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

此時程敏政就好似抓到救命稻草的落水人,閔圭一拍驚堂木,可午門並非是封閉的衙門,這一聲根本起不到震懾的作用。

程敏政呼喝喊的聲音只大不小。

閔圭心裡惱恨,一擺手,旁邊馬上出來幾名衙役,用棍子挑着程敏政的手腳,將他給“撅”起來,提到半空,棍子突然撤去,就聽“噗”一聲,程敏政重重摔在地上,趴在那兒半天沒動靜,這下疼得連哼哼的力氣都沒了。

“再喧譁,重枷伺候!”閔圭怒道。

旁邊的華昹算是非常識相的,他作爲舉報人,本就沒有冤枉不冤枉的問題,他可不會當衆去觸犯這幾位上官的威儀,就好似老狗一般趴在那兒,不扔肉包子和石頭過去,打死他也不動。

閔圭先把叫囂的程敏政制服,再一拍驚堂木:“請宗卷,置對。”

隨着閔圭話音落,有人出列,將一份案宗拿過去放到華昹面前,正是華昹舉報程敏政的奏本,同時有李東陽會同禮部第一次審查會試鬻題案相關的案卷,一併交給華昹。

這就如同原告和被告在衙門裡的爭鋒對質,閔圭作爲法官及引導者,在二人對質時並不會發表看法,只讓二人當庭說明對方有罪、自己無罪,若哪一方被辯得啞口無言,這案子基本便有了定論。

程敏政沒看過舉報他的奏本,但他對奏本里的內容耳熟能詳,每天鎮撫司的人用裡面的內容對他嚴刑拷打,就是讓他承認裡面所敘述之內容屬實,可他堅持自己沒做過,就算死也不會承認。

但程敏政不承認,有都穆這個人證在,徐經也屈打成招承認向他的門子賄賂,他家裡的門子被拷打之後也承認了賄賂的事實,他死咬着已沒有任何意義,想的是能早些到公堂審訊而避免再被拷打。

程敏政最後沒承認受賄,但卻承認對家僕管教不嚴,等於是變相承認受賄。

到此時,鬻題案的初審工作才告結束,於是呈報皇帝,開始過堂。

可到了午門置對時,程敏政上來就大聲叫冤,顯然是要推翻之前的口供,閔圭無可奈何,只能按照流程繼續置對,畢竟他需要給弘治皇帝交差。

華昹拿到自己的奏本,臉色很不好看,若非自己聽信別人嗦擺上奏,也不會落到今日這般遭受刑罰後連站都站不起來的下場。但爲了能早些出獄迴歸正常生活,他怎麼都要一口咬定自己所奏之事是事實。

可華昹的奏本中,多數屬於“風聞言事”,其中並無太多實質性的內容,他要找證據,就得引用李東陽第一次調查的結果,可李東陽最初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對於唐寅、徐經二人的卷子當即判了不錄,另外一些可疑的卷宗,也以不是程敏政一人所定而爲程敏政開脫。

李東陽在這案子上不是在幫程敏政,而是在維護大明朝科舉取仕法統的權威。

華昹拿到案宗,便開始置對,因唐寅、徐經二人不在錄取之列,其實他要從鬻題案本身去辯倒程敏政很困難,他只能拿那十三份可疑卷宗來說事。

程敏政悲呼:“禮部會試卷宗皆都糊名謄錄,吾乃代天子取仕,既爲主考,所閱之卷無非各房同考所呈,錄取與否非我一人可定,若以此來論罪,吾有不服,吾有不服啊!”

一番話,就讓華昹啞口無言。

要說程敏政只是在考試之前與唐寅、徐經二人走得近了些,在考完試後有人傳揚說程敏政鬻題,這就是鬻題案的導火索,至於背後有什麼人主使,其實華昹自己也不清楚,他屬於被人拿來當槍使的。

現在只要程敏政抓住主考一人不能做主錄取誰、唐寅和徐經兩名嫌犯俱不在錄取之列兩件事實,那這置對就沒有任何意義。

之後華昹再說什麼,程敏政就一個觀點:“吾要見各房同考,吾要見禮部掌號籍者,他們可爲吾洗刷冤屈復我清白!”

到了正午,案子陷入僵局。

這下連閔圭也看出來了,想用華昹來令程敏政心服口服是不可能的,而此時程敏政所提的見同考官和禮部會試的相關官員,按照法理上來說是可行的,畢竟被告也是有資格提出找人證來給他作證辯駁。

到中午吃飯時,閔圭將白昂、王軾二人叫到一起商量了一下,最後決定上奏皇帝,讓皇帝來決定是否將禮部會試的同考官和禮部相關官員一同召來。

案子延後到下午再審。

轉眼到了中午放飯時間,沈溪、倫文敘和孫緒在旁看了整個審訊過程,這案子暫時沒有往三人身上牽連的意思,要說與三人關係最大的,還是那十三份可疑的考卷,以沈溪料想,他三人既然都作出“四子造詣”策問題,那三人卷子都在疑卷中。

就算將同考官都叫出來置對,只要無法證明三人是從程敏政或者別的渠道得到鬻題,那三人就與這案子無關。

午飯很簡單,米粥和幹餅,連菜都沒有,不過米粥里加了點兒鹽,如此總算能下飯。

華昹和程敏政的伙食一樣,華昹倒是在那兒吃,可程敏政一肚子冤屈,再加上身體被嚴刑摧殘,剛纔又被架起來那一摔,身體跟散架一樣,哪裡還有胃口吃飯?

孫緒吃着幹餅,低聲問道:“你們說陛下是否會準允讓各房同考出來會官?”

倫文敘想了想道:“是否會官,似無太大幹系。”說着他看向沈溪,想聽聽沈溪這個狀元的意見。

沈溪對倫文敘的話很贊同,其實程敏政提出的事,李東陽也提出來過,華昹是覺得程敏政鬻題在先,閱卷時想私相授受在後,可真正瞭解禮部會試流程的人都知道,他程敏政就算是主考,對於閱卷也沒有獨斷專行的特權,取誰不取誰先由同考官從各房遴選出來,最後再一同商議,不是他一個人能做主的,就算他想做主,也無法得知每份卷子到底屬於誰。

既如此,那參奏程敏政在閱卷時有私相授受就不成立,把各房同考官和禮部官員叫出來會官也無濟於事,反倒不如從徐經、唐寅通過賄賂得到考題入手。

不過有心人會想,這徐經和唐寅提前獲悉第三場策問題的“四子造詣”考題,到會試時居然還答不出來,這是說明此二人到底是酒囊飯袋,還是說鬻題本身便是子虛烏有?

要說徐經和唐寅都是江南一地有名的大才子,唐寅還是弘治十一年應天府鄉試解元。兩位大才子,提前拿到考題,居然還答不出來,這簡直是要挑戰天下讀書人的智商啊。

所以弘治皇帝從李東陽調查結果出來後就覺得這案子純屬扯淡,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朝廷上下的壓力也挺大,弘治皇帝將奏本留中十多天才准許將程敏政下獄,也是弘治皇帝意識到這很可能是個冤案。

也許背後的人看到這案子不能從正常渠道去審,乾脆用上刑訊逼供的一套,不講理,就是要讓你屈打成招。

沈溪嘆道:“無論是否會官,只希望這案子到今日爲止。”

吃過午飯沒多久,皇宮那邊就派人出來傳旨,如同沈溪所猜測的那樣,弘治皇帝並沒同意將會試同考官和禮部相關官員叫出來對質。

如此一來,案件當庭置對暫時告一段落,至少在上午這一堂,程敏政沒脫罪,但至少也沒落下風。而下午那場相對就有些麻煩了,因爲另外兩名當事人,徐經和唐寅會被提堂審問置對。

隨着閔圭一聲“提案犯”,北鎮撫司的人去了不多久,便從老早就等候在外面的囚車裡將徐經和唐寅二人押送到午門口。

相比於華昹和程敏政,這兩位江南大才子的狀況更加不堪,尤其是唐寅,就算換上了乾淨的白衫身上還在滲血。

沈溪回想唐伯虎當日與自己鬥畫時的英姿勃發,與眼下蓬頭垢面渾身傷痕奄奄一息的狀態相比,簡直很難想象是一個人。

沈溪突然明白了爲何唐寅自此之後對官場看淡,這次經歷可以說徹底顛覆了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大人,我冤枉啊,求大人給我做主!”

徐經因爲交待得早,身上受的傷不及唐寅多,到了午門口第一件事就是跟程敏政一樣喊冤。

閔圭一拍驚堂木,怒道:“如此豎子,既已招供,何以喊冤?”

徐經一把鼻涕一把淚道:“求大人明鑑,我是被人拷打,嚴刑之後不得已才招供,我可從來沒賄賂過程家之人,在會試之前,也從不知考試之內容!”

一句話,就讓午門口一片譁然。

花了好大力氣,終於把徐經給打服認罪,現在剛到公堂他就矢口否認,若是連徐經都不承認,那這案子就只剩下都穆的證言和華昹那根本就言不符實的奏本,案子也就成了天大的玩笑。

wωω ▲тt kдn ▲C○

閔圭感覺自己臉面有些掛不住,欽命讓他偵辦的案件,審不好可是要被降罪的。

你不承認是吧,那就打到你承認。

閔圭拿起竹筒裡的紅頭籤,往地上一執,喝道:“打!”

因爲閔圭是代天子審案,又是在午門口這地方,可稱之爲“廷杖”,廷杖之下,連朝廷的二三品大員都可能會被打死打殘,更何況徐經這樣一個小小的舉人?

“大人……冤……冤枉……”

徐經屬於沒骨氣的那種,幾下拷問就容易招供的那種。果不其然,沒幾棍子下去,徐經已經在高喊,“大人饒命,我招,我全都招!”

換來的卻是唐寅鄙夷的目光,唐寅心中滿是憤恨……當初瞎了眼跟你一起上京赴考。

**********

ps:第七更!

本章爲慶賀創世盟主“哥哥是我”大大而加更!同時謝謝起點、創世和手機qq、qq閱讀等端口的讀者大大的訂閱、和支持!

天子努力爆發,大家踊躍支持,如何?加油!

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四二四章 夢裡見過(第七更,慶新盟主)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八五二章 真假督撫(第一更)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六三〇章 爭執(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二〇三八章 戰與不戰第一五三〇章 利用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八二六章 請託上門第二〇八一章 進諫是門學問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三三〇章 連環計(下)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七五三章 活受罪(第四更)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一一三三章 大捷?(第二更)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四五六章 皇帝賜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體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八四〇章 曉之大義第一七七九章 安心做官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一八〇五章 無條件信任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二二九四章 翻臉不認人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態第一三七一章 接待第八六六章 皮扒兩層(第三更)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八一二章 誰跟你講道理(第一更)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一八四三章 先一步後一步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六三〇章 阻力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八八八章 大豐收(求月票)第二二一九章 等的就是這一戰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八五五章 白花花的贖銀(第四更)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一六九五章 覈查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六二七章 兩家人一起走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一七九四章 孩童般天真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二一三四章 不行軍就回頭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這是個問題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一八一七章 行刺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
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四二四章 夢裡見過(第七更,慶新盟主)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八五二章 真假督撫(第一更)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六三〇章 爭執(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二〇三八章 戰與不戰第一五三〇章 利用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八二六章 請託上門第二〇八一章 進諫是門學問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三三〇章 連環計(下)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七五三章 活受罪(第四更)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一一三三章 大捷?(第二更)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四五六章 皇帝賜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體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八四〇章 曉之大義第一七七九章 安心做官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一八〇五章 無條件信任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二二九四章 翻臉不認人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態第一三七一章 接待第八六六章 皮扒兩層(第三更)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八一二章 誰跟你講道理(第一更)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一八四三章 先一步後一步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六三〇章 阻力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八八八章 大豐收(求月票)第二二一九章 等的就是這一戰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八五五章 白花花的贖銀(第四更)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一六九五章 覈查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六二七章 兩家人一起走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一七九四章 孩童般天真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二一三四章 不行軍就回頭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這是個問題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一八一七章 行刺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