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

PS:感謝書友“天地任我行”投的月票。

吳爭在鎮江城中,又臨時徵召了數千青壯。

分發刀劍,讓三百隨扈充爲骨幹各領一部。

這就有了一支近萬人的大軍。

打仗,從某個方面來說,其實很簡單。

有人就行。

如果有武器,那就是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要是再有個足以服衆的指揮者,那就有了打勝仗的基礎。

其實吳爭不象沈致遠,對兵法的理解也完全不同。

沈致遠熟讀兵法,認爲兵法之精華在於“計”,所謂“兵者,詭道也”。

在與吳爭交談時,沈致遠對此句的理解是,用兵之道在於計謀,只要計謀用得好,以少勝多就完全不是問題。

可吳爭卻不這麼理解,他也讀過兵書,孫子兵法十三篇,雖說沒有沈致遠那麼滾瓜爛熟,倒背如流,可吳爭自認是理解孫子兵法,所說精髓在於一個“勢”字。

將“兵者,詭道也”與“勢”聯繫,以吳爭的理解就是,用兵之道,在於判定局勢,讓人捉摸不透,這樣理解,就能與“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句相呼應。

而對孫子兵法開篇的《始計篇》中“計”的理解是,這個“計”字,說的不是計謀,而是計算和統籌,簡單地說,就是算錢糧、兵器及綜合實力。

這與“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句話對應上了。

同時,《孫子兵法》第二篇作戰篇,一開始孫武就羅列了一個計算的賬本。孫武說:“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這就是計算,打仗很貴,很費錢,要反覆算賬,要不然很容易失敗。需要務實,一場戰鬥划算不划算,都要先羅列清楚,出十萬兵馬,打贏了,最後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不划算;或者出十萬兵馬,打到一半沒糧草了更不划算。

吳爭一直積蓄實力,不立即北伐,也是這個道理。

打有準備之仗,要麼不戰,戰就必勝。

譬如諸葛亮北伐,就經常打到一半沒糧了,只有撤軍,這是極其不划算的。

倒不是說諸葛亮不會算賬,諸葛亮自然是很會算,只是他算的不只是軍事帳,還有一筆政治賬在裡面,諸葛亮需要北伐,他要把內部矛盾,轉化爲外部矛盾,就算虧點錢糧,這個目的達成了,仗也值得打。

所以,吳爭很崇尚後世一句話,“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就是一坨屎”。

這也與孫武在兵法中所說的,“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對應得上。

意思是說真正會打仗的人,其實不需要智謀,也不需要勇武,在戰爭還沒開啓的時候,就把賬算得清楚,然後直接碾壓過去就行了。

這在後世曾國藩身上得到很好的驗證,曾國藩是個“蠢人”,雖說他的勤,補了拙,但世人都知道,曾國藩從小到大沒有什麼天賦,無論是軍事還是正治。

曾國藩曾經說過,“結硬寨,打呆仗”,意思就是,我不用陰謀詭計,只要通過計算、統籌,清楚局勢,然後慢慢和你打。

這其實就是偉人“論持久戰”的精髓,不求速戰速決,只求穩紮穩打,打不贏你,那就拖死你。

此時,吳爭有人、有武器、有大義、有官位、有指揮能力和足夠的基層軍官。

於是,這麼一支由隨扈、府兵、京軍、百姓組成的“雜牌軍”,悍然向高資鎮方向挺進。

高資鎮距離龍潭僅數十里之遙,那兒有兩倍於吳爭之敵。

可吳爭計算過,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加上挾江北大勝之勢,這仗,一定贏!

……。

六月十一,午時。

鐘山方向二萬京軍,向龍潭方向發起了總攻。

龍潭以北江面上,五千水師在艦炮的掩護下,開始登陸。

從高資鎮出發的“雜牌軍”,向龍潭側翼突擊。

由此,奏響了龍潭二萬清軍的葬禮序曲。

沒有什麼懸念,這支清軍從儀真渡江時有四萬之衆。

被興國公王之仁頑強阻擊,已是一支疲軍。

而在鐘山一帶,被京軍阻擊,幾天激戰下來,早已疲憊不堪,士氣下降。

之後,被王朝先水師封鎖江面,糧草、物資補給已經饋乏。

如今遭遇三面合擊,哪還有拼殺的士氣?

經過一個下午的激戰,至傍晚時,倖存的清軍被壓縮在方圓不到五里的區域內,動彈不得。

明軍三支大軍勝利會師。

吳爭將指揮權讓渡給京軍指揮使,令他善後之後,施施然進京。

……。

監國朱媺娖率內閣及數百朝臣,還有無數期盼會稽郡王到來能替朝廷還他們欠帳的百姓,齊出太平門迎接。

雖說動機不純,但要說聲勢之壯,恐怕整個義興朝,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了。

……。

至奉天殿。

望着空蕩蕩的階上龍椅。

吳爭有種恍惚,這張龍椅,自己曾經從上面拽下過朱以海,後來在自己的擁戴下,朱慈烺人心所歸,坐了上去。

可是,僅兩年時間,朱慈烺就不得不“閉關”自省了。

這說明什麼,除了朱慈烺確實有過錯之處外,還說明這位子真的不好坐。

人心太複雜,利益相關方太多,曾經的擁戴者,或許一夜之後就成了反對者。

在吳爭萬般感觸之時,監國朱媺娖就座,她的座位在龍椅左下側的位置。

在羣臣向監國行禮之後。

朱媺娖揮揮手,鄭三宣讀監國詔書,詔令由會稽郡王、大將軍吳爭暫領京城軍政諸事,領軍抗敵、整肅朝堂、安撫民心。

這不是任命,只是個臨時差事,但這權力就大到了沒邊了。

大到戰事,小到吃喝拉撒,只要想管,沒有管不了的。

吳爭隨即諫言,追封興國公王之仁爲“江都王”,由禮部遴選諡號,同時進原水師副指揮使王一林爲“儀真伯”。

朱媺娖一一答應。

退朝之後,吳爭讓夏完淳、廖仲平、王一林等將領候在宮外,自己入宮去見了那個“閉關”自省的義興朝天子。

倒不是吳爭此時還必須去進見朱慈烺,而是吳爭想看看朱慈烺。

對,就是看看。

這不是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去見一個失敗者。

而是吳爭心頭有疑惑,需要問朱慈烺,這場鬧劇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對吳爭而言,戀棧的朱慈烺如此輕易、自願地“閉關”,確實讓吳爭有些訝異。

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六百十章 因爲怕他,所以要滅了他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施琅的人生關口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八百六十四章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二百五十七章 打不動了,停戰?!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和錯,重要嗎?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放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平叛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
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六百十章 因爲怕他,所以要滅了他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施琅的人生關口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八百六十四章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二百五十七章 打不動了,停戰?!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和錯,重要嗎?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放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平叛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