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四四章 沈卿家,你安心地去吧

在沈溪原本的設想中,西北這趟差事,怎麼都輪不到他。

皇帝不可能打自己的臉,當初有意將他調到西北擔任延綏巡撫,結果被謝遷阻攔,轉而想利用朱暉的爵位和威望來駕馭三軍,於是朱暉便做了延綏巡撫。

現在戰敗,皇帝認錯需要揹負很大的輿論壓力。

如果領兵的是馬文升或者張懋也就罷了,可他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後生,再讓他去“力挽狂瀾”,不但要頂着別人的質疑,而且太過冒險。

現在朱祐樘卻打破世俗成見,堅持讓沈溪擔當大任,沈溪只能理解爲,謝遷把他徹底給“賣了”,不但將西北一些戰略部署歸功於他,還將之前對西北韃靼人南下的判斷,以及應該固守不出的戰略原則等等,都跟皇帝詳細言明。

皇帝一看,原來謝卿家並非是那個“運籌帷幄決戰千里之外”的人,這個人卻是沈卿家,既然之前就有意讓沈溪往西北爲延綏巡撫,現在亡羊補牢猶未晚矣,讓沈溪再出來領受這差事,或許還可以創造奇蹟。

於是朱祐樘便向沈溪提出派他到西北履職的事情。

乾清宮內雖然燈火昏暗,但所有人都看着沈溪。

之前在場幾位重臣都看不起沈溪,但在謝遷陳情後,劉健、李東陽、張懋都對沈溪高看一眼。

一個十七八歲的後生,相繼經歷泉州和榆溪之戰兩場對大明有巨大意義的戰爭,甚至都是主導者,居然在今年的戰事前能預見到西北戰局的所有變化,還有足夠清醒的認識,認爲韃靼人在這幾年的內鬥中並未傷及根本,應該本着“止戰”的原則,那讓沈溪去西北領兵,未嘗不可。

最壞的結果,無非是沈溪死在西北,反正不會調撥給沈溪多少人馬,讓他去闖一闖,說不定真的能成功呢?

這些人所想,都是“死馬當成活馬醫”,沈溪去了西北,最差的結果就是沒有結果,不太可能會令戰局惡化。

但在沈溪看來,這分明是皇帝和一干朝中重臣嫉妒他的才華和先見之明,故意派他去送死。

你不是能耐嗎?

光會紙上談兵沒用,現在給你一個機會,去爲大明建功立業,效死命,如果完不成任務別回來!

面對所有人或是同情、或是揶揄的目光,沈溪如實陳奏:“回陛下,微臣才疏學淺,對於西北戰事所知甚少,怕誤了大事,請陛下另覓人選!”

就算知道不該拒絕,沈溪還是不能接受這種命令。

耗盡心力在十三歲考中狀元,如今十七歲,官做得很順,結果一句話去了東南,他就要帶着家眷往東南當一個空頭元帥,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把隊伍組建起來,甚至錢糧調度都是靠自己一力承擔,平匪剛有起色,皇帝來一句,你回京城來,他就得屁顛屁顛回京,現在西北戰局惡化,隨時可能會重蹈幾十年前土木堡之變覆轍,又來一句,你去西北,他就得老老實實去西北送死?

在沈溪看來,如今西北局勢,給他二十萬兵馬都未必能力挽狂瀾,土木堡之變英宗率軍號稱五十萬,最後還不是落得鎩羽而歸的結果?

固守城塞固然幾萬兵馬就足夠,但正面跟韃靼人交手,勝率低得可怕。

朱祐樘聽到沈溪的說辭,反問:“沈卿家,你可有別的好人選?”

皇帝當着三位閣臣,還有執領五軍都督府和京營的大臣的面,問一個正三品掛職的右副都御史有誰來當人選,那不用說就是皇帝不滿意沈溪的答案,讓沈溪自己舉薦。

沈溪直言道:“馬尚書老當益壯,深謀遠慮,可爲主帥;張老公爺策馬騎射,不減當年,乃是摧城拔寨的不二人選……這幾位,都比微臣更有領兵之能,微臣實在不足以勝任!”

張懋笑了笑:“沈中丞過謙了,老朽已久不跨馬背,如今騎射早已生疏,邊疆戍衛重任還是要落在你們這些年輕人肩上!”

朱祐樘期冀地看了張懋一眼,這說明皇帝也有意讓張懋出來主持大局,可在聽到張懋之言後,朱祐樘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皇帝心目中,始終是京畿周邊的戍衛最重要,無論是張懋,還是他覺得不堪大用的壽寧侯張鶴齡,都不宜出征。

“沈卿家,朕實在找不出別的人選,你在東南平定匪寇,做得很令朕滿意,朕召你回京城將你賦閒,本就是國家社稷的損失。如今你領延綏巡撫之位,掌王命旗牌,特調配六千京營人馬隨你一同西進,搭救延綏鎮,最好能夠將榆林衛城奪回來,朕就將全部希望凝聚在你身上!”

朱祐樘好似寄予厚望一樣看着沈溪。

如果說話的不是皇帝,沈溪非破口大罵不可。

當我是二百五?

先前還說延綏鎮駐地榆林衛城已經失守,現在讓我在韃靼騎兵環伺的情況下,奪回榆林衛城,這是明擺着要坑人到底啊!

難道當皇帝的,爲了給臣子壓力,連道理都不講了嗎?

在場所有大臣都知道,在危機四伏的野外碰到韃靼騎兵意味着什麼,更何況還要在這種壓力下攻城,那跟送死差不多。

甚至就連沈溪自己也知道危險,可偏偏皇帝這麼說了,連出言質疑的機會都沒有,只等沈溪表態,相當於被架在無從拒絕的位子上。皇帝都已對他寄予“全部希望”,再拒絕的話,皇帝絕不會輕易饒過。

沈溪道:“微臣一人之力,恐難勝任!”

一句話,便讓朱祐樘皺緊了眉頭,連在場的大臣也都在想,你這小子太不識相,皇帝如此好說歹說你還是不同意,想找死嗎?

但再仔細琢磨一下沈溪的話,卻覺得沈溪沒有拒絕,只是表示不能單獨前去,那就是說,沈溪是想跟皇帝借調人手。

朱祐樘道:“哦?沈卿家,你有何賢良的佐官需要舉薦?”

連皇帝都把言路給沈溪堵死,只能提出“佐官”的舉薦請求,自己退下去連門都沒有。

沈溪道:“微臣並無佐官舉薦,但在東南平匪時,身邊有一些人輔佐,微臣想將這些人一併帶往西北,爲國效命!”

“准奏!”

朱祐樘本來還以爲是什麼大事,一聽原來是徵調民戶,皇帝心情一鬆,就算沈溪有任人唯親的嫌疑,那也是他先調遣沈溪、派沈溪領兵去送死在先,沈溪多找幾個人陪葬,那也由着沈溪,只要別讓朝廷多調撥人手和錢糧便可。

沈溪行禮:“謝陛下。”

朱祐樘嘆道:“西北之戰耗費巨大,如今國庫空虛,沈卿家,朕所能給你的,便是六千步卒,你可在沿途招募兵馬,整頓殘兵,若此戰得勝,朕必當有所賞賜!希望你能爲國效命,朕便在這裡謝過了!”

說完,朱祐樘在蕭敬的攙扶下站起身來,給沈溪拱手行禮。能得到皇帝的致禮,這已是皇恩浩蕩,不但是沈溪,連在場的大臣都要下跪謝恩。

沈溪這會兒被逼得走投無路,只能跪下來磕頭,表達自己效死命的決心:“微臣一定不辜負陛下的厚望!”

心裡卻在嘀咕:“辜負你十八代祖宗!你們老朱家除了會坑人,還會做點兒什麼?一邊說我年輕氣盛不能擔當大任,但在遇到危難時卻先把我推出去送死,給我六千步卒,並不是最需要的騎兵,就讓我帶着這六千步兵去跟數萬韃靼騎兵拼命,還要在韃靼人手中將榆林衛奪回來,你當我是齊天大聖下凡?”

朱祐樘一擺手:“來人,賜賞!”

一言出,後面有太監端着木托出來,上面有一方木匣,後面跟着兩名有七八分姿色的小宮女,那意思好似在說,木匣和兩名小宮女現在開始就是你的了。

沈溪沒擡頭看,但見這架勢,就感覺朱祐樘在對他說:“沈卿家,給你一點賞賜,你死得也能安心一些!”

沈溪再行禮:“陛下,臣如今尚未赴任,未得寸功,不敢受賞!”

“也好,也好。”朱祐樘竟然出奇地摳門,沈溪只是客氣了一下不肯接受,居然就把賞賜給省了下來,“待沈卿家陪同劉尚書凱旋歸來時,朕必當親自出城迎接,爲卿家牽馬引路!”

聽起來是多麼大的恩賜,在凱旋歸來時,皇帝會帶着文武百官出城歡迎,還會爲他牽馬!

但在沈溪聽來,絲毫感覺不到榮幸。

朱祐樘這句話,等於是又給他提出新的要求,不但要把榆林衛城給奪回來,還要“凱旋歸來”,並且保證三邊總督劉大夏的安全。

沈溪心想:“還不如說讓我帶着六千步兵出塞,將韃靼徹底殲滅,封狼居胥!”

朱祐樘又補充道:“到那時,朕當百倍厚賞!”

現在賜給兩個宮女,外加一個木匣,百倍賞賜,就是賜兩百名宮女和一百箱銀錢,或許是這種空頭許諾聽了多了,沈溪到如今聽得耳朵都麻木了,心中沒絲毫波瀾。

就算我能得勝歸來,你這個當皇帝的還不照樣食言?

第五十一章 生意經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無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一三五章商會的力量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一四七〇章 未來權宦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蹤了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一四五二章 兩個沈家第一九五二章 君臣同樂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三十三章 講故事第一〇一八章 回京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四八二章 借題發揮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蹤了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一九〇八章 無中生有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這是個問題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九九五章 過泉州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五十九章 議辦商會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九四九章 隱藏的狼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異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一四六六章 治喪之臣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二一五七章 捱打第四七五章 李公斷,牆頭草(第三更)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五〇四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更)
第五十一章 生意經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無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一三五章商會的力量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一四七〇章 未來權宦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蹤了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一四五二章 兩個沈家第一九五二章 君臣同樂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三十三章 講故事第一〇一八章 回京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四八二章 借題發揮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蹤了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一九〇八章 無中生有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這是個問題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九九五章 過泉州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五十九章 議辦商會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九四九章 隱藏的狼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異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一四六六章 治喪之臣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二一五七章 捱打第四七五章 李公斷,牆頭草(第三更)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五〇四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