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硬骨頭啃不動(求月票)

朝堂。

有關吏部尚書李裕請辭之事,正式得到皇帝批准,當天是李裕最後一次上朝,聽聞喜訊後他淚流滿面,對着朱佑樘三叩九拜,當作是對皇帝的謝恩。

這位一直被士人認爲是李孜省推出來的傀儡的部堂之首,總算是真正平安落地了。

當天朝會順帶商議了新任吏部尚書人選問題。

王恕被某位言官提了出來,迅速得到了在場幾乎所有官員的支持,一場有關新任吏部尚書的廷議,王恕取得了近乎壓倒性的優勢,只是沒當場決定下來罷了。

朝議結束。

羣臣走在出宮的路上,內閣首輔劉吉氣得七竅生煙,渾身顫抖個不停。

因爲劉吉跟王恕之間很不對付。

王恕在南京任職時,曾多次上疏,明確反對晚萬安、劉吉的許多舉措,還曾公然彈劾劉吉尸位素餐,毫無作爲,再加上兩人在用人上理念上的不合,導致劉吉對王恕可說是恨得牙根直癢癢。

劉吉越想越氣,不由打量走在側面,好像個沒事人一般的李孜省。

臨出宮門時,劉吉叫住李孜省,問道:“怎麼?李公無意將王恕阻攔在中樞外,任由其回京肆意妄爲?”

李孜省指了指自己,一副很吃驚的模樣,問道:“此事與在下何干?”

劉吉正色道:“王恕曾多番參劾朝中奸佞,其中奸黨裡最常被提及的那個人,老夫都快忘了是誰了……不知李公你知道是誰嗎?”

“沒說的,那一定是在下!”

李孜省顯得很淡然,微笑着道,“無論是王恕,還是朝中其他人,都沒把在下這樣一個方士出身的通政使放在眼中。唉……有些事,習慣就好,目前只能躺平任嘲,看看形勢如何發展吧!”

說完也不等劉吉繼續發表他的見解,李孜省就在這位“棉花”首輔眼皮子底下揚長而去。

……

……

因爲對頭王恕很可能馬上要回朝當吏部尚書,導致劉吉一整天下來,氣都沒消。

當晚他見到已多番請辭,尚未得到朝廷批准的刑部尚書杜銘。

杜銘親自到劉府拜會,以求得離開朝堂的機會。

“走走走,你們都走吧!你們走了,我也走!感情朝堂乃刀山火海,一刻都不能立足,是嗎?”

劉吉無比氣惱道。

杜銘道:“在下不是這意思,其實就是……想留也留不下來啊!新朝新氣象,如今大批新人急着上位,如果再眷戀權位不去,恐有不測之禍。

“再說我這歲數也到了,實在是無法再集中精神做事,只能……想着早些回去,過點兒太平日子。”

新皇登基後,成化朝時留下的這些老臣,身份和處境就比較尷尬了。

誰都知道先帝在時朝堂上奸臣多,由李孜省賣官鬻爵帶起的頭,導致朝中官員要是不給李孜省送禮,莫說晉升,連留在中樞當官的資格都沒有。

留都南京是個好去處,誰想去或者不想去,直接就給你塞過去,就此養老,坐等告老還鄉那一天到來。

杜銘作爲成化二十二年開始當刑部尚書的頂級文臣,雖然這幾年在刑部做事也算是有點兒賢名,但問題就在於他跟萬安、劉吉、李孜省這些人都有往來……你行不行好不好沒人管,但別人都會說你是奸黨,留不得。

所以趁着吏部尚書李裕平安落地的當口,杜銘也想得到告老歸田的機會。

不是想走,而是怕現在賴着不走,以後就走不了了。

畢竟有彭華作爲前車之鑑,誰都不得不小心謹慎,生怕行差踏錯一步,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滅頂之災。

劉吉盯着杜銘半響,突然道:“你想走可以,但得留點兒東西下來。”

“啊?留東西?你這話是何意?”杜銘詫異地問道,“您莫非爲了阻擋王恕回朝,打算……”

“什麼?連你都看出來了,我不想讓王恕那廝回朝?”

劉吉驚訝莫名。

我明明自我感覺掩藏得很好,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杜銘無奈道:“今日朝堂上,您雖未說話,但您不悅的神色,卻清楚地落到在下眼中。從奉天門出來時,您一直眉頭緊鎖……如今又這般,很難不讓人展開聯想。”

“嗯。”

劉吉鼻子裡發出的氣息異常粗重,他氣吼吼地道,“是,我確實恨王恕,不想讓他到中樞來任職,但現如今,我最提防的人並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

“呵呵。”

杜銘搖頭苦笑。

你這個“棉花”首輔,平時做事沒見你有多努力,但在黨同伐異方面,你還做得有模有樣的。

既要防備王恕,還要防備另一個對你有威脅的朝臣?

你挺忙的啊!

但……你忙歸忙,爲啥非得拉我下水?

劉吉黑下臉來,喝問:“怎麼,讓你辦點兒小事,你都想推三阻四?”

“不……不是,劉閣老,您還是明說吧,何人惹到您了?這朝中官員委命,其實已跟先皇在位時大有不同,都是要經過廷推和廷議這一整套流程的,甚至在這之前還有部議……要是有些人礙你眼,卻沒那資格,也斷然不會影響到您在朝中的地位,何必要多此一舉呢……”

杜銘大概猜到,劉吉這是有了政敵,生怕失了首輔的權威,所以纔會找他杜銘來幫忙。

“呵呵!”

劉吉也是個好面子的人,輕易不會開口,但一開口就不容別人拒絕,他衝着杜銘冷笑兩聲,說道:“那個人,按照正常途徑,絕對沒資格入閣,但就怕陛下欽定……嗯嗯,你知道我說的是誰吧?”

“國丈張巒!?”

杜銘問道。

“哼哼!”

劉吉輕哼了兩聲,沒正面回答,但顯然是默認了。

杜銘想了想,搖頭道:“咱先就張巒之事說上一說……此人深得陛下信任,雖平日經常瞧不見人,但自新皇登基後,很多事他都參與其中……

“卻說這廝做事非常小心謹慎,極少在衙門口露面,而不做事就沒有大的過錯,就算找人蔘劾,除了他是外戚這層身份外,不好下手啊!”

以杜銘的意思,張巒除了頂着外戚的名號容易遭人攻擊外,還真沒什麼明顯的短板。

劉吉陰惻惻地問道:“你以爲,我想讓你對付張來瞻?”

杜銘苦笑道:“除了他,還有何人?”

“誠然,我是想讓張來瞻早點兒離開朝堂東班,滾回他的西班去,但要直接對他下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點分寸我還是有的!”劉吉回答道。

“也是。”

杜銘心想,只要不對付張巒,那就好辦多了。

話說……

我現在就怕招惹事端,一心要平安落地,你讓我去跟那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張巒鬥?

我是壽星公上吊,嫌自己命太長了?

“但是……”

劉吉話鋒一轉,冷笑道,“要對付張來瞻,並非只有朝他一人出手這一條途徑。”

杜銘聽到這裡,心頭不由一緊。

心想,壞了,壞了,聽劉吉話裡的意思,終歸還是要對付那位張國丈,這是要間接跟皇帝對上啊!

我這是造了什麼孽,非得惹上這麼大的禍事?

“你是說……先集中攻擊張國丈的軟肋……李孜省?這……是不是太過冒險了?”杜銘一張老臉煞白,戰戰兢兢地問道。

“嘿,想什麼呢?李孜省你動得了?那隻老狐狸,仗着反對‘易儲’和擁立東宮建立的大功,有先皇和當今陛下爲其撐腰,把誰放在眼裡了?況且他手裡握着許多人的把柄,誰敢輕易去招惹?難道不怕其墜落茅坑後,潑所有人一頭一臉糞水?”

劉吉一臉陰霾,咬牙切齒道,“不過當今聖上畢竟不是先皇,做事最講規矩和原則,李孜省眼看已經是日暮西山,不足爲慮。我說的是張來瞻的兒子,張延齡,這位或許纔是最好攻擊的點!”

“誰?”

杜銘一時間有些迷糊,顯然並不清楚外戚張家的情況。

劉吉道:“張巒到現在,做事還算小心謹慎,沒露出什麼大的破綻,但他唯獨有個喜歡無事生非的兒子,非要在宮裡邊搞什麼織布,把陛下和皇后都給驚動了,甚至讓大量宮人蔘與其中,說是要充分利用人手織布,爲未來河工營造等事積蓄錢糧……何其謬也!”

“啊,這……”

杜銘奇怪地問道:“難道有何不妥嗎?”

劉吉輕笑道:“這分明就是擾亂朝綱啊!宮廷上下,何須在意通過織布獲取的那點兒微薄錢糧?他這麼做,就是想讓大明皇室顏面掃地,體統不存,其心可誅!”

杜銘心說,你這口黑鍋還真挺黑的,不過就是扣上去稍微顯得有點兒生硬,當即道:“劉閣老,其實這件事,在下也偶有聽聞……據說是用閒散的宮女來織布,用的是改進技術後的織布機,據說生產效率提高很多,因此京師今年秋冬的布價,都開始往下降了。”

“竟有這種事?”

劉吉皺眉。

杜銘聽了越發無語了。

你劉吉要借張巒兒子做錯事,去打壓張國丈,怎麼都不提前做好功課的嗎?

我這個路人,之前都沒留意過這件事,只隨便聽到一點兒風聲,知道的好像都比你多不少。

杜銘解釋道:“陛下和皇后願意帶宮人織布,這到底……算得上是教化世人的一種方式方法,好像……並沒什麼不妥吧?”

劉吉不以爲然道:“朝廷缺那點兒錢糧嗎?”

“但可能……宮裡採用的織布機真的提升了效率呢?”

杜銘顯然不想參與其中,所以他就拼命拆臺。

“啪啪!”

劉吉猛拍了兩下桌子,厲聲呵斥,“沒大沒小的,到底是你說,還是我說?”

“您說,您說。”

杜銘繼續無語。

劉吉厲聲道:“總歸要直接對付張巒,只怕這廝聯手李孜省反擊太過猛烈,所以我就避其鋒芒,先朝他兒子擾亂宮闈這件事發難,並以此作爲突破口。”

杜銘心說,明白了,硬骨頭你啃不動,先挑軟柿子捏。

你覺得他兒子就是那個軟柿子,對吧?

杜銘規勸道:“就算劉閣老您出手得當,也得到朝中同僚的支持,甚至可能會讓陛下叫停這件事,但恐怕……罪責也很難歸咎於張巒之子身上。且到那個時候,張巒是不可能不出手的,到時候如何應對?”

“嘿,張來瞻最好是出手!”

劉吉目露兇光,狠聲道,“只要他出手,就說明一切都是他在背後謀劃,不過是讓他兒子在前面打頭陣,做幌子。

“若是他不出手,連自己兒子都不保,這種人還有臉面在朝中立足?總歸張家之子,代表的就是張氏一門,只要把張延齡不識大體給定性,那一切……就將水到渠成,就再沒有張巒入閣這件事了。”

杜銘見劉吉的謀劃如此低劣,又沒法反駁,只能有氣無力地附和:“哦……也許吧……”

劉吉皺眉不已:“怎麼聽你這話裡的意思,似乎不太想幫忙啊?”

“哪裡哪裡!”

杜銘顯得很猶豫,問道:“您說要參劾張延齡,該從哪裡切入呢?”

“這樣,我找人給你寫一份參劾的奏疏,你給我找相熟之人,提出此事。”

劉吉諄諄囑咐,“無論是工部官員也好,還是你刑部中人也好,只要能確切找出張家之子擾亂宮闈,尤其是浪費帑幣無所作爲,以及令皇室體統不存的罪狀,那就可勁兒彈劾……

“然後再找一些民間的士子對此多加議論,論調就是張家不識大體,且過分干涉皇室中事……以外戚身份干涉朝政,欲重演新莽舊時……還有什麼,只要是不好的名聲,你都可以往張家頭上扣。”

劉吉越說越興奮,“這時候,我是不會出面的。王恕不是馬上就要入朝了嗎?他王恕不是最忌憚奸黨專權嗎?他對曾經的外戚萬氏一門可說是恨之入骨,今日有張氏一門禍亂朝綱,他能坐視不理?

“你乾脆就去找王恕,讓他替這件事發聲定性。等到合適的時候,我這個首輔再出面主持公道,蓋棺定論……看他張來瞻倒不倒臺!到時候咱這位國丈爺乖乖地去做他的武勳,別摻和進文臣事中來!”

第696章 學問第452章 戀家的男人(求月票)339.第339章 不信藥石信鬼神第646章 是你是你還是你第745章 爭論第491章 我害了他第17章 大智慧第661章 貪官最知奸詐395.第395章 做大事的時候到了第687章 病中驚坐起(求保底月票)275.第275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401.第401章 窺探人心的高手第419章 左右不是人145.第145章 極速提升的待遇120.第120章 顯眼第524章 送功勞?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第641章 退縮第196章 他還是個孩子(求票)148.第148章 嘚瑟(求月票)第656章 明君並非聖人第663章 勝負手第622章 賣個破綻第414章 反推(求月票)第190章 同爲道家人第494章 覺悟是幹啥吃的?第729章 什麼叫胸懷第519章 離譜第770章 只是點綴第419章 左右不是人115.第115章 各有關係(第五更求支持)276.第276章 孫子不急老太太急第768章 交情值幾個錢第725章 聽個響171.第171章 融資(求月票)第577章 對人不對事第670章 追擊131.第131章 器重與利用第556章 都需要名聲(求月票)267.第267章 衆矢之的(求月票)153.第153章 事到臨頭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554章 大公無私張國丈89.第89章 李天師和劉棉花170.第170章 銓選風波(求月票)第445章 都想上位(求月票)第559章 泄露了315.第315章 這條船不是賊船163.第163章 該來的總會來(求票)第578章 赴湯蹈火第577章 對人不對事第519章 離譜第34章 趕赴京城第434章 最有威懾力的中官第703章 用人不疑380.第380章 姓張的有大病121.第121章 願得一人心(求訂閱)228.第228章 俠肝義膽第589章 到此爲止?第11章 應選太子妃第406章 好戲子第402章 善良的陰謀家第681章 國舅的立場第738章 密會399.第399章 大明柱樑第477章 榻前問策233.第233章 大難臨頭232.第232章 高風亮節第462章 高瞻遠矚220.第220章 朝六宮第759章 不甘人下291.第291章 專業解夢人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第535章 莫得罪女人171.第171章 融資(求月票)第712章 有備無患第547章 背後的力量第510章 天生大善人387.第387章 用新不用舊(求月票)第552章 舉薦第694章 神人也有栽的時候393.第393章 站一邊(求月票)第456章 滿朝皆牽連(求月票)第550章 護妻使我快樂288.第288章 找人打輔助347.第347章 高興太早了第666章 出關第582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728章 老好人的節操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第592章 虎落平陽第205章 誰在冒功?(求月票)143.第143章 沒過門的姐夫第590章 好人言第749章 不足與謀第503章 道家人的底子第590章 好人言第641章 退縮312.第312章 到了分黑鍋時第36章 各取所需
第696章 學問第452章 戀家的男人(求月票)339.第339章 不信藥石信鬼神第646章 是你是你還是你第745章 爭論第491章 我害了他第17章 大智慧第661章 貪官最知奸詐395.第395章 做大事的時候到了第687章 病中驚坐起(求保底月票)275.第275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401.第401章 窺探人心的高手第419章 左右不是人145.第145章 極速提升的待遇120.第120章 顯眼第524章 送功勞?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第641章 退縮第196章 他還是個孩子(求票)148.第148章 嘚瑟(求月票)第656章 明君並非聖人第663章 勝負手第622章 賣個破綻第414章 反推(求月票)第190章 同爲道家人第494章 覺悟是幹啥吃的?第729章 什麼叫胸懷第519章 離譜第770章 只是點綴第419章 左右不是人115.第115章 各有關係(第五更求支持)276.第276章 孫子不急老太太急第768章 交情值幾個錢第725章 聽個響171.第171章 融資(求月票)第577章 對人不對事第670章 追擊131.第131章 器重與利用第556章 都需要名聲(求月票)267.第267章 衆矢之的(求月票)153.第153章 事到臨頭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554章 大公無私張國丈89.第89章 李天師和劉棉花170.第170章 銓選風波(求月票)第445章 都想上位(求月票)第559章 泄露了315.第315章 這條船不是賊船163.第163章 該來的總會來(求票)第578章 赴湯蹈火第577章 對人不對事第519章 離譜第34章 趕赴京城第434章 最有威懾力的中官第703章 用人不疑380.第380章 姓張的有大病121.第121章 願得一人心(求訂閱)228.第228章 俠肝義膽第589章 到此爲止?第11章 應選太子妃第406章 好戲子第402章 善良的陰謀家第681章 國舅的立場第738章 密會399.第399章 大明柱樑第477章 榻前問策233.第233章 大難臨頭232.第232章 高風亮節第462章 高瞻遠矚220.第220章 朝六宮第759章 不甘人下291.第291章 專業解夢人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第535章 莫得罪女人171.第171章 融資(求月票)第712章 有備無患第547章 背後的力量第510章 天生大善人387.第387章 用新不用舊(求月票)第552章 舉薦第694章 神人也有栽的時候393.第393章 站一邊(求月票)第456章 滿朝皆牽連(求月票)第550章 護妻使我快樂288.第288章 找人打輔助347.第347章 高興太早了第666章 出關第582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728章 老好人的節操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第592章 虎落平陽第205章 誰在冒功?(求月票)143.第143章 沒過門的姐夫第590章 好人言第749章 不足與謀第503章 道家人的底子第590章 好人言第641章 退縮312.第312章 到了分黑鍋時第36章 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