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

沈溪親自帶人修築防禦工事。

韃靼人主力到來之前,他必須要把土木堡經營成一座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而不是一座堆砌在沙粒上的紙糊堡壘,彈指即破,然後閉目等死。

爲了讓土木堡變成理想中的狀態,沈溪將手底下所有人都調動起來。他把一些識字又或者接觸過火炮和火銃的二千人抽調出來,作爲機動兵馬,另有五百有一定手藝的民夫,用來製造和修復武器裝備,同時實現沈溪腦海中的一些構想。

其餘四千官兵和兩千民夫,分成了四班,各負責一個方向進行土木作業。

沈溪知道修築防禦工事的重點,在於破壞韃靼騎兵的機動性,充分發揮手頭的火炮和火銃的火力優勢。

因此,以土木堡爲中心,前後將修築八道戰壕。每道戰壕均深四米、寬三米,前低後高,戰壕與戰壕之間約莫有二百多米的平地。

所有的戰壕都通過坑道連接起來,這些戰壕和坑道在轉彎處,變得極爲狹窄,僅容兩人並行,戰時只需在這些彎道處派出一隊火統兵,即可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與城外連接的道路,變成了彎彎曲曲的“之”字形路線,如此一來,敵人在衝鋒的時候,除了跳入戰壕,剩下的就只能繞路。而在繞路的時候,城頭的火炮以及埋伏在兩翼坑道里的火銃兵,即可給予韃子兵最大的殺傷。

被人看衰的土木堡,首戰便全殲火綾部,次戰又以絕對優勢獲勝,這讓土木堡內的明軍重新看到生存的希望,現在他們已經不求能在與韃靼人的交戰中獲得多少功勞,只想活着回到關內,留條命回去見婆娘和孩子。

爲了這個目標,城外修築工事的官兵和民夫幹得如火如荼。

冬季白天很短,總共大約有六到七個時辰可以幹活,早上天色剛矇矇亮就上工,等到天幾乎完全黑下來才撤回城中休息,這中間只是吃飯時休息一下,然後一直幹下去,所以效率很高,僅僅兩天第一道防線就構築起來了,此後就是按照沈溪的規劃,優先構築外面那道戰壕以及連接兩道戰壕的交通壕。

土木堡擁有的兩百門火炮中,有半數架上城頭,其餘的則利用挖掘戰壕時堆積的土堆,構築炮臺,威懾敵軍。

由於之前從韃靼營中搬回大量炮彈和火銃子彈,以及十多萬斤火藥,短期內彈藥消耗不用發愁,每天炮兵除了在沈溪指導下保養佛郎機炮外,每名炮手、副炮手還各有一次實彈練習的機會。

每當城頭的火炮向遠處沈溪指定的目標進行炮擊,隆隆的炮聲都會把遠遠觀察的韃靼騎兵嚇得遠遁而去,生害怕自己成爲犧牲品。

此外,集中進行訓練的一千五百名火銃兵,每天也都有實戰打靶的機會。

這些火銃兵中,有九百人裝備最新式的佛郎機火銃,另六百人則裝備了老式的雙眼銃。火銃兵共分爲五隊,每隊三百人,以軍陣出戰時排成三排,進行三段式射擊,打防禦戰時,則躲在戰壕裡交叉開火,務必確保火力全程覆蓋。

如今土木堡再也不擔心會出現逃兵了,因爲隨着南門被堵死,城塞周圍已沒有任何逃跑的路線,韃靼人抓到明朝的逃兵,基本是見一個殺一個。

韃靼人並非不想利用心理戰來打擊守軍的士氣,只是之前沈溪用“馬雷”打得韃靼人肝膽俱裂,親眼見到袍澤在身邊炸成粉末,屍骨無存,那種傷痛刻骨銘心。這會兒看到明朝士兵,如同見到生死仇人,一個都不願意放過。

韃靼人殘殺俘虜後,還將其頭顱掛在旗杆上耀武揚威,這使得城中官兵基本上斷了逃跑的念想,而且如今軍中都在流傳朝廷援軍即將到來的消息,放着到手的功勞不要去當逃兵,還無路可跑,抓住後兩邊都是個死,士兵們最後死心了,只能安心聽命行事。

“大人,韃子主力眼看就要來了,還這麼沒頭沒腦地修下去,恐怕無濟於事啊!”

十月初九這天下午,沈溪正在地圖前研究土木堡周邊地形,胡嵩躍又跑來訴苦,“士兵們每天都去修,這都接連修了好幾天了,也不過挖了最裡面和最外面兩道戰壕,其中外面那條戰壕還只是初具雛形,距離最終的八條遙遙無期。”

“大人,這麼挖下去恐怕還沒等咱修完,韃子兵馬就衝進來了!”

沈溪擡起頭來,瞪着眼問道:“誰衝?就憑外面這些韃靼人?我告訴你,韃靼中軍抵達之前,這些人絕對不會越雷池一步,我們還有時間來完善我們的防線。”

胡嵩躍緊張地問道:“那請問沈大人,咱修這些玩意兒,能堅守多久?三五天,還是十天半個月?”

沈溪知道,這些人說來說去無非是試探他的口風,一個是想試探援軍幾時能夠抵達,一個是試探此戰持續時間會是多久。

“三五天是必然能守住的,只要韃靼人不是日以繼夜發起進攻,我們可以堅持更長時間!”沈溪道。

胡嵩躍咋舌:“大人莫開玩笑,這土木堡,不過就是個廢棄的城塞,這些年都未曾有過修繕,光靠城外那些溝溝壑壑,別說三五天,我看三兩個時辰都夠嗆。如果韃子再來個三五萬人馬……沈大人,我看還是即刻突圍更爲妥當,此時韃子對我們心存忌憚,咱們且戰且退,說不一定可以平安返回居庸關。”

沈溪很想破口大罵,退你孃的大頭鬼。

這兩天土木堡外韃靼營中又陸續來了兵馬,估摸又恢復六七千之數,再加上其隨時可以向宣府求援,到時候可能面對的就是數萬兵馬,還是清一色的騎兵。城內真正的軍隊不過六千,想在這種情況下突圍,跟送死沒多少區別。

沈溪厲聲喝道:“我現在就下達一條軍令:輕言退兵者,斬!如今我不能給你更多的保證,你只需要明白,要想保命,就得繼續老老實實給我修築防禦工事。”

胡嵩躍滿臉爲難,但看到沈溪態度堅決,只能怏怏不樂地出了指揮使大堂。他也知道沈溪每每能化腐朽爲神奇,既然沈溪不願意說也沒辦法勉強,現在只能祈禱這些戰壕和沈溪那些舉措,關鍵時候能發揮作用了。

……

……

張家口堡的失守,意味着大明北部邊陲洞開,這比榆林衛城失守來得更爲兇險。大明內關長城一線居庸關和紫荊關,已處於韃靼鐵蹄直接威脅下,北方韃靼兵馬可以源源不斷進入大明疆土內,北方防線全面吃緊。

在這種情況下,劉大夏卻依然領兵在寧夏鎮,“收復失地”,尚且不知宣府所遭遇的危難。

宣府一戰,於十月初七上午大雨停歇後開啓。

這一戰韃靼投入八萬餘人馬,攻城器械齊備,城內城外火炮連天,不但城內有新式的佛郎機炮,韃靼人也有,兩邊對轟中,韃靼兵馬利用攻城塔和衝撞車,對宣府城牆和城門展開攻擊。

當天下午,宣府北城門便有失守的跡象,但被城中守軍艱難地守住了。

趁着入夜後戰事停頓空暇,城內再次派出兵馬,往城外發求救戰報,可惜此時城塞已被韃靼兵馬團團圍住,就連宣府周邊城塞也均被韃靼襲擾,根本就沒有援軍往援。

而求救的戰報中途便被韃靼人截獲,宣府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三邊以及宣大各處情報網絡滯後,由於韃靼遊騎控制東西交通,軍報無法及時傳遞,宣府不知大同、太原兩鎮情況,大同、太原也不知宣府境況。

就是在這種消息封閉中,宣府經歷韃靼兵馬徹夜攻擊。

亦思馬因爲了挽回之前因爲分兵土木堡而浪費的時間,對宣府的進攻一浪高過一浪。

在宣府遭遇猛攻時,大同鎮和太原鎮仍舊太平無事,報平安的戰報一封封通過紫荊關傳回京城,這一刻,大明情報網絡似乎完全失效。

就連宣府鎮長達半個月未有消息傳回京城,也未引起足夠的警覺……關鍵在於所有人都不信韃靼人會從宣府進攻大明,這是對宣府鎮各大關口的一種信任,還有便是對三邊總督劉大夏的信任。

所有人都不相信,韃靼人有能力切斷大明的情報網,讓大明在完全抓瞎的情況下任由宣府這樣的堅城淪陷。

但偏偏這種事正在發生,而且不可逆轉,即便朝廷此時得到消息,有了動作,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唯獨能馳援宣府的沈溪部,此時也被韃靼人派出的兵馬重重圍困。

沈溪此時已經沒有別的任何想法,一心防守。

***********

ps:第二更!

中午吃白宴,喝得爛醉……今天應該還有一章,天子求訂閱和月票支持!

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一〇二八章 學問自在心中(第四更)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二〇五四章 各有堅持第四五四章 認錯(第三更,慶新盟主)第二三八三章 大權在握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二〇八〇章 千杯少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一四二七章 伯樂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二三八章 你奈我何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九七一章 知遇之恩第六一三章 宴無好宴(第五更,再謝書友)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二〇三章 與人爲善(第四更)第一五五七章 治喪第七〇四章 出宮容易回宮難(第二更)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七一五章 沈家終有散夥時(上)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六一六章 不可理喻的皇家(第三更)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紅人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六一五章 皇帝的喜好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三九〇章 武舉人(第三更)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別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二〇二四章 自導自演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一五四三章 信任危機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五三章 金錢帝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〇六五章 際遇無常(第二更)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六五九章 大明國公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
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一〇二八章 學問自在心中(第四更)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二〇五四章 各有堅持第四五四章 認錯(第三更,慶新盟主)第二三八三章 大權在握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二〇八〇章 千杯少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一四二七章 伯樂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二三八章 你奈我何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九七一章 知遇之恩第六一三章 宴無好宴(第五更,再謝書友)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二〇三章 與人爲善(第四更)第一五五七章 治喪第七〇四章 出宮容易回宮難(第二更)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七一五章 沈家終有散夥時(上)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六一六章 不可理喻的皇家(第三更)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紅人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六一五章 皇帝的喜好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三九〇章 武舉人(第三更)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別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二〇二四章 自導自演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一五四三章 信任危機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五三章 金錢帝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〇六五章 際遇無常(第二更)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六五九章 大明國公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