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九章 進退維谷

張苑和江彬心裡都有鬼,所以在見到朱厚照前,都想把責任推給對方,進皇帳面聖時都在琢磨說辭。

朱厚照並不知曉前線的情況,將二人叫來後,按部就班地問問題,上來並沒有直接問責之意。

張苑正要搶白,江彬先一步說道。

“陛下,剛得到消息,九江府城德化和湖口縣城相繼失守,叛軍已扼守鄱陽湖水道,隨時可以領兵順江而下……”

張苑一怔,不解地望了江彬一眼,轉瞬便明白過來。

反正朱厚照不知九江府城德化和湖口縣城被破的消息,自然也就不知道具體是哪天發生的事情,此時奏報並不晚,前提是不能跟朱厚照講述細節。

朱厚照聞言一拍桌子,大聲喝道:“真是豈有此理!這才幾天時間,兩個府就淪陷了?九江府和前面南康府的官員都是吃屎長大的嗎?”

張苑跟江彬一樣,都低下頭不言語,小擰子則趕緊勸說:“陛下息怒。”

朱厚照一把將小擰子推開,怒不可遏地道:“朕領兵平亂,正在興頭,可結果倒好,走到半道,九江府城已經被破……哦對了,九江府和前面南康府的城池是被叛軍攻陷,還是官員開城投降的?”

朱厚照問問題時打量江彬,江彬沒給張苑說話的機會,直接道:“乃是城破,所有官員均自縊報國……”

“唉!”

朱厚照的憤怒瞬間消弭不見,良久後才幽幽嘆了口氣,“一羣沒用的東西,從南昌府到九江府,沿途那麼多城池,居然被叛軍一路勢如破竹,最後連湖口縣城都淪陷了……不過到底是因爲朕趕路慢了,本來說三天時間就到,結果現在都過去五六天了,依然還在趕路途中。如果三天到的話,應該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到最後,皇帝居然自責起來,讓江彬意料不到。

朱厚照道:“現在九江府城德化和湖口縣城兩座江口要隘失守,鄱陽湖水道沿線城塞應該全都失守了吧?”

江彬回道:“尚未得知具體情況,不過想來……大致情形確實如此!”

在具體問題上,江彬回答得滴水不漏,如此還顯得正德皇帝很有預見性,算是變相地進行恭維。

朱厚照很是着急,負手來回踱步,半天后自言自語道:“那現在再繼續往前走就不那麼合適了……叛軍整頓兵馬,囤積重兵於湖口,防止朕統領的大軍將九江府城和湖口縣城奪回來,甚至他們可能派出戰船,跟我們在大江上作戰……這江水上交戰很容易發生意外,朕不能冒這個險。”

對於朱厚照的“謹慎”,張苑和江彬心裡都在發怵,雖然朱厚照一直堅持御駕親征,但真正上戰場第一線作戰,作爲皇帝他還是下意識地選擇躲避。

涉及江上作戰,皇帝就算不衝鋒陷陣在前,也會有危險,這也跟朱厚照不相信眼前這幫人有直接關係。

如果是沈溪領兵,朱厚照自然是底氣十足,恐怕這個時候他已經開始叫囂着要給叛軍好看;但問題是現在是他親自指揮,對於手裡掌握的船隻性能如何,官兵有無水戰能力一無所知,在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情況下,他首先要考慮保全的就是自己的小命。

在朱厚照心目中,戰爭可以失敗,但小命不能丟,他是皇帝,擁有大好江山,失去一隅之地斷不至於影響社稷穩定,以後有的是機會打勝仗。

江彬道:“陛下,您看現在當如何是好?”

朱厚照皺眉:“不應該由你們來爲朕出謀獻策嗎?張苑,你怎麼看?”

張苑不由暗自叫苦:“剛纔不問我,現在涉及撤兵或者想要退縮時,就想起我來了?早知道的話,我先來稟明戰況,或許能趁機告江彬一狀。”

張苑恭敬地回道:“陛下,爲安穩計,此時回兵安慶府最爲妥當,安慶府城懷寧素有‘大江咽喉’之美譽,易守難攻,自大明開國以來城池經過多次修整,堅固異常,非常適合屯駐兵馬,就算賊寇來犯,我軍現有兵馬也足以保證城塞不失。”

沒等朱厚照表態,江彬便出言攻訐:“張公公,這樣做怕是不合適吧?現在大軍已過黃石磯、東流和望江,距離九江府只有一步之遙,就此折返的話,豈不會被天下人恥笑,又如何表明陛下平定叛亂的勇氣和決心?”

本來朱厚照聽了張苑的意見,贊同之至。

先撤到安慶府城集寧這樣的大城市,至少保個太平,而且朱厚照這幾天連續坐船的確累了,想找個地方好好休息,短時間內不用挪窩。小地方休整不合適,而安慶府物產富饒,經濟發達,乃是最適合的行在駐地。

但在江彬發言後,朱厚照突然有了顧慮,開始爲自己的面子考慮。

一開始那麼大的陣仗,興師動衆,出動十萬大軍誓平寧王之亂,結果才走了一半路,並非是進軍途中就地駐紮,而是選擇半道折返,不等於是告訴天下人他怕寧王,雙方還沒接戰他已經落於下風?

朱厚照心中猶豫,一時間沒答話。

而旁邊張苑已跟江彬爭起來,氣呼呼地質問:“現在九江府城和湖口縣城均宣告失守,寧王有心謀反的話手裡肯定掌握有一支強大的水軍,此時必然趁機出大江,對我船隊形成巨大威脅!”

“我軍是逆流行軍,敵人卻是順流而下,還未開戰我軍就已落於下風,不說別的,兩軍相遇時,他們只需把一些沒用的船隻點上火,順風順水飄向我們,我們就會陣腳大亂,一個不好就會落得全軍覆滅的下場……三國時赤壁之戰的經驗教訓你不吸取嗎?”

“既然我軍在戰略上已處於被動,此時不退更待何時?顧全臉面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現在一定要先保證陛下安全,之前選擇速戰速決,乃是要把握戰機,但問題是現在戰機已失去,就該及時改變策略,穩紮穩打……退兵安慶府城集寧乃當前最好選擇。”

張苑說得頭頭是道,每一條都說到正德皇帝心坎兒裡去了,朱厚照聽到這些話後,雖然沒明確表態,卻頻頻點頭,已傾向聽取張苑的意見。

江彬依然不肯認輸,據理力爭:“陛下,現在逆王所部剛攻下九江府城德化和湖口縣城,必然立足未穩,急於肅清內部隱患,若此時我們殺過去,或許可以趁機收復失地,將逆王兵馬打回去……”

張苑打斷江彬的話,大喝一聲:“就算想要出奇兵也不是你這樣用的……陛下御駕親征,安穩最爲重要,若出事誰能負責?”

江彬反駁道:“此乃兵法,並非出奇兵。逆王擁有水軍,完全是出自你的臆想,事前根本沒有任何消息證明逆王手裡擁有船隊……如今水上優勢盡在我手,逆王只能佔據陸地固守,我們擁有進攻的主動權,先試探性進攻,若遭遇失敗再撤兵也不遲……”

兩個完全不知兵的人,面紅耳赤展開爭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吵得個不亦樂乎,偏偏朱厚照還不制止。

小擰子在旁看了不由乾着急,卻沒什麼好辦法。

最後江彬態度堅決:“陛下,三軍將士聞聽逆王派兵攻佔九江府城和湖口縣城,同仇敵愾,激憤之下誓平逆王,此時正是上下一心時,陛下不應聽張公公退兵之策。”

張苑咬牙切齒地瞪着江彬,最後委屈地看向朱厚照:“陛下……”

“夠了!”

朱厚照突然冷喝一聲。

江彬和張苑頓時緘口不言,等待朱厚照做出最後決斷。

朱厚照道:“現在九江府城和湖口縣城剛失陷,敵情不明,如此便撤兵,確實有些操之過急,不如先在岸上駐紮兩日,安營紮寨,同時派出斥候前去九江府調查情況,若發現寧王兵馬軍心渙散,士氣不振,則繼續出兵,反之……則伺機而動!”

爲了保全自己的臉面,朱厚照沒提出撤兵的選項,但其實“伺機而動”就是撤退,對於這一點江彬和張苑都能聽懂。

朱厚照表態後,江彬和張苑都不敢再進言。

朱厚照嘴裡小聲嘀咕:“早知道的話,就該問問沈尚書的意思,何至於此啊……不過好像問了也是白問,朕自打領兵以來,幾時準時準點過?就算有萬全的計劃也形同擺設……”

正德皇帝也知道自己有多不靠譜,每次領兵都因吃喝玩樂、懼怕辛苦等原因而導致行軍遲緩,戰機一再被延誤,當初領軍前往宣府時他就有這方面的覺悟,這次逆水行舟,他坐在船上無所事事,想的難免多一些,感受也就更爲直接和真切。

……

……

張苑和江彬出了朱厚照的帳篷,依然怒瞪對方,大有一言不合就掐架的趨勢。

小擰子跟着從裡面走出來,看着互不相讓的兩人道:“陛下的話你們沒聽到?杵在這裡作甚?趕緊安排兵馬於江邊駐紮。”

江彬生氣地道:“不勞擰公公提醒,現在逆王兵馬根本無一戰之力,此時不出兵更待何時?就是此賊耽誤正事,可惱可恨!”

張苑不屑一顧地道:“無一戰之力可以連取南昌、南康和九江三府?說不一定現在連饒州府都淪陷了……你真的懂兵?”

江彬冷笑不已:“本將乃世襲軍職,卻不知張公公出自何處?”

“你……”

張苑又怒視江彬。

小擰子着急地道:“兩位,現在不是爭吵的時候,寧王叛亂,現在已是火燒眉毛了,怎麼兩位還有心思在這裡吵吵不休?陛下安危大於一切,就算此番不能平定江西又如何?不是還有沈大人在麼?沈大人出馬,寧王叛亂很快就會平息,有什麼大不了的!”

小擰子提到沈溪,非但張苑,就連江彬臉色也很難看。

他們都很清楚,以往遭遇戰亂,或者戰事不利時,只要沈溪出馬一定能解決,而且絕對是兵不血刃,此前朱厚照在宣府犯了那麼多錯誤,最後居然神奇地讓沈溪強行給找補回來。

如果朱厚照臨陣退縮,下旨讓沈溪前來領軍,相信寧王之亂在一兩個月內就會平息,關鍵是看朱厚照是否放得下面子,還有就是他想不想賺取親臨戰場殺敵的軍功。

張苑道:“咱家奉皇命辦事,不會跟小人一般見識……告辭了……”

說完,張苑帶着早就等候在外面的李興離開。

江彬卻沒急着走,先對皇帳前那幫侍衛詳細交待清楚,沒有他的準允,任何人都不能見駕,如此也是防止張苑到朱厚照跟前告狀。

……

……

寧王派兵攻佔九江府城和湖口縣城的消息,隨後不到一個時辰已傳遍全軍。

本來是暗地裡悄悄傳播,現在已可正大光明拿來討論。

同時朱厚照的軍令也下達軍中,兵馬原地駐紮,在很多人看來非常合適,畢竟涉及到皇帝安全,不冒進也不倉皇撤退,先看清楚形勢,按照道理講沒有錯。

不過在王陵之和劉序的私下議論中,朱厚照這回走了一步昏招。

“既不進軍彭澤,又不退守安慶,哪怕到長江南岸的馬當山構築防線也可以啊……陛下決定在此駐紮是何意?”

劉序看着手頭沈溪下發的大江地勢圖,連連搖頭。

劉序雖然不是什麼謀士,但跟沈溪不是一天兩天,對於行軍打仗的東西有自己的思考,沈溪一直都在給他們出謀劃策的機會,以此來鍛鍊他們獨立帶兵的能力……雖然大部分策略沒有被採納,但眼界確實開闊了。

現在朱厚照屯駐平坦的江邊野外,無險可守,在劉序看來就是一步徹頭徹尾的昏招。

王陵之道:“或許陛下是想在這裡等候沈大人的意見吧……不過這裡距離南京有點遠,若是等候援軍的話……可能時間上趕不及,其實不如直接撤回安慶。安慶府城池堅固,足以保證陛下的安全。”

劉序點頭道:“應該及時跟陛下進言纔是……現在就怕寧王所部來勢洶洶,到時我們駐紮在這裡,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很容易出大亂子!”

……

……

朱厚照於江邊平坦的曠野駐兵,看起來高明,卻跟當年英宗征討瓦剌人的境況非常相似。

都是高調出兵,也都志得意滿,卻也都是在半途得知敵人兵鋒強盛臨時改變策略,英宗選擇的是撤兵,最後被困土木堡,把自己都賠進去了。而朱厚照好面子,選擇暫時不撤退,也無異於是在爲自己挖坑。

王陵之和劉序發現皇帝下達的命令不對勁時,趕緊想辦法給沈溪送信,但這裡前不挨村後不着店,想把消息傳遞出去不那麼容易。

此時沈溪遠在新城,卻比朱厚照更早知道寧王攻破九江府城和湖口縣城的消息。

沈溪沒去想朱厚照下一步計劃是什麼,好像這件事跟他沒多大關係,此時的他正沉迷於“酒色”之中。

華燈初上,馬憐所住宅院內,竹笙吹奏出的曲調分外悅耳。

明亮的電燈燈光下,一羣舞女正在表演精心排練過的歌舞,鶯鶯燕燕很是賞心悅目。

沈溪是這大廳中唯一的客人,他面前擺放着精美的菜餚,杯盞裡酒香四溢,他好像陶醉於優美的曲調和絢爛華麗的舞蹈中,眼睛微眯,神情迷醉。

在這裡,沈溪不需要在意外面的紛紛擾擾,無論是前線戰報,又或者國家大事,都跟他無關。

馬憐在大廳中間領舞,舞姿極爲撩人,連續高強度的動作後,脖頸間隱現汗珠,等曲調進入尾聲,其他舞女還在表演時,她來到沈溪面前,在鋪設有地暖的木地板上跪坐下來,恭敬地爲沈溪斟酒。

馬憐跟惠娘、李衿不同,見到沈溪的機會很少,她也清楚每次沈溪過來的目的是什麼,知道自己在別的方面幫不到沈溪,於是只單純把自己當作一個女人。

“很好。”

一曲舞曲結束,沈溪拍掌叫好,六名舞女彎腰行禮後往後堂去了,準備下一場表演。

沈溪的評價非常簡單,看起來很是敷衍,但馬憐卻知道沈溪是真心喜歡她的安排。

馬憐臉上帶着羞澀的笑容:“就怕主子不喜歡呢……上次主子來的時候,其中幾個丫頭沒到來,剛纔表演的六個人裡邊有兩個是新人,姿色上乘,可惜身子沒完全長開,或許得養些日子才能讓主子滿意……”

沈溪知道是怎麼回事,此番回到新城,馬昂一直都在他身邊做事。

或許是馬昂感受到自己被沈溪冷落,趕緊跟富商韓乙商議,在江南找了不少美女給沈溪送來。

旁人拼命巴結皇帝,韓乙和馬昂卻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全繫於沈溪一身,所以他們把金銀珠寶乃至酒色財氣的東西通通送到沈溪跟前,沈溪知道貿然拒絕的話只會讓二人離心離德,乾脆送到馬憐院子。

馬憐知情識趣,沒有通常女人的妒忌和小心眼兒,她沒有覺得這些女人的到來對她的地位存在威脅,畢竟她知道自己的處境,只有這院子對沈溪保持足夠的吸引力,沈溪纔會多過來消遣,否則她會被冷落,甚至將來是否能見到沈溪都難說。

沈溪道:“還是你有心……”

馬憐沒想到沈溪會如此滿意,臉上帶着稍微的羞喜:“能爲主子做點事,奴甚是欣慰……這些丫頭年歲大的十七八,小的十三四,有的已長成,有的還是小花骨朵,卻不知主子是否有中意的?讓她們先過來陪主子喝喝酒,說說話,回頭帶進房裡便是。”

沈溪見馬憐說話時粉頰飛紅,宛若小家碧玉,不由伸出手指,擡起她的下巴,“不是跟你說過,不需要在這上面下太多工夫嗎?爲何又安排了?”

馬憐雖然被沈溪擡起頭,卻不敢跟沈溪對視,分外羞澀:“送到這院子,便是主子的人,哪怕主子覺得沒什麼必要,這些丫頭也能爲主子暖暖被窩,做一些貼心的事,還能服侍主子起居更衣。其實她們會的東西很多,只是主子沒見識過罷了。”

沈溪很清楚馬憐說的是什麼意思。

任何時代,只要有需求就會有買賣,而美貌的女人一向爲權貴喜歡。

大明承平已久,風氣轉向奢靡,江南民間尤其是揚州、蘇州等地逐漸形成養瘦馬的傳統,有人專門把貧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買回後調習,教她們歌舞、琴棋、書畫,長成後賣與富人作妾或入秦樓楚館,以此從中牟利。

馬昂的合作伙伴、受沈溪招攬的韓乙便精通此道,本來韓乙就是靠跟官府勾連才取得豐厚身家,至於如何賄賂,如何讓官府中人網開一面,非常有經驗。

至於這些女子,自小就接受系統地栽培,平生所學基本都是娛人的東西,至於如何伺候男子,她們或許比閨中婦人更有經驗,只是缺乏實踐罷了。

沈溪看着馬憐道:“我從未見識過她們的本事……莫非你見識過了?”

“嗯。”

馬憐輕輕點了點頭,“閒着沒事奴聽她們說了一下,以前奴從來不知原來閨中有那麼多花招……奴還是太任性,被主子慣壞了。”

在沈溪面前,馬憐總把自己擺在卑微的位置上,以奴婢的身份對待這段感情和關係。

沈溪笑着將馬憐攬過來,讓她依偎在自己懷中,道:“有你在,不就夠了麼?”

這下馬憐更加害羞了,顯然她從那些女子身上見識過的東西,讓她很是羞澀,雖然她現在有了一定身份和地位,但始終只是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她接觸到的東西太少,到了江南,她纔算大開眼界。

就在馬憐羞得無地自容時,古琴和蕭聲又起,新的舞蹈表演又開始了。

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二六五一章 棄車保帥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一一五二章 臨戰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二九一章 鍼灸麻醉(第十更)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二一二九章 各懷鬼胎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二一五四章 幾時出兵?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一九四二章 膽大包天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九三一章 鐵證如山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五〇四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更)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八七七章 哄孩子專家第二四五四章 知情識趣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五五三章 陷阱已挖好,請跳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二六一九章 一杯泯恩仇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一一七二章 不若降了?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一一〇七章 女使(第一更,求月票)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一〇四八章 自不量力的熊孩子(第三更)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一一一二章 留一份,奏一份(第三更)第一三二二章 驚天秘密(第六更)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當時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一九四〇章 不一樣的宮市第二五六六章 奇襲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六六七章 論功行賞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八三二章 不蝕本的買賣(第三章)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二四二二章 找個替代者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二三四九章 抗議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八八八章 大豐收(求月票)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二五〇〇章 老臣遵旨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二三七六章 顛覆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
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二六五一章 棄車保帥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一一五二章 臨戰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二九一章 鍼灸麻醉(第十更)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二一二九章 各懷鬼胎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二一五四章 幾時出兵?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一九四二章 膽大包天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九三一章 鐵證如山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五〇四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更)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八七七章 哄孩子專家第二四五四章 知情識趣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五五三章 陷阱已挖好,請跳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二六一九章 一杯泯恩仇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一一七二章 不若降了?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一一〇七章 女使(第一更,求月票)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一〇四八章 自不量力的熊孩子(第三更)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一一一二章 留一份,奏一份(第三更)第一三二二章 驚天秘密(第六更)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當時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一九四〇章 不一樣的宮市第二五六六章 奇襲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六六七章 論功行賞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八三二章 不蝕本的買賣(第三章)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二四二二章 找個替代者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二三四九章 抗議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八八八章 大豐收(求月票)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二五〇〇章 老臣遵旨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二三七六章 顛覆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