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打壓他不影響針對你

第723章 打壓他不影響針對你

奉天殿。

朝議現場。

衆大臣似乎知道當天的閱兵式已無可避免,所以就沒人再提這件事,而是對有關修《憲宗實錄》之事展開爭論,尤其是對成化時被貶謫在外的一羣官員,還有正在守制的李東陽是否該參與到修撰此書,陷入爭執。

劉吉顯得很激動。

面對禮部上奏有關以徐溥爲總裁官,以劉健和李東陽爲副總裁官來修撰《實錄》,覺得這是文臣聯合起來針對他。

至於招納南京翰林院衆翰林來京修撰《實錄》這件事,更是出面據理力爭,就好像今天所有人只在反對他一個似的。

“……陛下,如今翰林院中人清閒已久。老臣聞聽,有的人年後就未曾跨翰林院門一步,更莫說上上下下皆以清貴自居,從不幹俗務。如今老臣年老體衰,或無力爲朝廷分憂,但請陛下敦促翰林院中人改善工作作風,爲朝廷盡力,而非光領俸祿而無所事事……”

劉吉這番話,算是把翰林院上上下下全都給得罪了。

不過劉吉卻振振有詞,一副我有理我怕誰的架勢!

不是說好一起對付張巒和李孜省的麼?

爲什麼你們要先針對我?

我身爲首輔,修《憲宗實錄》不應該是以我爲先嗎?這麼公然把我排除在外,還明着說現在朝廷缺人,要從南京調人上來?

咋的,我不算人,是吧?

你們翰林院這羣官員,平時吊兒郎當的不幹事,現在又沒小太子給你們教導,經筵和春講都還沒開始呢,修個書竟哭訴說人手不夠?

還得從別的地方調?

等南京那羣翰林官調來京師,其中有很多都是當初被我親手貶謫出去的,回來後不得找我報仇?

此消彼長之下,我還怎麼當這個首輔?

早點退下來,給你們讓位,是吧?

沒門兒!

當然劉吉開地圖炮的前提,是一定得把張巒給稍帶進去,以顯得他仍舊顧全大局。

朱祐樘似乎對復召南京翰林院的人到京城這件事,很感興趣……畢竟在他看來,翰林院全都是忠直之臣,有很多曾是他先生,或者是他先生的朋友。

無論他再怎麼信任張巒,也都認爲自己的老師和老師的朋友不會害自己,屬於能幫到他忙的人。

這也跟徐溥平時的“隱忍”有關。

徐溥爲了得到皇帝的支持,並能把一些他認定的能臣調回京城來,即便他跟懷恩一樣認爲外戚不得干政,但他仍舊跟張巒保持了面子上的和睦,沒有跟劉吉一樣,沒事就跑去參劾張巒。

只是在幾次大的衝突中,徐溥還是悄悄地站在了張巒的對立面上,卻因爲張巒總是能化腐朽爲神奇,導致衝突未起便消弭,矛盾也就沒有外顯得那麼重。

朱祐樘問一旁的懷恩,道:“懷大伴,如今翰林院的人手不夠用,是嗎?”

懷恩先看了眼在場大臣,這才一臉認真地說道:“人手總歸是有的,無論做什麼,都能調到人,大不了從別的衙門抽調幫忙,誤不了事。但南京翰苑中,確實有不少有能之士,但因爲各種緣故被遠調。如今要爲先皇修撰《實錄》,或可把這些人請回來。”

他並沒有給出太過堅定的意見。

只是提出個“或可請回”的建議。

朱祐樘道:“有多少人呢?”

懷恩道:“禮部上奏中,請調南京翰林院侍讀曾彥、楊守阯,左諭德林瀚、侍講謝鐸,編修張元禎、江瀾、右諭德陸簡,還有編修樑儲、劉忠、鄧焲、張天瑞,另有檢討楊時暢等人……再就是請丁憂侍講學士李東陽奪情回朝!”

這邊懷恩每說出一個人的名字,劉吉就感覺自己的心口被人紮上一刀。

就禮部上的這份名單,所列之人,幾乎沒一個跟他劉吉沒有矛盾,正所謂我掌權時,把那些我厭棄之人一併趕走,到現在終於輪到他們回來報復我了。

朱祐樘點了點頭,道:“這些能臣回京,的確能給朝堂帶來一些改變,只是,李先生還在守制,有必要將他也召回來嗎?”

李東陽的父親李淳于成化二十二年十二月病故,按照守制二十七個月來計算,李東陽得等到弘治二年春天守制期才滿,而眼下禮部似乎不管這個,認爲朝廷有徵召,你李東陽就得回來。

但作爲皇帝的朱祐樘畢竟是個大孝子,且認爲先生教導自己這方面內容,若公然給先生套上個不孝之名,不太合適。

懷恩道:“天地君親師,朝事始終在家事之前。”

朱祐樘點頭:“我認爲確實可以給李先生安排個修撰的差事,但還是要等到他回京後,才正式履職。至於其他人,既然都能對修撰父皇《實錄》有幫助,那就一併召還回朝吧……”

劉吉聽到這裡,實在忍不住了,抗議道:“陛下,把這羣人全都召回來,南京翰林院就沒人了!就算要讓他們參與修撰《實錄》,留在南京不照樣可以工作嗎?爲何非要回京來呢?”

懷恩用奚落的口吻道:“劉閣老,修撰先皇《實錄》這麼大的事,必定費時費力,有些記錄更是孤本,難道要南北二京來回呈送?如何能做到兩邊協調一致呢?”

朱祐樘問道:“南京翰林院,現在事務很繁雜嗎?”

“回陛下,留都一應官職都清閒得緊。”

懷恩直言不諱道,“南京翰林院久無差事委派,先前南京翰林院掌院學士,也就是徐侍郎,如今都在京城。在他之後,南京暫無掌院,年後更是無任何事情可做。”

之前徐瓊被調來京師當吏部侍郎,過去一年了南京翰林院依然連個管事的都沒有,一羣人自由散漫,無人約束。

以懷恩的意思,就算不是出自政治博弈的考量,也該把這些人調回京城來做事,難道就因爲他們被劉吉等舊勢力所厭惡,就讓他們留在南京混吃等死?

朱祐樘點頭道:“既如此,一併召還吧!”

……

……

皇帝下了旨意。

在場的大臣,除了劉吉着急,想要跳腳外,旁人都能欣然接受。

平時皇帝不跟大臣們商議,直接做決定,在場很多人都會跟皇帝瞪眼,認爲小小年紀就剛愎自用,十足的昏君。

但如果皇帝所決定的是他們認可的事情,那就算再武斷一些,他們也不會有任何意見,反倒覺得皇帝英明神武。

所以關鍵得看,皇帝的決定,是否跟他們立場保持一致。

朝議結束。

很多大臣準備出宮參加隨後的閱兵。

這也是皇帝登基後,朝廷第一次舉行大型活動,所以朝廷上上下下都顯得很重視,早早就封了街路,並調遣大批宮廷宿衛沿途護送。

出宮時,劉吉直接朝徐溥發火。

“這些肯定都是你提前安排好的,你纔是此事的始作俑者吧?”

劉吉怒斥道。

徐溥面對劉吉的滔天怒意,無奈地搖了搖頭,反問:“劉老,您調查過其中詳情嗎?你說此事與在下有關,不知有何證據?”

劉吉冷笑不已,道:“要不是你,這麼多人怎麼可能都衆口一詞?被召回來的人,或多或少都對我有成見……”

徐溥差點兒想翻白眼。 這次朝廷幾乎是把南京翰林院整個搬來京城,聽你話裡的意思,人家南京翰林院上下全都反對你唄?

難道你不該檢討一下自己嗎?

“還有,《實錄》修撰,我一定得是總裁官!”

劉吉這下徹底不裝了,攤牌道,“身爲內閣首輔,如此大事,竟連掛名都沒有,成何體統?而你只是次輔,卻被推舉爲總裁官,你還敢說此事與你無關!?”

徐溥這才知道,原來劉吉最生氣的點在這裡。

徐溥問道:“那……劉閣老,您認爲這書,您有能力參與修撰嗎?在下根本就不想承攬此差事,吃力不討好……以我看,非得有公務外閒暇之人去完成……”

劉吉皺眉不已,問道:“你這話是何意?你認爲翰林院掌院學士張來瞻最合適來當這個總裁官?你可知你在說什麼?”

“在下並無此意。”

徐溥道,“只是認爲,很多事應當謹慎處之。就好像今日之事,您反對了多次,不也照樣推行了?您想要阻止陛下的決定,也要有那個實力才行,否則就是螳臂當車。”

劉吉聽完臉色發黑,覺得徐溥公然與自己撕破臉。

就在他暴跳如雷,準備主動引發矛盾,破口大罵時,緊跟在後邊的劉健快步追了上來。

“兩位。”

劉健招呼道,“今年二月來得晚一些,不知是否應當及早提醒陛下,早早完成藉田禮?”

劉吉皺眉不已,道:“這頭修書的事還沒定下來,就想提藉田禮之事?你心思挺多的啊。”

劉健不搭理他。

我雖然是問“二位”,但我實際是問誰,你劉吉難道心裡沒數嗎?

你雖是首輔,但在衆大臣眼中,就是個混吃等死的人罷了,說你是人,都算是給面子了,你乾的很多事還不如個畜生呢。

徐溥雖然也覺得劉健這麼輕視劉吉,做得有些過,但他還是提出極爲中肯的意見:“事情可以放到月底再說,今年的藉田禮延遲到二月初進行。今日所謂的檢校和閱兵事,一旦不順,得有人跟陛下勸諫,不知你們對此可有準備?”

劉健道:“有的,已有十幾名言官聯名寫了奏疏,會在事後馬上對陛下行規勸之事。”

劉吉聽到這裡,怒氣稍微消了一些。

畢竟這次閱兵,是文臣聯合起來針對張巒父子的一次行動。

不管怎麼說,這會兒應該以“大局爲重”。

劉吉道:“韃靼小王子呢?到現在還沒朝拜陛下!如果稍後參演兵馬在他們面前出醜,大明顏面行將不存啊!張來瞻可真會給朝廷找事啊!”

……

……

東直門外,三裡。

一處臨時用空地所設校場內,已經開始演兵前最後的準備。

禮部右侍郎楊守陳,在鴻臚寺官員的陪同下,與韃靼小王子一行,一同往城東方向而去。

因爲鴻臚寺卿暫時空缺,就算負責迎接使節的應該是鴻臚寺中人,但其實當天陪同楊守陳的卻是朝廷專司負責宴會和祭祀等事的光祿卿胡恭。

光祿寺可說是朝廷內開銷最大的衙門,其管事者必須要善於打理錢財,就好像胡恭這樣的朝官,之前就不得不在萬安、劉吉和李孜省等大佬中巧妙周旋,艱難求存。不過在新皇登基後,他立即便跳到以東宮講官爲首的文官集團這邊。

或許在胡恭看來,未來朝堂的希望,就應在這羣東宮講官身上。

歷史上胡恭是在弘治二年七月被迫在光祿卿的位子上致仕,也是因爲錢財等賬目對不上……結果離職還沒一個月,又在當月被弘治皇帝召回來繼續當光祿卿……

一直到弘治六年,光祿寺的賬目虧空越來越大,胡恭又成了背鍋俠,被降爲山東鹽司同知,從此以後再無他的歷史記載。

“聽說今日朝會上,陛下談及調南京館閣中人到京,負責修撰先皇《實錄》,其中就有另一位楊學士?”

胡恭難得有機會跟楊守陳這樣的“新貴”接觸,趕緊趁機上前套近乎。

因爲楊守阯是楊家一門多傑的優秀人物,相比於楊守隨、楊守隅這樣的旁支從兄弟,楊守阯可是楊守陳的親弟弟,兄弟二人更是同登翰林,胡恭的意思,你們兄弟倆終於可以齊心協力辦事了。

楊守陳道:“舍弟從南京來,此事尚未正式落實。如今朝中事務繁雜,他的到來倒也能幫上一些忙。就是不知他是否能適應得了如今京師的官場環境。”

說到這裡,楊守陳顯得有些遺憾。

畢竟兄弟倆在成化末期,都受到了李孜省和萬安等人的打壓。

目前楊守陳也不過纔剛穩定下來,他也怕楊守阯脾氣太大,回來後適應不了,到時又會跟新貴張巒起大的衝突。

萬安是倒了,但李孜省和劉吉的勢力仍在,而現在朝中又多了個權臣張巒。

胡恭笑道:“不管怎麼樣,之以前好多了。”

“是嗎?”

楊守陳臉色不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今東宮講官出身的一羣人,相繼得到了皇帝的器重,並開始逐漸走向前臺。

但因爲外戚張巒勢力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很多人擔心將來張巒會讓朝廷重新陷入到紛爭中,所以楊守陳這樣經受過風雨考驗的傳統文臣,不太相信事態會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胡恭道:“今日校場演練結束後,朝廷特意安排了宮內賜宴,所耗宴牲等不少,您看……”

從官職上來說,楊守陳是禮部右侍郎,還兼任詹事府事,專門負責史官等。

眼下胡恭很希望能得到楊守陳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尤其是把成化末期時的很多虧空給找補回來……不然就算他再能捯飭,也填不上那麼大的窟窿,他很怕最後這一切得他自己來承擔。

楊守陳道:“你們光祿寺的事,不必來問我。該怎麼辦,全都照規矩來做便可。咦,前面的隊伍是怎麼回事?”

大概楊守陳也怕繼續談下去,就要談到實質內容,所以藉故要去查看隊伍行進緩慢的原因,早一步去了。

此時隊伍纔剛出會同館沒多遠。

因爲這邊韃靼小王子出行並沒有封路,走的前半段進展緩慢,而楊守陳則好像個開路的一樣,用自己身上這身官服上前去鎮場子。

(本章完)

第777章 嘚瑟305.第305章 找來的不是幫手第68章 糊塗人糊塗事238.第238章 與人爲善第529章 透徹第713章 狡獪第735章 傾家蕩產在所不惜第428章 選址301.第301章 有病不能治第689章 誰更重要?第717章 正的不通,就走玄的第665章 旗幟不倒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767章 來就是幹活的285.第285章 上香360.第360章 錦衣衛千戶第213章 關鍵點(求訂閱)第509章 通情達理(求月票)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128.第128章 下本第683章 報喜第463章 貪官之路第212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求訂閱)第33章 遷徙第653章 所託非人第518章 人好心善張部堂第596章 站哪邊?第209章 渾然天成第691章 軍機參謀(求月票)222.第222章 千年老狐妖125.第125章 鬧劇第49章 出門全靠混78.第78章 過小年102.第102章 金鉤獨釣(求訂閱)第647章 畫餅336.第336章 媒人下場第418章 爛泥一塊95.第95章 一路鋪到東宮第637章 滅了他141.第141章 塵埃落定336.第336章 媒人下場第478章 就是你!120.第120章 顯眼第35章 春秋大夢第807章 一文一武162.第162章 天機可測不可逆(求票)第709章 賓主待遇第546章 強大的靠山第544章 考驗開始99.第99章 默契(求票)第593章 回擊第714章 有大病227.第227章 互毆第738章 密會第185章 打斷骨頭連着筋第606章 並非驢脾氣第416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41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207章 小諸葛出馬第469章 金屋藏嬌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73.第73章 謹小慎微221.第221章 新老外戚第451章 一家之主又如何(求月票)367.第367章 信息繭房143.第143章 沒過門的姐夫260.第260章 暗中點撥(求月票)第613章 當個閣老,也不是不行第427章 請辭第46章 添一把火342.第342章 理性派第709章 賓主待遇第465章 保他平安落地第602章 一舉多得261.第261章 貴人相助(求保底月票)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第760章 野望362.第362章 瑣事(求月票)第701章 試探第531章 不與他計較第202章 紐帶(第四更求月票)357.第357章 下猛藥(求月票)第539章 心態263.第263章 鐵骨錚錚張鴻臚(求票)第757章 父不慈女不孝第450章 張千戶的英姿(求月票)179.第179章 愚者(求票)第486章 爭議第17章 大智慧381.第381章 腦子有坑123.第123章 擔憂(四更求訂閱)368.第368章 顛覆得還不夠徹底389.第389章 裝逼的岳父(求月票)第781章 找藉口173.第173章 尤侃侃(求票)124.第124章 得隴望蜀(求訂閱)第25章 吊起來賣224.第224章 第三方插足288.第288章 找人打輔助第698章 寒號鳥
第777章 嘚瑟305.第305章 找來的不是幫手第68章 糊塗人糊塗事238.第238章 與人爲善第529章 透徹第713章 狡獪第735章 傾家蕩產在所不惜第428章 選址301.第301章 有病不能治第689章 誰更重要?第717章 正的不通,就走玄的第665章 旗幟不倒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767章 來就是幹活的285.第285章 上香360.第360章 錦衣衛千戶第213章 關鍵點(求訂閱)第509章 通情達理(求月票)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128.第128章 下本第683章 報喜第463章 貪官之路第212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求訂閱)第33章 遷徙第653章 所託非人第518章 人好心善張部堂第596章 站哪邊?第209章 渾然天成第691章 軍機參謀(求月票)222.第222章 千年老狐妖125.第125章 鬧劇第49章 出門全靠混78.第78章 過小年102.第102章 金鉤獨釣(求訂閱)第647章 畫餅336.第336章 媒人下場第418章 爛泥一塊95.第95章 一路鋪到東宮第637章 滅了他141.第141章 塵埃落定336.第336章 媒人下場第478章 就是你!120.第120章 顯眼第35章 春秋大夢第807章 一文一武162.第162章 天機可測不可逆(求票)第709章 賓主待遇第546章 強大的靠山第544章 考驗開始99.第99章 默契(求票)第593章 回擊第714章 有大病227.第227章 互毆第738章 密會第185章 打斷骨頭連着筋第606章 並非驢脾氣第416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41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207章 小諸葛出馬第469章 金屋藏嬌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73.第73章 謹小慎微221.第221章 新老外戚第451章 一家之主又如何(求月票)367.第367章 信息繭房143.第143章 沒過門的姐夫260.第260章 暗中點撥(求月票)第613章 當個閣老,也不是不行第427章 請辭第46章 添一把火342.第342章 理性派第709章 賓主待遇第465章 保他平安落地第602章 一舉多得261.第261章 貴人相助(求保底月票)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第760章 野望362.第362章 瑣事(求月票)第701章 試探第531章 不與他計較第202章 紐帶(第四更求月票)357.第357章 下猛藥(求月票)第539章 心態263.第263章 鐵骨錚錚張鴻臚(求票)第757章 父不慈女不孝第450章 張千戶的英姿(求月票)179.第179章 愚者(求票)第486章 爭議第17章 大智慧381.第381章 腦子有坑123.第123章 擔憂(四更求訂閱)368.第368章 顛覆得還不夠徹底389.第389章 裝逼的岳父(求月票)第781章 找藉口173.第173章 尤侃侃(求票)124.第124章 得隴望蜀(求訂閱)第25章 吊起來賣224.第224章 第三方插足288.第288章 找人打輔助第698章 寒號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