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

蘇葵,字伯誠,廣東順德人,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授翰林編修,此人曾在多地爲學官,曾多次修繕書館書院,其治學嚴謹的態度也爲人稱道。他這一來,見到汀州府學子這般浮躁,不由心生惱火,這一怒,無形中給了在場的秀才們一個下馬威。

衆學子爲了自己的功名着想,不敢也不能在新任的提學大人面前出醜。

在衆學子躬身行禮時,蘇葵氣沖沖往裡面行去,最後站在最前面的案桌之後,冷冷道上一句:“落座即是!”

衆人這才惶恐不安地轉身落座,剛纔爲蘭陵笑笑生而爭吵的人此時都低着頭,生怕被蘇葵知道剛纔出言爭吵的人就是他們。

但蘇葵似乎並沒有緊抓着不放的意思,而是從懷中拿出一疊紙來,在案桌上平放好,就好像演講稿一樣。

“今日之論,乃格物。”蘇葵上來就將議題所言明,“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爾等以爲然否?”

就算有人心裡有不同意見,此時也只能乖乖應是。

這就好像學校校長,兼教授,兼考試出題人、兼批卷人、兼監考官、兼職稱評定人在你面前,就算他放個屁你也要說是香的,更別說蘇葵引用的還是程朱理學的理論,繼孔孟之後第三人朱熹的話,你敢出言質疑嗎?

若真有所異議,你分明是不想進補廩生,養家餬口,更不想鄉試中舉了!

沈溪卻覺得這種格物,不是唯物主義的格物論,比心學還要唯心,說什麼“一草一木皆具至理”,你非要說,我從小草身上看到了不屈不撓,以此來作爲至理,未免太過牽強附會,把“至理”看得太不值錢了。

反倒是心學,崇尚的是迴歸本我,倒有種道家清靜無爲的風格,講求心境自然,更容易讓沈溪接受。

蘇葵見衆人附和,不由滿意地點頭道:“爾等有何意見,只管說來。”

衆學子一想,機會來了,能不能進補廩生、增生就看這一回了!馬上就有人跳出來,開始發表長篇見解,以顯示他多有學問。

“學生以爲,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至知……”

旁人聽着前一個侃侃而談,心裡就開始犯起了嘀咕,有你的,我要說的話你先給說了,那我接下來說什麼?

《四書》《五經》裡議論“格物”內容本來就不多,在一個坐而論道等於是爲聖人立言的時代,必須要拿聖人的話來作爲議論的中心思想,這就好像作八股文一樣,不能以聖賢之言來破題,那文章等於是開篇即廢。

沈溪坐在那兒很淡定,有這麼多人搶着說話,根本就沒他插嘴的機會。此時在場之人都在心中編排一會兒的說辭,但道理不過就那麼多,無非是從《四書》《五經》中得來的啓發,又或者是從其他典籍中所知,誰也不敢在蘇葵這樣的提學官面前信口開河,更沒人敢爲自己立言。

在第一個人起來發表見解時,蘇葵還欣然點頭,但在他聽到接下來幾個秀才說的道理幾乎完全相同,一點兒新意都沒有,完全是照本宣科時,他的神色就不太好看了。當第五個人說完,第六個爭着想站起來發表見解時,被蘇葵打斷。

蘇葵道:“格者,爲至,爲盡;不盡則無以致知。此處有案桌一方,爾等可盡格一番,明其至理。”

一句話,讓在場秀才面面相覷,臉色變得極爲難看。

“格物致知”在他們看來,只有聖人才能做到,他們學的是聖賢學問,聖賢說什麼就是什麼,至於讓他們親自去實踐,那可難比登天。

就好像格物,聖人能從一草一木上看到大道理,他們就不行了,不然聖人爲何是聖人,而他們只能當聖人的學生?

這種考題,可要比考院試還要難上幾分,你可不能隨便瞎說,你若說,我從這張案桌上看到了“四腳平穩”,蘇葵上來就可以給你一戒尺,我讓你代聖賢立言,聖賢哪句話是跟你說四隻腳立着比兩隻腳立着更穩?你要隨便胡侃,這桌子能看到的道理多了去了,但讓你拿聖賢的話,來議論這張桌子,那可就十分困難了。

沈溪見衆生員閉目沉思,搖頭晃腦,心中不由暗歎,這格物致知對於普通人來說,實在是太過困難了,這也是心學爲何能夠興起的原因。你非要讓人跟聖賢一樣去從天地萬物明白道理,這是不靠譜的,也有違致學精神,而心學則講求的是本我,只要明白自己立身處世的道理就可。

沈溪不禁想到“守仁格竹”的典故,說的是一代大哲學家,將心學繼承和發揚光大、被譽爲心學集大成者的王陽明從婁諒那裡得知“格物致知”這個道理後,覺得收穫甚大,欣然回去對着竹子,想從“一草一木”中格出至理,但他花了三天三夜,並無寸得,他認爲是自己用心不誠,所以摒棄一切雜念,繼續深入參詳。結果到了第七天,王陽明仍舊得不得任何至理,反倒把自己給累病了。

這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個非常有名的典故,王守仁也正是由此懷疑程朱理學,而得出“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的心學理論基礎。

衆人之前還搶着回答,現在則沒一個吭聲。這種問題,放到太學去,找一羣大儒來探討,也未必能得出什麼好的見解,而眼下卻是一羣爲自己生計和學業奔波忙碌的秀才,可以說蘇葵完全是找錯論道的對象了。

蘇通沉思良久,低聲對沈溪道:“沈老弟,你見解向來獨到,眼下就有個機會,是你挽回形象的大好良機。”

沈溪誠實地搖搖頭,現在明擺是槍打出頭鳥,他本來就對程朱理學的“格物”有些不以爲然,讓他出來議論,那不是自打嘴巴?這種時候還是選擇靜默不出聲爲好。

蘇葵本來耐心不錯,但在等了小半個時辰仍舊沒人發話時,他心下有些惱怒:“爾等平日致學,就致成這般模樣?”

衆人都低頭,臉上帶着幾分悔過之意。蘇葵也不客氣,直接指了指前排一名三十多歲的秀才:“你來論。”

那秀才立時有種想一頭撞死的衝動。

本來坐在前面,是爲了能更貼近這位新任的提學官,爭取給提學官留下好印象,這下反倒弄巧成拙,連王守仁這樣一代哲學家,七天七夜都沒從竹子上得到至理,讓他對着張桌子不到半個時辰,腦袋裡沒有任何至理,只能是一團漿糊。

“這個……方桌……這個……”

蘇葵怒道:“什麼這個那個,這學生叫什麼名字?把他名字記下,我倒要好好查究,他的生員是怎麼考上來的!”蘇葵火冒三丈,他來跟學子“格物致知”,這些學子只會陳詞濫調跟他敷衍。

別的生員有人暗自偷笑,也有人緊張不已……一個不成,自然會換下一個,如果正好撞到自己頭上,那可就倒大黴了。

就在衆人惶惶不安時,蘇葵指着第二排在那兒煞有介事搖頭晃腦的二十餘歲生員道:“你來!”

“我?學生……嗯……”

那學生站起來,體似篩糠,半晌後支支吾吾道,“學生愚昧,不能格其理。”

蘇葵更加惱火:“記下來記下來,我就不信,這汀州府之地,難道連個致學之人都沒有?”

蘇葵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自然不肯善罷甘休,馬上要繼續點下個人,旁邊的汀州府儒學署教諭胡爲潘有些着急,這麼點下去,莫非今年府城的歲考要全軍覆沒?他心想:“我可要趕緊想個辦法,讓蘇提學轉移視線。”

胡爲潘道:“蘇提學,本地去年院試,有寧化縣十一歲學子沈溪,得中院試第二。”

蘇葵點頭道:“本官也有聽聞。”

胡爲潘續道:“去年汀州府院試第一場,四書文小題第一道,爲‘止於至善’,在所有答卷之中,唯沈溪之作最爲前任劉提學所欣賞,蘇提學爲何不問問他的意思?”

一句話,頓時讓沈溪成爲衆矢之的,很多人都側目看向沈溪,他們想知道現在沈溪應該有多狼狽。

胡爲潘作爲程朱理學的擁戴者,對於劉丙補錄沈溪的事不太贊同,現在於府城衆生員有麻煩的時候,就推沈溪出來擋槍。

蘇葵擡頭道:“沈溪何在?”

不用沈溪應聲,蘇葵的目光已經落在沈溪身上,也只怪沈溪年歲小,在一衆士子中最容易辨認。

沈溪無奈,只能站起身給蘇葵行禮:“寧化縣生員沈溪……”

“知道你來歷,既然你聽清本官之前所言,就先格物一番吧。”蘇葵有些不耐煩打斷沈溪的話道。

沈溪心裡暗罵胡爲潘。

但有些事是他自己招惹來的,現在我是崇尚了心學,爲你們這些理學之人所不容,但不用幾年,心學就會迅速崛起,甚至朝廷中人都對心學崇尚不已。現在的痛苦,是爲了迎接黎明……

沈溪安慰自己,但他心下也覺得有些困難,因爲“格物”的道理,是非常不容易說的。

沈溪再行禮道:“學生斗膽,想問蘇提學一句,不知蘇提學對於這方桌格物,有何見地?”

一句話,不但讓在場學子譁然,連蘇葵也是一愣。他出題考衆生員,現在被以同樣的問題回敬過來,還是個十多歲的少年,未免就有些“狂妄”。

胡爲潘怒道:“沈溪,這是你跟提學說話的態度?”

沈溪正色道:“學生以爲,學問之道在於博聞強識,學生心中是有一些淺見,但想聽蘇提學所言,格物之道,在於爲至爲盡,但學生的淺見不足謂至盡。所以纔想先聽聽蘇提學的教誨,纔好發表己見,也是學生想多學習參詳。”

************

ps:第一更送上!

昨天至凌晨零點時有750張,100人,人數再次破了開書以來的記錄,特此天子向所有支持本書的書友致敬!

今天是四月征戰新書榜的最後一天,天子繼續爆發,善始善終,讓大家看個過癮!

本月最後十五個小時,天子求訂閱和支持!

第六十二章 新鋪子的選擇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四八三章 數米法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二二六章 求畫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二〇〇二章 用心何其毒也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八〇一章 正三品的“代總督”(第三更)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七三八章 藥方救人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節(第四更)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一〇一四章 沒有未來的女子第二一六九章 最信任的人第一七六〇章 夫何在?第六三〇章 爭執(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五八四章 北還(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一五〇三章 幫忙和拆臺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一三六五章 準備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一八九四章 張彩的毒謀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獻給所有書友)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還是中毒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六二七章 兩家人一起走第一六六三章 歷史軌跡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九四二章 自願
第六十二章 新鋪子的選擇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四八三章 數米法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二二六章 求畫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二〇〇二章 用心何其毒也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八〇一章 正三品的“代總督”(第三更)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七三八章 藥方救人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節(第四更)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一〇一四章 沒有未來的女子第二一六九章 最信任的人第一七六〇章 夫何在?第六三〇章 爭執(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五八四章 北還(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一五〇三章 幫忙和拆臺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一三六五章 準備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一八九四章 張彩的毒謀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獻給所有書友)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還是中毒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六二七章 兩家人一起走第一六六三章 歷史軌跡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九四二章 自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