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

“痛快!這等奸邪當道之世,竟還能讓我輩憑藉殺敵報國、堂堂正正立功升遷,真是難得。”

“這黃州險僻之地,竟比兩京、蘇州那等藏污納垢的繁華之所,乾淨百倍!喝!今夜不醉不歸!”

接到升官旨意的當晚,黃州知府衙門內,沈樹人少不了跟張煌言、顧炎武一起痛飲慶祝。

早就對世道頗有不滿的張、顧二人,喝着喝着就噴出些憤世嫉俗的吐槽之語,越說尺度越大。

一想到如今外界文官升遷都靠賄賂吏部、各種花錢買官疏通關節,他們竟把黃州這種戰亂之地,視爲了憑真本事救國救民的樂土。

至少殺流賊憑的是真本事!再會拍馬屁會給上官塞好處都沒用!無能的諂諛之臣到了這兒就得死!

沈樹人看起來就比張、顧二人冷靜不少,他始終在那兒默默的喝酒想事兒,也不跟着吐槽。

張煌言覺得奇怪,又是一壺好酒下肚後,才關心問道:“怎麼?是有心事麼?今日這般大喜的日子,也不跟着吹吹牛。”

沈樹人禮貌微笑,端起杯子:“我過幾天可能要去趟南京,有些事情要處理。當然也會順便回蘇州過個年,二月春耕之前回來。

這兒的山僻險路,反正冬天也會被積雪封山,我們有水軍之利,不怕賀錦、藺養成鋌而走險。所以冬季農閒,只要按部就班做些水利修繕、新田整頓、士卒操練的活就好。

到時候,就有勞‘張通判’幫我代理一個半月了。反正水利徭役本就是通判的職責。”

張煌言聞言頓時不樂意了,毫不見外地吐槽:“好哇,你這新知府剛剛上任就撂挑子、把活兒丟給我,虧你好意思!就不怕朝廷問責!”

沈樹人胸有成竹地微笑:“朝廷法度,新官上任,本就有三個月期限赴任、交接。雖然我是自己跟自己交接,只用一個半月,不過分吧。”

古代交通不便,官員異地赴任都會給個期限,三個月能趕到都是正常的。

前任地方官如果急於離職,只要錢糧和各方賬目交接得清楚,同知、通判願意接盤代管,只要不超過三個月,也完全可以。

沈樹人這次完全是鑽法律空子,自己跟自己交接還放個大假。

好在雙方是表兄弟,幫忙打工也是應該的。張煌言吐槽過之後,就認真起來:“去南京可是有什麼關節要疏通麼?”

沈樹人點點頭:“剛纔下午你也看見了,不光朝廷的旨意到了,還有家父的家書。家書裡的事兒,反而更麻煩。

我都不知道,我原先是被左良玉越級彈劾了、中間還有方孔炤方巡撫保我,最後竟搞得這麼複雜。

父親在京城時,聽說了左良玉的奏章,爲了打探消息幫忙遮掩,就把我之前家書裡隨口跟他聊的‘厘金’的事兒跟陛下說了,算是一個請求面君投石問路的藉口。

誰知,陛下就對‘厘金’感興趣了,估計也是缺錢鬧的。可這法子要推行,阻礙可是多多。

就算阻礙能搬開,強推下去,將來也少不了被既得利益者抨擊‘出此下策者置祖宗分權法度於不顧,用心險惡、將來必然導致藩鎮割據’。

我相信,以陛下的脾氣,只要有人言之鑿鑿,他就肯定會‘把當初出主意的官員嚴懲,但是半推半就把能斂財的新法保下來’,試圖息事寧人。

我要是不預做準備,就算將來厘金推行成功,父親說不定也會被卸磨殺驢,當替罪驢推出來。所以,我必須去南京先佈局打點一些關係,明年纔好真正上奏推廣厘金。”

沈樹人太清楚崇禎的做派了,崇禎對於那些能給他實際好處、但是會損害祖宗法度、朝廷原則的變法,本質上是樂意去用的。

但是用了之後,如果被言官指出了這些破壞原則的點,他就會把當初建議變法的人推出去砍了,以示“破壞原則不是出於皇帝的本意,而是有奸臣”,然後皇帝只拿好處,但不背破壞原則的鍋。

打個最衆所周知的比方,歷史上李自成快打到北京之前,崇禎其實多次試圖讓閣老們上奏建議放棄北京、遷都南下。

但放棄北京顯然是有悖於“天子守國門”的祖傳原則的,也是無原則的認慫擺爛,面子上過不去,所以他不能親自說。

一定要有別人說,他可以假裝一時被矇蔽,等真生米煮成熟飯到了南京,到時候再假裝“醒悟”,把勸他放棄北京的奸臣殺了就好——而能活到那一天的大臣們,也都太瞭解他了,所以咬緊牙關就是不說不背鍋。

今天的厘金政策,能斂財,也有導致地方離心不便控制的隱患。從行爲模式上來說,跟歷史上兩年後的勸遷都是一模一樣的。如果不先留些後手,就算勸成了也會被崇禎殺。

張煌言沒見過皇帝,對錶弟這麼說皇帝,還是有點不服的。

但自家人有髒活兒要處理,他也只能先幫扛一下日常工作,其他不該他知道的事情就少問。

“罷了,我也不管你去南京具體怎麼勾當,幫你代一個半月就是了,回來記得帶點謝禮!說吧,哪天動身?”

沈樹人:“再過四五日吧,先回蘇州過年,反正過年的時候南京衙門也沒人辦事。總要元宵之後纔好託關係。”

……

定好了回鄉運作的計劃,剩下這幾天時間就比較寶貴了,沈樹人得抓緊把冬季農閒要安排的民政和訓練工作規劃一下。

該冬天種下去的作物,都已經穩妥了,所以勸農方面沒什麼要做的。主要操心的就是新兵的整編訓練,還有軍備打造。

次日一早,沈樹人招來左子雄等武官,重新覈定了一下未來的部隊編制。

昨天升官之後,沈樹人這邊的官軍編制也提升了。

除了黃州這邊有個衛所,楊嗣昌還順便把如今還大部分在淪陷區的隨州府的衛所,也劃給了他——實際上沈樹人在隨州地區至今只光復了一個孝感縣,所以隨州衛駐地暫時也就放在孝感。

隨州衛的軍官,朝廷沒有任命,實際上是給了沈樹人極大的自由裁量權。

一個衛所的編制是三千五百人。

之前沈樹人有三千五正規軍、一千家丁,還五六千從劉希堯那兒收編過來的部隊。

現在重新整編,就挑選體力和紀律人品相對可靠的,拉出三千人左右,與原先的舊部合在一起,再刨除之前的戰損、傷殘永久退役,編練出七千人的部隊。

原本單獨編列的一千家丁,現在也分別摻入到兩個衛所中去,這樣可以確保部隊的忠誠度,不至於因爲反覆無常的流賊老兵過多而三心二意。

新的隨州衛裡的各級軍官,絕大部分也都是從黃州衛裡、原本立功表現好的軍官士兵挪過去的。只有極少數當初反正投降時有過立功表現的流賊舊軍官,纔會被保留職務。

重新編訂之後,黃州衛由左子雄統帥,隨州衛由張煌言統帥。

左子雄麾下有盧大頭、劉三刀等幾個千總,還有一些他當初帶出來的老嫡系。

張煌言麾下有沈福、沈練等幾個千總。其餘把總級別的基層軍官,自不必提。

編制搞定之後,剩下的困難就是軍械和兵種。

沈樹人剛來的時候,就是一套草臺班子,武器全靠花錢搞定,沒有建設自己的軍工生產。

前前後後靠外購搞定的火器,也就一千二百杆左右,還沒有大炮。消滅劉希堯後,繳獲了兩三百根火器,但質量比沈樹人買來的還差得多,只有鳥銃和老式火銃,連魯密銃都很少見,西洋斑鳩銃更是一根都沒有。

經過檢查後,有好幾十杆確認不太可靠的老式火銃,膛壁都磨得變薄了隨時有可能炸膛那種,直接被沈樹人廢棄淘汰、回爐鍊鐵。

挑選一番後,全軍總共湊出了一千四百杆火器。

相比於七千人的部隊編制,這點火器數量,只能保證兩成的火槍兵編制,軍械打造必須提上日程了。

“這次我回南京、蘇州,會趁機多招募一批熟練的鐵匠過來,先從打造仿製魯密銃和斑鳩銃起步,至於老式鳥銃和火銃,以後我軍就不要造了。

免得火器配置型號過多過雜,彈藥補給不便。未來我軍精銳部隊,火器配比怎麼也要提高到三分之一,甚至五成。

不過,冬天這兩個月,火器工匠招到之前,先讓本地鐵匠打造一些配合現有火器使用的刀槍類兵器,這些難度比較低,普通鐵匠就能做。”

沈樹人確定各兵種編制規模之後,就先跟表哥透了個底,讓他這兩個月就能先有個明確的努力方向,免得浪費時間。

張煌言很好奇,以他的傳統軍事思維,覺得戚繼光戚少保留下的火器和近戰兵器配合的陣法,已經很完善了,普通火槍兵還有什麼特別的近戰武器值得配備?用現成的不好麼。

——

PS: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本書應該是8月1號上架……希望大家最後幾天保持一下追更,上架後可憐可憐給個首訂。我也知道現在形勢不好,別的也不說了。

。wap.

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233章 進犯京城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76章 前一秒地獄,後一秒天堂第27章 困獸之鬥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種稅產生的第一天,就會被人貪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6章 天下泰斗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24章 一石三鳥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198章 領旨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50章 整軍備戰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19章 隨州炮戰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93章 瘋狂升官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
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233章 進犯京城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76章 前一秒地獄,後一秒天堂第27章 困獸之鬥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種稅產生的第一天,就會被人貪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6章 天下泰斗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24章 一石三鳥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198章 領旨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50章 整軍備戰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19章 隨州炮戰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93章 瘋狂升官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