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九章 官場一家人

沈溪沒有跟地方士紳過多計較。

這些地頭蛇,家中大多擁有堅固的土堡,這些土堡通常牆高七八丈,厚兩三丈,牆壁和四角均設有瞭望口和射擊孔,堡內有水井和儲存大量糧食,甚至有前元留下來的回回炮,哪怕用十倍人馬圍攻也能堅持許久,這也是異族叛軍沒有徹底清算這些士紳搶奪糧食、財物的重要原因……得不償失。

地方士紳送來的禮物,沈溪照單全收,然後將其充作軍資。

沈溪稍微清點了一下,這批禮物價值不是很高,到底只是邊遠地區的州城,十幾個豪紳大戶送來的禮物加起來不到一千兩,而這已經讓這些土老財覺得心痛無比,如果換作江浙富庶府縣,一個世家大族的財富或許便是這數字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不止。

沈溪跟地方上的士紳沒過多廢話,簡單表示感謝後便回到中軍大帳,畢竟第二天他還要行軍。

當晚,沈溪直接在惠娘和李衿住處歇宿。

這段時間他忙於軍務,沒太多時間陪二女,冷落了佳人。不過帶着家眷出征的統帥,整個大明除了沈溪也沒誰了,好在現在他所在的是山高皇帝遠的湖廣西南部山區,如果在中原腹地,他帶女眷隨軍,估計早就被人發覺,被御史拿到朝堂上彈劾了。

即便是現在,沈溪也非常小心,防止被人知道他身邊帶有女眷的事情泄露出去。

惠娘和李衿已聽說沈溪加官進爵的消息,見到沈溪回來,惠娘連忙迎上去,幫沈溪解下官袍,笑着道:“恭喜老爺官升一等……”

沈溪微微一笑:“什麼官升一等,根本就是平級調動,只是右都御史進左都御史,再掛了個空頭的兵部尚書銜。現如今我大明同時有三個兵部尚書,但只有一個真正管事,剩下兩個……唉,都只是頂個名號,並不負責兵部實務!”

朝廷的情況,以惠娘和李衿的頭腦,根本就弄不明白。

她們以爲沈溪加兵部尚書銜,那回朝後就一定會擔任兵部尚書,現在才知道這官職只是擺設。

沈溪耐心解釋:“除了你們知道的劉尚書是兵部尚書,謝閣老也是兵部尚書,但從不過問兵部之事,之所以掛這個虛銜,乃是因爲內閣大學士名義上官秩只是五品,無法顯示其尊貴的地位,所以通過加尚書銜的方式,使之達到正二品的官品。”

“而我則是因領兵在西南,爲方便統調兵馬,體現我的權責在各省總督和巡撫、藩臺、都指揮使之上,才特別給我加了個兵部尚書銜,等戰事結束就會被褫奪,到時候依然是兩省總督!”

惠娘寬慰道:“就算只是加銜,如此不也方便老爺調兵遣將?”

沈溪微微頷首:“這倒也是,不過接下來我不打算調什麼兵遣什麼將,這西南六省情況複雜,光是官兵口音問題就讓人頭疼,給我太多兵也指揮調度不靈,不如就像現在這般統調三五千兵馬,每一個將士都在我控制之下,如此打起仗來才得心應手。”

惠娘到底只是個粗通文墨的市井婦人,就算她對官場有一定了解,但對於朝廷中樞以及軍隊的情況卻極爲陌生,無法理解沈溪的心態,不敢隨便發表評論。

李衿則系京城商賈世家出身,對官場以及軍隊俗務瞭解多一些,當下不解地問道:“老爺,既然朝廷委任你統調六省兵馬,那就證明非協調各省大軍無法平息叛亂。您不從地方上調兵,以現在的兵馬數量,能夠完成朝廷交託的任務嗎?”

不用沈溪回答,惠娘已道:“衿兒,你不瞭解老爺用兵習慣,給他十萬指揮調度不靈的兵馬,不如給他一千如臂使指的精兵。老爺不喜歡打那種沒邊沒際的大戰,喜歡以最小的代價贏得最大戰果,就好像之前在寶慶府城,只稍微謀劃,就讓叛軍自投羅網……”

沈溪將惠娘攬入懷中,欣慰地道:“還是惠娘懂我!”

隨後,沈溪跟惠娘和李衿溫存了許久,才又道:“明日咱們便動身前往靖州,爲防止叛軍偷襲,我們不會尾隨其後翻山越嶺,只能折道北上紫陽關,走官道由辰州府黔陽縣境入靖州。這邊地勢複雜,山脈縱橫,行軍非常辛苦。如果你們嫌折騰,可以先回寶慶府城,或者我找人送你們回後方,這樣我也能安心些!”

惠娘看了李衿一眼,對沈溪道:“老爺想把妾身和衿兒丟在半道?已到此處,無論老爺作何選擇,妾身跟衿兒只管跟隨就是。老爺不用擔心妾身辛苦,妾身現在受的這點兒苦和累,跟以前相比,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這質樸的話,讓沈溪內心異常溫暖,李衿兩眼也蒙上一層薄霧,用楚楚可憐的目光看向沈溪。

誠然,眼前這點兒辛苦,在她們看來微不足道,畢竟以前下獄,險些發配爲人做牛做馬,現在得到沈溪的照顧,人生有了倚靠,而且能跟情郎朝夕相處,還有什麼不滿足呢?

……

……

江西,九江府。

沈家滿門老小,於七月下旬抵達九江府後,方知沈溪領兵南下平叛的消息。

原本沈家上下以爲馬上就要跟沈溪團聚,這會兒才知道沈溪又踏上征程,這讓周氏很是鬱悶,她原本想把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周羨儘快塞到沈溪身邊做事,現在沈溪不在,她不知道該把人送往何處。

“憨娃兒也是,去哪兒也不跟我們商量一聲,一句話撂下就往南方去了。這打仗,還不知道能否平安歸來……哎呀呸呸呸,一定能平安回來,瞧我這張臭嘴!”

周氏沒事就喜歡抱怨,她覺得沈溪當官後跟她聚少離多,幾乎看不到兒子的面,唯獨沈運和沈亦兒天天在她面前轉悠,吵得她心緒不寧,頭暈腦脹。她原本打算把兒子培養成才,走沈溪的路考科舉,結果她發現,自己根本沒那耐心。

這時她才醒悟過來,以前沈溪的成績不是她教導出來的,而是個人的努力,當然嘴上她絕對不會承認這一點。

一行到了九江府,原本稍事休息便要動身前往湖廣武昌府,但因沈溪出征,他們也不急着走了,畢竟一家老小人不少,瑣事也多,此番登岸正好可以好好休息下。

沈家此番南下的船隊共有五條船,其中一條乘坐的是沈溪的妻妾兒女,周氏這條船隻有沈明鈞和周羨,外加幾個丫鬟。剩下的兩條船則分別乘坐車馬幫弟兄以及護送官兵。

總的來說,周氏感覺這一路折騰得厲害,比她以前帶家人行路麻煩多了,走到哪兒都有地方官紳前來拜訪,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可惜收到的實際好處卻沒多少,讓周氏不勝其擾。

此番到了九江府,九江知府張航馬上就給周氏送來厚禮,因爲這裡已經是沈溪治下,現在總督大人的父母和夫人前來,他當然得好好表示一下。

張航知道,沈溪內眷那邊他不適合拜見,但高堂這兒,他不用太多避諱了,當沈家一行在九江府靠岸入驛館後,張航立即帶了幾名貌美如花的侍婢前來,說是要給周氏捏腰捶腿做雜活。

周氏一輩子都未曾想過,堂堂知府老爺會對她畢恭畢敬,登時感覺無比親切。因張航年歲跟她也相當,或許年長几歲也未可知,說話時自然帶着一股親熱,就好像一家人。

“……在下出自會稽張氏,這張氏發自閩西粵北一帶,說不定幾百年前,我們是一家人呢!”

張航坐下來,樂呵呵說道。

周氏坐在那兒,笑容燦爛就跟盛開的喇叭花一樣,她對什麼“會稽”、“閩西粵北”根本聽不懂,以她的學識,別說是跟進士出身的知府說話,就連跟秀才、童生對話都有難度。

才聊了幾句,張航便有雞同鴨講之感,他沒想到堂堂沈大狀元的尊堂會是如此人物,他本以爲沈溪年紀輕輕中狀元,必然出自書香門第,父親應是飽學鴻儒,而母親也該出自大家閨秀,等見面後才發現這跟預期完全不同,沈溪的父母根本就是鄉巴佬,什麼都不懂,他說什麼都只會傻笑的寒門中人。

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一七九四章 孩童般天真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七一四章 初爲人父(第三更)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二十一章 南戲戲本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二〇〇五章 以權換利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四九七章 貓哭耗子(第十更)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一七五〇章 飛上枝頭的麻雀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一一二七章 及時雨(第二更,求月票)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一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八三一章 自己送上門(第二更)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三七九章 壓不住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一一八二章 天經地義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四二五章 閱卷潛規則(第八更)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一九六章 英雄歸來(第五更)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二五七三章 紅顏難覓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二三六六章 按圖索驥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二三四一章 勸退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一九二三章 分權領兵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一一六〇章 閒話監軍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
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一七九四章 孩童般天真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七一四章 初爲人父(第三更)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二十一章 南戲戲本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二〇〇五章 以權換利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四九七章 貓哭耗子(第十更)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一七五〇章 飛上枝頭的麻雀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一一二七章 及時雨(第二更,求月票)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一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八三一章 自己送上門(第二更)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三七九章 壓不住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一一八二章 天經地義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四二五章 閱卷潛規則(第八更)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一九六章 英雄歸來(第五更)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二五七三章 紅顏難覓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二三六六章 按圖索驥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二三四一章 勸退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一九二三章 分權領兵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一一六〇章 閒話監軍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