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

魯之域、陳守節面對朱以海派來的“欽使”,二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將前來延攬的“欽使”逐出了軍營。

倒不是二人對吳爭的忠誠到了捨生忘死的高度。

而是二人在吳爭和朱以海之間,寧願相信吳爭。

這種選擇,其實在軍中很常見,知將帥而不知君嘛。

但這二人還是有些不同的,他們在與吳爭這一路的北伐中,深知了一事,吳爭這樣的人,不會倒在這種見不得人的政治傾軋之下,他們對的最後獲勝抱有信心。

也就是說,錢肅樂三條應對計策中的第一條,最先無疾而終,宣告失敗了。

但第二條,顯然沒有讓錢肅樂失望,當新軍出現在正陽門的時候,錢肅樂沉寂似鐵的臉上,終於顯露出一絲舒心的笑容。

他轉向朱以海躬身道:“魯王殿下,舍弟和犬子率新軍已至,有此大軍,所謀之事便有了七成把握,如今只要興國公能附從殿下,那麼勝算可至九成。”

朱以海這時是心花怒放,他滿口誇讚道:“錢大人赤膽忠心,孤一直是看在眼中記在心裡的,只要今日孤進城登基,孤絕不吝賞賜,今後朝堂之上,錢愛卿是當之無愧的首輔人選。”

錢肅樂卻微微嘆息道:“多謝殿下青睞,不過此事若成,臣會向殿下請辭。”

朱以海大驚,“錢愛卿這是爲何,孤身邊豈能少了錢愛卿?是否愛卿還有別的要求,無妨,盡數說來,孤莫不應允。”

錢肅樂搖搖頭道:“臣別無他求。殿下放心,臣之爲人,殿下想必清楚,謀事向來有始有終,必會擁戴殿下入城登上尊位。”

“那愛卿何以說出請辭之言?”

“臣短短兩年之間,先於紹興府黜落殿下監國之職,應天府黜落長平公主在後,前後兩任監國,皆因臣而被黜落,臣已是不忠不義之人,有何顏面站在朝堂之上,只待擁戴殿下之後,便去官歸鄉、閉門謝客、反省己過。”

朱以海感到莫名其妙,可他看錢肅樂神色,便明白此言非虛。

再三挽留,錢肅樂不應,朱以海也就不勸了。

在朱以海心裡,此時最重要的,莫過於洪武門中,那個至尊之位。

只要坐上那個位置,錢肅樂在與不在,對他來說,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

以他的帝王心學,錢肅樂其實是不合他授以首輔重任的,錢肅樂太過剛正,行事非黑即白,這種人,是朱以海心中不喜的。

朱以海勸說無效之後,便轉變話頭,“錢大人以爲,興國公能接受孤的條件嗎?”

錢肅樂見朱以海只勸說了三遍就轉變了話頭,心中驟然一涼。

心道,果然君王無情啊!

雖然錢肅樂請辭之說,確是真心實意,可做爲文人,心中那份被君王賞識的虛榮心還是非常大的。

哪怕是要急流勇退,錢肅樂下意識中,也希望朱以海能多勸他幾遍。

可朱以海顯然沒有再勸他的意思。

錢肅樂突然感到一陣心酸。

此時聽朱以海詢問,錢肅樂深吸一口氣,將雜亂的情緒壓了下去,回答道:“依臣猜想,興國公會接受殿下的。興國公是個老成世故之人,不可能爲了與吳爭區區交情而將自己置於險境之中,或許他兩不相幫,保持中立,但絕不會與殿下爲敵。”

朱以海大鬆了一口氣,就算他不是錢肅樂這般對人心把握篤定,他也能猜想得到,只要興國公接受自己的條件,哪怕保持中立,他的勝算也是極大的。

朱以海連連點頭,將目光投向正陽門那支剛剛抵達的新軍,臉上一片燦爛的神色。

錢肅樂看着朱以海的後腦勺,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惆悵。

他說因爲先後黜落兩任監國,無顏站在朝堂之上,這不假,但不是全部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錢肅樂有愧,他覺得愧對了吳爭,這個名義上自己乘龍快婿的少年,就因爲自己的這一陰謀,生生斷絕了未來的政治前途。

而這少年,還剛剛光復了應天府等九府之地,還剛剛在紹興府拯救了朝廷一衆官員及家眷,這其中就包括朱以海本人和他的妻妾。

就算錢肅樂鐵石心腸,就算錢肅樂深信不疑自己的做爲是正確的,也無法隱瞞自己的良心,他是在恩將仇報。

這一點,就象是一隻蟲子,不斷地吞噬他的心血,讓他無端地抽痛和戰慄。

……。

王之仁真會象錢肅樂所言,就算不站在朱以海這邊,也會保持中立、兩不相幫嗎?

不得不說,錢肅樂看人是很準的。

至少王之仁確實是這樣的人,也是這麼想的。

在他看來,這亂世之中,唯有手中的實力和軍力是最可靠的。

什麼情意啊、大義啊,都是扯蛋。

就算是必須扯,也要選得不痛點的地方去扯。

而眼下這個變局,絕對不是扯的好時機。

所以,王之仁選擇了撤,兩不相幫,也就是兩不得罪。

雖然失去了一個邀功的良機,但這與選擇一方投靠的風險相比,是值得的。

但世事往往有意外。

而且這意外往往來自於不起眼的人,所謂小人物改變歷史,就是這個道理。

但在王一林看來,自己絕不是個小人物。

特別是接受了應天府大大小小富商顯貴的集體“賄賂”,腰纏數十萬貫,置了豪宅、田地,納了兩房小妾之後,他覺得自己已經是貴族了。

所以,他有自己的考量。

在朱以海和吳爭之間選擇,他選擇吳爭。

不是因爲與吳爭在樑湖有手足之情,也非是與吳爭在杭州之戰有同袍之義,而是他認爲,吳爭是個可以同富貴共患難的人。

簡單點說,他更相信吳爭。

吳爭對錢財、軍功的灑脫,明軍之中誰人不知,被將士交口稱讚。

王一林也是受過恩惠的,杭州城之戰後,吳爭除了給王之仁的,還塞了不少給王一林,而這次北伐光復應天府之後,吳爭更是對王一林受賄視若不見。

二人私下裡,還能勾肩搭背,你一聲兄弟我一聲老弟相稱。

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八百三十九章 若再敢擅作主張,後果自負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爭練兵(七)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三章 二憨,殺了他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六百八十四章 江防被突破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
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八百三十九章 若再敢擅作主張,後果自負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爭練兵(七)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三章 二憨,殺了他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六百八十四章 江防被突破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