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個臨時工(第七更)

吏部考覈剛被一條紅槓給打發了,轉眼又給升官,沈溪一時間摸不清頭腦。

在蘇通等人“恭喜”的聲音中,沈溪下得樓來,上了馬車。

路上詳細問過,方知朱起並非打誑語,等到了家門口,果然前來恭賀他升官的吏部職司人員不少。

“沈諭德……哦不對,應該稱呼您一聲沈庶子,恭喜了,晉升爲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官居正五品。朝廷將有敕封,您的夫人,還有老夫人,受敕爲宜人,下官先在這裡說聲恭喜。”

吏部的人很會做事,沒有讓沈溪去吏部或者詹事府接受新差事,而是把升官的好消息直接送到沈府來,如此還能從沈溪這裡撈點兒賞錢。

沈溪把官牒和案牘拿過來,確信無誤之後,心裡依然在犯迷糊。

這次升官,來得太不尋常了。

翰林體系的官員升遷是最難的,之前吏部考覈就算安全通過,也不太可能直接從從五品升遷到正五品,因爲中間這跨度相當於別的官職升上好幾級。

而且,沈溪升上正五品右庶子,意味着原先的右庶子王華要騰位置,因爲詹事府編制有限,左右中允、贊善是各二人,而左右庶子、諭德則各編制一人。

而王華纔剛升右庶子不到兩年,跟沈溪升右諭德是同一時間,上面沒聽說哪位侍郎、少卿、少詹事要致仕,王華這官可不太好升。

至於說沈溪是因爲《大明會典》成書而升官,可如今吏部、禮部和翰林院正在爲請功的事跟弘治皇帝商議,之前朱佑樘直接把升官名冊給打了回去,要升遷的話,最大的可能也是在弘治十五年夏天甚至是入秋後,斷然不可能這麼早。

沈溪這官,升在一個不早不晚的時刻,前面吏部考覈剛過,而《大明會典》尚未成書,這讓沈溪一頭霧水,只好先用賞銀把前來賀喜的吏部職司人員打發走,再去詹事府那邊問問是怎麼回事。

沈溪升官,對沈家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沈溪十三歲當官,已是年輕有爲的代表,如今才十六歲,卻已連升三級,而且是在以升官困難著稱的翰林院體系。

翰林院體系的官員升三級,等於各部以及寺司的官員升上五六級都不止,因爲翰林官是皇帝的顧問,真正說起來,就連內閣也只是翰林院的下屬機構。皇帝最器重的就是翰林官,隨便一個五六品的翰林官,外調之後都是地方大員。

謝韻兒把鄰里前來賀喜的安頓好,回到正堂見沈溪,美滋滋先行了個萬福禮,道聲恭賀,然後才道:“相公,妾身這就去把爹孃請過來,把這好消息告訴他們。”

“先不急。”

沈溪道,“一會兒我跟你過去一趟。現在我得先去問問究竟是怎麼回事……奇了怪了,吏部考覈明明將我否了,這會兒突然又給我升官,於理不合,別是個坑纔好。”

謝韻兒抿嘴笑道:“瞧相公說的,升官是天大的好事,怎會是坑?不過相公還是往吏部和詹事府問問爲好。”

沈溪收拾心情,先去了詹事府。

他要搞清楚,自己爲什麼升官,還有哪些人跟他一起升官。

等到了詹事府,上下卻是一片茫然,對於沈溪升官的消息完全是後知後覺。

“沈諭德晉升爲右庶子?哈……”靳貴第一個覺得不可思議,“這是否太過急切了些?並未聽聞詹事府內有大的人事調動啊。”

沈溪搖頭苦笑:“我也覺得奇怪……算了,還是去問過吳學士。”

沒辦法,沈溪只能去跟直屬上司,也就是詹事府詹事吳寬詢問。

詹事公房內,吳寬聽聞沈溪問及他升官的事情,點頭道:“這的確是吏部和詹事府共同保舉,以修撰《會典》之功績爲名,拔擢沈翰林爲右庶子,這其中兵部劉尚書也有保舉,沈翰林把心放回肚子就是。”

沈溪問道:“那敢問吳學士,原先的王庶子……作何安排?”

詹事府內不可能同時有兩個右庶子,既然他升了右庶子,那王華肯定有所調動。

這次連吳寬也搖頭:“不知。或許朝廷另有安排。”

見過吳寬,沈溪心頭的疑問依然沒被解開,剛回到公事房自己的辦公桌前坐下,靳貴便過來打探消息。沈溪無奈搖頭,把情況說明後,靳貴分析道:“或許只有一個解釋,沈庶子你即將外放……”

沈溪從吳寬的公房出來就想過這問題,確如靳貴所言,既然他在《大明會典》修成請功冊頒佈前先一步升官,肯定有原因。

既然詹事府容不下兩個右庶子,而王華又沒什麼過錯,還有兵部尚書劉大夏也過問了他升遷的事情,再有之前江櫟唯找他去說的那番話……種種跡象表明,這次升官,是爲他外調地方做準備。

事情很好理解,既然沈溪在修《大明會典》時掛了纂修官之職,而他又即將外放,回頭到了地方,《大明會典》修成的功勞纔會頒佈,他在地方受賞顯然不太合適,所以事急從權,先給他官升一級,然後在官升一級的基礎上外調。

至於外調後的官職雖然不甚清楚,但沈溪想來,跟兩廣和閩浙之地的盜匪倭寇橫行有關。

朝廷這是要派他前去平匪,至於是正差還是副職,要看後續安排。

以他如今的年歲和資歷,當副職的可能性較大,但官不會太小。

怎麼說都是正五品的翰林官,就算僅僅只是加三級外調,那也是從三品的大員,要找個能壓住他的,非要找侍郎、尚書級別的大員才行。

但他右庶子的官職,分明是外調之前臨時兼的差事,並非正職。

名譽右庶子!

……

……

沈溪升官第二天,兵部尚書劉大夏找他去兵部衙門敘話。不用猜,他也知道跟平匪之事有關。

這會兒沈溪仍舊掛的東宮講官銜,主差事是給太子上課,至於兵部的事情,他不太想理會,但這次外調,他心裡並不是很排斥,因爲弘治末年京城官場冗繁複雜,與其總被外戚和老臣算計,還不如出去單幹,有什麼功勞都是自己的。

但就怕事與願違,最後給人做手下,那有了功勞也是歸正差所有。

“……沈溪,你如今升爲右庶子,可喜可賀。”劉大夏上來便對沈溪升官表示恭喜,隨即話鋒一轉,“但你要戒驕戒躁,陛下對你期冀很大,另有重要差事委派。”

沈溪行禮問道:“是派下官前往兩廣和閩浙蕩平匪患?”

“確實如此,不過具體事宜,陛下會召見你,單獨跟你交待。你回去後務必精心準備如何平息倭寇和匪患的策問……”

沈溪面聖好幾次,但都不是單獨面聖,因爲他尚無那資格。可這次聽劉大夏的意思,弘治皇帝要單獨召見他,除了詢問他關於平定盜匪倭寇事宜,還會面授機宜,方便他去地方後能有所作爲。

這麼說來,那此番接受的差事,跟當初劉大夏去兩廣平盜匪差不多。

可他卻有些犯糊塗,劉大夏怎麼說也是三朝老臣,深得弘治皇帝器重,歷史上他可是身兼戶部侍郎、右都御史等職,在朝中素有威望,這才受命辦差。可如今他在朝廷那些老頑固眼中只是個毛頭小子,官職不過剛升到正五品,就算到了地方,誰會服他?誰又會聽從他的調遣?

不過,現在官都給他升了,似乎劉大夏、馬文升等人已經跟弘治皇帝商量好,非派他去不可,至於皇帝爲什麼會這麼信任他,是個迷,光是靠劉大夏和謝遷舉薦,說他有本事,皇帝斷然不可能把這麼重要的差事交給他辦理。

“好好準備,若有疑難,只管到兵部詢問便是。”劉大夏最後交待道。

沈溪帶着滿心疑惑回到家中,這會兒周氏已經在院子裡“發瘋”了,爲了表示她兒子有出席,她把謝府老宅周圍的街坊都請到了沈溪的新狀元府,在前院以及門前的街道設宴,花費不菲。

沈溪很想提醒老孃,這會兒可不是跟着孫姨做生意把錢不當錢隨便亂花的年頭,您老現在開銷的每一文錢都是吃的老窖,用一分就少一分,不過想到爲了讓老孃長臉,這點兒銀子就當打水漂了。

“相公,街坊都想見見您。”

謝韻兒臉上掛滿笑意,因爲請過來的街坊,基本都是謝家的老街坊,她作爲沈溪的妻子,顏面有光,如今她和周氏已是朝廷誥命的宜人,算是有品秩的女人,官品爲虛銜,但在民間的地位卻是貨真價實。

沈溪道:“我尚有公事要辦。”

謝韻兒疑惑地問道:“相公升爲右庶子,差事不仍是位列東宮講班,爲太子授業嗎?”

“不一樣,你相公我……算了,現在事情尚未最後確定下來,回頭再說吧。”沈溪說完,讓謝韻兒出去招待賓客。

謝韻兒對沈溪有幾分癡纏:“相公,妾身準備寫封信回鄉,告知父母親人這好消息……相公可準允?”

“沒事沒事,寫吧。誥命的敕書應該下午或者明天就到,或者等敕書到了後再寫信也不遲……”

“可是妾身已經恨不能馬上把這好消息告訴父母親人了呢。”

謝韻兒多少有些虛榮心,自己嫁給沈溪,如今得到誥命的身份,以後她就是謝家地位最高之人,這可是佔了沈溪的光。

因爲謝家是落罪之家,街坊四鄰瞧不起,眼下她有了誥命,謝家與有榮焉。

“那這封信我來幫你寫吧。”

沈溪笑道,“就當是爲你爹孃,也就是我的岳父岳母爭一點臉面……有了這封信,汀州知府和長汀知縣都會照顧你家門,同時也可以讓泰山大人知曉,他們的女兒在京城日子過得很好。”

謝韻兒粉面含春地望了沈溪一眼,別具風情。

*************

ps:第七更到!

今天應該還有一更,天子求訂閱、、和鼓勵,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一三二〇章 南下之路(第四更)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一七七九章 安心做官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六十七章 團圓飯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一〇五章 彩色連環畫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六九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更)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評價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註定(第六更)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四六六章 觀政進士(第二更)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一三四七章 突然襲擊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一二九章店招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一二八二章 擅權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二六三八章 矛盾重重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二五二一章 只需一戰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二三二五章 改變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七〇三章 老子有錢(第一更)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二一七四章 王帳定兵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二四五六章 破城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九四九章 隱藏的狼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
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一三二〇章 南下之路(第四更)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一七七九章 安心做官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六十七章 團圓飯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一〇五章 彩色連環畫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六九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更)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評價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註定(第六更)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四六六章 觀政進士(第二更)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一三四七章 突然襲擊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一二九章店招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一二八二章 擅權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二六三八章 矛盾重重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二五二一章 只需一戰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二三二五章 改變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七〇三章 老子有錢(第一更)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二一七四章 王帳定兵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二四五六章 破城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九四九章 隱藏的狼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