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上門的買家

伍家老二不但是言官,而且是監察吏部的吏科給事中。伍家老大和老三前來道署拜見,曹澍鐘不敢擺道臺的架子,急忙出迎。

聊到桐梓的匪患,聊到綦江的防堵,自然繞不開奉旨回鄉幫辦團練的韓秀峰。

韓家離道署很近,曹澍鍾本以爲讓家人帶着請帖過去一會兒便能把韓秀峰請來,結果家人回來之後竟苦着臉道:“老爺,把門的那個外委說韓老爺剛去了江北,說陳都司、葛千總在。”

曹澍鐘下意識問:“他去江北拜見段大章了?”

“應該是,”家人擡頭偷看了一眼,又小心翼翼地說:“小的見着了陳都司,陳都司說韓老爺走前交代過,說老爺您要是得空點驗洋槍和火藥鉛子,可移駕去‘奉政第’。還說看護軍械責任重大,他不敢擅離職守。”

曹澍鍾心想看一下不用花銀子,想把那些洋槍和火藥鉛子用於防堵舊的要真金白銀了。

他正不曉得該說點什麼好,正爲如何防堵賊匪竄入綦江的伍濬祥禁不住問:“曹大人,這麼說韓老爺是帶着洋槍回鄉的?”

“是啊,帶的還不少。”

“帶了多少杆?”

“一百六十杆。”想到韓秀峰就算聖眷恩隆也得多多少少給伍家點面子,曹澍鍾又緊盯着伍家兄弟補充道:“全是用銅帽打火的那種自來火洋槍,此外還有三千斤火藥鉛子。據說這種洋槍打得很遠,很犀利!”

“有槍,有皇上命他幫辦團練的諭旨,那他爲何還推三阻四?”伍奎祥急切地問。

曹澍鍾突然覺得這兩位來得正好,看着伍家兄弟意味深長地說:“韓志行這人年輕但不氣盛,說話做事四平八穩、滴水不漏。何況他本就簡在帝心,聖眷恩隆,所以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想授人以柄。再就是那些洋槍和火藥鉛子,好像是他回來時託朋友幫着墊銀子買的。”

“不想授人以柄……”

“大哥,我明白曹大人的意思了,韓志行這是不想重蹈曾國藩曾大人的覆轍,賊匪不殺到他家門口,他是絕不會出這個頭的。”

伍濬祥反應過來,哭笑不得地問:“賊匪不但佔了桐梓縣城,連婁山關都攻下了,這不是殺到家門口是什麼?他難不成打算按兵不動,等賊匪殺到巴縣城下再出手?”

“他雖說是文官,可現而今這官是積功做上的,說不準他就喜歡打仗,就等着貴州的賊匪流竄進我們川東!”伍奎祥是真着急,想想又拱手道:“曹大人,恕奎祥直言,賊匪真要是北犯,派駐在安穩鎮和羊角四合頭等地防堵的那百十個綠營兵,別說能不能守住了,恐怕還沒見着賊匪的影子就望風而逃了。”

伍濬祥也忍不住道:“大人,綦江是辦了不少團練,但那些街團、鄉團不但缺槍少炮,而且一盤散沙。說起來個個曉得桐梓那邊鬧賊匪,可那些街團只管幫同官差守縣城和各鎮,鄉團只管守各鄉甚至各村,賊匪一旦北犯,定會被各個擊破!”

相比巴縣,綦江的形勢要危急得多,畢竟綦江與桐梓交界。

作爲分巡川東兵備道,曹澍鍾可以說是守土有責,照理說應該再調集些綠營兵甚至附近各州縣的青壯去防堵,可以危急的地方不只是綦江。看着二人憂心忡忡的樣子,曹澍鍾只能無奈地說:“二位,實不相瞞,本官在巴縣呆不了多久,等把這邊的公文安排妥當就得移駐夔州。”

“曹大人,這個節骨眼上您怎能移駐夔州?”

“因爲夔州一樣要防堵,”曹澍鍾輕嘆口氣,苦着臉道:“今天早上剛收到夔州急報,正月裡湘軍水師一百餘條輕便戰船進入鄱陽湖,上駛姑塘,被長毛阻截於湖內,致江內的大船失去護衛,戰鬥力頓減,湘軍八里江水師老營遭長毛水師的火攻,戰船被焚四十餘艘,餘船紛紛退回九江。

緊接着,九江官牌夾水營又遭長毛夜襲,連曾國藩的坐船都被長毛焚奪,文案全失,險些喪命,餘船紛紛上駛潰逃。長毛乘勝追擊,一口氣攻佔漢陽、武昌,曾國藩轉守南昌。胡林翼也被迫撤離九江外圍回援武昌,而新任巡撫陶恩培更是生死未卜!”

伍濬祥大吃一驚,喃喃地說:“武昌不是剛收復嗎,怎麼就又失陷了?”

“所以本官不敢在巴縣久留,得趕緊去夔州調集兵勇防堵,”曹澍鍾頓了頓,又凝重地說:“相比貴州的那些賊匪,長毛纔是心腹大患,一旦讓其溯江而上,形勢將一發不可收拾。”

“可是您走了,我們綦江咋辦?”

“本官會在走前安排妥當的,仔細想想韓志行回來的正好,他不但會練兵還領兵剿過長毛,甚至在林鳳祥、李開芳北犯時以永定河南岸同知統領河營拱衛過京畿,有他坐鎮綦江一定不會有事。”

“可是他願意去綦江嗎?”

“這二位大可放心,他一定會願意的,只是有些事得我們先幫着張羅,得先打消他的後顧之憂。”

“曹大人,恕濬祥愚鈍……”

“也就是招募青壯、籌集糧餉等事不用他操心,只要請他一心一意練兵,一心一意幫同我等辦理防堵。”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看來也只能這樣了。”

“二位,當務之急是得趕緊把他帶回來的那些洋槍留下,據我所知他跟已殉國的文節公頗有淵源,文節公又是我和曾國藩等人的恩師。總之,他跟曾國藩、胡林翼關係不一般,要是曉得湖廣戰況急轉直下,很難說會不會將那些洋槍送湖廣去。”

“大人所言極是,那些洋槍我等無論如何也得留下來!”

能讓別人掏銀子總比自個兒掏銀子好,曹澍鍾想想幹脆起身道:“要不我等先過去瞧瞧,韓志行家就在湖廣會館後頭,離道署不遠。”

……

伍家兄弟“病急亂投醫”,自然不會反對,就這麼跟着曹澍鍾再次來到韓家。

陳虎急忙穿戴整齊出迎,將三人請到院子中,讓葛二小等人擡出一箱拆封,取出一杆請三人驗看。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看到嶄新且塗滿油的自來火洋槍和那些用油紙包好的火藥鉛子,以及可套在精鐵槍管上的精鋼刺刀,三人無不感嘆洋人造的火器就是精良,相比之下八旗和綠營用得那些又長又笨重的鳥槍和擡槍比燒火棍好不了多少。

伍濬祥心想綦江現在缺的就是這個,禁不住問:“陳老弟,韓老爺有沒有說這洋槍多少銀子一杆?”

“稟伍老爺,據卑職所知這槍兩百六十兩一杆。”

“這麼貴!”

“伍老爺,您一定沒打聽過鳥槍的行情,別說這樣的自來火洋槍,就是用火繩點火的洋槍現而今都得兩百兩一杆。”陳虎放下槍,從陳不慌手中接過毛巾,一邊擦着手上的槍油,一邊苦笑道:“這還沒把轉運的船錢和腳錢算上,您想想,把這麼多槍和火藥鉛子先從上海縣城外的洋人租界海運到天津衛,再從天津衛運到直隸,然後沿京西官道運到山西、陝西,最後運到這兒要多少銀子?”

伍輔祥下意識問:“要是算上運費,一杆要多少兩?”

“韓老爺說了,這些洋槍和火藥鉛子是用來保老家平安的,轉運的船錢和腳錢他出,也算是爲家鄉父老做點事。”

“韓老爺高義,我等敬佩!”

“瓊甫兄,我就說韓志行不會坐視不理的。”曹澍鍾微微一笑,隨即指着剛擡出來的一箱紙殼火藥鉛子問:“陳老弟,這火藥鉛子多少錢一箱?”

“三十兩一箱,攏共三十二箱,算下來九百六十兩。”陳虎想想又讓葛二小拿來一個袋子,取出一個熔鑄鉛子的模夾,微笑着解釋道:“稟曹大人,韓老爺擔心這點火藥鉛子不夠用,特意託朋友買了幾十個這樣的模夾,等紙殼裹裝好的這些火藥鉛子用完,便可以用這模夾鎔鑄鉛子。”

“他想到還真周全。”

“韓老爺想得是挺周全的,只是……用咱們的火藥打得沒用洋人的火藥遠,可也只能這樣了,畢竟用洋人這種裝好了的火藥鉛子太貴,並且這兒離上海縣太遠,就算能買着也很難運過來。”

伍輔祥禁不住問:“用咱們打不遠?”

“用洋人裹裝好的這些火藥鉛子能打兩百步,用咱們的火藥只能打一百步,卑職在揚州城外阻截長毛時試過,在靜海陣前也試過。”

“咱們的鳥槍能打多遠?”

“最多五十步,而且容易炸膛,有時候甚至打不着火,算下來十槍有三四槍打不着。”

“擡槍呢?”

“擡槍也就一百步,卑職隨韓老爺堅守萬福橋時長毛的鳥槍擡槍比我們的多,可長毛的鳥槍擡槍打不遠,所以我們佔了大便宜。後來長毛髮現洋槍比鳥槍擡槍犀利,就跟洋人買了好多,江南大營、江北大營和僧王麾下的兄弟因爲這個吃了大虧,不知道有多少兄弟折損在長毛的洋槍下。”

“曹大人,貴州的那些賊匪不是長毛,他們可買不着這樣的洋槍,輔祥以爲用咱們的火藥能打一百步也不錯。”

“是啊,有如此犀利的火器,還用擔心那些賊匪嗎?”曹澍鍾深以爲然。

伍濬祥意識到曹澍鍾是在等他開口買,可想到採辦軍械防堵賊匪不只是綦江士紳的事,沉吟道:“曹大人,綦江比不得巴縣,綦江的八省客商因賊匪作亂鹽茶商路梗阻都快經營不下去了,實在籌不出多少銀子。”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沒個多也能籌個少,瓊甫兄,你覺得大概能籌多少?“

“濬祥估摸着最多也就一萬兩。”

“一萬兩就一萬兩,剩下的本官再想辦法。”

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一百七十章 之前想簡單了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早做打算第九十一章 “犯上作亂”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光明磊落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七百三十章 只能指望鄂軍湘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兵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買家!第八十九章 姜太翁釣魚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六十六章 倒黴的茶幫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進退第五百三十一章 軍機章京上行走!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六百七十章 人再多也沒用!第三百八十四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四百零七章 韓四的來意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五十七章 深夜驚魂(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四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三百一十一章 賞罰分明第五百七十九章 團練大臣!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二百三十八章 攤牌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戰告捷
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一百七十章 之前想簡單了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早做打算第九十一章 “犯上作亂”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光明磊落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七百三十章 只能指望鄂軍湘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兵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買家!第八十九章 姜太翁釣魚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六十六章 倒黴的茶幫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進退第五百三十一章 軍機章京上行走!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六百七十章 人再多也沒用!第三百八十四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四百零七章 韓四的來意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五十七章 深夜驚魂(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四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三百一十一章 賞罰分明第五百七十九章 團練大臣!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二百三十八章 攤牌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戰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