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名聲臭了還能彌補

張巒在病榻上,給皇帝上了一道奏疏。

除了以生病爲藉口請辭外,還請求朝廷早些開黃河河工,並推薦由李孜省經辦此事,還推薦了李孜省之前向他舉薦的幾個人。

本來朝堂上,要針對張巒和李孜省展開一場龐大的參劾行動,但因爲之前閱兵取得的巨大成功,***受阻,最後變成了御史言官單獨參劾李孜省一個……沒有就他在西北取得的戰功說事,而是舊事重提,拿出很多證據來,證明李孜省在成化朝時貪了不少賣官鬻爵的銀子。

相比於以前朝中人的呼聲是治李孜省的罪,眼下這次參劾,卻是在參照懷恩意見的情況下,力爭讓李孜省“退贓”。

你李孜省貪贓枉法,名聲早就壞透了!

雖然有成化末期特殊的時代背景,也知道你這個貪官撈銀子許多時候都是“迫不得已”,背後有着先皇的因素,但我們就是要伸張正義。

你貪墨了那麼多銀子,給朝廷製造了那麼多麻煩,難道還想當作什麼都沒發生,事後繼續過逍遙自在的日子?

甚至還想把你貪來的銀子洗白?

哪怕用在河工上,或是繼續給張來瞻賄賂,都是不被允許的!

因爲參劾太過激烈,以至於一時間,朝廷上下對於之前閱兵之事皆不再議論,都拿李孜省過往劣跡當作談資,就連市井小民坐下來都得說道說道,李孜省生性有多貪婪,其在成化朝時封閉言路、矇蔽聖聽,導致朝政腐敗盛行,民不聊生……

你有張來瞻撐腰,皇帝不治你的罪,那就讓你的名聲徹底壞掉。

你在西北立下軍功,將功補過?

不好意思,這件事我們不會去宣揚,反倒會說,你在宣大和山西鎮爲非作歹,竊占軍政大權,並通過一些陰謀手段,逼迫大明將士跟你出征關外,結果慘淡而歸,雖然上報了軍功,但那是殺良冒功,並且跟以往一樣都是謊報軍情,爲的是維護你個人的利益。

大明軍隊謊報軍功是常有的事,下面的人被矇蔽,還以爲是真的取得大捷。

而這次真的奏凱,卻被人說成是謊報軍情,冒領軍功。

總歸輿論掌握在文臣手上,上層只要下達意見,中下層的讀書人就會去宣揚,回頭就會爲市井百姓所知……而百姓很多時候根本不管是非對錯,只會隨大流,別人說是什麼,那就是什麼。

……

……

這天張延齡見到龐頃。

此時的龐頃臉色異常憔悴,畢竟李孜省人還沒回京,就又重新捲入到輿論漩渦中,他這個幫李孜省在京師運籌的幕僚軍師,自然是感覺亞歷山大,到處奔走均徒勞無功,致心力交瘁。

輿論一旦發酵起來,想壓制下去是很困難的!

“二公子,您一定得出手相助。”龐頃臉色悲切,大有一種你不幫我,我就不活了的意思。

張延齡道:“這次輿論來勢洶洶,明顯有人在暗中造勢,以龐先生在京城的人脈,怎會發展到現在,纔會想到來找我來相助呢?其實,面對眼下已經成勢的驚濤駭浪,我不一定能幫得上忙。”

龐頃嘆道:“敝人自然知曉眼下的事情不容易解決。但您也知曉,道爺昔日雖然做了不少錯事,但也是情非得已。”

“這話可不對。”

張延齡搖頭道,“話說,先皇時被整倒的那些人,有不少現在已經……作古了啊。”

李孜省敢說自己是清白的?

就算全都是成化帝授意所爲,但李孜省過去有多囂張跋扈?

朝堂上下,連樑芳都沒法跟李孜省正面抗衡,當時朝中就連閣老、尚書什麼的要上位,都得靠疏通李孜省這邊的關係。

現在人家想讓你李孜省“退贓”,訴求看起來合情合理。

龐頃苦着臉道:“二公子,您總不能見死不救吧?要不……您讓敝人去拜訪一下令尊?話說,令尊可是非常顧念舊情的……”

“見是可以見的,但至於能否幫上忙,就不一定了!”

張延齡點頭道。

龐頃聽了心下一沉。

如果說不讓見,他反倒覺得,張家可能還有什麼妙計沒使出來。

但現在說能見,還是見久病不出的張巒……這就讓龐頃覺得……事情好像已經沒有轉機了,見不見都一個樣。

張延齡道:“家父之前已經向陛下提請,讓李尚書及早去河南完成黃河改道之事,不過陛下尚未批覆下來,這件事可能暫時扣在內閣或司禮監……想必你也知道,他們本就是攻擊李尚書的主力。”

龐頃試探地問道:“您看,直接讓道爺不回京,轉道河南去治河,這條路行得通嗎?”

張延齡反問:“難道就讓這股輿論風潮,繼續蔓延下去,不加理會?這事兒,你覺得家父能做主嗎?最終不還得靠陛下來做決定?眼下還只是輿論發酵階段,相信很快,就要拿到朝會上去討論吧?”

這是在提醒龐頃。

你家道爺的事,馬上就要壓不住了。

外人議論與否,或許李孜省本人並不在意,反正只要皇帝力保他就行。

但問題是,你名聲太臭了,老底全都被人扒光,試問你還有什麼臉面繼續留在朝中爲官?

龐頃道:“道爺如今可說是孑然一身,如果真要細究起來,從何處能得到傳聞中的幾十萬兩銀子,來填補這個窟窿?”

“是啊,幾十萬兩……應該是以訛傳訛,不可能有那麼多吧?”

張延齡嘴上這麼說,但臉上呈現出來的神情卻是,人家要你們幾十萬兩銀子,相對於過往的苦難,已經算便宜的了。

龐頃道:“敝人目前已無良策,不敢將這件事告知道爺,懇請二公子,還有令尊,趕緊出手相助。

“若能脫難,你們父子的大恩大德,敝人和道爺必定沒齒難忘。”

……

……

張延齡見過龐頃後,立即帶着他的訴求去見張巒。

張巒現在已經能下地行走,但張延齡還是不允許他出院子,爲的是防止着涼。

畢竟現在還在閏正月期間,又時值小冰河期,天氣比較冷,像張巒感染的肺炎,得長時間養護,畢竟這時代治療條件還是太過簡陋了……且張巒過去幾十年的生活習慣很不好,導致他身體很虛,扛不住大病侵襲,歷史上也是老早就過世了。

如今能在長時間花天酒地後撿回一條性命,已算很不錯了。

“炳坤說得有一定道理。”

張巒坐在椅子上,聽完兒子的講述,感慨地說道。

張延齡笑道:“看起來爹對幫李孜省這件事,真是不遺餘力……難道爹你打算即刻入宮去見姐夫,向姐夫求情嗎?不過我得提醒你,現在光求情沒用,難道陛下就一點不在意民間輿論嗎?”

張巒不以爲然道:“先前別人攻擊咱們家的時候,說咱欺行霸市,與民爭利,還說我們打人,那事兒怎麼就過去了?”

張延齡道:“還是得身正,才能不怕影子斜。因爲我們經營的行當,市面上的確是沒有過的……且先出手的也不是我們,我們不過是遭到誣陷後奮起反擊罷了!再加上姐夫的力挺,這事纔算過去。”

“對對對。”

張巒點頭不迭道,“這麼一說,爲父倒明白是怎麼個意思了……你就是說李孜省立身不正唄?”

“切,爹,你這不是廢話嗎?”

張延齡沒好氣地道,“不能因爲這兩年李孜省幫了我們,且跟你交情深厚,你就看不到他曾經給大明政壇帶來的種種亂象,也不能把什麼事都推給先皇。

“再說了,從姐夫的角度來說,就算是先皇有錯,也一定是下面人的錯,難道他這個孝子要給父親評定功過是非?”

張巒道:“聽你這一說,李孜省這次懸了呀。之前我以爲他被下過詔獄,事情就算是過去了,這怎麼還……捲土重來?”

張延齡嘆道:“爹,難道你沒看出來嗎?其實朝中人不是不想算計李孜省,而是年前那段時間選擇暫時退讓,或者說避開你的鋒芒。

“但現在,你和李孜省已經開始插手軍隊大權,且李孜省還取得了軍功,越來越不好控制,人家怎麼還可能繼續保持綏靖政策呢?”

張巒呆滯片刻才問:“你是說,爲父害了李孜省?”

“這是必然的啊。”

張延齡道,“要不是這次閱兵上,咱技高一籌,把那羣人給壓制住,你現在的處境,其實跟李孜省沒什麼差別。他們現在所用的手段,已經跳過朝堂辯論這一步,直接從民間輿論入手,引導臣民發起攻擊!”

張巒道:“這麼說來,情況很危險啊。爲父豈能一直保持像現在的優勢?你也不可能天天整出什麼新式火炮來吧?那該怎麼辦?”

張延齡點頭道:“那就得控制輿論了!”

“什麼?”

張巒皺眉不已,問道,“你想管住百姓的嘴?這……怎麼可能?”

張延齡笑道:“我準備跟姐夫說,以後京師邸報,一定得由咱來負責,什麼衙門口、菜市口等地方張貼的告示,一律得經過朝廷的審查,且朝廷有什麼大事小情,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張貼和宣傳,一定不能被有心人利用……”

張巒問:“這麼做有用嗎?”

“有沒有用,試過才知。”

張延齡道,“眼下想要解決問題,就得讓李孜省趕緊回京來。”

“這會兒你還讓他回來?送死嗎?”

張巒驚訝地道。

“如果讓他押送韃靼人的俘虜,再把斬獲的首級帶回來,來個招搖過市……”

張延齡道,“帶着戰利品,在普通百姓面前走一圈,你覺得,會不會對他日益崩壞的名聲有一定彌補呢?”

張巒一聽,不由笑道:“吾兒,你的意思是,讓李孜省從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既然在輿論場上輸一陣,就在這方面把場子給找回來,讓世人都知道他原來是大明的能臣?”

“是有這麼個意思。”

張延齡頷首道。

“好啊。”

張巒道,“就是不知,他殺的那點人,還有抓回來的俘虜,夠在人前立威的嗎?連築京觀都做不到啊。”

張延齡道:“沒事,多有多的玩法,少有少的玩法。其實姐夫也需要在百姓中樹立威望,讓世人知曉他是文治武功均有建樹的賢明君王。不過……”

“不過什麼?”

張巒趕忙追問。

“光靠樹立威望,並不足以徹底扭轉局勢。”張延齡道。

“那……你還有什麼好主意嗎?”

張巒催促,“你快說啊。”

張延齡搖頭道:“我怕最後的結果,就算李孜省的風評有所好轉,但還是架不住朝中言官揪住不放,最後還是要讓他退贓。”

“……”

張巒很無語。

在兒子面前,他沒什麼好腹誹的,直接便開噴,“那你兜兜轉轉做那些,有個鳥用啊?你也知道,銀子大部分都給了先皇,都被樑芳等人給霍霍了,要麼用在京師的那些道觀和寺廟上,要麼被拿來置辦貢品。如今他已無餘財,怎麼個退贓法?”

張延齡道:“爹,你不會真以爲,李孜省的家底已經被掏空了吧?”

張巒道:“我確信他已經沒多少家底了!之前爲了籌措軍糧,你知道他多努力嗎?幾乎可以說傾盡所有……爲父取得的那點成就,全靠他呢。要不然,連這個戶部侍郎爲父都做不安生。

“你知道我現在爲何不想去衙門當差嗎?因爲我去了,沒有李孜省相助,我根本什麼都做不到。”

“唉!”

張延齡嘆息道,“爹,你還是太過實在了。李孜省隨便拿出點兒應付你,你就覺得他已經傾盡全力?你也不想想,他給你的宅子價值幾許?又是給你找戲班子,又是上下打點,把要發配的人……直接往你院子裡送,難道不需要花銀子嗎?”

“咳咳。”

張巒咳嗽兩聲,板着臉道,“說正經的。”

“我說的很正經啊……爹,你好好想想,其實李孜省目前的處境,跟宮裡的太監沒什麼兩樣,他既不能指望有什麼黨羽會幫到他,也不能指望他的子嗣以後能在科舉和做官上有所建樹。說白了,像他這樣的人,只有銀子纔是最親的,永遠都不會背叛……”

張延齡侃侃而談。

張巒扁扁嘴:“哪能真的一點不留?在我看來,就算是留一些傍身,也是人之常情嘛。而按照朝中人的意思,尤其是懷恩那壞種提請的數目,就算是讓李孜省傾家蕩產,也不夠賠的。”

張延齡笑着問道:“爹,你要幫他賠嗎?”

“我哪兒有銀子?”

張巒翻了個白眼,“再說了,要是爲父幫忙賠,那像什麼話?不坐實我跟他勾連了嗎?”

“呵呵。”

張延齡聽了樂得不行

張巒無比氣惱,覺得自己被兒子嘲笑了。

嘴上說要幫李孜省,可一旦涉及到具體怎麼幫,甚至要讓他賠錢的時候,張巒立即就表現出自己怕事的一面……

或者說,張巒也很摳門。

別人給他行,讓他給別人……最多是給一些看不見摸不着的仗義執言,如果真涉及到切身利益,張巒捨不得往外掏腰包。

張延齡道:“其實我覺得,這次朝中上下給李孜省施加壓力,並不是什麼壞事。”

“什麼?”

張巒皺眉。

“不能讓李孜省飄了,得讓他腳踏實地,好好幫你做事。”

張延齡道。

“嘖嘖,你聽聽,這是人話嗎?”張巒沒好氣地道,“你在教李孜省怎麼做官?”

張延齡笑道:“我沒資格教他做官,我只是教你如何跟他相處。”

“哦。你繼續說。”

張巒主打一個聽勸。

嘴上很多時候不服氣,但真涉及到自身利益,張巒又非常願意相信兒子的主意。

張延齡道:“給予他壓力,讓他疲於應付,這樣他會愈發知道你的重要性,我之前就跟你說過,你既要把他這個風箏放起來,又不能讓他脫線,失去掌控……”

張巒道:“你的意思是說,既要幫他成就好名聲,還要讓他跟朝中人保持敵對,讓別人來攻擊他?可是……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真的可以嗎?”

張延齡點頭道:“現在就讓他回京!讓他感受一下朝中人給他的壓力,同時讓他知道,他在朝中到底應該保持怎樣一個定位。不把人逼到極限上,你知道他的能耐究竟幾何?”

“你……吾兒,你這想法很危險啊。你不會把他給逼得……狗急跳牆吧?”張巒顯得很擔心道。

張延齡笑了笑:“跳牆?往哪兒跳?城門樓上嗎?爹,你放心吧。李孜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他現在能指望的全是你……你得趕緊養病……”

“什麼意思?”

張巒皺眉道,“養病,還趕緊?”

張延齡道:“因爲李孜省回京後,爲了脫困,必定把你捧到天上去,你喜歡什麼他就給你什麼,如果你還這麼病懨懨的模樣,你能……經受得起嗎?”

張巒道:“所以說啊,吾兒,你要抓緊時間幫爲父治病!爲父明白了!一切都按你說的辦!讓他回來!你讓爲父幫,爲父就幫;讓爲父落井下石,爲父也一定不會肆意妄爲!吾兒纔是真正懂我的人!”

第481章 交託第487章 你我都有個好前途第546章 強大的靠山第418章 爛泥一塊第9章 投機主義者121.第121章 願得一人心(求訂閱)382.第382章 命該如此(求月票)第699章 稱職的幕賓312.第312章 到了分黑鍋時第486章 爭議164.第164章 貴客登門(求票)第67章 反向助攻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355.第355章 又升官了第507章 你是天(求月票)164.第164章 貴客登門(求票)第622章 賣個破綻第632章 不保守第692章 一反常態392.第392章 恨父不成鋼第665章 旗幟不倒297.第297章 畫餅第660章 火中取栗263.第263章 鐵骨錚錚張鴻臚(求票)289.第289章 絕不袖手旁觀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225.第225章 立個人設86.第86章 收買拉攏第614章 東宮私話第407章 懸而未決第486章 爭議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第704章 場面人第726章 莫非冒他人之功?312.第312章 到了分黑鍋時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231.第231章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第434章 最有威懾力的中官177.第177章 生意經342.第342章 理性派398.第398章 一錘定音131.第131章 器重與利用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636章 自怨自艾第704章 場面人第764章 有價無市的“好”買賣354.第354章 名不虛傳第414章 反推(求月票)第549章 別浮上來第623章 禮教大事第699章 稱職的幕賓第413章 父女的相處方式(求月票)235.第235章 鬧着耍330.第330章 一字記之曰貪326.第326章 會辦事,能辦事(求月票)第630章 出人意料第777章 嘚瑟第31章 這就飄了?第701章 試探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第712章 有備無患第36章 各取所需286.第286章 存在感第200章 抽絲剝繭(第二更)第486章 爭議119.第119章 宮選(第四更求訂閱)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350.第350章 在宮裡運作第185章 打斷骨頭連着筋第563章 問診(求月票!)366.第366章 同是小舅子258.第258章 更炸裂(求月票)第747章 名正才能言順69.第69章 羈絆161.第161章 揣摩上意(求月票)349.第349章 陰損手段第208章 格局(求訂閱和月票)第610章 一個流放,一個美差第707章 大國威風170.第170章 銓選風波(求月票)95.第95章 一路鋪到東宮第709章 賓主待遇349.第349章 陰損手段第186章 契約精神(求月票)260.第260章 暗中點撥(求月票)299.第299章 太子出宮第18章 活菩薩136.第136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587章 秘辛第17章 大智慧第529章 透徹第590章 好人言375.第375章 無病呻吟第19章 御史295.第295章 好聚好散(求月票)第2章 龍兄虎弟第643章 除夕夜第26章 誰的背景?第663章 勝負手
第481章 交託第487章 你我都有個好前途第546章 強大的靠山第418章 爛泥一塊第9章 投機主義者121.第121章 願得一人心(求訂閱)382.第382章 命該如此(求月票)第699章 稱職的幕賓312.第312章 到了分黑鍋時第486章 爭議164.第164章 貴客登門(求票)第67章 反向助攻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355.第355章 又升官了第507章 你是天(求月票)164.第164章 貴客登門(求票)第622章 賣個破綻第632章 不保守第692章 一反常態392.第392章 恨父不成鋼第665章 旗幟不倒297.第297章 畫餅第660章 火中取栗263.第263章 鐵骨錚錚張鴻臚(求票)289.第289章 絕不袖手旁觀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225.第225章 立個人設86.第86章 收買拉攏第614章 東宮私話第407章 懸而未決第486章 爭議第454章 區別對待(求月票)第704章 場面人第726章 莫非冒他人之功?312.第312章 到了分黑鍋時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231.第231章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第434章 最有威懾力的中官177.第177章 生意經342.第342章 理性派398.第398章 一錘定音131.第131章 器重與利用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636章 自怨自艾第704章 場面人第764章 有價無市的“好”買賣354.第354章 名不虛傳第414章 反推(求月票)第549章 別浮上來第623章 禮教大事第699章 稱職的幕賓第413章 父女的相處方式(求月票)235.第235章 鬧着耍330.第330章 一字記之曰貪326.第326章 會辦事,能辦事(求月票)第630章 出人意料第777章 嘚瑟第31章 這就飄了?第701章 試探229.第229章 老子給兒子惹事第712章 有備無患第36章 各取所需286.第286章 存在感第200章 抽絲剝繭(第二更)第486章 爭議119.第119章 宮選(第四更求訂閱)151.第151章 沐猴而冠(求月票)350.第350章 在宮裡運作第185章 打斷骨頭連着筋第563章 問診(求月票!)366.第366章 同是小舅子258.第258章 更炸裂(求月票)第747章 名正才能言順69.第69章 羈絆161.第161章 揣摩上意(求月票)349.第349章 陰損手段第208章 格局(求訂閱和月票)第610章 一個流放,一個美差第707章 大國威風170.第170章 銓選風波(求月票)95.第95章 一路鋪到東宮第709章 賓主待遇349.第349章 陰損手段第186章 契約精神(求月票)260.第260章 暗中點撥(求月票)299.第299章 太子出宮第18章 活菩薩136.第136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587章 秘辛第17章 大智慧第529章 透徹第590章 好人言375.第375章 無病呻吟第19章 御史295.第295章 好聚好散(求月票)第2章 龍兄虎弟第643章 除夕夜第26章 誰的背景?第663章 勝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