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〇八章 封侯不易

弘治十六年,上元節。

京城。

這天早晨起來,壽寧侯府便熱鬧非常,正值上元節,過來給壽寧侯張鶴齡送禮的官員和士紳絡繹不絕,這主要是因爲年初一個消息傳開的緣故:

張皇后又有喜了!

弘治皇帝朱祐樘與張皇后成婚十六載,張皇后一共生下兩個皇子一個公主,可惜除了朱厚照命硬之外,皇次子和皇長女都夭折,皇嗣單薄。

朱祐樘對張皇后感情甚篤,從來不提納妃的事情,以至於皇嗣單薄成爲如今關係皇位傳承和國家穩固的頭等大事。

萬一太子有個三長兩短,大明就沒有正統的皇位繼承人,朱姓的人不在少數,誰都想當皇帝,爲了皇位便會挑起紛爭,或者有權臣立傀儡少帝而號令天下,百姓就會生靈塗炭,外族也可能就此入寇中原,大明可能要陷入長期動亂。

弘治皇帝只有一個兒子始終不那麼保險,而如今張皇后又懷孕,無論是諂媚的官員,還是那些忠直的大臣,都大感安慰。

最好是誕下個皇子,健健康康成長,這樣就算太子將來有病有災不幸去了,也不至於皇嗣斷絕。

張皇后懷孕,最風光的自然要數張鶴齡和張延齡兩兄弟。

兩位年紀輕輕的國舅爺本來就深得弘治皇帝器重,這幾年又屢屢作出一些讓皇帝滿意的事情,多次在朝堂上誇讚二人,之前朱佑樘就曾主動提出給張延齡加封侯爵,如今張皇后懷孕,張延齡封侯之事已屬板上釘釘。

壽寧侯府熱熱鬧鬧,但壽寧侯張鶴齡這天卻並不在家中,他一早便奉詔入宮,建昌伯張延齡留在自己的伯爵府中花天酒地。

過年這段時間,張延齡沒有踏出家門一步,家裡嬌妻美妾環繞,不僅有巴結他的大臣送來的大同胭脂和揚州瘦馬,還有從民間霸佔的已婚婦人,新年這段時間正好朝廷休沐,張延齡就留在家裡安心享樂。

在張延齡眼裡,當皇帝遠沒有他快活,守着一個黃臉婆,每天批閱奏本,只能做白日夢幻想長生不老。

反觀自己,身邊花團錦簇,要金錢有金錢,要美女有美女,美酒美食管夠,如果玩膩了,騎馬到街上溜一圈“選美”,看中哪個婦人直接擄回來,順天府尹知道了也不敢聲張,只能偷偷上府溝通。

這天下姓朱,但同時也姓張,看看張氏兄弟的地位就知道,誰在皇帝面前說他們的壞話,那離死就不遠了!

張延齡之所以如此囂張,主要還是弘治皇帝的縱容,根源在於張延齡能做許多大臣不屑爲之的事情,比如從一些非正規渠道爲皇家籌措銀子,又或者皇帝心情鬱悶的時候送女人進宮。

這次張延齡霸佔一個有婦之夫,只是因爲一頂小轎擋住他去路,他讓隨從把小轎掀翻,結果從轎子裡爬起來一個雙十年華的美貌婦人,他當即嚷嚷着押人去“見官”,告婦人不檢點,結果半路綁回家中享用。

張延齡想好了,如果順天府跟他要人,他就把人送進宮裡,恰好張皇后懷孕,弘治皇帝對皇嗣問題向來無比重視,知道張皇后懷孕,就算胎兒只有兩三個月,也絕不會再跟張皇后同房,晚上苦悶的時候不正好需要人作陪?

那被搶的婦人剛開始又哭又鬧,但畢竟沒見過市面,在張延齡恩威並濟的手段下,如今已經屈從……

張延齡強搶民女的事情做了不是一次兩次了,但從來沒有出過問題,戶部主事李夢陽曾上著名的《應詔指陳疏》,提到張延齡擄人子女的罪行,結果他平安無事,李夢陽卻差點兒死在獄中,也是因爲李夢陽素有才名,皇帝不敢把一個公認的大才子蒙冤致死,那對他的名聲損害會無以復加,再加上錦衣衛有意維護,才讓李夢陽逃出生天。

自那之後,張氏兄弟再做侵佔私產、強搶民女的事情,御史言官就算知道了也是連個屁都不敢放。

張延齡正在家中暖室抱着美妾飲酒,就見家僕匆忙進來,奏稟:“老爺,大老爺來了。”

“兄長來了?哈,你們退下,沒本爵的吩咐,不得過來打攪!”

張延齡以前對張鶴齡有些不滿,不過眼下兄長在幫他奔走,爲他爭取封侯,而今天張鶴齡進宮據說就是與皇帝協商此事,聽說兄長駕臨,他興奮不已,說不定這會兒他已經是侯爵,只等正式冊封。

等張延齡到前面正堂,見到臉色漆黑的兄長,才感覺不是什麼好事。

張延齡行禮:“兄長今日進宮,可是去見皇上和姐姐?”

張鶴齡生氣地一拍桌子,道:“你且說,近來可有往宮中送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

張延齡略感詫異,這會兒還在新年裡,年底那段時間皇帝要麼生病,要麼忙於公事,他爲了躲朱厚照那熊孩子,連宮門都沒進,哪裡有心思給皇帝送女人?他露出冤枉的神色,道:“兄長從何處聽信無端的傳言?我這可有月餘未進宮,上次還是與兄長一同去見母親,兄長莫不是忘了?”

“問你話,只需回答有或者沒有!”張鶴齡怒道。

“沒有!”張延齡肯定地回答。

從來都是我冤枉別人,沒聽說有人敢冤枉我!他接着說道:“我之前是有過想給陛下送美女,可兄長不是不知道,陛下近來躬體有恙,我豈會不識好歹?再者說了,姐姐就算從來未對我說及此事,我也不敢再違姐姐的意思辦事!”

一邊說不敢違背張皇后的意思辦事,一邊又說有打算給姐夫送女人,只是因爲皇帝體虛多病纔打消念頭,其虛僞可見一斑。

張鶴齡怒衝衝問道:“那你之前霸佔民女,是謂哪般?”

張延齡這才知道兄長翻臉是因爲之前他在街上搶的那婦人。在他看來,這又不是什麼大事,他派人去打探過,那婦人並非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或者正室夫人,而是戶部郎中的填房,本來就是老夫少妻,當時又沒明目張膽說是自己搶的,或許人家還以爲人關押在順天府呢。

難道此事是順天府捅出來的!?

“大哥從何處聽聞此事?”張延齡臉色轉而變得陰冷。

張鶴齡怒道:“那就是有了!你可知陛下向爲兄說及此事,爲兄臉面有多掛不住,陛下正張羅給你封侯,鬧出這麼一出,頓感顏面無光。你啊你,分明是置我張氏一門於不仁不義啊!”

這話從別人口中說出來,張延齡或許會慚愧,但張鶴齡自己就常做霸佔私產強買強賣的事情,主要是張鶴齡不喜好女色,沒心思強搶霸佔民女,可你有什麼臉罵你弟弟不仁不義?

“兄長教訓的是,小弟記住了。”

張延齡拱手作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垂下頭時卻咬牙切齒問道,“不知是哪個天殺的,把事情奏捅到姐夫那裡去了?”

張鶴齡生氣之餘,將他了解的情況說明:“陛下並未說明,只是傳爲兄進宮詢問,直指你胡作非爲,陛下交待,即刻將人送還順天府,由順天府處置……以後再有這種事,恐怕連陛下都保不住你!”

張延齡皺眉:“大哥,人我都……碰了,送回去,豈不是要把事情鬧大,除非……”

話未接着說下去,弦外之音,將這婦人送到順天府衙門,讓她活着進去死了出來,那此事就神不知鬼不覺。

畢竟不是黃花閨女,又沒懷孕,家屬就算找去衙門能討回什麼公道?這年頭只要進了牢房,十個女人中總得有三四個要成爲屍體,剩下的六七個絕不會安然無恙從裡面出來,婦人前腳從牢房裡出來,後腳上吊或者被休的事比比皆是。

張鶴齡並未批駁,瞪着弟弟道:“知道就好,此事到此爲止。陛下言明,再過月餘,等事情淡下來,便給你賜封侯爵,這些日子安心留在府中,半步不得出門!再有何差池,可別說爲兄不幫你在陛下面前說好話!”

張延齡聽到封侯的事又要拖延,不由氣惱,但他更氣的是在背後“惡意中傷”他的人,他怎麼都想不明白,當日擄人最多是被幾個平頭百姓見到,那些人又不知他身份,名義上那婦人是被送去順天府,誰會把他捅出來?

可兄長在氣頭上,他不便相問,就算問了多半也沒結果。

“不出去就不出去,恰好我先在家裡玩個夠本,要讓我輕易把人交出去,想都別想。進了我建昌伯府的女人,別想囫圇着出去!”

張延齡心中憤憤然,他也知道,自己封侯的夢想,又要往後拖一拖了。

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一一八二章 天經地義第二五六二章 千里派謀士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一三〇八章 湖廣總督第二四九八章 要錢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二〇九章 義氣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四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第六八一章 私藏外室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一三四五章 政治危局第二三一四章 良苦用心第二六四三章 值得信任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一〇六五章 際遇無常(第二更)第五十九章 議辦商會第一三九一章 罅隙第六九八章 不能說(第三更)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無情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五〇四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更)第二四二四章 是非功過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二一〇四章 貿易談判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一〇五八章 避戰(第三更)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十二章 進城(求收藏)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惡客第四八二章 借題發揮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二〇二章 放人(第三更)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二三四九章 抗議第二二五〇章 又見刺客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
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一一八二章 天經地義第二五六二章 千里派謀士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一三〇八章 湖廣總督第二四九八章 要錢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二〇九章 義氣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四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第六八一章 私藏外室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一三四五章 政治危局第二三一四章 良苦用心第二六四三章 值得信任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一〇六五章 際遇無常(第二更)第五十九章 議辦商會第一三九一章 罅隙第六九八章 不能說(第三更)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無情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五〇四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更)第二四二四章 是非功過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二一〇四章 貿易談判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一〇五八章 避戰(第三更)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十二章 進城(求收藏)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惡客第四八二章 借題發揮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二〇二章 放人(第三更)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二三四九章 抗議第二二五〇章 又見刺客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