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爭論

翌日,朝堂上。

大臣們發現一個很新奇的事情,一向對於上朝非常熱衷,急於彰顯自己文臣之首地位的劉吉,居然在提前沒有打過任何招呼的情況下,直接缺席了。

這讓衆人大感意外。

畢竟劉吉臭不要臉,自從萬安被罷官後,就一直上躥下跳,朝中人情事他幾乎每一件都想插手,且其任人唯親慣了,不管是朝中官員的升遷和罷免,再或是地方官員的委派,都得經過他的同意才能放行。

吏部往上報的人員考覈名單,想通過劉吉之手報上去,千難萬難,且每次劉吉都會在票擬等事上給朝臣找麻煩。

反倒是正經事上,他幾乎從來都推諉,不負責任,等於說幹活讓別人去,而收穫功勞或是分潤好處時,他卻衝在最前面。

以至於今日他不上朝,朝中人都覺得耳根清靜了許多。

不過當天朝會還是多了個“不速之客”,正是年後一直在家養病、未曾出現在朝堂上,已快被朝臣遺忘之人。

張巒。

張巒看上去形容憔悴,立在那兒,就好像身體沒骨頭支撐一樣,站都站不穩,身子一直搖搖晃晃的,看上去甚是淒涼。

而皇帝當場並沒有給其岳父特別的優待。

本來有人打算直接參劾李孜省,讓皇帝趕緊把案子落實,卻因爲張巒的到來,讓這些人投鼠忌器,導致現場一個提到李孜省名字的人都沒有。

直到朝議快結束時,張巒才晃晃悠悠地走了出來,奏稟事情:“……陛下,犬子延齡於西山勘探石炭礦藏,已卓有成效,目前準備派人前去開採,請陛下準允,在多處建設石炭廠,以增加內府收入。”

沒等朱祐樘有所表示,一旁的馬文升已然出列,發出質疑:“張侍郎,如此怕是不合規矩吧?此等勞民傷財之舉,定會帶來無窮遺禍,朝廷斷不可能出人力、物力進行協助!汝所議完全不切實際。”

“不切實際嗎?”

張巒神色淡漠,“呵呵。那好吧,就當我沒說。”

在場大臣聽到張巒的回答,瞬間感覺自己被侮辱了。

張巒莫非是在試探朝中人的底線?

兩個月沒上朝,一來就搞這麼一出?

弄得好像只有你張巒纔是大明忠臣似的!

但其實你是以公謀私,利用朝廷的資源來爲自己謀求私財!

朱祐樘道:“岳父,你詳細說來聽聽。”

“遵旨!”

張巒恭敬地道:“回陛下,這些都是小兒所爲,臣對此並不太知悉。不過以臣所知,此番無須朝廷出任何錢糧人手,將由民間人士來完成對西山石炭的開採,且每一處礦藏,都可以每年給朝廷帶來至少萬兩白銀的收入。”

馬文升聽了,只當張巒發癔症,懶得與之爭論。

扯什麼淡呢?

一處礦藏一年賺萬兩?

你咋不說一百萬兩呢?

反正都是做夢,難道不能把夢做得更大一些?

因爲太過不切實際,導致朝中人大多不想理會正在做白日夢的張巒。

朱祐樘道:“如果無須朝廷出一文錢,只是準允在西山開礦的話,自然是可行的……這樣吧,從宮裡調撥人手前去協同,看看哪些地方能幫到延齡。岳父,真要開礦的話,需要準備些什麼?”

“啥都不需要。”

張巒搖頭道,“小兒做事比較特立獨行,從來無須他人相助。只要陛下首肯,放手讓他去做便可。”

站在文臣之首位置的徐溥,有意無意地道:“張學士,開礦乃國之大事,一次出錢糧動輒百萬,真無須朝廷相助?工部可有不少有豐富開礦經驗的匠人。”

張巒聳聳肩道:“西山本就有不少礦窯,專司挖掘石炭,也不知他們挖來幹嘛。不過小兒說了,不會搶任何一個民間礦窯,朝廷在西山只會開闢大型礦廠,只要派人前去維護好治安,別被人滋擾便可。”

徐溥笑問:“既是好事,怎會有人生事呢?”

張巒感慨道:“就怕有人看到會眼紅……這次開採礦藏,光是一處礦廠,一年純利就有萬兩白銀,相當於千萬錢,這得多少人覬覦?別看眼下諸位沒什麼意見,等有了成效,再說這不合規矩就沒意思了。”

“呵呵。”

徐溥微笑着道,“如此直白之言,張學士是否應當仔細斟酌過再說?要知如今民間都是以燒木炭爲主,有幾人會燒能薰死人的石炭呢?”

“不同的東西,在不同人手中,就會有不同的效果,而恰好小兒就有化腐朽爲神奇的能力。諸位,在下說一句不中聽的,要是將來吾兒把石炭廠做大做強,給內府帶來海量收入,請允許他以此收入來鑄造火炮,研究火器,莫要再說他中飽私囊云云。我張家在這種事上,可從無私心。”

張巒的話,像是對所有人發出懇求。

但在場大臣都鄙夷不已。

或者說,他們對此極爲不屑。

你們張家真以爲有皇帝撐腰,就可以隨便開闢出賺錢的新賽道?

開石炭廠?

並以此牟利?

還要憑藉其巨大利潤來給朝廷鑄造火炮?誰給你們張家的勇氣?真想拿着雞毛當令箭,覺得自己是皇親國戚,就無所不能?

朱祐樘卻顯得很熱心,道:“延齡只是帶人去西山開礦而已,所得都是爲朝廷所用,怎算是謀私利呢?只管讓他放手去做,朕甚至可以調配些人手給他。”

“千萬別。”張巒道,“以臣的意思,讓延齡自己去做,成了功勞歸陛下,做不成,讓他一個人承擔過錯。免得用了朝廷的人,最後被人說,他不過是假借他人之手,爲我張家謀求利益和功名。”

“怎麼會呢?”

朱祐樘覺得張巒過分擔心了。

張巒感慨道:“人心不古,如今小兒勘探石炭礦脈已畢,馬上就可以進行投資生產,不宜節外生枝。開礦之事將會跟修河同時進行,臣請以罪臣李孜省戴罪立功,前去河南、南直隸等處,修造黃河河道、河堤、河壩和河堰。”

馬文升怒不可遏:“爲何要突然提及一個爲非作歹的佞臣?”

“你這話不對。”

張巒瞥了馬文升一眼,搖頭道,“李孜省曾經是做過錯事,理應受到懲罰,沒人會包庇。但是……他不也給朝廷做了許多實事嗎?”

馬文升臉上帶着滿溢的憤怒,卻未再發聲。

張巒無奈道:“李孜省藉助先皇威名大肆斂財,事出有因,本身並無大的過錯,始終……有些事並非出自本意。”

王恕趕忙追問:“張國丈,您這話是何意啊?”

就差引導張巒說,其實賣官鬻爵是先皇所爲,李孜省只是幫兇。

如果張巒真脫口說出這個,估計皇帝都得立馬翻臉,或者說逼着皇帝不得不翻臉。

張巒沒有上套,把頭別向一邊,嘆息道:“至於何意,各位自行斟酌吧,無需我多言。”

王恕道:“李孜省賣官鬻爵,證據確鑿,念在他曾爲朝廷做過不少實事,今年還在西北督軍,未折辱大明軍威,這才讓他退還曾經所得髒銀,算是法外開恩,對此你還有何不滿嗎?”

“誰法外開恩了?”

張巒黑着臉問道,“王尚書,是你開的恩嗎?”

王恕並沒有糾結口舌之爭,淡然一笑,搖頭道:“你怎麼說都可以。”

張巒問:“那退多少才能徹底免罪呢?”

“當然是如實退。”

王恕理所當然地道。

張巒發出感慨:“該如何界定額度呢?”

王恕道:“他貪贓枉法所得,究竟有多少,難道自己心裡沒數?”

“那您心裡有數嗎?”

張巒據理力爭,“他有數,您沒數,那最後不還是等於沒數嗎?”

王恕扁扁嘴:“既要退,自然要讓其拿出賬目來,一筆一筆列個清楚,也好讓世人知曉,過去數年,他曾做了多少對不起先皇,對不起朝廷之事。”

張巒道:“誰做惡會留下證據?難道是嫌自己命長了?”

王恕道:“那就讓他一筆一筆回憶,直到把所有賬目都列出來爲止。”“那又如何確定他所列無遺漏,或是每一樁他都如實供述了呢?”

張巒反問。

二人你來往我,你一句我一句,圍繞的都是李孜省到底應該拿出多少銀子贖罪這回事。

朱祐樘打斷二人對話,道:“如果非要確定一個數字,會不會太難看了?就算讓人去調查,動輒經年,甚至數年,誰能拿出個準確的結果?還牽扯到先皇時衆多官員,導致人心惶惶,朝政因此陷入混亂,誰來負責?”

王恕道:“回陛下,朝政清明纔是最重要的……當細查!”

朱祐樘道:“如果朝廷把太多精力放在調查過去的人情事上,現在的工作該怎麼辦?我覺得,岳父所說很有道理,當高舉輕放,就此揭過。”

王恕聽到這裡,瞬間感覺到,皇帝跟張巒穿同一條褲子。

“岳父,我看到了你的奏請,你說,讓李孜省負責修河,完成黃河改道,且不由戶部出一文錢……是這麼說的吧?”

朱祐樘問道。

“回陛下。”

張巒答,“臣正是此意。不管李孜省過往曾作惡多少,既說了讓他贖罪,那就讓他利用畢生所能,彌補過錯。既如此,爲何不按照原定計劃,由其來完成黃河修造工程?”

王恕斥道:“哪怕讓其一人承擔修河費用,也不可取。黃河改道,關乎大明未來百年安穩,更關乎萬千百姓安危,豈能將如此大事託付給一個連罪行都沒查清楚的臣子?將來若出現黃河決堤等狀況,又因某人潦草應付而產生,該如何對天下百姓交差?”

張巒點頭:“王尚書所言極是,那就請朝廷派人前去監督,要是李孜省敢在修河之事上草草應付了事,只管參劾,或是直接問罪!如果連監督之人,都認爲他做得好,我們卻在這裡就未發生的事而吹毛求疵,是否……太過武斷和片面呢?”

眼見爭論愈發激烈,且還是王恕這個六部尚書之首跟一個潛在的閣臣喋喋不休。

就好像新貴與老臣就話語權展開的一場爭鋒。

馬文升出面替王恕撐腰,喝問:“張侍郎,你口口聲聲說要讓李孜省承擔修河開銷,你如何保證他能把河修好?三五載後,黃河改道之事完不成,事情是否就此不了了之?”

此話一出,等於是告訴在場大臣。

張巒給出的提議,其實他們能夠接受,也就是說讓李孜省破財,爲朝廷承擔一場巨大的工程開銷。

黃河治河的費用,可比讓李孜省退贓的數目多多了。

因爲是個人都知道,李孜省根本無力承擔這麼大的項目,就算是把他曾經貢獻給內府和成化帝的那部分錢都拿出來,也遠遠不夠。

張巒道:“那就定下來,三年後的春汛到來前,若是李孜省還沒有把黃河治好,就將他抄家滅族,給天下人一個交待,如此可行嗎?”

“你!”

馬文升氣得渾身發抖。

說了半天,就是爲了給李孜省續三年命?

且在這三年間,繼續讓李孜省當官,還把如此重要的工程交給他?

馬文升隨即道:“若是他辦不成,你又當如何?”

顯然,馬文升認爲,三年後李孜省不能把黃河改道之事完成,張巒也得承擔連帶責任。

就在張巒準備豪氣一回,跟李孜省深度綁定時,朱祐樘實在聽不下去了,皺眉道:“討論到此,該告一段落了!”

即便馬文升再生氣,很想把張巒拉下水,但見皇帝態度不善,他立即明白,是該適可而止了。

他想把張巒往李孜省所在的坑裡推,皇帝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

這可是皇帝的老丈人!

且皇帝跟皇后的關係,那叫一個如膠似漆,就算是宮外人也都知道,現在的皇帝完全仰仗老張一家,無論是從情感上,還是從政治和經濟利益上,完全融爲了一體。

朱祐樘道:“岳父,你說讓李孜省三年內,把黃河改道之事完成,可是認真的?”

張巒道:“臣的確有此意。臣眼下患病在身,力不能支,解釋不太清楚。但臣的想法,之前可都如實上奏過。”

“嗯。”

朱祐樘點頭,“我也看到了,讓李孜省未來三年操持治河之事,我覺得很合適。無論他曾經做過怎樣的錯事,根由非他而起,包括了很多特殊因素。”

皇帝此話,是在告訴在場大臣。

有關先皇功過是非的問題,不要在這裡討論,我不會因爲不能講出來的原因就把先皇犯下的過錯,全都怪罪到先皇政策的具體執行者李孜省身上。

至少這個人目前對朝廷來說,還是有用的,得讓他去辦事。

朱祐樘看着在場大臣,繼續道:“你們說,如此做,有什麼不妥嗎?我知道,你們是覺得,讓一個你們不信任的人去負責治河,很可能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但爲今之計,有誰比他更合適呢?”

連皇帝都覺得李孜省去治河乃當下最佳人選。

也就是間接說,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徐溥道:“回陛下,治河還是應當由朝廷來統籌調度,不該以一人前去總攬所有事務。一旦黃河改道工程開工,面臨的問題必然多不勝數,涉及到的地方運籌等事,關乎到了地方上的安定,不得不慎重對待。”

話沒說得太過直白,只是委婉地告訴皇帝,你讓李孜省去治河,給予的權力是否太大了?

治河得一次橫跨多個州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光人力的調度就是百萬級別的,你讓一個罪臣前去,還說讓他全權負責,背後蘊藏的政治風險可有考慮過?

朱祐樘道:“懷大伴說要回蘇州養老,我已經應允了。他回去途中,可在施工現場長駐,全程監督。”

大臣們聽了非常意外。

皇帝居然讓病重的懷恩發揮餘熱,去南方實地監督李孜省?

要真是這樣的話……倒是可以商量。

雖然懷恩快死了,但懷恩對李孜省的憎惡,絕對毋庸質疑,且以懷恩的能力……監督治河工程,還不是小菜一碟?

“工部和戶部,也各自派出人手,再加上地方監察御史時時巡查和奏報,我想差不多夠了。”

朱祐樘道,“今年春汛馬上就要到來,涉及治河的許多準備事項必須及早展開……讓李卿家去,朕是放心的。”

誰說只讓李孜省去促成黃河改道?

既然是治河,就得防止在修建新河道的過程中,尤其是未來三年的春汛,全都得力保平穩渡過。

哪裡的河堤需要加固,哪裡需要搶險,哪裡需要轉移百姓,哪裡又需要調撥糧食賑災,都得有人負責。

張巒拱手道:“陛下英明。”

這話聽起來完全是在拍馬屁,但也是變相告訴在場人等,我跟皇帝是一夥的,我們的意見完全一致,看你們怎麼着吧。

有本事,跳出來反對啊!

徐溥道:“那陛下,李孜省以如何職務前去?”

“督造河道……”

朱祐樘一邊琢磨一邊道,“兼戶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河南、南直隸黃河沿岸州府,涉及黃河治理之事,聽憑其調遣。若有事直奏朝廷,無須跟地方布政使司接觸。”

這些事,顯然張巒提前跟皇帝打過招呼,做了前瞻性的建議。

徐溥想了想,好像挑不出毛病來。

至於李孜省出任的戶部右侍郎,更多是兼職,並不涉及實權,如此一來張巒的戶部右侍郎也無須更變。

朱祐樘道:“既如此,那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讓李孜省儘早前往南邊,諸位卿家,得饒人處且饒人,讓李孜省爲朝廷辦事,乃時下最好的選擇。請你們……不要再糾纏不休了。”

這話,帶有一絲哀求的意味,更多的卻是無奈。

當皇帝的都在求自己的大臣,不要去跟個證據確鑿是罪臣一般見識,這態度不能叫誠懇,而是叫……給你們臉,你們得接住啊。

如果這麼說都不行,接下來就得來硬的了。

你們是想讓朕直接誅殺一個在西北取得戰功的功臣嗎?他剛回來,就要被抄家殺頭?那以後朕如何服衆?

第722章 男人之間好說話第25章 吊起來賣第449章 國舅得當大官第677章 有我沒他242.第242章 奇葩不止一個357.第357章 下猛藥(求月票)356.第356章 深藏不露?79.第79章 人窮志短第742章 最好辦法第422章 皇宮是我家第452章 戀家的男人(求月票)第752章 豎子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387.第387章 用新不用舊(求月票)第214章 名聲(求訂閱和月票)第481章 交託第770章 只是點綴第186章 契約精神(求月票)第536章 效率第616章 臨別醒悟102.第102章 金鉤獨釣(求訂閱)第672章 首功之臣242.第242章 奇葩不止一個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191章 受冊(求票)第777章 嘚瑟276.第276章 孫子不急老太太急183.第18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求票)第16章 神醫和神棍只一步之遙114.第114章 強力對手(求月票)第711章 贏得人心110.第110章 送選如送嫁(第四更求月票)第63章 筆友第763章 今時不同往日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第583章 都不乾淨第38章 京城居大不易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第731章 全民參與270.第270章 賣官鬻爵,一本萬利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第547章 背後的力量第558章 來對了(求月票)第736章 穩坐釣魚臺第680章 病中的仁慈第776章 張口閉口都談錢第508章 我說了算(求月票)第424章 搬倉的老鼠第484章 我以二公子馬首是瞻第434章 最有威懾力的中官272.第272章 情由(求月票)第736章 穩坐釣魚臺第706章 不日將至第730章 人心險惡第411章 無憂的上位者第531章 不與他計較第635章 扯皮327.第327章 深得器重第776章 張口閉口都談錢第3章 爲五斗米折腰第619章 原形畢露第213章 關鍵點(求訂閱)第677章 有我沒他368.第368章 顛覆得還不夠徹底第615章 雞犬升天第467章 爭論第601章 宅心仁厚第17章 大智慧第562章 大人物(求月票)第730章 人心險惡第632章 不保守284.第284章 辦事的和背黑鍋的第531章 不與他計較第583章 都不乾淨第419章 左右不是人第591章 欺行霸市第545章 最大的問題第487章 你我都有個好前途第199章 以身入局(求保底月票)320.第320章 送禮的門道第744章 理不辯不明第200章 抽絲剝繭(第二更)388.第388章 太嫩(求月票)第651章 軟骨頭,用不得第745章 爭論第447章 有權的人在哪兒都一樣第184章 投石問路(求月票)72.第72章 不聽不理不問380.第380章 姓張的有大病第576章 張巒的“朋友”第657章 命裡有時終須有377.第377章 用意(求月票)380.第380章 姓張的有大病第725章 聽個響第49章 出門全靠混292.第292章 聖意難違第209章 渾然天成265.第265章 趁勢而爲(求票)第64章 挑撥離間
第722章 男人之間好說話第25章 吊起來賣第449章 國舅得當大官第677章 有我沒他242.第242章 奇葩不止一個357.第357章 下猛藥(求月票)356.第356章 深藏不露?79.第79章 人窮志短第742章 最好辦法第422章 皇宮是我家第452章 戀家的男人(求月票)第752章 豎子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387.第387章 用新不用舊(求月票)第214章 名聲(求訂閱和月票)第481章 交託第770章 只是點綴第186章 契約精神(求月票)第536章 效率第616章 臨別醒悟102.第102章 金鉤獨釣(求訂閱)第672章 首功之臣242.第242章 奇葩不止一個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191章 受冊(求票)第777章 嘚瑟276.第276章 孫子不急老太太急183.第18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求票)第16章 神醫和神棍只一步之遙114.第114章 強力對手(求月票)第711章 贏得人心110.第110章 送選如送嫁(第四更求月票)第63章 筆友第763章 今時不同往日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第583章 都不乾淨第38章 京城居大不易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第731章 全民參與270.第270章 賣官鬻爵,一本萬利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第547章 背後的力量第558章 來對了(求月票)第736章 穩坐釣魚臺第680章 病中的仁慈第776章 張口閉口都談錢第508章 我說了算(求月票)第424章 搬倉的老鼠第484章 我以二公子馬首是瞻第434章 最有威懾力的中官272.第272章 情由(求月票)第736章 穩坐釣魚臺第706章 不日將至第730章 人心險惡第411章 無憂的上位者第531章 不與他計較第635章 扯皮327.第327章 深得器重第776章 張口閉口都談錢第3章 爲五斗米折腰第619章 原形畢露第213章 關鍵點(求訂閱)第677章 有我沒他368.第368章 顛覆得還不夠徹底第615章 雞犬升天第467章 爭論第601章 宅心仁厚第17章 大智慧第562章 大人物(求月票)第730章 人心險惡第632章 不保守284.第284章 辦事的和背黑鍋的第531章 不與他計較第583章 都不乾淨第419章 左右不是人第591章 欺行霸市第545章 最大的問題第487章 你我都有個好前途第199章 以身入局(求保底月票)320.第320章 送禮的門道第744章 理不辯不明第200章 抽絲剝繭(第二更)388.第388章 太嫩(求月票)第651章 軟骨頭,用不得第745章 爭論第447章 有權的人在哪兒都一樣第184章 投石問路(求月票)72.第72章 不聽不理不問380.第380章 姓張的有大病第576章 張巒的“朋友”第657章 命裡有時終須有377.第377章 用意(求月票)380.第380章 姓張的有大病第725章 聽個響第49章 出門全靠混292.第292章 聖意難違第209章 渾然天成265.第265章 趁勢而爲(求票)第64章 挑撥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