感情有所疏離的事實,也是經由太孫妃的口中清清楚楚地擺在了太子妃跟前。

太子妃不禁又是一陣頭痛,她捏了捏鼻樑,也顧不得去追問這事了,先要專心處理服藥的案子。“不是你自己知道的,那是徐氏,還是何氏?”

“是小循。她早覺得有些奇怪了,卻拿不準,後來請她身邊的嬤嬤私下問了大哥的大伴王瑾,才曉得是皇爺給賜的補藥,說是66續續也吃了一段日子了。她估摸着時間對得上,方纔能夠肯定的。”太孫妃輕聲說,“但這事還請母妃爲她保密,小循說出這事來,自己也是擔着風險的。”

擔的什麼風險,豈非一目瞭然?幾個月前誰知道皇爺會病?眼看選秀在即,誰不是得一次算一次呢。太孫若是能一夜十次,只怕她們就更樂了!太子妃使勁擰了擰鼻樑,又問,“你肯定是皇爺給的藥?”

“我也問了王瑾。”太孫妃面上也是佈滿了憂慮之色,“確實是皇爺賞賜的滋補藥丸,據說是皇爺吃着自己都好的……”

皇爺今年都六十多歲了,再是雄風不減當年,也有力不從心之感了吧,他吃的藥丸和太孫吃的藥丸那能一樣嗎?更別說這些道士們煉出來的藥,到底是仙丹還是毒藥,還很難說呢!

太子妃氣得手都有點抖了,卻不願在兒媳跟前發作,她又細問了幾句,把來龍去脈問了個清楚,明白確實是皇爺賞下的藥丸後,不禁是滿心的氣苦,卻又無法說得出口,只好握着太孫妃的手,流淚道,“好媳婦,若不是太孫婕妤心底純善,你又能見微知著,這事還不知該怎麼了局了。老人家畢竟是——”

天威深重,連這一句埋怨,到了口邊都不能說完,太孫妃眼中不知不覺也蓄滿了淚,兩人對望了一會,太子妃方哽咽道,“這事兒就交給我吧,你只管放心,娘心裡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明白!”

太孫妃的眼淚也掉了下來,兩婆媳依偎在一起哭了一會,太子妃便打發太孫妃回去,“好生歇着,別再掛心了,萬事有我呢。”

送走了太孫妃,她略沉吟了一會,便打發孟姑姑,“去尚儀局,把太孫宮的冊子取來給我看看。”

這本冊子,並不是誰都能取閱的,但以太子妃積年的身份和權威,卻不過是說句話的事兒。沒有多久,她便已經翻閱起了這本《內起居注》,太子妃做事很有章法,她居然從遷都那年開始看起。

這幾年間,太孫宮裡侍寢的規矩還是很嚴密的,徐循和孫玉女單獨服侍太孫的時候,兩人就是輪換着上夜,等到太孫妃來了,三人均分,何仙仙再來了以後,太孫在太孫妃屋裡歇得少了,但是從她屋裡勻出來的次數,也不是說都給了何仙仙——何仙仙告病的時候也多些,再說還要帶女兒呢。多數時候是徐循和孫玉女比較受寵。其中和徐循比,孫玉女侍寢的次數就又要更多了。

青梅竹馬,從小一塊長大,這樣的情分別人原也難比,再說現在宮裡就她和太孫婕妤無後了,太孫多照顧太孫嬪,也是很正常的事。

只是,太孫嬪如此冰雪聰明的一個人,會察覺不到這服藥沒服藥的差別麼?太孫妃侍寢次數少,沒留心也罷了,何仙仙更不必說,久別重逢更不會注意這個了。唯獨太孫嬪,是毫無任何藉口可找的。太孫婕妤人微言輕,只靠着太孫的寵愛立足,膝下也是一片空虛,正需要子嗣傍身的時候,都會私下詢問大伴,又向太孫妃反映。太孫嬪可直接對她說話,甚至是直接規勸太孫的人,卻是一片沉默?

太子妃的眼神慢慢地就冷硬了起來,對着欲言又止一片迷惑的孟姑姑,她卻是一句話也沒多說,前因後果概不解釋,只是淡淡地合上了《內起居注》,“還給尚儀局吧……再往東門派個人,大郎回來的時候,把他截過東宮來。”

孟姑姑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即使好奇欲死,主子不開口,她按例不敢多問一句,沉沉地應了一聲,便起身碎步退到門前。

轉身跨出門檻的時候,她聽到了一聲深沉的嘆息,這嘆息聲,竟浸透了失望之情。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啊……”

如今皇爺身上不妥,太子又忙於清查趙王謀逆一案,許多軍國大事,自然是順理成章地要由太孫出面承辦了。因去歲遠征無功而返,今年皇爺才稍好一些,又要發兵去追逐瓦剌。?朝中大有錢糧吃緊的意思,爲了吃透如今的局勢,太孫連日來也是疲憊不堪。

他從外朝回皇城太孫宮,直接東華門出去便是了,因外廷不比別處不能擅入,所以在東門被東宮中官截住時,便立時知道是母親尋他有事:這一陣子,母親也是忙於安撫趙王妃,只怕不知又有什麼棘手的事,要尋他一起商量了。

如此絲毫不存戒心地進了東宮內室,一進屋,見母親面上神色不對,端端正正地坐在椅上,太孫不免心頭一突,也是慎重了幾分,行禮下去,沒有母親說話便不敢起來,而是跪在當地,仰臉衝太子妃道,“母親,不知出了何事?”

太子妃面沉如水,稍一擺手,宮人頓時流水價推出去關門關窗,待得屋內再無別人時,她站起身一掌便扇在太孫面上,大怒道,“我自幼是如何叮囑你的!你都忘了麼!如何也學着你阿翁和你阿爹,把我的教誨拋諸腦後,去服什麼昇仙的丹丸!”

只這一句話,太孫便知事發——這事細述原委,其實卻也不能怪他。

但凡是做皇帝的,沒有不愛長生。皇爺即位後,也養了一幫道士爲他煉丹求壽,這都是歷代帝王題中應有之義了。皇爺自己愛信不信,只覺得有些丹藥吃了確實強身健體。而太子本人,因爲肥胖不堪,走路有時候都費勁兒,也是長期在這幫道士獻上的仙丹中取用一些補益元氣的藥丸。和那些巴望長命百歲白日升仙的丹徒比,皇家的態度算是頗爲剋制了,太孫也是繼承了祖父和父親的態度,說要求長生,他是不怎麼信的,但是吃藥能強身健體,這個他卻頗爲篤信。

奈何太子妃卻是極厭丹藥,非但自己不吃,連她所齣兒女都是一粒也不許用,千金難買的仙丹到了她手裡,只餘倒陽溝一個結果。太孫秉性至孝,雖說被皇爺寵得略有些傲慢,但在母親跟前從來是絲毫脾氣沒有的。太子妃不讓他吃,他——他就只好偷偷地吃用了,卻也不敢隨便亂吃,吃的那都是皇爺在北征時賞給他補益元氣用的金丹了,當時一批賞了很多,他也未曾按時服用,就是略有疲乏時吃上一顆,只覺吃完後通體舒泰,果有神效。

這時聽太子妃這麼一說,太孫一面也是心虛,不知如何對母親解釋,一面卻也有些不服,不免抗聲道,“娘,這都是……”

好東西三字沒出口,太子妃劈頭又甩了一巴掌,“你是豬啊!不讓你吃,自然有我的道理!我身上掉下來的肉,如今倒是不聽我的話了——難道你娘還會害你?”

別看太子妃身量不高挑,可連着兩巴掌,卻把太孫甩得一聲也不敢吭,氣勢上完全被母親給壓制到了下風,他低垂着頭,望着眼前的金磚地,卻是把自己的思緒給深深地隱藏了起來……

太子妃瞅了默不作聲的兒子一眼,眼底也露出了一絲不捨,她嘆了口氣,緩下語調,壓低了聲音。“你想想,你父親在定時服用金丹以後,宮裡的美人是越來越多了,可子息呢,除了你那幾個夭折的弟弟妹妹,還添過孩子嗎?”

一句話,頓時把太孫說得面色慘變——比起漢王、趙王,太子宮的子息一直是很茂盛的,光是兒子就足足有七個之多,女兒也是不少,但這幾年來,雖然太子興復不減,東宮卻也很久都沒有嬰兒的哭聲了……

“你阿翁吃丹藥吃得更早,妃嬪更多,除了你爹和你那兩個叔叔以外,也就是一個夭折了的四子而已……”太子妃越說越氣,恨不能一個巴掌再扇過去,“這東西說是仙丹,到底是什麼練的你知道?服了以後精神是健旺了,耗的是你自己的元氣底子!龍馬精神了又如何,一滴精十滴血,血耗幹了,精水稀薄,以後生兒育女更是無望了。你到現在也就是兩個女兒,未必不是仙丹的效用!這也罷了不說,血枯以後,你還能再活幾年?”

太孫周身一震,伏地再不做聲,太子妃瞅了長子一眼,情緒激盪之下,也是脫口而出,“這一切錯處,都是因爲你不能親近正妻,打從心底還存了些別的想法。這倫常一旦顛倒,家裡運敗了,什麼稀奇古怪的事也就都跟着來了。又是吃仙丹,又是寵妾滅妻,由着玉女兒給你出主意,硬生生把太孫妃屏在南京半年多不得上來,你媳婦心裡的苦你就沒想過?往日我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今後卻再不能如此了。宮裡處處,都要尊奉太孫妃爲先,夫妻之事尤其必須如此!你一日沒個嫡子,這位置就一日不算穩!昔日你阿翁舉棋不定,多虧你佔了嫡長名分,是個好聖孫。——你爹也就是兩個弟弟,你底下可還有六個呢!若是遲遲沒有嫡子,你要我怎麼辦好,要我怎麼辦好!”

處處在理,堵得太孫一句話不能回,太子妃的氣也發泄得差不多了,她一甩袖子,“以後,太孫宮的內起居注,我會時時查看,你自己好自爲之。你終究是我和你父的長子,若扶得起來,怎能不扶?除非,是你自己扶不起來……”

她長嘆一聲,也說不下去了,簡直再欲抽太孫一記耳光,站起身狠狠地跺了跺足,遂轉入內室,居然是不願和太孫再多說什麼了……

太孫在金磚地上跪了半晌,才慢慢地爬了起來,當他擡起頭時,面上所有的情緒,已經消失殆盡。

出了東宮,太孫不忙回自己宮裡,而是帶着幾個從人往東苑奔馳了過去,在梅林前駐了馬,方低聲吩咐王瑾,“回宮裡找人嘮嘮嗑,看看這幾日,有誰進東宮給母妃請過安……”

他行事雖然古怪,但下人們如何敢多問什麼?王瑾二話不說,撥馬掉頭就去了,不片晌回來道,“和門監一問,這幾日進內城的都只有太孫妃娘娘。別的貴人們,孫娘娘身上不爽未曾出院子,何娘娘、徐娘娘只在宮裡走走,卻未出宮門。”

太孫沉沉地點了點頭,自語道,“我猜也就是她了……”

他面色一冷,反手一馬鞭抽在梅樹上,頓時抽得樹皮四濺,梅樹輕搖,綠葉子紛紛揚揚地落了下來,全數跌在了太孫身上。

“殿下——”王瑾和衆從人都驚住了。

“我沒事。”太孫很快回復了自持,他自嘲地一笑,不過片刻,又將面上的情緒全數收斂起來,只轉身橫了衆伴當一眼,冷聲道,“我知你們都有徒兒、菜戶,平時拿我的事出去賣好,我也睜隻眼閉隻眼,就這麼過去了。可今晚的事,若是流露出半點風聲……”

他是屢次出征的人,手上焉能沒有人命?此時一眼掃過,衆宦官也不只是怕的還是裝的,均都雙股站站,跪了一地大聲表白,太孫也不在意,他冷冷一笑,翻身上馬揮鞭,竟是毫無等候從人們的意思,便兀自奔進了夜色之中,往東宮方向回去了。

第296章 彌縫第212章 更年培訓第188章 進言第243章 想死第226章 不振60 囂張45 疼寵第292章 侷限75 索要74 鬧心第167章 黑點112 吵架第195章 檢討賞賜第165章 愉快75 索要84 震撼107 孃家第192章 冒險第163章 涸魚第268章 糟爛第180章 吐血80 平衡第282章 胡鬧89 微妙102 險惡第173章 選秀106 大紅129 沉浮賞賜22 過夜110 亮劍31 本分第167章 黑點賞賜第228章 中年第207章 威望33 有喜春睡第222章 成熟58 陽根第216章 北斗第207章 威望89 微妙22 過夜第155章 博弈第148章 踏實第302章 繞樑第181章 妙人第258章 複雜第156章 正確26 藍寶第166章 恭讓54 葡萄春睡第277章 快意第145章 憤怒第210章 人品42 隨駕第165章 愉快50 事故第299章 別離第289章 頭疼51 喜事105 糊塗第207章 威望第189章 誠實第213章 上火第302章 繞樑98 風向第151章 陽謀60 囂張138 渣滓30 算學第196章 復出第152章 失望132 龍鳳39 委屈82 駕崩76 操心41 侍膳87 堅壁129 沉浮第237章 捧殺125 雙元21 疼嗎64 提點186 回生第172章 願望71 大殺第163章 涸魚第277章 快意131 重輕72 餘波敵我132 龍鳳93 逼宮121 主角第235章 輝映
第296章 彌縫第212章 更年培訓第188章 進言第243章 想死第226章 不振60 囂張45 疼寵第292章 侷限75 索要74 鬧心第167章 黑點112 吵架第195章 檢討賞賜第165章 愉快75 索要84 震撼107 孃家第192章 冒險第163章 涸魚第268章 糟爛第180章 吐血80 平衡第282章 胡鬧89 微妙102 險惡第173章 選秀106 大紅129 沉浮賞賜22 過夜110 亮劍31 本分第167章 黑點賞賜第228章 中年第207章 威望33 有喜春睡第222章 成熟58 陽根第216章 北斗第207章 威望89 微妙22 過夜第155章 博弈第148章 踏實第302章 繞樑第181章 妙人第258章 複雜第156章 正確26 藍寶第166章 恭讓54 葡萄春睡第277章 快意第145章 憤怒第210章 人品42 隨駕第165章 愉快50 事故第299章 別離第289章 頭疼51 喜事105 糊塗第207章 威望第189章 誠實第213章 上火第302章 繞樑98 風向第151章 陽謀60 囂張138 渣滓30 算學第196章 復出第152章 失望132 龍鳳39 委屈82 駕崩76 操心41 侍膳87 堅壁129 沉浮第237章 捧殺125 雙元21 疼嗎64 提點186 回生第172章 願望71 大殺第163章 涸魚第277章 快意131 重輕72 餘波敵我132 龍鳳93 逼宮121 主角第235章 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