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〇章 明降暗升

馬文升和張懋剛回到皇宮,就被傳到乾清宮議事,與二人一道回來的,還有內閣大學士謝遷。

馬文升雖然站在沈溪這邊,但在回來的路上,馬文升跟謝遷商議了沈溪立下的功勳,仍舊維持了謝遷之前的看法,那就是不能讓沈溪被拔擢得太高。

升得越高,可能跌得越慘!

謝遷這會兒已經深深感覺到劉健、李東陽對於沈溪的惡意,他知道,沈溪要在朝中立足,必須要得到文官集團的諒解和支持,而不是排擠打壓。

馬文升道:“陛下,老臣以爲,此戰之功,主要在於三軍將士浴血奮戰。延綏巡撫麾下兵馬,被困於土木堡,絕地反擊,奮起一戰,終令韃靼數萬兵馬折損於土木堡,此非延綏巡撫一人之功,而應褒獎全軍!”

相較於朝中其他大臣,馬文升對沈溪,以及此戰的評價,算是比較中肯。

就算沈溪有功,皇帝也應該在這次戰事之中,重點獎賞有功將士,而不是把沈溪捧得太高,畢竟三邊總督劉大夏還沒回來。

劉大夏雖然有戰敗之過,又被韃靼人矇騙,但他總算是率部先後光復延綏鎮和寧夏鎮,克復城池無數。

劉大夏率領的纔是正統的邊軍,如果把沈溪帶的京營兵捧得太高,邊軍方面必然不樂意,以後大明可主要是依靠邊軍來戍守邊疆,而不是京營兵馬,馬文升其實是在提醒皇帝要分清獎賞的主次。

朱祐樘卻好像沒聽到馬文升說的話,看向劉健,問道:“劉少傅,沈卿家如今已然回到京城,長期征戰身心俱疲,需要一段時間靜養,暫無法赴三邊履任延綏巡撫。下一步,由誰來接替沈溪最爲合適?”

劉健聽出來了,皇帝是想把沈溪留在京城,爲皇室所用。他遲疑地說道:“以右副都御史王瓊代之最爲合適,如今他於三邊之地整頓兵馬糧草,做事穩妥,非他不可!”

因爲之前王瓊就在延綏負責糧草和戰馬的籌備,是在朱祐樘決心對韃靼一戰之後,才調兵部尚書劉大夏和保國公朱暉前往,接管三邊防務。

十天前朱暉的下落已經找到。

當日劉大夏率兵出擊草原,朱暉負責鎮守榆林衛城,同時負責劉大夏部的糧草供給。結果劉大夏出征草原七天後,朱暉接到急報,稱劉大夏在黃河南岸的大樹灣地區全殲三千餘韃子,繳獲無數,但需要榆林這邊派出兵馬去押解俘虜和戰利品回來。朱暉聞聽後心癢難耐,不顧屬下反對,一心帶兵馬前去接應,以便從劉大夏手裡分得功勞。

爲了安全考慮,朱暉帶走榆林衛大半人馬,結果在過榆溪河時遭到韃靼兵馬突襲。朱暉驚慌失措,置手下大軍於不顧,只帶着幾十個親衛逃跑,結果逃回榆林衛城時,發現韃靼兵馬正在攻城。

朱暉這才知道中了韃靼人的調虎離山之計,只得繼續南逃,一路上幾次遭遇韃靼遊騎,幾十個親衛到最後只剩下三人,狼狽逃入綏德州,躲進淮寧河源頭的一個村落,由於周邊羣山阻隔,通訊困難,即便後來劉大夏光復榆林衛和寧夏衛,朱暉也不知情。進入冬月後村子裡糧草吃緊,朱暉手下跟隨村民到綏德州購買糧食,才知道明軍動向,於是主動亮明身份,如今朱暉正在趕來京城的路上。

由於朱暉逃亡,這段時間三邊糧草基本都是由轉任寧夏巡撫的王瓊在具體負責,這位歷史上的名臣,能力卓著,調度得法,爲劉大夏反撲韃靼人並接連獲取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沈溪接替朱暉擔任延綏巡撫,本來應該做的便是王瓊現在正在履行的差事,沈溪回到京城,西北之地的糧草總需要調集,劉健舉薦王瓊,其實在朱佑樘看來再合適不過。

朱祐樘點頭道:“王卿家在三邊,兢兢業業,朕決定將他官升一級,以右都御史代行三邊巡撫事,諸位卿家以爲如何?”

朱祐樘重用王瓊,其實是要平衡一下劉健等文官集團的勢力,現在朱祐樘想把邊軍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而王瓊一直在地方任職,並未與劉健和李東陽有過多交往,所以想將此人調爲己用。

連劉健和皇帝都看好的事情,在場自然沒有大臣反對,都表示贊同皇帝的決定。

只有謝遷暗自嘀咕:“沈溪小兒剛在獻俘典禮上風光一把,現在尚未確定他的去處,就這麼簡單革了差事,陛下行事實在讓人不可理喻!”

無論如何,謝遷都站在沈溪的立場考慮事情,只是他遵循儒家中庸之道,不想讓沈溪鋒芒畢露。

謝遷考慮的問題,皇帝其實想到了,現在卸了沈溪的職,必須要找個合適的職位給沈溪補上,這也算是對功臣的交待。

朱祐樘問道:“劉少傅,馬尚書,現如今沈卿家回到京中,暫且不再負責西北、東南之事,你們看,給他派遣何等差事爲宜啊?”

這問題,直接把劉健和馬文升這兩名頂級文臣給難住了。

皇帝給了前提條件,沈溪現在不再負責西北和東南的事情,意思就是不能再把沈溪發配到東南去當什麼三省督撫,也不能讓沈溪再去西北任職,就算讓他去當三邊總督也不行,皇帝就差說,朕要留沈溪在朝中,最好是在六部中任差,隨時能幫朕解決難題。

馬文升作爲吏部尚書,對於朝中職位空缺,最清楚不過,當下出列稟奏:“陛下,沈中丞乃是以右都御史出巡延綏之地,得勝歸來,即便不升,也不宜降職,如今六部九卿中,官缺寥寥無幾,所剩者,不過戶部右侍郎而已!”

戶部缺了個右侍郎,這件事在朝中已不是秘密,因爲入秋邊關就在打仗,京城隨即戒嚴,雖然戶部省了秋糧入庫的麻煩,但卻在糧草調配上顧此失彼,之後京師被困,戶部很多事情都開展不下去,加上皇帝病重,戶部右侍郎的職務便一直虛懸。

馬文升的意思,是讓沈溪擔當戶部右侍郎。

在大明,地方官員以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身份內調,可進侍郎,以督撫內調,基本就是擔當尚書之位。

把沈溪從延綏巡撫這個職務上內調,當個戶部侍郎,對沈溪來說已經是很大的虧待,但以沈溪的年歲,十七歲就有機會晉升爲大明六部核心的戶部堂官,在整個大明歷史上都不曾出現過。

朱祐樘稍微琢磨了一下,要同時滿足把沈溪留在京城,還要委以合適的差事這兩個條件,戶部侍郎這個職務應該算是比較合適,總不能讓沈溪十七歲就當六部尚書吧?雖然沈溪在幾次平匪、平虜之戰中有極佳的發揮,但始終沒有主持六部工作的經驗,一個有能力的地方官跟一個合格的京官,始終是有差距的。

朱祐樘其實也想把沈溪留在京城多歷練幾年。

給個侍郎的身份,讓沈溪幹一段時間,如果可以,就繼續留任,如果不行,就調沈溪去宣府大同,或者是遼東、三邊之地當個督撫,幫朝廷屯田練兵,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反正這會兒朱祐樘已經認定,要麼把沈溪留在京城,要麼調往九邊之地,就這兩個選擇,既然沈溪之前幾年一直都在外任差,現在調回京城,也算是對沈溪的一種補償。

從延綏巡撫到戶部侍郎,看似降職,但其實是明降暗升。

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一七六六章 虛報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二五七五章 愛情觀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二五四六章 不參與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一八三三章 戰報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一四五二章 兩個沈家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二一六九章 最信任的人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二六一章 告狀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五九一章 蹴鞠的另一種玩法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一〇五五章 關心則亂(第三更)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四六八章 大浪孤舟(第二更)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五章 選人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六三二章 知情不舉(第四更)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二四〇〇章 無能爲力第二一三六章 分道揚鑣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二四〇〇章 無能爲力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二二七八章 省略的儀式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一八四三章 先一步後一步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二五四二章 一團糟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九章 雙溪鎮有個小蘿莉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一五四六章 大戰爆發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
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一七六六章 虛報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二五七五章 愛情觀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二五四六章 不參與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一八三三章 戰報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一四五二章 兩個沈家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二一六九章 最信任的人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二六一章 告狀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五九一章 蹴鞠的另一種玩法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一〇五五章 關心則亂(第三更)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四六八章 大浪孤舟(第二更)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五章 選人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六三二章 知情不舉(第四更)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二四〇〇章 無能爲力第二一三六章 分道揚鑣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二四〇〇章 無能爲力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二二七八章 省略的儀式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一八四三章 先一步後一步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二五四二章 一團糟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九章 雙溪鎮有個小蘿莉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一五四六章 大戰爆發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