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

劉玄冷冷地說道:“這些老學究只知道盯着鼻子尖的地方,只知道拿上千年前的見識當真理,活脫脫一個個老殭屍。卻不知道時代在變,世界也在變。我們一船棉布到安南、暹羅可以換十船稻米回來。人人都去種地,人越來越多,田地卻沒有多少增加,而且每年產出就是那麼多。所以糧食越來越金貴,田地越來越值錢,然後有錢人和權貴都拼命去購買兼併田地,百姓可種的田地越來越少,也越來越窮。一遇到天災,必有更大的人禍,最後就是一場激烈的動盪變故。”

“我們必須趁着當前千年以來的大變局,跳出這個輪迴上千年的桎梏。”

“屬下明白了。”三人最後說道。

“養廉法就是把火耗、庫損等各種灰色收入廢除掉,折成職位、崗位等各種津貼,作爲按階俸祿的補充,確保官吏生活在中等。有此爲保障後行一刀切,再有貪贓枉法、徇私舞弊、行賄受賄等不法之舉,就是國法嚴懲了。”

“殿下此舉,名是嚴肅官吏法制,實是給予他們好處。畢竟以前火耗、庫損只有部分官吏纔有,現在卻是分攤給所有官吏,人人有份。”

“重明此言甚是。這也算是一種收買。貪官污吏是很難禁絕的,就算給再多的養廉錢,也填不滿某些人的貪慾。只是本王和朝堂仁至義盡,屆時嚴懲這些貪官污吏就師出有名,大義在手了。”

四人都笑了。

劉玄重新換了水和茶,又泡了一壺茶,四人又細品起來。

坐在亭樓上眺目望去,此時的曲江湖風恬浪靜,水底天心,萬頃茫然,渾然一色。岸邊是桃紅似錦,柳綠如煙。花間粉蝶雙雙,枝上黃鸝兩兩。在遠處,士女喧闐,遊人如蟻,可謂是踏青士女紛紛至,賞玩遊人隊隊來。

四人指點了一番,又坐回來說起正事。

“殿下,地方公推細則一事,真的要大行?”明國維問道。

“張義,是怎麼回事?能給我們說說嗎?”

“閣院合議,等漢王殿下與寶慶公主在守制期後完婚,並攝監國,然後天下公推登基爲帝。只是殿下提出了公推細則,樞密院倒沒什麼。內閣和三省六部在議論紛紛。”

“細則主要是天下各地百姓,年滿十八歲,前五年間納田賦若干石、交稅銀若干兩者,皆可參與公推。以縣爲起始,按公推人口多寡,從公推者中推選出縣評議會評議員十五到三十人不等。每縣評議會再推選三到五位州評議會評議員。每州再推選五到七位省評議會評議員。每省推選十位通議郎,入職通議院。”

“有資格參與公推者,爲公民。縣、州、省評議員叫縣、州、省評議員。然後兩監國再擇各地德高望重者,任命爲資政大夫,凡有賜爵者,皆爲資政大夫。組成資政院。兩院再合議公推。”

聽完明國維的解釋,李公亮和孫傳嗣眼睛一亮,尤其是李公亮,忍不住嚷嚷道:“殿下,這是一招妙棋啊。如此公允的推舉,前所未有啊。屆時殿下登基,何等地名正言順。民意所向,民心所歸,前所未有啊。”

“而且這一招也暗合殿下的以利相驅之策。給予納賦稅者以公推權力和資格,可參與地方和中樞政務國事,何等榮耀之事。想必百姓們必定能踊躍納賦稅,而且久而久之,便可在百姓們心中養成納賦稅理所當然的念頭。”孫傳嗣在旁邊補充道。

聽兩人一說,明國維像是想起什麼來,轉頭對劉玄道:“漢王殿下,你曾言要做二十年監國,等天下人覺得滿意,願意公推殿下才肯登基。如此一來,這兩院豈不是要行二十年,而且養成慣例後怕是以後也要照行。如此一來,這兩院...”

李公亮卻是眼睛一亮:“妙!妙啊!吏治歷來很難釐清。官官相護,官場之人總有牽絆。設立了兩院,資政院不說,縣、州、省三級評議會和通議院,可分別鉗制地方和中樞。這正符合殿下此前跟我們常說的制衡之說。”

“張義、重明、傳嗣,你們已經快要得到我的真傳了。”劉玄笑呵呵地說道,“天子之權威,少用纔是最佳的。爲君者,不在於多重的權柄,而在於能調和多少矛盾,籠絡多少人。”

“借公推爲由設立兩院和地方評議會後,我會逐漸改制內閣和樞密院。樞密院不會大動。內閣會大動,屆時以尚書省權限爲主。中書省廢除,分爲資政院和通議院,主要職權爲三項,審覈頒佈律法,審覈內閣度支,監督內閣和樞密院。”

“門下省廢除,分爲大理寺和都察院。大理寺主要職權爲解釋律法,依照律法斷案。設大理正卿七人,終身制,有最高斷案權和釋法權。各省廢按察使司,皆設理法院,一院有理法判官五人,主持該省依律法斷案。州縣設典法院和裁判所,設州推官、縣司直,各領所屬依法斷案,與地方無干。”

“都察院總司官吏、行政、軍務等諸監察,上至資政院,下至鄉公所,無所不可查,無職不可查。其有彈劾權,可彈劾免職,提請訴訟,論處罪責。只在省設監察廳,然後各縣輪換派遣御史巡察。”

“尚書省變爲內閣,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皆爲閣老,再設一尚書僕射總理內閣。此六部分領諸司,如吏部分領文選司、通政司等,戶部分領度支司、稅務司、民政司等,禮部分領典客司、學政司等,目前暫定十六司,各司以侍郎領銜理事。司以下再設廳、局、科,分理中樞政務。”

“各省以承宣佈政司爲署理一省民政之官署,布政使爲正職,左右宣政使爲副手,分領各職事。布政司分設若干廳,廳爲廳僉事。改普通州爲郡,以觀察使掌郡事,而知某縣事爲一一縣署理民政之官署,分設若干局。廢轉運使、學政等職,其職權併入布政司。省兵馬司、郡兵備司、縣尉署依然保留,只是各職能有所調整。”

“各省省府,以及大州、要州、華州,如揚州、泉州、明州、金州等,保持州制,以知州事掌州事,高各郡半階,隸屬中樞,各省代管。分京師府、南京府、西京府三大府,以府尹掌府事,等同各省制。”

說了一大通,劉玄說得有些口渴,連喝了四杯茶水,才把喉嚨乾澀的感覺潤除掉了。

三人面面相視,過了好一會,李公亮才徐徐說道:“這一番改制倒是與殿下在朝鮮定的新制曲異同工。只是這番大改動,不知道有多少人反對。”

“慢慢來,溫水煮青蛙,以利相驅。信者有官當,不信者沒官當。天下這麼多讀書人,而且行新學政後,讀書人會更多,還怕缺了他們?”

“殿下,就是怕有些人讀的書越多,會想得越多,想要的也越多。”

“無妨。這世上就算個個都讀書,能夠讀得不惑的沒有幾個。大多數人就算識字讀了書,依然容易被人牽着鼻子走。以前用愚民之舉,倒是方便省事,只是太浪費了。現在就算開了民智,還有更多的辦法。而且就是因爲百姓們識得字,讀了書,反倒更方便向他們灌輸一些東西了。”

李公亮三人聽了後,都笑着搖搖頭,不再多語。

回到內園,薛寶釵還未歇息,見到劉玄回來,連忙迎了出來。

“今兒見到王爺氣色,像是跟幾位大人談得挺好的。”薛寶釵在一旁坐着,看着鴛鴦在幫劉玄脫下外面的衫袍,端來了洗臉水,伺候着劉玄洗了一把臉,又捧着一盞銀耳蓮子羹在旁邊候着。

“這就是我比楊師高明之處,十幾年來,我能從劉家籠絡的人裡挑選培養了數十名人才,有文有武,都是能幹實在之人。而且都是志向一致,利益相關。義利相合,才能放心地用。楊師心懷大志,卻總是以爲只要志向相符,就能結成一黨,臨到用人之際,這才發現束手束腳。”

薛寶釵看了一眼在旁邊站立不語的鴛鴦,轉言道:“殿下,過幾日就是中秋節,賈府老太太那邊請母親和我們幾個姐妹們過去。只是這邊老太太和太太也要在府上設宴,就合計了,我們十四那天先過去。十五那天再回府上來。”

劉玄聽了,卻微皺着眉頭,斟酌了下說道:“娘子,這次賈府,你和外姑太太還是不要過去了。”

薛寶釵一時驚住了,鴛鴦也忍不住轉過頭。

“殿下,賈府出事了嗎?”

“東府那邊,鬧得有些不像話,要整飭一番。西府好像也有人牽涉其中。這時過去,不大妥當,派人送份禮過去,找了託詞。”

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引子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
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引子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