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格局

李孜省把徐保叫到他臨時的巡撫衙門,劈頭蓋臉教訓了一頓。

語氣非常重,以至於覃昌站在旁邊都想勸上兩句……

咱再怎麼說也得用本地人馬來調查前線情報以及準備下一步與敵交戰,你不能上來就把他一棍子打死吧?

等李孜省把徐保屏退。

覃昌終於忍不住走了過去,問道:“至於如此嗎?話重了!容易讓其心生逆反,別給我們找麻煩纔好。”

“哼!”

李孜省冷冷道:“有麻煩讓他儘管找。”

覃昌苦着臉道:“韃子日益逼近,有一部距離偏頭關也就二十多裡地了,咱不是還得靠他們去打仗嗎?罵不得啊。”

“指望他們?”

李孜省甩甩袖子,不屑一顧地道,“先前一次他們就沒出手幫襯,難道這次就會了?就算我是本地巡撫,那也是流官,他們知我在偏關待不長久,根本就不會把我的話當成金科玉律,能糊弄就糊弄!”

覃昌好奇地問道:“那您……指望誰來打仗?”

“還能有誰?當然是目前的山西總兵官——保國公朱永啊!”李孜省道,“覃公公先前不是說,他已經領兵往關口來了嗎?”

“他!?”

覃昌多少有些無語,提醒道,“先前朱永可是很不給您面子的,大有要跟您對着幹的意思,現在聽說您升了巡撫,他才眼巴巴地跑來幫忙!這種人,可信嗎?”

李孜省聳聳肩,問道:“他可不可信,關我何事?”

“……”

覃昌覺得李孜省說話已經顛三倒四了。

你指望他幫你打仗,卻不關心他可信與否?

李孜省笑眯眯地問道:“覃公公啊,你想再得一份軍功嗎?”

“誰不想?”

覃昌理所當然地道,“咱家想,保國公想,這偏關守軍將士也都想啊!”

“欸,覃公公,你這話就不對了,想歸想,但熱衷程度始終是有差別的。”李孜省滿含深意地看了覃昌一眼,續道,“你說這邊關的老油子,有幾個會跟王千戶那樣,真心實意給我們賣命的?我們在偏關外打了勝仗,偏關守軍能給我們好臉色看?”

“這……”

“就算我是本地巡撫,他們也會拼命把我架空,讓我有勁兒也使不上。再看看保國公,他與你我一樣,都是個過客,他還想讓他兒子在軍中積累威望,難道說他保國公府不想當大明第一勳臣之家?”

覃昌笑道:“您這一說,還挺有道理的。但他麾下都是京營人馬,說句難聽的,那戰力不行啊,遠不及邊軍來得精銳。”

李孜省撇撇嘴道:“邊軍什麼貨色?你信他們?先前一戰你也看到了,要說臨陣退縮,無論邊軍還是京軍,都一個鳥樣!反倒是京營人馬裝備更爲精良,看上去也更加唬人!我們要的是把韃靼人嚇走,你真以爲後面還會有什麼大戰呢?

“這年頭,誰不怕死?”

……

……

朱永帶着京營人馬,沒有直接開進關口,而是在偏頭關南門外一處山頭駐紮。

軍容還算齊整。

不過這對偏關內的守軍來說,就顯得很有壓力了。

剛來個李孜省,還沒怎麼着呢就升了巡撫。

後續來個保國公又是新任山西總兵官……

感情我們這些邊軍將士,得受這麼一羣京師來的大佬統調?有功勞,這羣大佬一定會拼命往自己懷裡摟,送死的事一定是讓我們去幹……

隨後朱永便讓兒子朱暉守在軍中,他自己則親自進城來見李孜省。

李孜省和覃昌接見了朱永。

見到朱永,李孜省當即便問:“公爺,您押運的軍糧可有隨軍帶來?”

覃昌聞言不由一怔。

心說還是你李孜省說話直接……

可能咱都知道京營的人馬在打硬仗的時候指望不上,所以眼下最重要的,卻是朱永手頭上運到西北來的那批軍糧。

朱永拱手解釋:“軍情緊急,二十萬石軍糧,走到宣府城即卸去大半,隨後我便領兵,馬不停蹄馳援偏頭關而來。”

覃昌一聽急了,問道:“保國公,你把糧食卸在宣府城作甚?那批軍糧又不是全給宣府鎮的。卸掉一半……他們吃得下嗎?”

“覃公公,話不能這麼說。”

李孜省笑了笑,好像是在替朱永開脫,“公爺應該是聽說我們這邊爆發大戰,不得已趕緊卸掉包袱,緊趕慢趕前來增援我們,不過是把押運的糧食暫時存放在宣府而已。”

覃昌聞言皺眉。

心想,感情我成唱黑臉的那個了?

你李道長做人不厚道啊。

李孜省笑問朱永:“剩下的一半,公爺都帶來了吧?”

“是的。”

朱永顯得有幾分爲難,“但李中丞,您該知曉,我軍中畢竟有幾千號人,這一路上吃喝拉撒耗費也不少。尤其是軍馬所用……”

覃昌氣呼呼地道:“你就直說吧,二十萬石糧食現在還剩下多少?”

顯然以覃昌這樣司禮監太監出身的人來說,根本不用給勳貴什麼面子。

你們勳臣就算是世代顯貴,但再顯赫那也是外臣,我落魄的司禮監太監怎麼也有三千釘,而你朱永算什麼東西?

你有資格跟皇帝直接對話嗎?

朱永道:“刨除軍中的開銷……大概還有四萬石糧食可調配。”

“什麼意思?”

覃昌問道。

李孜省笑着說道:“保國公所說的四萬石,應該不包括你麾下人馬開銷所用,是這意思吧?”

“這個……”

朱永道,“七天內自然是不需要的,但過了七天,估計又要從中劃撥了。”

覃昌道:“十萬石糧食這麼不經消耗嗎?怎麼就只剩下四萬石了?”

李孜省置若罔聞般,趕緊道:“咱得趕緊讓宣府那邊把剩下的十萬石糧食運過來。保國公您說呢?”

朱永道:“李中丞,您應該知曉,這糧食入庫容易出庫難。當時是卑職疏忽,想的是趕緊前來增援,就把糧食存在了宣府。眼下要調出來……”

“咋的,宣府還不給調,是吧?”覃昌生氣地道,“信不信我去參劾他們,讓他們吃不了兜着走?”

朱永心想,你覃公公作爲宮裡的老人,有着那麼高的身份和地位,難道就只會無能狂怒嗎?

不過隨即朱永便明白了什麼。

你們這是唱雙簧,故意表演給我看呢?

但就算我是國公,在您二位面前……地位還是遠有不如,您二位實在沒必要在我面前搞這套吧?這是要演給誰看呢?

李孜省點頭:“經公爺這一說,我倒是明白了許多。”

覃昌回頭打量李孜省,好似在問,你又明白啥了?

李孜省道:“這糧食運到宣府,沒用到宣府的人力、物力,直接就存到宣府糧倉內,自然沒啥。但問題是支取的時候,就要包括卸貨、裝貨的開銷,涉及調用人力,以及僱傭車馬等費用,再涉及衙門口的修繕,還有蟲蛀損耗等等……十萬石運到偏頭關來,估計也就剩下個四五萬石。”

覃昌心說,你還挺懂行的。

但咱能不能別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宣府那羣人,就不能慣着他們!

畢竟咱這邊馬上要打硬仗,亟需大批糧食。

朱永補充道:“李中丞所言極是,他們一定會找各種理由剋扣,其實還得刨除本來就要在宣府卸下的三萬石糧食……可能運過來的,能有個三萬石糧食就已經很好了。且還需要時間,十天半個月內怕是等不到了。”

覃昌責備道:“早知如此,你何必要在宣府卸貨?運過來,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朱永無奈道:“覃公公,您不能怪卑職啊,要不是卑職將糧食卸掉,怎能輕裝上陣?怕是如今還在趕來偏頭關的路上。”

“走慢點兒,又死不了!”

覃昌顯得很氣惱,口中仍抱怨不休。

但似乎他自己也知道,這種埋怨毫無意義。

李孜省笑着說:“如果走得慢了,會讓韃靼人有機可趁。這糧食放到宣府,那也是給大明邊軍將士使用,總好過於被韃靼人搶走吧?”

“是啊。”

朱永隨聲附和。

他突然覺得,李孜省還是很有人情味的。

就算是演戲,那話說出來,聽着也讓人覺得溫暖。

李孜省道:“再說了,保國公帶着人馬前來,將極大地震懾韃靼人,讓敵人知曉我們與之對戰的決心和勇氣。

“正因爲如此,韃靼人才沒有急着前來叩關乃至毀關,與我們對峙不出。若保國公遲幾天來,我們是否能守住偏頭關,還另說呢。”

覃昌道:“韃靼人有那麼大的膽量,敢來做扣關毀關之舉?”

朱永急忙道:“覃公公,以卑職之前戍邊多年的經驗來看,韃靼人報復心非常強,這次您跟李中丞讓他們吃了大虧,他們一定會想辦法報復。

“眼下已查到,韃靼調撥大批人馬正在往偏頭關方向集結,卑職認爲,以我軍目前的人馬數量,並不足以抵禦。”

“保國公,你這是在跟咱家強調,你有治軍的經驗,而咱家沒有?所以你比咱家說話更權威?”

覃昌聽了越發來氣。

朱永道:“卑職不敢。”

李孜省笑道:“有保國公在,始終能放心些。我已經在想辦法籌措錢糧,目前偏頭關內外能調用的糧食,我都已經徵調上來了。眼下我們得趕緊想出對策來,將韃靼人擊退纔是。”

這下覃昌和朱永同時打量李孜省。

心裡都在想。

你李孜省果然“賊心”不死啊。

有了前一回偷襲成功的經驗,還想如法炮製,來個第二次?

你可知人家韃靼人有了防備?

要是第二次你偷襲不成,很可能讓你吃不了兜着走!

覃昌道:“現在城裡能住人的地方已不多了,偏頭關需要擴建。難道讓保國公所部人馬一直駐紮在城外?”

李孜省道:“韃靼人目前沒有進犯的跡象,人馬不應全都蜷縮在城內。本官倒覺得,讓保國公所部人馬留守城外,也未嘗不可。糧草什麼的,也暫時存放於城外。”

“啊?”

覃昌一時間有些迷糊。

你讓朱永統率的京營人馬駐紮在城外,這可以理解。

畢竟京軍跟邊軍間有利益衝突,強行擠在一塊兒,肯定會爆發矛盾。

但你把糧食也放在城外,算幾個意思?

不怕韃靼人硬搶?

李孜省問道:“保國公,您覺得呢?”

“一切都聽李中丞的。”

朱永笑道,“卑職都按您的吩咐行事。”

覃昌口中嘀咕:“早幹嘛去了?”

李孜省道:“那好,糧食暫時不必往城裡運。城內事務,你也不用多過問,只需整頓好麾下人馬,隨時聽候調遣便可。咱爭取再勝一陣,所有人都有軍功!”

……

……

朱永拜會過兩位實權人物後,趕緊帶着親隨出城安排。

李孜省爲表示自己的重視,甚至親自送朱永出城。

等把人送走。

覃昌和李孜省立在城頭,看着城外一里多遠外半山腰旌旗招展的軍營。

覃昌道:“糧食爲何不運進城來?留在城外,怕不安穩啊。”

李孜省嘆道:“咱不是得讓城外的人馬也感受到濃濃的信任?還有,如果糧食都運進城來了,這韃靼人真要殺過來,咱調得動城裡這羣老爺兵嗎?”

“呵。”

覃昌突然恍悟過來,道,“你的意思是說,城裡的邊軍哪怕爲了守住糧食,也得出城去拼命?”

“嗯。”

李孜省道,“這是一方面的原因。”

覃昌道:“還有旁的原因,爲何不跟咱家說清楚呢?”

李孜省道:“覃公公,這批糧食可不是隻供給偏關一地的。你要是把糧食運進關口來,韃靼人又突然退兵了,你還能把糧食繼續運往西北嗎?偏關地方上,肯定也會跟宣府一樣,想方設法把這批糧食給截留下來啊。”

“嘶……”

覃昌聞言吸了口涼氣,道,“還是您李大人懂得官場的人情世故。不過嘛……”

李孜省笑着道:“覃公公請賜教。”

覃昌道:“你都是山西巡撫了,你不照顧山西本地將士,卻是爲西北其他地方的將士考慮?

“咱家現在也算是本地鎮守中官,咱家倒覺得,這糧食留在偏關,沒什麼不好。”

李孜省感慨道:“咱們得講格局啊。覃公公,要是韃靼人撤走了,咱要麼繼續完成皇差,往西北運送軍糧物資,要麼就此打道回府。

“你還真想留在山西過日子呢?這地方……太過清苦。我這修道之人都受不了。我想,像覃公公這樣養尊處優之人,就更不適應了吧?”

第672章 首功之臣第700章 打着旗號唱反調275.第275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167.第167章 大哥的風采(求票)第23章 真乃義士第698章 寒號鳥383.第383章 昏招迭出(求月票)121.第121章 願得一人心(求訂閱)第441章 三天變一天(求月票)第32章 真相大白第44章 穿針引線315.第315章 這條船不是賊船第624章 出門事事難390.第390章 上行下效第520章 悔不當初第492章 瞠目結舌第524章 送功勞?347.第347章 高興太早了第687章 病中驚坐起(求保底月票)第627章 立功的機會329.第329章 秘辛(求月票)258.第258章 更炸裂(求月票)第740章 付出就得有回報第188章 瞧這一家子(求票)第755章 一層身份足矣第699章 稱職的幕賓第48章 “遠大志向”第495章 十萬火急338.第338章 悲面虎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第765章 有事就找張國丈第738章 密會第622章 賣個破綻271.第271章 難題(求票)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181.第181章 開天闢地頭一遭(求票)第671章 見好就收第577章 對人不對事第587章 秘辛第641章 退縮第435章 耿直的騙徒384.第384章 無能(求保底月票)第744章 理不辯不明第748章 產業佈局第642章 話說半截第3章 爲五斗米折腰第505章 連口湯都喝不着第12章 夢想照進現實第650章 富貴病第707章 大國威風172.第172章 納采問名第44章 穿針引線第538章 動機第712章 有備無患第543章 權臣158.第158章 事到臨頭102.第102章 金鉤獨釣(求訂閱)343.第343章 翁婿之間第711章 贏得人心第698章 寒號鳥第212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求訂閱)391.第391章 辦事無須直接第208章 格局(求訂閱和月票)第544章 考驗開始第707章 大國威風第767章 來就是幹活的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330.第330章 一字記之曰貪第635章 扯皮394.第394章 談判(求票!)383.第383章 昏招迭出(求月票)第703章 用人不疑第642章 話說半截第479章 人之常情163.第163章 該來的總會來(求票)第589章 到此爲止?第52章 上一課?148.第148章 嘚瑟(求月票)146.第146章 角力(求月票)第727章 幡然醒悟309.第309章 就算不說也要給他升官399.第399章 大明柱樑第568章 次功和首功第570章 官方渠道和私人途徑97.第97章 緣盡於此?第669章 全看這一哆嗦第766章 開礦第471章 杞人憂天未雨綢繆第692章 一反常態第592章 虎落平陽272.第272章 情由(求月票)252.第252章 要服衆129.第129章 先喜爲敬(求訂閱)第479章 人之常情91.第91章 無奈的選擇第189章 進可攻退可守(求票)第33章 遷徙297.第297章 畫餅93.第93章 萬事俱備
第672章 首功之臣第700章 打着旗號唱反調275.第275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167.第167章 大哥的風采(求票)第23章 真乃義士第698章 寒號鳥383.第383章 昏招迭出(求月票)121.第121章 願得一人心(求訂閱)第441章 三天變一天(求月票)第32章 真相大白第44章 穿針引線315.第315章 這條船不是賊船第624章 出門事事難390.第390章 上行下效第520章 悔不當初第492章 瞠目結舌第524章 送功勞?347.第347章 高興太早了第687章 病中驚坐起(求保底月票)第627章 立功的機會329.第329章 秘辛(求月票)258.第258章 更炸裂(求月票)第740章 付出就得有回報第188章 瞧這一家子(求票)第755章 一層身份足矣第699章 稱職的幕賓第48章 “遠大志向”第495章 十萬火急338.第338章 悲面虎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第765章 有事就找張國丈第738章 密會第622章 賣個破綻271.第271章 難題(求票)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181.第181章 開天闢地頭一遭(求票)第671章 見好就收第577章 對人不對事第587章 秘辛第641章 退縮第435章 耿直的騙徒384.第384章 無能(求保底月票)第744章 理不辯不明第748章 產業佈局第642章 話說半截第3章 爲五斗米折腰第505章 連口湯都喝不着第12章 夢想照進現實第650章 富貴病第707章 大國威風172.第172章 納采問名第44章 穿針引線第538章 動機第712章 有備無患第543章 權臣158.第158章 事到臨頭102.第102章 金鉤獨釣(求訂閱)343.第343章 翁婿之間第711章 贏得人心第698章 寒號鳥第212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求訂閱)391.第391章 辦事無須直接第208章 格局(求訂閱和月票)第544章 考驗開始第707章 大國威風第767章 來就是幹活的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330.第330章 一字記之曰貪第635章 扯皮394.第394章 談判(求票!)383.第383章 昏招迭出(求月票)第703章 用人不疑第642章 話說半截第479章 人之常情163.第163章 該來的總會來(求票)第589章 到此爲止?第52章 上一課?148.第148章 嘚瑟(求月票)146.第146章 角力(求月票)第727章 幡然醒悟309.第309章 就算不說也要給他升官399.第399章 大明柱樑第568章 次功和首功第570章 官方渠道和私人途徑97.第97章 緣盡於此?第669章 全看這一哆嗦第766章 開礦第471章 杞人憂天未雨綢繆第692章 一反常態第592章 虎落平陽272.第272章 情由(求月票)252.第252章 要服衆129.第129章 先喜爲敬(求訂閱)第479章 人之常情91.第91章 無奈的選擇第189章 進可攻退可守(求票)第33章 遷徙297.第297章 畫餅93.第93章 萬事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