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

西北戰場烽煙四起。

寧夏鎮,劉大夏率兵節節勝利,在連續收復失地的同時,也振奮了大明上下的軍心和民心。

然而在京畿眼皮底下的宣府鎮,情況剛好相反,韃靼人在大明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攻破張家口堡,兵馬往宣府進發。

至於不起眼的土木堡,早就被明朝皇帝和重臣遺忘,這裡曾經是大明揹負恥辱的地方,早已荒棄,沒人認爲這裡有防守的價值。

此時此刻,領兵往三邊增援的沈溪,在土木堡內外修築防禦工事,土木堡已隱隱成爲大明抵禦韃靼人東進的最後陣地。

但沈溪手頭兵馬始終不多,六千官兵加上二千五百多民夫,即便算上可以作爲苦力的韃靼戰俘,也只有不到一萬人。

好在城中多了一些平常百姓家的婦女,這些女人進城後可以作爲生火造飯、醫護救治的生力軍,可以節省大批人手。

沈溪幾乎把手頭所有能調動的資源全部發動起來。

亦思馬因在土木堡戰事結束後六個時辰就得到具體戰報,而同一時間大明京城仍舊沒有任何西北傳來的戰報,就連寧夏鎮那邊的戰事,也因爲相距京城山長水遠,暫時無更多消息傳回。

夜深人靜,整個京城處於休眠狀態,城西金城坊靠近城隍廟的地方,一輛馬車穿過街道上的哨卡,在一處民宅外停了下來。

趕車的是一名身着男裝的女子,馬車車廂裡則是一名少女,二人下車後,直接上前敲門,門很快“吱嘎”一聲從裡面打開,門內站着的正是廠衛情報頭目、曾走南闖北爲朝廷立下汗馬功勞的玉娘。

這兩名前來拜訪的女子,正是她的義女,熙兒和雲柳。

“進來!”

玉娘吩咐了一句,讓二人進入院中。

院子裡空空蕩蕩,二女跟隨玉娘進了正廳,只見正廳內供奉着一個靈牌,香火嫋嫋。二人知道這是玉孃的一處私宅,玉娘每年都會過來祭拜,由於涉及玉孃的往事,她們不敢過多詢問。

玉娘上完香,並未讓二女靠近祭臺,隨即她才走回來,示意到偏廳說話。

進入偏廳,玉娘將頭上扎着的白布取下來,問道:“西北戰事,你們調查得如何了?”

玉娘供職的是東廠,東廠之職責在於秘密緝捕和查案,無論是可以拿到明面上來說的,還是那種見不得人的事情,東廠都可以管轄。

www тTk an C〇

東廠在大明各地都有一些情報組織,負責人稱之爲“檔頭”,而下面的差役則稱之爲“番子”。這些遊走在黑暗中的人,雖然不會得到朝廷的承認,但卻可以從朝廷那裡支取開支,或者通過朝廷爲他們找到生計,立下功勞後調回京城謀取官職。

玉娘在汀州府時,只是一名番子,她立下的功勞原本可以讓她成爲一名八九品的官員,但因爲她是女子,到現在她仍舊只是一名“檔頭”,手下能調動的人不過六七十人,但她在東廠的地位與日俱增,她獲得的情報以及負責的差事,幾乎是東廠份量最重的。

皇帝當日在乾清宮,因爲太子的突然奏稟而雷霆大怒,之後派遣人手前去邊關打探消息,除了明面上派遣的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官員外,暗地裡東廠和錦衣衛也奉命前往調查,玉娘便是其中一路人馬的主管。

雲柳道:“乾孃,我與熙兒出了京城,一路往西北而去,靠近居庸關時,聽路人言宣府似有戰事發生,但無法確定。不時有流離失所的百姓通過小道逃入居庸關,其中部分精壯在百姓相互指證查明身份後編入隆慶衛,其餘老弱則任其入關南下。”

“那些逃難的百姓講,宣府地界韃靼兵馬衆多,官道悉數被韃子騎兵封鎖,沿途死傷難民無數。至於沈大人的消息……我們未曾聽聞!”

玉娘隨即看向熙兒。

熙兒顯得有些緊張,她先看了雲柳一眼,然後肯定地點了點頭,意思是雲柳說的話也是她親身所見所聞。

玉娘謹慎地說道:“西北戰事,看來真的不像朝廷獲悉的情況那麼簡單。但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前往調查的官員剛傳回來消息,說居庸關以西暫且太平,只有小股韃靼流寇作亂。如若真如沈大人所奏,宣府已成爲韃靼主攻方向,宣府地界異常的兇險啊!”

玉娘說完這話便陷入沉思,她在想之後如何跟東廠的上司奏稟。

如今暫時執領東廠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但玉娘知道蕭敬不會領這差事太長時間,因爲東廠廠公通常是以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爲的是防止掌印太監權力過大,影響到皇權穩定。

但如今弘治皇帝重病在身,蕭敬身兼兩大重要職務,屬於權宜之計,因爲皇宮那麼多太監中,皇帝最信任的只有蕭敬,蕭敬素來對皇室忠心耿耿,爲人雖然憨厚和迂腐了些,但做事能力上還是頗得皇帝肯定。

熙兒道:“乾孃,現在所有消息都只是道聽途說,從正途已經無法出入居庸關,除非有朝廷手令,不然我們只能到居庸關爲止。探查多日不得要領,於是我們趕緊回來跟您奏稟,如果沈大人真有麻煩,他不會只上奏一次就不再提了吧?”

“熙兒!”

雲柳不滿地說,“不知道的話就別亂講。若如今宣府真的成爲韃靼主攻之處,兵馬數量將超過十萬,沈大人對外號稱有五萬兵馬,其實不過只有數千京營兵,連騎兵數量都很少,此時恐怕得找尋堡壘駐守。”

“韃靼人恨沈大人當初在榆林衛前後兩次挫敗他們,此刻必然調集兵馬與沈大人爲難,沈大人若陷入重圍,如何能將後續戰報傳往京城?”

玉娘擡起頭瞪了雲柳一眼,若有所思道:“你倒是什麼都知道!”

雲柳趕緊申辯:“女兒只是隨便猜測,乾孃切勿介懷!”

玉娘幽幽一嘆:“你分析的很對,我作何要介懷?沈大人之前上奏在宣府遭遇韃靼主力,內閣和司禮監不加採納,甚至未將此事上報陛下。雖然滿朝文武都認爲沈大人可能是虛報軍情,但之後沈大人便斷了消息,這顯然於情理不合。”

“沈大人怎會明知自己奏報不妥,而無後續奏報?”

熙兒連忙道:“乾孃的意思,是不是說沈大人既然撒了一個謊,爲什麼不繼續編理由下去?”

這下不但是雲柳,連玉娘也在瞪熙兒,熙兒只能老老實實待在一旁不說話了。

雲柳相對有頭腦些,考慮問題比熙兒全面,只是她資歷不高,很多事情不能往更深層次考慮,聽到玉孃的話,她的思路變得明確許多:

“乾孃的意思,應該是說沈大人遇到了麻煩……種種跡象跟沈大人的奏報非常吻合。加之近來宣府鎮消息閉塞,太原鎮和大同鎮的消息基本都是從紫荊關傳入京城的,事情頗有蹊蹺!”

“嗯。”

玉娘點點頭,道,“你們二人,明早出城,帶上信物,直接往居庸關去找隆慶衛指揮使李頻,宣府有無爆發戰事別人不清楚,李頻不可能對此全不知情。若得到準確消息,立時傳遞消息回來。”

“若沈大人真的遇到了麻煩,你二人務必想辦法,將朝中情況傳遞給沈大人知道,讓沈大人拖住韃靼主力,等待援軍到達!”

熙兒和雲柳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聽玉孃的意思,她們意識到沈溪奏報的事,有很大概率屬實,那之前朝廷所得到的所有“大獲全勝”的戰報都可能會被推翻。

宣府鎮一旦失守,京城必然會遭遇危險,即便熙兒這樣對於戰局不清楚之人,也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雲柳表態:“乾孃放心,我二人必將此事辦好,不辜負乾孃的信任!”

……

……

京城建昌侯府大門外,江櫟唯剛參加完酒宴,出來後,酒興未消,臉上一片得意之色。

建昌侯府內,江櫟唯獲悉沈溪在西北遇到了大麻煩,倒不是說沈溪被韃靼人圍困,而是聽說沈溪一路怯戰,到如今劉大夏即將收復所有失地,但現在沈溪連大同鎮都還沒抵達,已成爲朝廷上下的笑柄。

“沈溪這廝往西北,若是立下大功,回來必定與我爲難。好在如今我投靠了建昌侯,又有美人在他身邊爲我進言……這回一定要將這廝拉下馬來,哼哼,只要兩位國舅爺就沈溪的問題在陛下面前多說兩句,看誰能救那臭小子!”

江櫟唯滿臉是笑,彷彿已經看到沈溪被抄家滅族的場景。

就在江櫟唯即將上馬車時,後面有建昌侯府的家僕過來,遞上一封信,道:“江大人,這是我家夫人給您的信,裡面有她對您的交待,請您收好!”

建昌侯府的夫人,說的自然是江櫟唯進獻給張延齡的美人,這美人對沈溪的仇恨甚至比江櫟唯都更深,當初江櫟唯也是查明這仇恨基本不可消除後,才選擇跟這女子合作……兩個人屬於一拍即合。

江櫟唯不敢讓張延齡知道二人間有私信來往,趕緊將信收好,上了馬車。

等馬車走出兩條街,江櫟唯才讓車伕停車,下車後掏出信,讓家僕打燈籠過來,藉助微弱的燈光將上面的文字大致看清楚,心頭也就定了下來。

“沈溪估摸這回是跑不掉了!”

江櫟唯將信直接投進燈罩中,將家僕嚇了一大跳。

“嘭——”

燈籠落地,燭火迅速將燈罩點燃,家僕想要伸出腿去將火焰踩滅,被江櫟唯一把抓住:“沒事,由它燒吧,回去後準備些銀兩,送去建昌侯府,過些天咱們就搬府宅,跟以往熟悉的人不再聯繫!”

家僕一頭霧水,但還是恭敬行禮:“是,少爺!”

***********

ps:第三更到!

看到書評說天子總是遇到各種事情,聽謊話都快聽到耳朵起繭子了!

天子先汗一個,這裡說明一下,作者也是人,並不是機器,生活中有喜怒哀樂,會遭遇各種突發狀況。比如昨天表叔去世,昨天和今天其實天子都有去幫忙治喪,明天中午還得去吃餐白宴,又比如今天遭遇停電,導致一章幾近3000字沒有了,這都是事實,連續湊一塊兒確實不可思議,但事情就是這麼巧!

天子自從上傳以來,基本沒斷過更,不到一年已經更新了370萬字,也就是說基本每天都是萬字以上的更新,自覺算是比較勤奮的作者,如果這樣還要指責天子偷懶,有些說不過去吧!

表完功,天子發現咱們的書又被擠到分類月票榜第三位了,雖然這次是被好基友香蕉搞了下來,但也讓人極爲沮喪,大家有票就投給《寒門狀元》吧,拜託了!

求月票!

求月票!

求月票!

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二三八二章 勢力之爭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禮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二四四九章 庸人何必自擾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樂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一八八三章 做文章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無情第一四七〇章 未來權宦第五十二章 同行如敵國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一六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七〇二章 太子出宮(第四更)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一八七四章 傷害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一一六〇章 閒話監軍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五六六章 奇襲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二二二五章 總攻第五七三章 林黛進門(第九更)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九十四章 刊印說本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宮(第二更)第五八四章 北還(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三四章夜半相會無人時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
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二三八二章 勢力之爭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禮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二四四九章 庸人何必自擾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樂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一八八三章 做文章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無情第一四七〇章 未來權宦第五十二章 同行如敵國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一六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七〇二章 太子出宮(第四更)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一八七四章 傷害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一一六〇章 閒話監軍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五六六章 奇襲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二二二五章 總攻第五七三章 林黛進門(第九更)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九十四章 刊印說本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宮(第二更)第五八四章 北還(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三四章夜半相會無人時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