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九章 大興土木(第一更,求月票)

土木堡內,一片兵荒馬亂。

這座處於宣府和居庸關之間的堡壘,曾經銘記明朝的恥辱,此時卻成爲沈溪用來抵擋韃靼人的最後屏障。

“大人,第一批派回京師的快馬,已經出發十多天了,此時怎麼也該有回信了吧?可現在什麼消息都沒有,不會都半道被韃子給劫了吧?”

沈溪每天需要處理的事務很多,除了全軍的吃喝拉撒外,還得時時刻刻警惕韃靼人發起攻城戰,同時想方設法加大城池的防禦力度,增加保命的本錢。可是,他手底下這些將領卻不能讓他省心,三個把總胡嵩躍、劉序和朱烈,天天在他耳邊吵吵嚷嚷,讓他得不到片刻清閒。

此時,城西指揮所大堂,沈溪正在被劉序等人騷擾。劉序等人之所以能安心留在土木堡,沒有加入逃兵行列,正是因爲沈溪說已將當前軍情傳遞京師,只需京師派出人馬馳援即可坐擁殲滅韃靼四千騎、俘獲敵重要將領火綾的戰功。

沈溪之前的確是這麼想的,因爲沈溪實在想不出朝廷不派援軍的理由。

可是,當前幾日沈溪接納一名被韃靼遊騎追擊的驛使進入土木堡躲避,從而知道劉大夏正在三邊用兵,所有人都當韃靼主力在寧夏鎮時,沈溪就知道如今朝廷對他充滿質疑,他的奏本能否呈遞皇帝那裡很難說。

沈溪之前滿心以爲謝遷能在這件事上幫到他,可現在他已然信心全無,因爲謝遷是個瞻前顧後的中庸朝臣,缺少對時局敏銳的判斷力以及行事上的果敢。

將手頭案牘放下,沈溪擡起頭看着大堂內眼巴巴看着他的幾位……除了三名把總外,還有幾名指揮,都是沈溪現在倚重之人。如果少了這些人輔佐,沈溪不用再考慮如何防守,他自己會先加入逃兵行列。

沈溪道:“本官之前安排,在城內修築塹壕等防禦工事,可有遵命行事?”

劉序本來是問沈溪朝廷援軍之事,沈溪突然把話題轉到防禦工事上,有些納悶。劉序回道:“大人,末將不懂,這防禦工事不是應該在城外修嗎,您在城內挖那麼多溝壑是什麼意思?難道您是防備城中士兵逃走?”

胡嵩躍趕緊附和:“是啊,大人,士兵們雖然戰意不高,但始終惦記着自己家中的妻兒老小,哪裡敢輕易逃跑?您不能老是跟防賊一樣防着您的兵啊!”

朱烈道:“大人,俺一介粗人,不懂什麼大道理,但老胡和老劉的話俺是贊成的,您不能不給將士們一個解釋!”

一時間,沈溪千夫所指,彷彿成爲了全軍公敵。只見監軍張永衝出來,大聲喝斥:“哎呀呀,你們這些人吶,都在瞎想些什麼?難道你們看不出來,韃子隨時會殺來嗎?韃子打過來,如果城牆守不住,必然是在城內開打。這些塹壕修好後,韃靼騎兵便沒了用武之地,不是挺好的嗎?”

胡嵩躍道:“張公公對於戰局倒是瞭然於胸啊!”言語中帶着幾分諷刺,張永雖然心裡不憤,但沒直接喝斥,只是滿臉不悅。

沈溪沒有說話,大堂中爭吵不休,沈溪不是不想在這羣將校面前樹立威信,是他覺得沒有必要。

眼前這羣將校,簡直是孬種外加軟蛋,如今能取得一點成績,那是因爲被逼上絕路,如果讓他們再出城跟韃靼人決一死戰,保管戰事剛開打就逃得一乾二淨。

雖然沈溪說過在城內修防禦工事不是爲了對付自己人,但其實他還真有防止士兵當逃兵的打算,比如環繞城池一圈的塹壕,寬四米,深達三米,只需要守住幾個主要通道,官兵就沒辦法從四處漏風的城牆逃走。

土木堡是一座廢棄的城塞,並非那種擁有完備防禦體系的城塞。

退一步說,即便土木堡防禦措施齊全,諸如張家口堡或者是宣府,都未必能擋住韃靼人的鐵騎。

土木堡不過是個方圓幾裡的小城,誇張點兒說在城西拉泡屎城東都能聞到臭味,這麼小的地方,若沒有堅固的防禦體系作爲後盾,那前景堪憂。

土木堡城牆早已是千瘡百孔,但就算城牆完整,韃靼人攻打大明邊關城塞已有經驗,土木堡低矮的城牆並不能爲防守添加太多助力,所以他準備把防守重點從城牆挪到城塞內外的防禦工事上,這是一次大膽嘗試。

沈溪厲聲喝斥:“本官如今身在土木堡內,與將士共同進退。朝廷援兵在望,城塞內修築一些必要的防禦工事,這樣韃靼人殺來時我們能堅持久一些,不是應該的嗎?”

“可是,大人……”

胡嵩躍張開嘴還想說什麼,卻被沈溪擡手阻攔。

沈溪道:“胡將軍就算再有意見,也得等防禦工事修築好後再說。明日開始,不但城內要修築工事,城牆外面也要逐步進行防禦工事的修築。除了留下可供兩輛馬車並行的道路外,其餘地方均要挖掘與城內同樣寬度和深度的塹壕。”

“一兩日內,我軍必然與韃靼人間有一場戰事,如果不想葬身在此,就讓將士們加把勁兒!”

……

……

土木堡內一反常態修築防禦工事,而在城外的韃靼軍營中,同樣在構築工事,不同的是韃靼人修建工事的目的是爲了防止城內兵馬逃竄。

韃靼人在距離土木堡五六裡的地方,挖掘了不少壕溝和陷阱,還設下陷馬坑、絆馬索等機關。

這些陷阱能防備城內大明兵馬逃走,但也給韃靼人帶來一些麻煩,那就是韃靼騎兵想順利殺到城下也會有麻煩。

韃靼人並不急着進攻,他們地清楚地知道沈溪對於駕馭佛郎機炮很有一套,明白沈溪統率的兵馬不好對付。

韃靼人的想法,就是把沈溪死死地困在土木堡,不能馳援宣府和張家口堡,也無法退回居庸關即可。

等到韃靼後續兵馬殺來,衆寡懸殊之下,沈溪插翅難飛。

“昭使,明軍有火炮,我們也有,而且是明軍之前用來轟擊我們的火炮。明軍在土木堡中的火炮只有六七十門,但我們卻有上百門,還帶來大量炮彈,沒道理我們會輸給他們。”

土木堡城西五里,韃靼人新設立的營帳前方不但挖掘陷阱,還用沙土壘砌起一座座高臺,這些臨時高臺上,每一處都有一門到三門佛郎機炮。

這些佛郎機炮是韃靼人從明朝邊軍手上奪回來的,雖然朝廷派出專人幫助邊軍訓練炮手,但邊軍將領多是勳貴或者世襲軍官,高高在上,又不喜歡深入基層學習,對於佛郎機炮的性能並不瞭解,通常炮手訓練完畢便轉而負責其他工作,使得佛郎機炮的威力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幾年下來佛郎機炮在各城塞逐漸淪爲雞肋。

韃靼人攻破城池後,這些佛郎機炮便成爲韃靼人的戰利品。

韃靼人與明朝邊軍截然相反,他們把火炮看得很神聖,畢竟當初沈溪就是用佛郎機炮讓他們嚐到失敗的滋味。

可惜韃靼人在運用這種先進火器上,資質更爲低劣,他們根本就不懂什麼射擊諸元,不懂得裝填標尺,只是簡單地把火炮架起來,按照明軍俘虜的指點,一板一眼開炮,結果往往目標與彈着點差距甚遠,起不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另外就是明朝邊防各城塞內的佛郎機炮大多鑄造完成已經一兩年了,因爲炮手被調作他用,火炮自然也得不到保養,使得炮管內的鏽化程度很高,再加上炮手對於添加炮彈和火藥數量不太瞭解,使得佛郎機炮炸膛的機率很高。

韃靼人最初得到這東西高興得要命,可當他們發現這東西威力沒有想象那麼大,搬運又不方便,還老是炸膛傷到自己人後,慢慢地就成爲隨軍擺設。

阿武祿作爲韃靼亦思馬因部的監軍,這次她主動請纓到土木堡當說客,進城探查一番後,出於對沈溪的忌憚,不敢再進城,免得被沈溪扣押爲人質。

“火炮是有很多,但有那麼多人會開炮嗎?”

阿武祿在看過大明火炮用於攻城戰之後,便覺得平淡無奇,並不認爲這種火炮能造成多大殺傷。

“回昭使的話,這次東進我們的炮手來了不少,全都經過明軍俘虜的指點,到時候我們集合所有火炮,對準城池方向一陣轟擊,對方必然士氣大降。土木堡內的明軍看到我們兵鋒如此強盛,只能乖乖地龜縮城裡,不敢動彈。至於那些零星的明軍逃兵,完全不用理會!”

“怎麼可能置之不理?”

阿武裡大聲喝斥:“你們可有想過,如果明朝延綏巡撫沈溪混在逃兵中離開當如何?此人是我草原生死大敵,務必除之而後快!”

“我命令,從今日起,嚴禁再放城中逃兵離開,阻斷土木堡跟外界的一切聯繫。若大明援軍到來,而我們又不能立時攻克宣府,戰事就會發生諸多變化,一切以小心謹慎爲上!”

“是,昭使!”

韃靼將領恭敬地說道。

“抽調人馬,今晚我會再次進城,找明朝延綏巡撫談判,商討交換俘虜之事。如果我回不來,你們就帶兵把城塞破了,提沈溪首級向大汗稟報。不得有誤!”阿武祿道。

一衆韃靼將領俯首聽命:“是!”

*************

ps:第一更!

快到凌晨一點才寫完這章,趕緊給大家送上更新!雖然時間晚了點兒,但天子的努力想必大家都看到了,何不投一波月票支持表示支持?

求訂閱!求月票!

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二五五章 騎兵繞道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八六〇章 是時候出手了第一〇三章 擴張的野心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一四四章 棟樑之才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二〇一五章 特殊的賄賂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五三章 金錢帝國(求訂閱和月票)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一三一九章 新閣臣人選第一一〇七章 女使(第一更,求月票)第二五三六章 有喜有憂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六二八章 專門坑人(第三更,謝書友)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註定(第六更)第二一五四章 幾時出兵?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第一四一〇章 沒了脾氣第四六一章 今時不同往日(上)第二六五三章 利用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三二八章 連環計(上)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五八二章 鎮守太監(第二更)第一六一五章 皇帝的喜好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一七三五章 殺回京城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四四八章 武岡州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
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二五五章 騎兵繞道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八六〇章 是時候出手了第一〇三章 擴張的野心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一四四章 棟樑之才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二〇一五章 特殊的賄賂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五三章 金錢帝國(求訂閱和月票)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一三一九章 新閣臣人選第一一〇七章 女使(第一更,求月票)第二五三六章 有喜有憂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六二八章 專門坑人(第三更,謝書友)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註定(第六更)第二一五四章 幾時出兵?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第一四一〇章 沒了脾氣第四六一章 今時不同往日(上)第二六五三章 利用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三二八章 連環計(上)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五八二章 鎮守太監(第二更)第一六一五章 皇帝的喜好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一七三五章 殺回京城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四四八章 武岡州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