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

“李大人,宋大人,這夥賊子的主力是富陽江一帶的水匪,往來嚴杭兩州,有兩三百之衆,犯有人命數十,算得上悍匪。得省中某權貴陰結,暗許好處給拉攏了來。又聚得杭州城裡城外潑皮無賴兩三百餘人,合爲一處,約有五六百人。這些人藏在臨平山中,伺機而動。”

聽完韓振的話,李公亮轉首對宋輔臣道:“宋大人,你見當如何行事?”

原本李公亮還不是很信任宋輔臣,只是拗於劉玄的命令和囑咐。剛纔他用曹玉良試探了一回,宋輔臣也不含糊,上前就將半死的曹玉良梟首,絲毫不顧忌這曹胖子是省內聞名的掐尖郎拔毛使,楊鳳棲愛妾之兄,最信任的心腹。

宋輔臣也絲毫不知他用了曹玉良的首級纔在李公亮心中換來可用的信賴,微皺眉頭道:“李大人,韓使郎,我們都知這些賊子是某些權貴的腌臢事。但腌臢事是上不得檯面的,權貴縱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放任那些賊子公然攻打北新關藩庫。屆時杭州城、兵馬司就算做樣子,也要遣兵出來救援。且那些賊子不過山賊水匪,不要說跟倭兵比,就是海賊也難比得。如此說來,他們要想正面明攻,是萬萬不得。”

“宋都侯此言正是,明搶易躲,暗箭難防。四郎大軍到來之前,我們須得多加小心,慎防那些鬼蜮伎倆。”

“我等曉得了!”宋輔臣和韓振齊聲應道。

到了傍晚,有布政使司解書辦帶着差人,押着十餘車,上面皆是米麪雞鴨,豬牛羊肉,還有十幾罈好酒。入了北新關直奔藩庫,拱手稟告道:“小的解悅,奉藩臺老大人之命,前來犒賞李大人、宋大人及諸位團勇。”

李公亮、韓振在布政使司見過這書辦,便不有疑,只管叫進來。

解書辦對李公亮和宋輔臣奉承道:“兩位大人奉命,日夜兼程而來,又一舉拿下賊首曹玉良以及一干黨羽,保住了藩庫安危,也保住了老大人的安危。老大人無以爲報,命小的送來些薄酒粗食,聊表心意。”

“藩臺老大人所賜,自當愧領,立即分發下去,叫兒郎同受藩臺老大人高恩。”李公亮欣然道。

宋輔臣卻在一旁勸道:“李大人,而今危急之時,軍中不可飲酒,免得亂了法度,廢了防備。”

李公亮被駁了一回,臉上有些掛不住,不悅道:“而今風高氣爽,夜色薄寒,兒郎四處巡守,喝少許酒,正好去去寒氣。且盜賊蹤跡全無,定是畏懼軍威,遠遁藏匿,何足懼!”

宋輔臣也來了脾氣,直着脖子說道:“我軍中皆守軍法,自不敢喝酒,大人想喝,自喝就是,何必拉上我等兒郎。”

李公亮勃然大怒,呵斥道:“爾等粗鄙武夫,只知死守軍法,且不知權宜機變。且劉大人和徐軍使有令,我爲正,爾爲副,當從我命!否則我可要真行軍法了!”

宋輔臣無奈,只能恨恨拂袖而去。

李公亮轉過來,笑着道:“一介武夫,不知好歹,且不知能得藩臺老大人賜酒,幾世修來的福氣。真個不知福禍的木頭丘八!”

解書辦心中大喜,臉上卻是恭維道:“李大人飽讀經書,知禮守節,申明通義,要朝殿聞闕的貴人,豈是那等武夫丘八能比擬的。”

李公亮更是大喜,當即傳下令去,將酒肉分發全營。藩庫守備兵丁得了好肉好酒,皆歡呼,北新關裡一片歡騰。

待到半夜,北新關裡一片寂靜,尤其是藩庫裡,衆守軍已經是酒足飯飽,且鬧騰了許久,也是力竭了。

在寂靜昏暗之間,解書辦帶着幾個隨從,打開了藩庫大門,早在外面兩側等候的數百賊子魚貫而進,直奔藩庫重地而去。

銀庫在一內院裡,前方有一處大空地,這些賊子們剛走到這裡,只見火把四起,無數的兵丁持兵張弓,將他們圍得水泄不通。李公亮、宋輔臣在數十兵丁擁簇下,從暗處走了出來。

“一羣跳樑小醜的小伎倆,也敢來糊弄本官。”李公亮不屑道,隨即拱手對宋輔臣道:“輔臣,傍晚的那些混帳話,是說給賊子們聽的,都是些胡說八道,還請輔臣恕罪,千萬不要當真!”

宋輔臣哈哈一笑道:“李大人過慮了,都是扮戲而已,輔臣怎麼會放在心上?”

對面的解書辦卻是心驚膽戰,知道這回算是着了道,雙腿瑟瑟,說話都有些不利索了。這時,從李公亮身後轉出一人,解書辦一見,都叫出聲來了:“是你!”

“可不就是在下。”那人笑眯眯地答道,只是那笑容在晃動的火光中顯得有些陰森可怖。

解書辦還想多說幾句,李公亮臉一沉,喝聲道:“動手!”

宋輔臣拔刀而出,刷刷幾刀,就將解書辦左右兩邊的人都砍倒了,然後伸手一拉,將他拉回了這邊。

看到這邊完了事,屋檐上的弓箭手紛紛發箭,箭矢亂飛,擠在一團的盜匪們無處可逃,慘叫連連。走廊上的長槍手舉着長槍,在刀牌手的掩護下,結成一圈,緩緩地向內擠來,不停地有盜匪被紮成了血葫蘆,倒在地上。

這些盜匪何時見過這陣勢,早被血流成河、死傷遍地嚇得手軟腳軟,連刀槍都舉不起來。少數兇悍者,還想着趁亂衝上去,殺一個夠本,殺一雙賺一個。卻不知團練軍訓練有素,上有射聲隊照應,下有苗刀手對付,專打出頭耍狠者。幾番下來,少數兇悍者伏屍當場,再沒有敢跳竄出來的。

“棄械蹲地,雙手抱頭,可免一死!”

見盜賊死傷近半,宋輔臣一舉手,尉官們傳下號令,衆軍士們便開口喝道。盜賊們如同聽到神佛悲憫之音,刀槍棍棒丟了一地,各個蹲在地上,抱着頭,高呼道:“我等願降!求爺爺們活命!”

解書辦,還有五個被指認出來的匪首被提領到了李公亮、宋輔臣兩人跟前,跪成了一排。

“爾等小命,早該了結,留到現在,只是爲了問口供,爾等可願招供?”

其中一盜首,三角眼,絡腮鬍,一臉的橫肉,左太陽穴下方長了一個棗子大小的黑色痦子,正是富陽水匪頭子曲痦頭。

“我等都是仗義之士,怎會背信賣義呢?”

李公亮順手就是一刀,直接將曲痦頭砍翻。

“一作惡累累的盜匪,也敢在爺的面前稱仗義,憑白污了這兩字!”

看到在血泊中抽搐掙扎的曲痦頭,解書辦和其餘盜匪嚇得肝膽皆碎.這李大人一副書生模樣,怎地這麼大殺性?紛紛磕頭,連聲道:“我等願招!”

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大秦官職 三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
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大秦官職 三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