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

趙銘愈到底不敢明着跟沈溪作對。

沈溪堅持要接見地方商賈,且開封府跟城中商賈索要錢糧的命令剛下達就被喝止,這讓趙銘愈心中很是懊惱。

本來沈溪要先見地方官紳,再見地方商賈,但發生昨晚的事情後,沈溪直接進行調換,先見地方商賈,再見官紳。

趙銘愈本來還想看看沈溪到底要搞什麼名堂,卻被告知此番會面不允許外人蔘加,甚至連地方官府都不能派人與會。

趙銘愈能在開封府這樣的要地擔任四品知府,能力還是有的,轉眼就想出辦法……他先跟參加此番會見的幾名商賈打招呼,讓他們第一時間把消息傳出來,如此就可以知道沈溪的計劃是什麼。

可惜這次會面中,沈溪並不打算親自跟這些商賈商談細節,只是出場充了回門面,表達了對開封府地方商賈的重視,並當衆做出有借有還並會給予重酬的承諾,最後由雲柳跟他們協議細節。

沈溪率先離開喧囂的場地,來到開封府衙,準備見一見趙銘愈,稍後一起出城賑災。

“沈國公,現在外邊亂得很,災民聚集在一起,又髒又臭,您大可不必親自出城,讓下面的人走一趟處理事情便可。”

趙銘愈面有難色。

昨日沈溪到開封,他作爲地方級別最高的行政官員,別無選擇,跟着沈溪在災民中走了一趟,主要是想在沈溪這個吏部尚書面前表現出他親力親爲、踏實苦幹的良吏形象。

現在已做過表面文章,他覺得完全再沒必要再惺惺作態,躲在後方掌控大局便可。

沈溪皺起了眉頭,道:“趙知府如果不想去的話,本官單獨前往也可。”

趙銘愈趕緊改口:“不過是城中有一些瑣碎事務,下官本想留在府衙處置,但既然沈國公堅持要去,下官定當陪同。”

……

……

趙銘愈人跟着沈溪出了城,心裡還在惦記城內驛館內聚集的商賈,他很想知道沈溪的手下跟那些商賈達成了什麼交易。

一直到中午,纔有知府衙門的吏員出得城來,到了河堤上,想跟趙銘愈通報情況,此時沈溪正拿着望遠鏡看黃河對岸的潰壩口,周邊圍着密密麻麻的災民,說話很不方便。

趙銘愈晃眼看到手下在遠處招手,眼珠子骨碌碌一轉,湊到沈溪跟前,小聲道:“下官有點事去處理一下,沈國公先請自便。”

沈溪放下望遠鏡,先看了下四周,然後衝着趙銘愈點點頭,趙銘愈匆忙往通風報信者走去。

與此同時,熙兒已帶着城內消息出來,上了河堤,直接來到沈溪面前,“大人,事情都商議妥當了,城內商賈願意拿出四萬石糧食,以年前遭災前的價格賣給我們。回頭我們補給他們銀兩便可。”

沈溪點了點頭,問道:“條件呢?”

熙兒憤憤不平地道:“他們想跟咱做買賣,請大人把新城製造的工業品,交給開封商會下屬的商家經營,壟斷河南之地的買賣。他們還想派出一些人到新城開鋪子,銷售河南這邊的土特產,也給河南的富裕勞動力,尋找一個出路,希望大人能準允……真不知好歹!”

沈溪白了熙兒一眼,沒好氣地道:“他們肯拿出四萬石糧食來,算是解決了我的大麻煩,他們開出的條件,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如此我反而不想讓他們吃虧……回頭多給他們一些好處,首先在新城劃撥一塊土地出來,供他們修築樓館會所,成爲河南商會的駐地。”

熙兒驚訝地道:“大人,咱們已貨款兩清,給予一定優惠即可,又何必太過呢?”

沈溪道:“難道你以爲光靠開封府一地商賈,就能把眼前的水災給救了?我現在是想讓河南各地的人看到,誰跟我合作,我就可以給予他們足夠的好處,甚至他們不要的,我也會主動給他們,讓他們賺得盆滿鉢滿……但若誰想玩花頭,我就讓他們知道跟我作對的下場。”

熙兒想了想,點頭道:“大人這是要收買人心啊。呃……卑職說錯話了。”

沈溪笑道:“就是收買人心,倒也不用遮遮掩掩,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他們想從我身上得到什麼,我就給他們什麼,當然他們要抱有誠意把我想要的給我,這就是雙贏的合作。馬上進城通知他們,一天內要把其中一半糧食送出來,派出人手,幫我運到黃河北岸受災嚴重的地區。”

熙兒道:“那大人,不用徵調官府中人幫忙嗎?”

沈溪微微搖頭:“知府衙門的人指望不上,地方衛所和巡檢司的人倒是可以徵調,現在出了大災,除了修復河堤,賑濟災民,還得防備事後出現大規模的瘟疫,還要防備民亂髮生。”

熙兒笑道:“有大人在,保管那些小毛賊不敢生事。”

……

……

趙銘愈在得到手下傳報後,心中無比驚訝。

他很清楚四萬石糧食意味着什麼,哪怕是開封府府庫最充盈的時候也拿不出這麼多糧食。

“這可是六七百萬斤糧食……這位沈國公出手果真非同凡響。”

趙銘愈心中無比感慨,但隨即臉上涌現疑惑之色,“但問題是……那些商賈真有這麼多糧食?還是說在這裡空口說白話,欺騙沈大人?”

趙銘愈帶着一肚子疑問,回到沈溪面前,本想裝作懵然無知的樣子,沈溪卻徑直對其道:“城內各家商戶,決定拿出四萬石糧食,兩日內籌措完畢,用以賑災。”

趙銘愈有些錯愕:“啊!沈大人怎如此直白便告訴我,一點兒隱瞞都沒有?早知道如此的話,我就不必花費心思找人打聽,若是讓沈國公知道我的小動作,可不好解釋。”

趙銘愈連忙道:“沈國公您可要考慮清楚,比起江南之地的富商,開封府的商戶身家都不那麼豐厚,他們哪裡拿得出那麼麼多糧食……別是哄騙你的吧!”

沈溪道:“據他們所言,他們店鋪裡的存糧大概在兩萬石左右,聽聞黃河決堤,他們立即從周邊府縣組織貨源,但只收購到五千餘石精糧,剩下一萬五千石都是玉米、番薯等粗糧……有了這些糧食,開封府周邊的災民可以得到妥善安置。”

“這倒是……”

趙銘愈想了想,四萬石糧食的確能解決大問題。

明朝的一石大約重一百五十四斤,這個斤不是後世五百克的斤,而是近六百克一斤,如此一來四萬石就相當於後世近四百萬公斤,按照災荒年一人一天一斤計算,可以供十萬人吃七十天,確實可以解燃眉之急。

沈溪再道:“按照計劃,接下來本官要去見一下城中豪紳大戶,他們手頭土地多,存糧也應該多才是。”

趙銘愈趕緊道:“是否現在就派人去通知?”

沈溪搖了搖頭:“現在看來,這些人暫時不見爲好,指望他們拿出糧食太過艱難……之前趙知府不也沒讓他們屈從?”

“啊?”

趙銘愈沒料到沈溪對城裡發生的情況居然也是門清,猝不及防之下,面對此番另有所指的話,無從解釋,支支吾吾道:“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豪紳們固然家大業大,但此番他們也遭了災,實在沒辦法強求。”

沈溪道:“以本官所知,開封府主要沃田都在黃河南岸,開封府修築河堤,也一向是把南岸河堤修得更高更牢固,同時每年疏浚河道的淤泥,也多用在南岸肥田……本官沒說錯吧?”

趙銘愈一聽,感覺沈溪有問罪之意,連忙解釋:“沈國公明鑑,這些事下官不太清楚……下官乃弘治六年進士,之前輾轉京城、陝西、蜀地多處做官,履任開封知府時間不長……河堤這兩年內雖然加固過,但修河主要是由河南巡撫衙門負責,地方官府只是按照上面命令辦事。”

沈溪微笑着說道:“趙知府別擔心,本官不是追究河堤哪邊修得更牢固,現在災情發生,應該想如何救災,以及日後如何避免……至於決口的責任,自然是要先等河堤修復以及賑災完畢後再說。”

“是,是!”

趙銘愈一臉驚慌之色,思緒一時間沒從沈溪的問責中走出來。

沈溪再道:“城中那些豪門大戶,就算有存糧,估計也不會拿出來,本官不可能強行徵糧,現在這樣……城中商賈願意拿出銀錢來購買,力爭把湊集的糧食總數提高到六萬石,畢竟修復河堤是體力活,成年人一天吃兩斤糧纔有力氣幹活……可在災前市價上加上兩成,從豪紳大戶手中購買……趙知府意下如何?”

趙銘愈想了想,搖頭道:“沈國公之意,下官能夠理解,不過目前糧食價格上漲何止一倍?想以低價收糧,有些不太現實。”

沈溪沉吟了一下,又道:“只要不太過分,本官可以滿足城裡士紳的要求,但差額部分,要等賑災款項調撥來後才能補足,但現在只能給出如此價格。同時本官可以給個準信,這兩年地方賦稅,本官會盡量爭取減免,開封府受災地區民衆將會得到妥善安置……有百姓纔有需求,洪水退去後豪紳們的土地也需要人耕種,保百姓就是保自己,希望他們三思而後行。”

趙銘愈沒有反駁沈溪的話,他覺得這一切跟他關係不大,他只是中間人罷了。無論沈溪做如何決策,最多是讓他去傳個話,是否同意,或者那些豪紳大戶有什麼反對意見,都不是他能決定的。

趙銘愈道:“如此說來,下一步沈國公不去跟他們見面,轉由下官代勞?”

沈溪搖頭道:“見面之事,交給本官帶來的人做,趙知府只需回去後傳達到位便可……城裡應該有政務亟需處理,本官便不挽留了,趙知府請便吧。”

趙銘愈很意外,心想:“之前我不想來,你非讓我來,現在我不着急走了,你卻要趕我走?這是何道理?”

趙銘愈道:“下官還可以陪同沈國公多視察一下,不過這裡到底不是潰堤之地,若想知道災情具體如何,怕是要過黃河北岸才行。”

沈溪聞言往北岸看了一眼,輕嘆:“趙知府一言中的,本官的確是這麼想的,不過早些時候本官已派出人到了河對岸,現在北邊賑災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進行,相信要不了多久民衆就該上河堤築壩了……”

“爲一勞永逸地解決黃河水患,本官已從江南調撥大批水泥運來災區,絕對不允許黃河成爲懸在兩岸人民頭上的一把劍,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掉下來……黃河水患,必須自本官手裡根除。”

“啊!?”

趙銘愈沒料到沈溪做事幹脆利索,居然這麼快就派人深入災區去了,甚至沒跟知府衙門要人。

沈溪道:“一年下來,地方上要用到的賑災糧款絕不在少數,而救災也非數日之功,修河壩以及確保百姓吃口飽飯固然重要,但更爲重要的是防止瘟疫的發生,以及後續民生恢復,本官在地方停留的時間不會很長,剩下的事情主要還是要由你趙知府來完成。”

趙銘愈越發迷糊了,滿臉茫然,但他還是行禮:“下官必當竭盡所能,讓災區百姓早日安居樂業。”

……

……

臨清州,朱厚照還是之前那副半死不活的模樣。

不過這會兒他有點想回京城了。

因之前跟下邊的人通過氣,表示要等沈溪回來一起走,以體現對沈溪的禮重,使得他不好意思反悔。

這兩天時間,他對河南災情有了幾分熱情,除了詢問小擰子外,還把之前備受冷落的張永叫到身邊來問話。

不過朱厚照更在意的,還是江彬和許泰的歸來,與此同時,跟沈溪在徐州作別,到朱厚照跟前覆命的錢寧也快到了。

“錢寧說他要到臨清來?”

朱厚照聽說錢寧要回來,有些意外,當着張永和小擰子的面,皺眉不已,“朕不是讓他留在沈尚書跟前效命?這邊可沒什麼差事讓他做。”

張永聽到這話,心裡琢磨開了:“錢寧之前被陛下冷落,還以爲是他做了什麼錯事,但聽陛下口吻,好像只是被調派出去做事。現在錢寧又重新擔任錦衣衛指揮使一職,權勢不小,若也投奔沈大人,沈大人可說兵強馬壯。”

張永道:“陛下,錢指揮使回來是爲覆命,他特地派人前來通知,說這兩天就能抵達。”

朱厚照點點頭:“那江彬呢?他幾時回來?”

聽到江彬的名字,張永有些發愁,顯然相對於錢寧,他更忌憚皇帝對江彬的恩寵,當下道:“江大人尚未有消息傳回,不過想來快到了吧。”

朱厚照點頭:“朕要回京城,不要什麼不三不四的人都往這邊趕,不過既是一起出來,一起回去也說得過去……趕緊催促沈尚書,儘快完成差事,若是暫時完不成,便交給地方官處理,朕不希望朝中重臣在災區耽擱太長時間。”

張永聞言,不由擡頭看了一眼侍立一旁的小擰子,這才請示:“陛下,那是否發上諭催促?”

朱厚照道:“這是當然,還有就是看看朝廷調撥的銀兩和物資是否及時運去……災區百姓不能什麼事情都指望朝廷,他們得生產自救,還有就是地方上得發動起來,有錢出錢,有糧出糧,有力出力,沈尚書畢竟不是三頭六臂,變不出糧食,早去早回最好不過。”

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第二二八章 小蘿莉長大了(第三更)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六七〇章 壓功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一八五七章 護送潛逃第十九章 底蘊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一二三八章 疲於應付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一七三三章 比竇娥還冤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五八八章 劉瑾回京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五九〇章 謝鐸刊書(第三更)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一九〇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四四八章 內病外治(第一更)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一七四六章 雨點小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一九九二章 翻臉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禮數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八一三章 捨近求遠(第二更)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六六二章 牛車陣第一六一七章 地方日常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一七三三章 比竇娥還冤
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第二二八章 小蘿莉長大了(第三更)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六七〇章 壓功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一八五七章 護送潛逃第十九章 底蘊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一二三八章 疲於應付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一七三三章 比竇娥還冤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五八八章 劉瑾回京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五九〇章 謝鐸刊書(第三更)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一九〇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四四八章 內病外治(第一更)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一七四六章 雨點小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一九九二章 翻臉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禮數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八一三章 捨近求遠(第二更)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六六二章 牛車陣第一六一七章 地方日常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一七三三章 比竇娥還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