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贏得人心

懷恩和覃吉前後腳從幹清宮出來。

此時的懷恩已深切感受到自己大限將至,面對一個逐漸有主見的皇帝,還有看似已能勝任司禮監掌印之職的覃吉,他深切感受到能力再強也不及關係親近來得有用。

皇帝似乎更信任眼前這個曾經服侍他多年、朝夕相伴的老僕,而對他懷恩只有禮數上的尊重。

覃吉出宮去傳話前,本要請示一下懷恩的意見。

懷恩卻笑着搖了搖頭,表示拒絕,隨後便與覃吉分道而行。

當天下午,張延齡就得知李孜省成功勸服韃靼人入朝上貢的消息,隨後便趕去張巒所在的外宅,將情況告知。

而此時的張巒,正在祁孃的攙扶下,來到外面院子裡曬太陽。

“爲父這不……身子骨好一些了麼,臥牀久了四肢都像生鏽了一樣,稍微活動一下關節就咔咔作響,於是就出來走走,不會着涼的……你放寬心。”

張巒大概也怕兒子把事情想歪了,趕緊出言解釋。

張延齡道:“腿在你自個兒身上,你自己也知道病情輕重,你實在要做什麼,我阻擋不了,但最終傷害的是你的身體,影響的是你的壽命。我此來是告訴爹,李孜省成事了。”

“哈哈,我就知道。”

張巒頓時一臉振奮,擡手對祁娘道,“你先暫去吧,今晚過後,我就回府宅……這幾天叨擾了。”

祁娘連忙道:“老爺,您這是說的哪裡話?”

張巒感慨道:“出來這麼久,也不知家裡邊怎麼樣了……兒啊,你一會兒跟我說說家裡的情況,尤其是你那個不讓人省心的大哥……”

說着還瞅了正離開的祁娘一眼,好似在責怪對方走得不夠堅決及時。

……

……

祁娘內心也在納悶兒。

自家這位老主人,那就是不着調的代名詞,但看起來好像又做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人在家中躺,就能爲朝廷建功立業?

難怪那位神通廣大的龐大管家,對這位老主人推崇有加,看來真不是一個國丈身份能解釋得通的。

張延齡側頭看到祁孃的背影消失在月門後,搖了搖頭,走到張巒身前問道:“爹,要我扶你回房休息嗎?”

“不用了。”

張巒擺擺手,指着旁邊的凳子道:“你且坐下來歇歇。具體是怎麼回事,你與爲父詳細道來。”

張延齡當即把從覃吉那兒傳來的最新消息詳細告知。

尤其提到皇帝決定讓覃吉配合張延齡負責接待韃靼來使之事。

“我也不知姐夫作何打算,但聽覃公公的意思,這是姐夫主動提出來的,大概考慮到你正在養病,不想勞煩你。”

張延齡隨意地說道。

張巒聽了,不以爲然地聳聳肩,道:“我本就不適合幹這個。先前一次讓我去接待那個什麼朝鮮使節,我就頭疼。此番你正好去鍛鍊鍛鍊,記得把你大哥帶上,讓他也好長長見識。”

張延齡不滿地抗議:“爹,你既然知道你大兒子不讓人省心,怎麼還非把他塞給我?教導兒子不是你的事嗎?”

“幫爲父栽培一下你兄長都不行?”

張巒厚着臉皮道,“爲父攏共就倆兒子,總不能差太多吧?你以前不也不開竅嗎?說不定在你的提點下,他能幡然醒悟呢?”

“呵呵。”

張延齡心說,那可就難了。

我這是再世爲人,靠兩世的記憶才擁有的本事。

至於你那大兒子……

作爲一個驟然富貴的土著,能保留本心,不爲非作歹就算不錯了,你還想讓他有出息?

真是太瞧得起他了!

關鍵是你這個當父親的,也沒帶好頭,張家的家教一點兒都不嚴格,根本就培養不出像樣的人才。

張巒面子有些掛不住,起身道:“聽你小子說話真費勁兒……你來這兒就是通知我這個?說完了就回去吧……放心,明早我會回府的。”

張延齡道:“爹,我沒催你回府啊,要真覺得這邊服侍更周到,多住幾天也行。”

張巒回頭打量兒子,問道:“我都在這兒趴這麼久了,還讓我繼續貓着?家裡沒事找我就算了,朝中就真不需要我?不過,怎麼總感覺……朝廷有我沒我都一個樣啊……”

“那……爹,你想怎麼突出你自己?”

張延齡問道。

張巒道:“總得有什麼事,讓我費費心?哪怕是先聽個響,然後我把事轉交給你,讓你負責也行啊,總歸要體現出爲父在朝堂的價值。”

張延齡笑道:“這不就讓咱們家的人去接待韃靼使節麼?只是這次找的人是我,不是你罷了。

“要不這樣,爹你明早就上朝,讓別人知道你活着,且有能力和精力爲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嘖嘖,你小子,什麼好話落到你嘴裡,聽起來怎就那麼彆扭呢?”

張巒皺眉抱怨一聲,隨即道,“李孜省也是的,非得給我送什麼戲班子,我喜好什麼他不知道嗎?真是沒勁兒!”

這話一出,張延齡就知道老父親隨着身體日益好轉,又開始按捺不住內心的躁動。

先前感覺自己快死時,這老父親還在那兒當寒號鳥,說什麼要把外宅的人都給遣散,說什麼要修身養性云云。

結果這邊都還沒痊癒呢,就好了傷疤忘了疼,又惦念起女人來。

“爹,好好養着,你身子骨虛弱不堪,爲了多活幾年,一定要注意修心養性,規避女色。”

張延齡朝張巒離開的背影說道。

張巒頭也不回,道:“知道了,真囉嗦。爲父命大,加上你又孝順,晚年一定會過得很幸福。”

……

……

隨着消息傳開,有關李孜省的作爲,在朝中再也不是秘密。

當天下午日落前,朝中主要衙門都開始流傳這件事,而最着惱的自然是一心等着看李孜省和張巒笑話的內閣首輔劉吉。

“怎麼回事?仗不打了?這李孜省,好生窩囊。臨陣退縮也就罷了,竟還賣國求榮?簡直不可理喻!”

劉吉痛斥道,“這種狼子野心之輩,就不該留在朝中……不知六科、都察院和翰林院有多少人要參劾他?明早聯合一下,這次看我不拿下他祭旗!”

徐溥在旁邊,顯得很淡然,不答反問:“劉老,請問您打算以什麼名義上疏彈劾李孜省?”

劉吉道:“我說得還不夠清楚嗎?臨陣逃脫啊!他戰場取勝,未能乘勝追擊,反倒是消極避戰,退縮到偏關躲起來,面對韃靼人的進犯,他身爲山西巡撫未能擔負起抵禦來犯之敵的責任,還主動求和。這是何等卑劣的行徑?”

“唉!”

徐溥微微嘆了口氣,道,“很多事,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有不同的解讀。”

劉吉皺眉道:“聽你這話裡的意思,你是不打算帶頭參劾他咯?還默認他這種卑劣行徑有可取之處?那以後戰場上誰還會爲朝廷效死命?臨陣都跑去講和了!最後吃虧的不還是大明?這麼淺顯的道理,就沒人懂嗎?”

徐溥道:“可他也未折辱大明軍威啊!”

“什麼軍威?”劉吉不以爲然道,“先皇時爲何不跟韃靼人講和?就是一頓狠打!把韃靼人打得抱頭鼠竄,你再看現如今,竟都淪落到要接受外夷朝貢,爲此朝廷要賜予他們數倍賞賜,再給他們開邊貿的便利?請問威風何在?”

徐溥無言反駁。

從情理上來說,他也認可劉吉的說法,畢竟李孜省這次的作爲,不見得有多光彩。

或者說,站在文臣的角度,你李孜省選哪條路都是錯的。

除非你李孜省真有本事能連戰連捷,且怎麼打都不重樣……

但就算是老打勝仗,也不能“勞民傷財”,最好是自行籌措兵馬,自行籌備糧食,打完仗也不用朝廷升賞,且能心平氣和等着別人去給他挑毛病。

現在李孜省只是“小勝”,隨後就跟韃靼人講和,同意韃靼人上貢的請求。

顯然不能讓文官們滿意。

劉吉道:“他如此擅做決定,就沒人管嗎?”

徐溥皺眉不已,提醒道:“劉老,您不會不知道,其實陛下早就下了一道旨意,同意讓他接納韃靼人前來京城納貢的吧?”

“竟有此事?爲何我不知?”

劉吉顯得很驚訝。

徐溥心想,別人都叫你劉棉花,知道你在其位不謀其政。

就說咱內閣,明明就兩個人,而你卻能做到安心喝茶,啥都不幹,且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幾乎把所有政務都丟給我……如此你怎能安心?且還有臉說出你不知道有這回事?

徐溥道:“眼下翰林院內正在商議新閣臣人選,不知劉閣老有何意見?”

“誰都行,唯獨張來瞻不行!”

劉吉斬釘截鐵道,“他若入閣,必將貽害大方!這點你不否認吧?”

以前劉吉雖然不覺得自己跟徐溥是一條心,但至少覺得,徐溥等翰林院的傳統大臣,都站在反對張巒入閣的立場上。

可眼下……

他心中卻沒那麼確定了。

徐溥難能可貴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點頭道:“不否認。”

“那不就得了?陛下可是有言在先,若是李孜省在西北建功,就讓張來瞻入閣。”劉吉道,“眼下李孜省的作爲絕對不能算作建功!這立場,你們得堅定啊。尤其對韃靼人朝貢之事,得把影響往嚴重了去說,讓陛下有個先入爲主的壞印象。”

徐溥心說,你這話是啥意思?

讓我們衆口鑠金,睜着眼睛說瞎話,黑的說成白的,讓皇帝先入爲主覺得張巒和李孜省是在禍國殃民?

就算不承認張來瞻神通廣大,但也不能違背世人常識啊。

徐溥無奈道:“劉老,您知道今日此消息一出,在京大小官員和百姓的反應是怎樣的嗎?”

“痛心疾首,恨不能……等等。”

劉吉突然瞪大眼睛看向徐溥,問道,“你這話是何意?莫不是朝中人都覺得,張來瞻和李孜省幹得好,他們是大明的股肱棟樑不成?咳咳,可別忘了他們是什麼出身!道士和外戚,都不可取!”

徐溥苦笑道:“就算同僚對其出身頗有微辭,可市井升斗小民,卻是……唉!對這二人推崇不已。”

劉吉黑着臉道:“無知之徒,竟分不清是非曲直?”

徐溥嘆道:“既能領兵打勝仗,又能招撫外夷,令其來京請罪,把斷了多年的朝貢給續上,這本就是安定人心之舉。

“京城百姓都不想連年戰亂,畢竟光是今個冬天一番籌措錢糧,就讓京師糧價騰貴。要是再打下去,就怕……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哪。”

……

……

徐瓊府宅。

沈祿見不到張巒,趕緊去找徐瓊告知好消息。

但其實消息根本不用他去傳報,因爲李孜省的奏疏已超出通政使司的框架,鬧得人盡皆知。

“好事啊。”

沈祿笑着說道,“既打了勝仗,還收攏了人心,恩威並施,話說這位李尚書真乃不世出的名臣良將。他回朝後,至少也該有個六部侍郎當當。”

徐瓊神色頗爲淡然,問道:“朝中誰能容得下他?”

一句話,就好像在沈祿頭上澆了一盆冷水。

沈祿道:“徐公……您的意思是……李孜省以後仍舊無法在朝中立足?這位李尚書,也算是承前啓後的關鍵人物,先皇臨終時,對他期望可是頗高的。”

徐瓊搖頭道:“朝中沒幾人認同他。就算是曾經對他恭敬和攀附之人,如今不也都離他而去麼?”

沈祿心道,你是在說你自己嗎?

別人或對李孜省無感恩之心,但你徐瓊可是承蒙了他不小的恩惠,要不是李孜省在先皇末期幫你調來京師爲侍郎,只怕你現在還在南京清水衙門裡混日子吧?

隨即徐瓊又做出補充:“有幾人會像你我一樣,惦記李尚書的能力,以及他對朝廷所做出的貢獻?”

“是啊。”

沈祿聽出點什麼,但又不是很確定。

“你見過來瞻了?”

徐瓊問道。

沈祿嘆息:“他一直在外邊靜養,連如今是否在京城,在下都不能確定,就算想見也見不到他人啊。”

徐瓊道:“年初就是吏部考選,天下官員到京者不少,旁人府上賓客盈門,不管是否門客,都來者不拒。唯獨來瞻卻於此時隱匿於朝,這是想避世,還是想徹底放手不管啊?”

“那我試着去見見他。”

沈祿聽出其中訣竅。

此時李孜省配合張巒在西北有了作爲,正是利用二人聲望,發展黨羽派系的最好時機。

不然的話,就算張巒再有本事,再得皇帝的信任,也是個光桿司令,做事沒人擁護,政令也難以推行開。

要是能在京師和地方上多發展些人脈,做事可就方便多了。

徐瓊又道:“你是得去問問他,黃河河工項目是否要無限期拖延下去?如果非要等那人回朝後再推進,只怕今年又要延誤……畢竟再過兩個月,就到夏收農忙時。”

“對對對。”

沈祿道,“這修河工,最好是趁着農閒,今年黃河春汛馬上就要到來,朝廷各項準備也在有條不紊推進。這夏收非常重要,到那時真不適合推進河工事,我得趕緊催促來瞻。”

徐瓊點頭道:“看來有時候你也需要有人提醒。來瞻不問事,就得你多去走走,我這邊始終不方便。”

沈祿好似個稱職的跑腿人般,笑着道:“明白,來瞻不上心,我就多盯着點兒。但不得不說,來瞻做事可是雷厲風行的,要麼不做,做起來……絲毫也不含糊。好在現在他二子延齡一直都在外奔波,有賢侄在,我等其實不用太過擔心。”

徐瓊聞言皺眉。

你不指望國丈張來瞻做事,卻把希望寄託到他那沒成年的兒子身上?

顯然徐瓊作爲傳統文臣,看不上張延齡這種初出茅廬的小子。

在他看來,再牛逼的稚子,那也是熊孩子……自家再懂事的晚輩,以其十二三的年歲,也看不出有能耐去接觸朝事。

能做到克己復禮,修身養性,再去進修學業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一個稚子本事再大,真就能到撐起一片天的地步?

說出去誰信?

但沈祿似乎對此非常確信,笑着便告辭而去。

311.第311章 我是急脾氣(求月票)273.第273章 進翰林院的門路第474章 狐狸窩第430章 不能帶壞風氣100.第100章 靠譜(求首訂)第31章 這就飄了?第534章 不着調316.第316章 買辦和講官第583章 都不乾淨276.第276章 孫子不急老太太急340.第340章 他的春天,我的末日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144.第144章 一代英雌117.第117章 意外(求訂閱)第704章 場面人385.第385章 跑不掉(求保底月票)第548章 我是你的炳坤377.第377章 用意(求月票)第489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第439章 讓功第207章 小諸葛出馬137.第137章 老實人(第二更求月票)第695章 態度第441章 三天變一天(求月票)第723章 打壓他不影響針對你85.第85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627章 立功的機會165.第165章 暴風雨來臨(求月票)330.第330章 一字記之曰貪223.第223章 睿智第655章 自己人117.第117章 意外(求訂閱)291.第291章 專業解夢人第47章 街知巷聞第406章 好戲子120.第120章 顯眼75.第75章 能避則避第565章 真相(求月票)第57章 嘴開過光第42章 投機取巧401.第401章 窺探人心的高手第677章 有我沒他254.第254章 異想天開第492章 瞠目結舌第678章 打不過就避365.第365章 依偎取暖第702章 公與私354.第354章 名不虛傳第443章 一身狗皮(求月票)第692章 一反常態第715章 志趣高潔第522章 眼沒瞎105.第105章 喜婚無喜(第六更求訂閱)第583章 都不乾淨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70.第70章 郎情妾意?269.第269章 能坑一個是一個(求票)第574章 出手第752章 豎子第575章 給他臉了第689章 誰更重要?第721章 攻擊點第602章 一舉多得第705章 格局第609章 欣然接受274.第274章 天道第707章 大國威風177.第177章 生意經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第436章 搶飯碗343.第343章 翁婿之間第409章 買船票第66章 通信第596章 站哪邊?115.第115章 各有關係(第五更求支持)283.第283章 看戲第704章 場面人第481章 交託81.第81章 懷疑第581章 探牢第24章 親力親爲第557章 文壇盛事291.第291章 專業解夢人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第431章 心中的惡魔第522章 眼沒瞎第62章 天意人心73.第73章 謹小慎微第29章 南轅北轍第436章 搶飯碗第30章 財可通天125.第125章 鬧劇第512章 以進爲退第495章 十萬火急102.第102章 金鉤獨釣(求訂閱)117.第117章 意外(求訂閱)111.第111章 成長(求月票)第535章 莫得罪女人178.第178章 改弦更張
311.第311章 我是急脾氣(求月票)273.第273章 進翰林院的門路第474章 狐狸窩第430章 不能帶壞風氣100.第100章 靠譜(求首訂)第31章 這就飄了?第534章 不着調316.第316章 買辦和講官第583章 都不乾淨276.第276章 孫子不急老太太急340.第340章 他的春天,我的末日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144.第144章 一代英雌117.第117章 意外(求訂閱)第704章 場面人385.第385章 跑不掉(求保底月票)第548章 我是你的炳坤377.第377章 用意(求月票)第489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第439章 讓功第207章 小諸葛出馬137.第137章 老實人(第二更求月票)第695章 態度第441章 三天變一天(求月票)第723章 打壓他不影響針對你85.第85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627章 立功的機會165.第165章 暴風雨來臨(求月票)330.第330章 一字記之曰貪223.第223章 睿智第655章 自己人117.第117章 意外(求訂閱)291.第291章 專業解夢人第47章 街知巷聞第406章 好戲子120.第120章 顯眼75.第75章 能避則避第565章 真相(求月票)第57章 嘴開過光第42章 投機取巧401.第401章 窺探人心的高手第677章 有我沒他254.第254章 異想天開第492章 瞠目結舌第678章 打不過就避365.第365章 依偎取暖第702章 公與私354.第354章 名不虛傳第443章 一身狗皮(求月票)第692章 一反常態第715章 志趣高潔第522章 眼沒瞎105.第105章 喜婚無喜(第六更求訂閱)第583章 都不乾淨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70.第70章 郎情妾意?269.第269章 能坑一個是一個(求票)第574章 出手第752章 豎子第575章 給他臉了第689章 誰更重要?第721章 攻擊點第602章 一舉多得第705章 格局第609章 欣然接受274.第274章 天道第707章 大國威風177.第177章 生意經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第436章 搶飯碗343.第343章 翁婿之間第409章 買船票第66章 通信第596章 站哪邊?115.第115章 各有關係(第五更求支持)283.第283章 看戲第704章 場面人第481章 交託81.第81章 懷疑第581章 探牢第24章 親力親爲第557章 文壇盛事291.第291章 專業解夢人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第431章 心中的惡魔第522章 眼沒瞎第62章 天意人心73.第73章 謹小慎微第29章 南轅北轍第436章 搶飯碗第30章 財可通天125.第125章 鬧劇第512章 以進爲退第495章 十萬火急102.第102章 金鉤獨釣(求訂閱)117.第117章 意外(求訂閱)111.第111章 成長(求月票)第535章 莫得罪女人178.第178章 改弦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