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孤寒

204孤寒

徐循對周嬤嬤心裡的擔憂實在是一無所知,不然,即使周嬤嬤對她沒好臉色,她也肯定會稍微解釋幾句的——她是不知道皇后爲什麼如此看重管宮大權,反正在徐循自己看來,這裡頭有很大一部分事情都挺糟心的,別說她不是皇后,就算她是皇后,徐循也肯定不會親自來管的,頂多挑選一些人事關係互相制衡的宮人來管,再借助東廠的力量加以監督就是了,不然每天忙忙碌碌的都是做這些瑣事,還要底下人幹嘛?

當然,皇后也有皇后的難處,太后如今擺明車馬就是要折騰她,拿這些瑣事來折騰還算是好的了,起碼還是事兒,還能讓皇后去管。真要裝個病,讓皇后每天捧個藥碗過去侍疾,就那樣在清寧宮裡罰站,那纔是折騰人呢。徐循多少也能理解孫皇后這樣任由太后揉搓的考慮,現在皇帝好像是不準備爲皇后出頭了,既然如此,婆媳之間,媳婦就處於天然的弱勢——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在熬成婆之前就是如此,孝道跟前沒有任何道理可講,哪怕太后要殺她呢,皇后不遞刀都是不孝順,兒子可以小杖則受,大杖則走,但媳婦就是不可以,尤其皇后身爲女德表率,那就更別想了。反正,在男人不肯出頭給與特權的情況下,這孝的要求,就是如此嚴苛。

好在,太后估計對徐循多少也會放鬆點要求,反正徐循是打定主意了,太后那邊若有意見,那就正好讓喬姑姑來管,指望她和皇后一樣費盡心思地操辦年間慶典,那是不可能的事。被人議論她不會管宮又如何?反正該管宮的是皇后,又不是她。她太能耐了,還顯不出皇后呢。

懷抱着這樣的態度,也就沒什麼戰戰兢兢的心情了,徐循翻了翻周嬤嬤呈上來的待辦事項,不禁笑道,“怪道嬤嬤是娘娘跟前第一人,確實是能幹,這樣列出來的表格,條理清晰,一目瞭然,一望即知,是辦老了事的。”

周嬤嬤還被她誇得有點臉紅,“娘娘謬讚了,這也都是自己瞎琢磨的。”

她是把每天的格子都打了出來,從今日起,每一日需要準備的細務都給列了出來,一直列到了元宵節後,雖然密密麻麻一大長串,但這樣弄就比一樁一樁分列來得更清晰,徐循正翻看時,喬姑姑和尚宮局劉尚宮、鄭尚宮前後腳也都進了屋裡,一道給徐循問了好,徐循令她們四人都在炕下坐了,又道,“如今宮裡的宦官是怎麼個差使法,各宮人手以外,也是尚宮局差使嗎?”

“有些是尚宮局差使,有些是二十四衙門在打理,兩邊人手都是互相扯着用的。”劉尚宮一欠身,恭敬地道,“這些年宮裡使喚人不足,難免也有些內外不分,漸漸地就是這麼樣了。”

不要以爲兩千多都人內侍很多,就說一件事吧——南京的宮城多大,行在的宮城多大?更別提行在除了這巨大的皇城和西苑以外,如今又增開了南苑,地方大了就要維護和修繕,人手需求自然也就變大了,但因爲種種原因,宮裡並不是每年都進新人,卻是幾乎每年都有一定的減員,而各宮裡的服侍人手,一般都是優先供給的,這麼一來,各種事務性人手不敷使用是常有的事,尤其眼下到了年邊,皇城也有許多活動需要籌備,徐循和幾個嬤嬤計議了一番,不由道,“這麼弄,五百多人完全不夠使喚啊,去年娘娘是怎麼辦的?”

“去年娘娘從南苑抽調了二百人回來,好容易才支應上的。”周嬤嬤回道,“不過今年皇爺要在南內開宴,未必能兩邊伺候……”

然後隨着人口的增多和排場的增加,第二樁問題繼續又出現了,作爲嬪妃,當然感覺不到內庫的逼仄,不過看到賬本就能發現,去年一年,各種慶祝活動實在是多了點,再加上多了南苑,平時維護都要好多錢,過去開宴會當然花費也大,還有添了新人給置辦嫁妝,每年按時按節採辦日常份例,置辦珠寶等等,人口越多,花費當然越大。文皇帝時候畢竟大量錢財都用於軍費,宮中還算是崇尚簡樸,這幾年來國家寬裕,皇帝也有閒情行樂,宮裡越發是歌舞昇平,一年下來,後宮自己的庫房,已經是有些吃緊了,還得問乾清宮再從內庫撥物資進來,纔夠花銷。

當然了,錢那肯定是會有的,堂堂宮廷,不可能連年都過不起。不過徐循還有點疑惑,“我記得內十二庫雖名爲內庫,但那不是用作賞賜臣下、賑災濟世,還有給武官支應俸祿等等,怎麼如今宮裡使用的錢財,都直接從內庫支給了?”

雖然內庫叫做內庫,但其並非位於宮城,而是在皇城之中,而且也不是徐循等後宮妃嬪可以接觸到的,都是由皇帝身邊的親信宦官掌管,不過徐循以前上課的時候聽幾個嬤嬤提過,宮廷花費主要由戶部供給,內承運庫所用,還是以她所說的那些用途爲主,皇帝以前開玩笑,說要把庫房鑰匙給她,那說的是後宮自己的宮庫內藏,內承運庫位於皇城中,是個很嚴肅的部門,和後宮女子沒有什麼關係——起碼,在徐循的理解裡是這樣的。

“娘娘有所不知。”劉尚宮撇嘴道,“也就是前兩年,好像是外頭又嫌咱們花費大了,皇爺一惱火,索性全由內庫供給,反正咱們宮裡用什麼也用不着錢,缺什麼取什麼,更爲方便,不論是要米麪還是要金珠,內庫裡什麼沒有啊?直接和皇爺說了,開張條子就能去支給,可是方便。這下,看外頭還能說什麼了吧。——也不想想,在南京地方多大,行在地方多大呢?這地方大了,又要體面不墮,可不就得多花銷些了麼,難道咱們竟不是辦事,而是全吞進肚子裡去了不成?”

這話頓時就引起了周嬤嬤和喬姑姑的共鳴,三人也不分敵我了,全都一起聲討‘外頭’的物議,對於‘外頭’又要體面,又不要花錢,讓巧婦爲無米之炊的思路,感到十分憤慨。

按徐循來看,‘外頭’就算有說道,應該也是集中在前朝的禮儀活動上,後朝的事情他們可不會多說什麼。不過,從前沒想到這一塊,現在接觸到賬本了,她才感覺到宮廷花費日益奢靡,甚至要侵佔原來用於救急、賞賜的物資儲備……

徐循的思路很簡單,這一塊多佔了,那原本的用途就要上別處去擠去。本來也就是可有可無的宴會,又不是吃飯穿衣之類的生活必需品……

想到每年秋後稅丁到雨花臺收稅時那飛揚跋扈的樣子,她皺了皺眉,不再追問內庫的事了,“就咱們自己宮藏庫的這些金銀綵緞,可還夠年下使用的?”

每年賞新衣、賞吉祥果子,還有佈置宮宴會場,扎彩花等等,劃拉出去的可都是貨真價實的財富——絹帛糧食,在鄉下很多時候都是被當成錢財來使用的。後宮對財富的消耗,不是說拿錢去亂花,而是肆意地消耗價值昂貴的絹帛,對糧食和加工產品的大量支取,當然還有對於金銀財寶打造而成的首飾那逐日增大的需求。至於說人工月例、採買物資上的中飽私囊等等,那是宦官的事,和徐循等後宮妃嬪女史,沒有太大的關係。

“就這些緞子,只怕是剛夠給做新衣的。”周嬤嬤道,“這還是九月中秋時娘娘特地從內承運庫要來的,大約臘月初便可發到尚功局,由尚功局做上新衣,新年正好賞穿了。別的亭臺樓閣、彩花冰燈的料子,那還得再要。”

除了各宮的體面宮人以外,其餘低等宮婢以及雜役內侍,一年到頭也就是端午、中秋和年節能賞個新衣了,其餘時節,並沒什麼額外的進項,就指着那點微博的月例銀子過活,銀子還時常晚發,吃冷飯甚至是吃不上飯,都是大概率事件。——徐循不可能還去裁撤他們的新衣,她嘆了口氣,又道,“那估摸着還得要多少料子啊?”

“各色彩紗、綵緞,都得照着一千匹來要吧。”周嬤嬤看了喬姑姑一眼,說得有點不自信了。倒是鄭尚宮支持道,“起碼的,過了節就又要發春季份例了,千匹哪裡夠,這點料子,正月裡多去幾次南苑那就沒了。”

幾人一邊說一邊算,算得徐循都是心顫:元宵節長燈一路擺到南內,熱鬧不熱鬧?全是做的彩紗宮燈,蒙的是上等貢紗、貢絹,過一次元宵,單單宮燈一項,消耗的就是成千上萬兩銀子,這都還是往少了說的。還有每年開宴時在亭間樹上扎的彩花,也是用緞子紮起來的,先不說人工了,扔出去就是錢,冬日雨雪多,樹下往往泥濘,緞子沾髒了愛掉色,彩花耗損率高得怕人……

“我記得就在文皇帝年間還沒這個講究呢。”她不禁道,“那時候我隨大哥到行在來,也管過幾個月家的,何曾有這些花銷呢?那時候也不記得有這樣的講究。”

這個周嬤嬤就不曉得了,還是劉尚宮笑道,“娘娘有所不知,如今各家女眷,在自家飲宴時,都是這麼回事的,畢竟寒冬臘月,不比南邊,樹上多數都是光禿禿的不大好看,庭院裡就給紮上花兒了。咱們這宮裡,怎麼也是天家的臉面……”

臉面、臉面,又是臉面。徐循掃了劉尚宮一眼——對自己這個寵妃,她自然是畢恭畢敬,可她在宮裡生活多少年了?劉尚宮眼角眉梢那微微帶着的不屑,難道她看不出來?

“我是個鄉下丫頭出身。”她冷冰冰地道,“寒門小戶,從小沒見過世面,不敢和嬤嬤們比較。這彩花一朵,加人工起碼要三錢,我家佃戶一年嚼用,也就是十朵花,連一棵樹也綁不過來,一場歡會,誰的眼睛往花上看?一眼也沒看呢,幾百兩銀子就這麼沒了,你們不心疼,我是心疼得很。”

劉尚宮一句話,倒是衝起徐循的情緒了,不管她心裡看不看得起徐循,如今自是嚇得索索發抖,忙跪下請罪。徐循瞅了她一眼,也不讓她起來,而是轉向周嬤嬤道,“彩花這一項,勾免了。今年宮燈用不用上等貢紗,待我問過大哥再說。”

她的語氣斬釘截鐵,絲毫沒有商量餘地。周嬤嬤很少見到貴妃發火,竟被她氣勢所攝,心中念頭轉動都是艱難,根本無法細想利弊,只知點頭答應,伏案就勾去了彩花一項的花費。

徐循又對喬姑姑道,“姑姑是宮中老人了,想必也還記得文皇帝年間的做派,祖宗成法不可輕廢,我等妃嬪,自當事事以祖宗爲先,怎能踵事增華、日漸奢靡,姑姑不如先看看這單子上的事情,以文皇帝年間爲例,有些事項,能免了的就免了吧。我這人性子孤寒得很,說不得大家跟我一起,要過個窮年了。”

喬姑姑又要比周嬤嬤強些,倒還沒被嚇破了膽,她瞥了瞥還跪在地上的劉尚宮,又看了看垂頭寫字的周嬤嬤,嘴角蠕動了幾下,終是低聲道,“娘娘,還請借一步說話……”

徐循微微一怔,便同喬姑姑一道走到屋角,喬姑姑方纔低聲道,“您諭免的彩花、宮燈,那都是老孃娘囑咐作興出來的……”

皇后正是戰戰兢兢,立穩腳跟的時候,打的肯定也是蕭規曹隨的主意,沒有太后的授意,怎會自找麻煩地大搞排場?到時候一個奢靡無度的帽子砸下來,她可不是吃不飽兜着走?徐循立刻就明白了這裡頭的彎彎繞繞,她想到了去年那延綿數裡的燈路——爲了把這條燈路給架起來,皇后只怕亦是付出了不少心血。

這可真是好昂貴的婆媳鬥氣,該說是皇家氣象嗎?這一斗氣,鬥掉的就是千千萬萬兩銀子,徐循胸口,不禁是一陣怒氣上涌,她閉了閉眼,方對喬姑姑微微一笑,先謝她,“多得姑姑提醒,不然,我還真是不知此事。”

喬姑姑明顯鬆了口氣,她纔要遜謝呢,徐循已回身又坐到炕邊。

她不容置疑地囑咐周嬤嬤,還有猶自立在屋角的喬姑姑,“繼續刪減。”

別說喬姑姑了,連跪在地上的劉尚宮,眉毛都不禁是跳了一跳。

周嬤嬤漸漸回過神來,又哪裡猜不到喬姑姑這借一步說話,說的是什麼。此時見貴妃發話,訝異之餘,也不由在心底一笑——如今,她又有幾分喜歡徐貴妃的性子了。

她是第一個迴應徐貴妃的,“按昔年舊例,這冰山上也是不扎綵緞的……”

69 死人第286章 綢繆127 不爭第234章 病魔第215章 第 215 章第290章 決斷第240章135 掌權內幕第284章 作死80 平衡53 甜蜜第269章 選秀第259章 花季87 堅壁培訓119 大事第213章 上火56 動情變化體面第166章 恭讓61 惱火86 色戒44 行李113 冤屈冊立第198章 態度48 同居第253章 春雨第293章 丟人第300章 安靜第278章 佳媳第228章 中年43 美差62 龍威25 賞賜104 讓人36 和睦96 賢妃第270章 當年72 餘波第145章 憤怒第210章 人品第229章 影響第238章 偕老第189章 誠實139 感情第202章 番外:童夢25 賞賜第195章 檢討第192章 冒險第216章 北斗110 亮劍48 同居第222章 成熟58 陽根第223章 早熟第177章 未眠第147章 情義第233章 失敗38 挑剔第258章 複雜37 年關48 同居體面74 鬧心第244章 尋死第272章 接班65 難測第165章 愉快28 寵愛117 後浪第249章 坑死第221章 活死第257章 學習第298章 放心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161章 回宮第173章 選秀47 病中第269章 選秀第265章 愚笨122 軟禁86 色戒第156章 正確第161章 回宮第154章 和好第177章 未眠得福第184章 甜寵第282章 胡鬧第291章 入門第202章 番外:童夢第159章 真愛第213章 上火117 後浪第269章 選秀第241章 便當第266章 攝政
69 死人第286章 綢繆127 不爭第234章 病魔第215章 第 215 章第290章 決斷第240章135 掌權內幕第284章 作死80 平衡53 甜蜜第269章 選秀第259章 花季87 堅壁培訓119 大事第213章 上火56 動情變化體面第166章 恭讓61 惱火86 色戒44 行李113 冤屈冊立第198章 態度48 同居第253章 春雨第293章 丟人第300章 安靜第278章 佳媳第228章 中年43 美差62 龍威25 賞賜104 讓人36 和睦96 賢妃第270章 當年72 餘波第145章 憤怒第210章 人品第229章 影響第238章 偕老第189章 誠實139 感情第202章 番外:童夢25 賞賜第195章 檢討第192章 冒險第216章 北斗110 亮劍48 同居第222章 成熟58 陽根第223章 早熟第177章 未眠第147章 情義第233章 失敗38 挑剔第258章 複雜37 年關48 同居體面74 鬧心第244章 尋死第272章 接班65 難測第165章 愉快28 寵愛117 後浪第249章 坑死第221章 活死第257章 學習第298章 放心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161章 回宮第173章 選秀47 病中第269章 選秀第265章 愚笨122 軟禁86 色戒第156章 正確第161章 回宮第154章 和好第177章 未眠得福第184章 甜寵第282章 胡鬧第291章 入門第202章 番外:童夢第159章 真愛第213章 上火117 後浪第269章 選秀第241章 便當第266章 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