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

府衙三堂的偏廳內,南陽太守夏阮與太子中庶子張騫面前的弈局已入收官,兩人棋力相當,便是棋局收束之時,也是着着難料,步步驚心。

東郭咸陽則站在稍遠處,正與一位略顯拘謹的布衣老者輕聲交談,赫然便是南陽孔氏的家主孔餘。

“此番如若得競全功,孔家主功不可沒啊!”東郭咸陽顯是心情大好。

孔餘連忙躬身拱手道:“大農丞言重了,老朽萬萬不敢居功。實不相瞞,若不是犬子提醒老朽,我孔氏一門險些壞了大事啊。”

東郭咸陽也是出身豪商巨賈之家,自然清楚孔餘話中意味,不由笑道:“本官聽聞令郎頗具才學,又具仁孝之名,若是能得貴人舉孝廉,將來必能有所作爲。”

孔餘聞言,自是心神巨震,暗自偷偷望向遠處正舉棋苦思太守夏阮。

孝廉一科,在漢代屬於清流之目,爲官吏進身的正途,由各郡國主官察舉。南陽作爲中原大郡,太守每歲皆可推舉數人至京師,由公府加以考評。

孔餘心中雖頗爲急切,表面上卻略作無奈道:“可惜我孔家世代從商,草民亦操持商賈賤業數十載,倒是誤了犬子的前程。”

“無妨,本官原也出身商籍。只要一心報國,未必沒有進身之階。”

東郭咸陽倒也光棍,似乎毫不在意提到自己的商賈出身。老於世故的孔餘自是敏感地覺察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意味,不由眼神一亮。

孔餘正思索着如何接話,卻見督賊曹許廣川邁入廳內,向夏阮躬身稟報道:“稟太守,辭曹掾史判書已下。”

夏阮緩緩將手中棋子放回棋罐,語帶意外的問道:“哦?曹苄未要求與孔氏當堂對質?”

廳內諸人也盡皆面露訝異之色,東郭咸陽今日把孔餘請來,首要原因就是爲了方便作證,免得曹苄藉故拖延。

許廣川如實道:“起初倒是極力爭辯了幾句,後來見物證確鑿,便俱是認了,想是嚇懵了。”

夏阮微微頜首,復又問道:“胡達可有異樣?”

“胡縣令倒是中規中矩,並未極力包庇曹苄。”

“哼!算他識相,想來與曹卓兩家的瓜葛也確實不大,適當敲打一番倒可留用。”

夏阮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孫餘,故意提高了幾分聲調,言語中多少有些警告的意味。

他被朝廷外派到南陽,雖算得上升調,但早些時候整個南陽官場幾乎被清洗一空,他幾乎等於光桿太守,自然對當地豪商巨賈交通官吏的行爲極度反感。

即便孔餘乃是富可敵國的一代巨賈,面對掌一郡之地的夏阮,也是驚出一身冷汗,只是垂首不語。

夏阮倒也並不是真的打算追究孔氏之前的不法,話鋒一轉道:“樸辛如何判的?”

“鞭笞二十,限期十日清償,逾限則抄沒家產抵扣債務,資不抵債則舉家沒入奴籍。”

“讓樸辛將此案判書和曹苄交予胡達,着宛縣縣衙自行依判行罰。至於李周,越級至府衙興訟……”

夏阮沉聲吩咐道,卻又雙眼微闔,重新望向面前的棋盤。

“小子認輸了!”

便在廳堂內詭異的安靜片刻後,一直執子苦思的張騫突然投子認負,淡淡笑道:“太守進退有度,小子卻喜走偏鋒,終不如太守的煌煌正道。無怪太子殿下常言,無規矩不成方圓,便放在這棋盤之上也是如此的。”

夏阮聞言哈哈一笑,吩咐許廣川道:“無規矩不成方圓,你便將此話交代給樸辛。”

許廣川跟隨夏阮多年,也不是愚人,自是應諾而去。

“今日有勞太守了,下官感激不盡。”

東郭咸陽上前幾步,躬身向夏阮作揖道謝。他雖官居大農丞,僅在九卿之下,但按秩俸分級還是低了夏阮兩階,又比夏阮年輕不少,禮數倒也算不得過重。

“大農丞無須多禮,你我皆是爲朝廷效力,協助於你乃是本官分內之事。”

夏阮卻也毫無倨傲之色,他外派之前官居丞相司直,乃是丞相首席輔官,深悉朝廷之事。

這東郭咸陽不足而立之年,便已官居大農丞,前途可謂遠大無比,且又居於朝堂,夏阮這類外派的一方大員也須與之交好。

“曹卓兩家一倒,其餘鹽商便不足爲慮了。只是若要儘快讓南陽商市恢復往昔繁榮,尚少不了孔家主的協助啊。”

東郭咸陽側身看着一直默默垂首的孔餘,意有所指道:“此前的諸多安排也多虧了令郎孔僅的來往周旋,實在是個難得的人才。”

張騫見狀,心中不由默默讚歎,太子殿下果然慧眼如炬。

東郭咸陽非但才能出衆,器量也是頗爲不凡,捨得將到手的功勞分潤他人,爲人處世如此周詳,前途無量啊。

張騫本就是樂結善緣之人,此時自不吝於給他一個順水人情,當即一拍腦袋,略作姿態道:“若非大農丞提起,下官倒是險些忘了,江都王前日遣人來函中還曾提及孔僅此人,說是該人至誠至孝,已保舉他入了士族,想來公府頒下的名籍不日就可送至縣府。”

廳內諸人聞言皆是一愣,尤其孔餘,更是面色潮紅,心緒激動難耐。

“恩,本官在相府任事之時,也似曾聽過丞相長史孔理提及孔僅其人,說是年少聰慧,才學出衆。如今有幸脫去商籍,倒是有了舉孝廉的資格。”

夏阮沉吟片刻,自顧自的喃喃道。

在座諸人以他混官場時間最久,資歷最深,自然心知肚明。張騫和東郭咸陽的雙簧戲便是演給他看的,他料想孔僅怕是入了江都王劉非甚或太子劉徹的眼,未來恐怕會和東郭咸陽一般平步青雲,此時自不吝於早早賣給面子。

“草民……”

孔餘不由面露大喜,正待躬身道謝。

咳咳咳!

東郭咸陽急劇地咳嗽起來,順勢將胳膊搭在孔餘肩上。

“呵呵,太守若是無事,可否再指點小子一局?”

張騫恍若未聞,開始將棋盤上的棋子一一收回棋罐。

夏阮也是微微笑道:“自當奉陪。”

“即使如此,下官便不打擾二位雅興了,先行告辭。”

東郭咸陽見狀,忙拉着孔餘告退而出。待得走出堂外院落,他方纔放開滿臉茫然的孔餘,沉聲道:“孔家主心亂了!此處不是商街坊市!”

孔餘固然是關心則亂,東郭咸陽卻是旁觀者清,心知張騫作爲太子中庶子本就不應插手朝堂政務,官員拔擢之事更需避嫌,今日肯隱晦出言以是底限,而夏阮也默契的故作自語。若是適才孔餘胡亂出言,捅破了窗戶紙,自會惹人惱怒。

孔餘此時也已想通其中玄妙,不由後怕不已,忙作揖告罪不已。

東郭咸陽擺擺手,語帶感慨道:“罷了,你我盡皆出身商籍,難脫商賈之氣,慣與人言明利弊往來。便是本官自身,也常有失言失態之舉。今後令郎若當真有幸入仕爲官,也要多多自省纔是。”

孔餘聞言,腦海不由生出一股執念,再也揮之不去。

是夜,孔家大宅的正堂內,族內各房的主事人盡皆到齊。家主孔餘環顧一圈,淡淡道:“從今日起,老夫不再過問族內事務,暫由孔稗接掌,待清明祭祖後再由各房推賢。”

在座諸人聞言大驚,便是孔餘的長子孔稗也是驚愕不已。

孔氏家主雖一直由嫡系子弟選任,但卻秉持立賢不立長的原則,當代最傑出的子弟非幼弟孔僅莫屬,孔稗是從未奢望能成爲家主,急忙道:“阿父如今正值壯年,孩兒也自知才能不如僅弟十一,萬萬不敢貪求家主之位啊。”

孔餘不以爲意的擺手,望着滿是質疑眼神的諸人,捋須笑道:“可記得孔理一支當初爲何脫離本家,舉家遷至長安?”

衆人皆是一愣,不知家主爲何突然提及孔理。如今官居丞相長史的孔理可謂光耀孔氏一門,明面上雖已不屬本家,但和族中聯繫從未斷絕,對本家更是多有照拂。

倒是一位孔家族老眼神一亮,望向了孔餘身邊側立不語的孔僅,急忙出言道:“莫不是僅兒……”

孔餘哈哈一笑,頜首道:“僅兒已脫了商籍,入士待詔。老夫身爲其父,不便再操持商賈之事,免得誤了僅兒前程。”

“好!好啊!孔家人才代出,未必不能成就世家大族!”

族老喜不自禁,高聲大笑道:“理當大肆慶祝一番!”

堂內諸人也都面露喜色,只是孔稗卻唯恐驟然接位,掌控不住偌大的孔家,硬着頭皮忐忑道:“即便僅弟入士待詔,阿父也不必急於放手族務,待僅弟出仕,委了官職,再行商討可好?”

孔餘皺眉呵斥道:“荒謬!若當初不是你叔祖當機立斷脫離本家,你族叔孔理如今怎會高踞朝堂之上?你爲僅兒兄長,從商雖無礙,但切記今後謹慎行事,莫要壞了他的名聲前程!”

孔稗還待再勸,孔餘復又意有所指道:“僅兒此番入了長安貴人的眼,你等暫且不要聲張此事,且靜待些時日……”

孔餘雖未把話說完,但堂內衆人哪個不是心思機敏之人,盡皆恍然,明白孔僅恐怕未必只是入士待詔,說不定要平步青雲了。

“僅兒,你且先將大農丞囑咐之事仔細交代給他們,日後暗中掌控即可,明面上的事盡皆交由稗兒他們去做!”

孔餘見諸人再無異議,先是交代了孔僅幾句,復又虎目環顧道:“你等皆需盡心盡力,膽敢暗中掣肘,壞了我兒的前程,老夫容不得他!”

諸人聞言一震,皆是連聲應諾。其實即便孔餘沒有交代,諸人也早打定主意早早巴結孔僅,今後也好沾沾光。

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氣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
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氣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