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大國威風

第707章 大國威風

張府,別宅。

見張巒發愣,張延齡笑道:“爹,換作是你,明知道戰場上打不過,又不能讓韃靼人過來耀武揚威一圈溜走,你該怎麼做?”

張巒道:“要不是老子騰不出手來,非拿鞋底抽你不可!誠心涮你爹是吧?你之前讓爲父吃的那個什麼火鍋……也別加什麼牛羊肉了,直接把爲父丟進去得了!”

“爹,你腦子不夠用,就喜歡威脅你兒子,找存在感是吧?”

張延齡撇撇嘴道,“說白了,接下來李孜省要想在戰場上有所建樹,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則正面對抗我方根本不佔優勢,二則韃靼人剛吃過虧,警惕心會很強,偷襲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只能想辦法跟韃靼人談判。”

張巒道:“這會兒……談判?談什麼?”

“當然是談開邊市通商啊。”

張延齡道,“韃靼人自承兵敗,到大明京師上貢,彰顯我大國威風,而我大明也有容人之量,給番邦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開放幾個邊關當邊市,與韃靼人貿易,把貿易的主動權掌握在朝廷手上。

“如此一來,韃靼人對我們表示臣服,李孜省也不用擔心先勝後敗,將士們還不用繼續搏命,陛下的君威得到體現,大明臣子也挑不出李孜省的毛病……如此一舉多得,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道理,李孜省不走這條路。”

張巒聽到這兒,已經目瞪口呆,他顫顫巍巍地問道:“吾兒,這都是你想出來的?你跟李孜省說了嗎?”

張延齡道:“我先前給他定下西北應對策略,也就是以你的名義給他那封信時,曾跟他提過,說想在關內外取得一場對韃靼人的勝利,沒啥問題,但不可能一直勝下去,長期與韃靼人陷入戰爭狀態,也不符合朝廷的利益。

“提振陛下君威,需要的是恩威並施,且朝中人追求四海來朝的盛世景象。我想他應該能理解其中之意吧?”

張巒道:“也就是說,你在給他設計埋伏韃靼人前,就想過現在的局面?”

“這有什麼難的嗎?”

張延齡道,“哪怕他那場偷襲戰不能取勝,韃靼人仍舊會南犯,總需要有計策來穩住邊疆局勢吧?邊市通商這事兒,其實兩邊都不會吃虧。”

張巒皺眉不已,質疑道:“可如此一來,若韃靼人出爾反爾,來年打過來,爲父不就要擔責嗎?哎呀等等,你的意思,是讓李孜省來背黑鍋,對吧?反正這事兒也是他提出來的……”

張延齡道:“爹,其實跟韃靼人通商,就是爲了穩住他們。再過一兩年,等我大明軍力強盛,尤其是先前給姐夫展現的那些火器正式派上用場,戰場上不再懼怕韃靼騎兵,那時候就是韃靼人求着我們,我們給他們留一條活路。”

張巒道:“你小子也太盲目自信了吧?一兩年你就想改變一切?你確定?”

“嘿嘿,爹,咱得有遠見,要有前瞻性。”張延齡樂呵呵道,“這不我也給你機會了?你再活個一兩年總該沒問題吧?等到那時,你親自領兵進草原,把草原給蕩平,封狼居胥,名留青史,怎麼樣?我這當兒子的夠意思吧?”

張巒面色猙獰:“滾你大爺的!爲父纔不會去送死呢!要去你去!還名留青史呢!哎喲喂……誰只能活一兩年?爲父還想長命百歲呢!吾兒,你可得給爲父好好治病啊。”

最初還想逞老子的威風來威脅兒子,但越說語氣越軟,到後面已經是哀求了。

“切!”

張延齡轉過身,重新寫寫畫畫,“爹,你有點兒出息吧。虧你還是馬上就要入閣的人……姐夫可說了,這次西北之事有着落,你就能入閣!可別讓人看笑話!”

……

……

入夜後。

司禮監內,懷恩仍舊在挑燈批閱奏疏。

夜色濃重,而當天溫度很低,即便周圍加了火盆,但懷恩仍舊需要不時把手放到嘴邊哈氣,以保證手不被凍僵。

就在這時,覃吉扶着燭火走了過來,給懷恩加了一盞燈,勸解道:“懷公公,且去歇息吧,您需要靜養纔是。”

懷恩擡起頭來,眼神很是柔和,和顏悅色道:“咱家已剩不下多少時日了,就像這盞燈一樣,儘可能多燃一會兒,如此哪一天歸去才能做到心安……厚方,外面叮叮咚咚的是何聲響?”

“哦。”

覃吉側耳傾聽,果然外邊隱約有聲音傳來,他先是一愣,隨即想到什麼,連忙介紹他了解到的情況,“說是裝什麼暖氣,已經差不多了。這不是說要趕工麼?今晚能完成的話,明天或許就能通水進行測試是否存在漏水點了。”

“什麼!?”

懷恩聽得一頭霧水。

覃吉道:“具體如何我也不太明白,是小國舅給安排的。說是如此一來,幹清宮和坤寧宮內外,就不會再寒冷了,還說以後要在幹清宮兩側加蓋暖閣。”

懷恩皺眉不已,道:“先前我還以爲陛下不過是隨口戲言,這事兒……”

覃吉趕緊道:“都是銅管,我看過了,沒什麼問題。說是用燒開的熱水在裡面循環往復,帶動室溫上升……聽起來還挺對路子的,就是那麼長的管子,不知是否有漏水點,但總比用火盆好多了吧?”

懷恩問道:“張來瞻還在養病嗎?”

“啊?”

覃吉微微一怔,隨即點頭,“是啊,誰都不見。現在張來瞻是否在城裡,都不知……”

懷恩問道:“你就沒讓東廠的人去查查?”

覃吉道:“這有何好查的?哪怕他真在裝病又如何?懷公公,您這邊得多加保重纔好。別去顧旁人了,要是沒您的話,這司禮監……何人能撐得起?又如何震懾外臣?”

……

……

紫禁城。

坤寧宮內。

經過不到十天的緊急施工,暖氣已經開通了。

朱祐樘和張玗夫婦,坐在那兒打量正在忙活的張延齡,似乎並不明白他在那兒做什麼。

張玗起身,好奇地走到正在仔細檢測漏水點的張延齡身邊,問道:“延齡,這就是你所說的暖氣?沒什麼感覺啊。”

張延齡擡頭問道:“姐姐不覺得暖和多了嗎?”

“大中午的,陽氣正盛,跟往常有什麼差別嗎?”張玗回頭看了一眼丈夫,問道,“陛下,可有覺得暖和了些?”

朱祐樘當然向着妻子說話,道:“今天這兒是挺暖和的,但不知是否跟這新裝的暖氣有關。”

張延齡道:“姐姐可以摸摸管道,是不是熱起來了?”

“有嗎?”

張玗伸手摸了摸暖氣片,臉上頓時露出幾分歡欣之色,笑道,“還真是……陛下也來摸摸看。”

這話顯得有幾分歧義。

但朱祐樘心思單純,走到姐弟二人面前,跟着張玗摸了一把,面露喜色:“果然已經開始暖和了。老伴,你也來試試。”

覃吉跟着到了近前嘗試了下。

“真有趣。”

張玗好似找樂子一般,笑着道,“延齡,是不是說,這裡面熱水來回流動,帶動房裡溫度升高?這麼個大傢伙,不會太浪費水吧?”

張延齡笑道:“不會,其實就是個暖爐而已,不過加熱的方式不再跟以前那樣燒火炭,而成了熱水。”

“能行嗎?會不會漏水?”

張玗好奇地問道。

“這不……我正在找漏點嗎?結果完好無損,看樣子焊接得還行。”

張延齡道。

張玗問:“什麼叫焊接?”

張延齡笑而不語,有些事,實在沒法跟姐姐解釋。

或者說,他腦子裡很多東西,是這時代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就好像這個後世自燒的暖氣供暖系統,需要的技術,僅僅是保持管道通暢,還有就是別漏水就行。

再就是在附近建設一個鍋爐房,一天十二個時辰找人燒水供暖就行。

朱祐樘道:“延齡,你沒去清寧宮看看嗎?那邊不需要你盯着?”

“不用了。”

張延齡道,“那邊的暖氣,也有人盯着……就是陳貴陳公公。”

朱祐樘道:“有你去,才更容易找出問題所在……我怕那邊暖氣不熱。”

一旁的覃吉聽到這話,不由笑了起來。

顯然覃吉很瞭解宮裡邊的情況……

像能在周太后面前立功表現的機會,陳貴一定擠破頭爭在前面,這種事還用得着張延齡去留心? 陳貴獻殷勤比誰都積極。

要不是坤寧宮這邊輪不到陳貴負責,估計陳貴還想跑來親自監督呢。

……

……

供暖過後,隨着室溫升高,張玗感覺一片燥熱。

隨後張玗進後殿換了身更爲輕薄的衣服出來,坐下來後居然拿出把扇子,輕輕扇了扇,好奇地問:“今天的天氣這麼暖和嗎?前幾天還冷到不行。”

覃吉道:“娘娘,外面還是很冷的,您可千萬別出去,溫差有些大。”

朱祐樘笑道:“老伴,你穿這麼多不熱嗎?快把外衣脫了!出去的時候再穿上便是。”

“多謝陛下關心,奴婢還好。”

覃吉就沒好意思說。

你們夫妻倆不管進還是出,想穿什麼穿什麼,想什麼時候穿就什麼時候穿,而我們這些奴僕,還能隨便在主人面前更替衣服?說什麼出門的時候才穿上,就算我們再熱,那也得忍着啊。

張玗瞪了正在桌前吃松子、葵花籽、豌豆糕等零嘴兒的弟弟一眼,道:“就知道吃。”

張延齡瞪大無辜的眼睛,道:“姐,我沒得罪你啊。我忙活半天,吃點兒東西怎麼了?你咋跟爹一樣,沒事就朝我撒氣呢?”

張玗笑着道:“習慣了……就是老大不在,不然朝他發火最好。”

“嘿嘿……我都替大哥悲哀,他招誰惹誰了?”

張延齡聳聳肩道。

張玗沒好氣地道:“以前你跟他沒什麼區別,也就這兩年,不知咋的你就轉性了。起來、起來!”

“我姐夫都沒說什麼呢。”

張延齡不滿地抗議。

一旁的朱祐樘微笑道:“你姐說得對,以你這年歲,不能天天坐着。不過我還有些事跟你細說。玗兒,你要是覺得熱,再進去換一身衣服好了。”

張玗道:“我去開窗透透氣……算了,我進裡間去,別把你倆給凍壞了。”

說完張玗起身往裡面走。

……

……

等人走了,朱祐樘跟張延齡相處起來更爲自在。

大概是沒有女人在旁邊嘮叨,心情更放鬆些。

朱祐樘道:“延齡,你爹的病情到底怎麼樣了?在你姐姐面前,我想問卻不敢問,怕她擔心。”

“還好吧。”

張延齡道,“一直在靜養。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估計還得些時日才能痊癒。倒是姐夫你的氣色好多了。”

朱祐樘笑道:“用了你的藥,身體明顯感覺輕快了許多。這兩天汪太醫也經常過來診脈,不得不說,他的醫術也是很好的。”

張延齡道:“汪太醫乃是家傳的醫術,可說是幾代人經驗累積出來的,而家父和我……更多是野路子。”

“話可不能這麼說,你們各有各的好。”

說到這兒,朱祐樘突然問道,“這兩天,偏頭關的消息一下子沒了,你父親有沒有說什麼?”

張延齡笑道:“姐夫,我想問問,要是李尚書跟韃靼人講和,您能接受嗎?”

“講和?”

朱祐樘一時間有些疑惑。

連旁邊的覃吉都豎起耳朵傾聽。

因爲有關西北戰事,眼下皇帝關心,懷恩也關心,朝堂上下臣工表面上不以爲意,但暗地裡全都在關注。

誰也想不到,大明新君登基後第一戰,竟是由國丈張巒主導,由傳統意義上的佞臣李孜省具體執行。

很多人既想看笑話,又怕真看到笑話。

張延齡道:“這一戰進行到現在,戰場上已經很難再推進,如果跟韃靼人講和,讓韃靼人前來朝貢,並且承諾退出邊境一帶,我們是否可以給他們開邊市的機會?”

朱祐樘認真想了想,點頭道:“如果真是這樣,能化干戈爲玉帛,讓邊境恢復和平,也是挺好的。”

覃吉提醒:“陛下,韃靼人狼子野心,不可信。”

“老伴認爲不可嗎?”

朱祐樘側過頭問道。

覃吉一怔,隨即想到,自己所提意見,似乎是超出了自己的權限,急忙道:“奴婢只是隨口一說,一切還得看具體形勢如何。”

張延齡道:“覃公公,其實在我看來,韃靼人本身就是臣服於我們的外蕃,因爲一些變故,導致他們生出狼子野心,我們在戰場上已經教訓過他們了,既然眼下暫時無法徹底打服他們,那就應該彰顯王道,用禮樂去教化他們。您說呢?”

覃吉苦笑了一下,心想,還是你們父子倆主意大,這種事我還是不摻和了。

朱祐樘笑着道:“延齡,你說得很有道理。這也是你父親的意思?”

“這個……”

張延齡道,“這種事,家父可不敢做主,他只是有此疑慮,具體是戰是和,前線事務還是得交給一線將官自行斟酌。不過要是姐夫覺得此計可行的話,也可以給李尚書下一道旨意,算是給他做個指引。”

朱祐樘道:“老伴,你去幫忙擬一道聖旨吧。”

覃吉爲難道:“陛下,這事是否應該在朝會上公開討論呢?”

朱祐樘搖頭:“不好。如果朝會上公議,肯定又會有人說這麼做會讓朝廷威嚴受損,再或是時機不對云云。

“我覺得在戰勝對手的情況下議和,算是比較好的選擇,再說也不一定非要如此,只是讓李孜省知曉,這件事可進可退。”

“呃……是,是。”

覃吉心想,你們商議事情,這麼直接的嗎?

兩個人坐下來說上幾句,都不用經過朝堂,就決定對外是戰是和的大事?

難怪懷公公明明對張國丈很尊重,卻又對其很防備,臨死前還要冒着失去陛下信任的風險,跟張國丈爲敵。

原來……

這件事真的存在巨大風險!

朱祐樘道:“延齡,你說說看,韃靼人會接受王道嗎?他們未經開化,應該……冥頑不靈吧?”

張延齡笑道:“姐夫,我覺得一切都可以嘗試下,至於成不成,得看韃靼人是否被逼急了。眼下襬明他們來大明邊疆劫掠,一定會遭受更爲嚴厲的打擊。

“他們現在搶又搶不到,面子又丟了,灰溜溜撤兵會讓他們威風不再。與其這麼荒唐收場,還不如各退一步,他們派使節到京師來上貢,換取大明開邊市的恩惠,他們能置換到所需的物資,同時避免進一步擴大事態,不好收場。”

“對啊。”

朱祐樘點頭道,“如此說來,議和算得上是一舉多得。就是……韃靼人,會接受我們給他的臺階嗎?”

張延齡笑道:“會的。”

這件事,張延齡真不是開玩笑。

歷史上弘治元年的這場開春戰事,的確是以韃靼人上貢而結束,只是故事的主人公不是李孜省,而是名臣許進,地點也不是偏頭關,而是在大同。

原因是多方面的。

此時的大明因爲新皇登基,不適合開一場大戰。

至於韃靼人那邊……

巴圖蒙克也是羽翼未豐,此時的達延汗亟需大明朝廷的支持,來鞏固他在草原的地位。

跟歷史有所不同的是。

史書上韃靼人完全佔據了戰場的主動權,優勢巨大,許進的款待和招攬,更多是一種無奈之舉。

而眼下卻因爲李孜省先在戰場上打了勝仗,再彰顯一番仁慈,那就更顯得大明有天朝上國之威。

(本章完)

第471章 杞人憂天未雨綢繆第48章 “遠大志向”180.第180章 PPT融資(求票)第546章 強大的靠山第710章 不得不低頭326.第326章 會辦事,能辦事(求月票)第597章 錦瑟和諧第31章 這就飄了?第647章 畫餅第527章 人選第642章 話說半截第787章 熱兵器是主流383.第383章 昏招迭出(求月票)128.第128章 下本第429章 特別的招待第523章 一脈相承第575章 給他臉了83.第83章 前倨後恭第700章 打着旗號唱反調第531章 不與他計較第614章 東宮私話第800章 親疏遠近自有分辨386.第386章 風馬牛不相及(求月票)第578章 赴湯蹈火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第445章 都想上位(求月票)174.第174章 宮牆外的知心人(求票)371.第371章 憑本事做事第777章 嘚瑟第597章 錦瑟和諧第613章 當個閣老,也不是不行109.第109章 少爺命(第三更)第622章 賣個破綻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319.第319章 營銷(求月票)第707章 大國威風396.第396章 病入膏肓98.第98章 強勢(求票)第47章 街知巷聞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第512章 以進爲退第636章 自怨自艾第197章 給太子下套(求月票)第738章 密會第459章 開善堂的?(求月票)249.第249章 都是送命題第543章 權臣255.第255章 壞人誰來當第13章 濟世爲懷第708章 先斬後奏第777章 嘚瑟第809章 要進取了158.第158章 事到臨頭250.第250章 一舉多得第618章 立場不定(求月票)296.第296章 大勢不可逆(求月票)第498章 不甘心第452章 戀家的男人(求月票)153.第153章 事到臨頭第485章 你至於嗎?第709章 賓主待遇338.第338章 悲面虎第590章 好人言第641章 退縮第485章 你至於嗎?238.第238章 與人爲善第499章 體面第702章 公與私第402章 善良的陰謀家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76.第76章 老而彌堅第408章 上年紀的紈絝子弟第623章 禮教大事314.第314章 主宰命運之人第471章 杞人憂天未雨綢繆第655章 自己人153.第153章 事到臨頭第626章 對立379.第379章 攻擊來得如此湊巧295.第295章 好聚好散(求月票)第631章 翁婿一心268.第268章 頭鐵的代價第4章 鐵公雞第417章 國喪(求月票)第547章 背後的力量第709章 賓主待遇第448章 親疏有別(求月票)第76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3章 濟世爲懷第562章 大人物(求月票)第678章 打不過就避235.第235章 鬧着耍82.第82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114.第114章 強力對手(求月票)第513章 知交112.第112章 大病(求訂閱)第568章 次功和首功268.第268章 頭鐵的代價250.第250章 一舉多得第771章 頂樑柱
第471章 杞人憂天未雨綢繆第48章 “遠大志向”180.第180章 PPT融資(求票)第546章 強大的靠山第710章 不得不低頭326.第326章 會辦事,能辦事(求月票)第597章 錦瑟和諧第31章 這就飄了?第647章 畫餅第527章 人選第642章 話說半截第787章 熱兵器是主流383.第383章 昏招迭出(求月票)128.第128章 下本第429章 特別的招待第523章 一脈相承第575章 給他臉了83.第83章 前倨後恭第700章 打着旗號唱反調第531章 不與他計較第614章 東宮私話第800章 親疏遠近自有分辨386.第386章 風馬牛不相及(求月票)第578章 赴湯蹈火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第445章 都想上位(求月票)174.第174章 宮牆外的知心人(求票)371.第371章 憑本事做事第777章 嘚瑟第597章 錦瑟和諧第613章 當個閣老,也不是不行109.第109章 少爺命(第三更)第622章 賣個破綻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319.第319章 營銷(求月票)第707章 大國威風396.第396章 病入膏肓98.第98章 強勢(求票)第47章 街知巷聞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第512章 以進爲退第636章 自怨自艾第197章 給太子下套(求月票)第738章 密會第459章 開善堂的?(求月票)249.第249章 都是送命題第543章 權臣255.第255章 壞人誰來當第13章 濟世爲懷第708章 先斬後奏第777章 嘚瑟第809章 要進取了158.第158章 事到臨頭250.第250章 一舉多得第618章 立場不定(求月票)296.第296章 大勢不可逆(求月票)第498章 不甘心第452章 戀家的男人(求月票)153.第153章 事到臨頭第485章 你至於嗎?第709章 賓主待遇338.第338章 悲面虎第590章 好人言第641章 退縮第485章 你至於嗎?238.第238章 與人爲善第499章 體面第702章 公與私第402章 善良的陰謀家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76.第76章 老而彌堅第408章 上年紀的紈絝子弟第623章 禮教大事314.第314章 主宰命運之人第471章 杞人憂天未雨綢繆第655章 自己人153.第153章 事到臨頭第626章 對立379.第379章 攻擊來得如此湊巧295.第295章 好聚好散(求月票)第631章 翁婿一心268.第268章 頭鐵的代價第4章 鐵公雞第417章 國喪(求月票)第547章 背後的力量第709章 賓主待遇第448章 親疏有別(求月票)第76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3章 濟世爲懷第562章 大人物(求月票)第678章 打不過就避235.第235章 鬧着耍82.第82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114.第114章 強力對手(求月票)第513章 知交112.第112章 大病(求訂閱)第568章 次功和首功268.第268章 頭鐵的代價250.第250章 一舉多得第771章 頂樑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