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

盧遜和齊奉旭一邊輪流定時用望遠鏡觀察周圍的動靜,一邊低聲閒聊。

“你家哪裡的?”

“遼陽的,你呢?”

“登州福山的。”

“你怎麼考進登州水師學堂的?”

“我爺爺,我爹我叔,我兩個哥,都在水師裡,我不考水師都不行了。”齊奉旭笑着說道。

“家學淵源啊。”

“哈哈,算是吧。你呢?”

“我家算是遼東軍鎮老人了,三代都在九邊當兵。只是我從小愛打炮,後來我老子說,要想打炮過癮,還得去水師,所以我就考了金州水師學堂火炮科。”

兩人越說越投緣,幾天後關係越來越親密,就差燒黃紙斬雞頭。

這天夜裡又是他倆值班,聊着聊着齊奉旭突然說道:“聽老水手說,打仗之前,要備好兩件事。”

“哪兩件事?”盧遜饒有興趣地問道。

“一是備好一枚銀幣,一是託付好點燈的人。”

“怎麼個意思?”

“老水手們說,海上打仗,要是不幸戰死了,魂魄要回故鄉,千難萬險。所以備好一枚銀幣,用來打點路上的陰司關卡。長路漫漫,很容易迷路,所以一定要請好友幫他點亮船燈,放在海面上,引着魂魄回鄉裡。”

聽到這裡,兩人都沉默了,他們坐在哨位上,背靠着木板,擡頭望向天空。繁星如燈,佈滿了整個夜空。海面如鏡,將星空悉數映出,你分不清哪裡是天,哪裡是海。

“真像遼陽城上元節的夜燈。”齊遜忍不住幽幽地開口道。

“是啊,真像登州上元節的夜燈。”齊奉旭也感嘆道。

過了許久,齊奉旭開口道:“遜哥兒,要是我戰死了,請你幫我點燈。記住了,我家是登州福山。”

“嗯,我記下了。旭哥兒,要是我戰死了,記得幫我點燈,我家是遼陽定遼縣。”

這天,兩人正跟着見習軍官一起,在那艉樓上用望遠鏡觀察遠處的船隻,分析它們的船速、航向。突然聽到值日官稟告道:“艦長,統領要上艦了。”

艦長、大副、火炮長等軍官連忙跑下了艉樓去迎接,只剩下二副在值班。

過了一會,一羣軍官擁着一人上到艉樓來,正是北洋水師副統制使,兼第一巡海艦隊統領劉震。

“已經接到情報,南海艦隊叛軍已經悉數北上,目標泉州港。”劉震開口說道。

“統領,有多少船隻?”

“閘船和海鷗船以上五十三艘,其餘的雜船一百二十七艘。”

“只有這麼點?”肖東河等人詫異地問道,他們知道南海巡海艦隊的實力,這主力艦隻來了不到三分之一。

“經過朝廷調略,南海巡海艦隊分成了三股,一股退守南安州,上書奉詔。一股退守德光城,暫且保持中立,估計還要談談價錢。一股去了番禺附逆。”劉震解釋道。

南海水師還沒有來得及編制爲南洋水師,繼續保持着巡海艦隊的架構,內部也分了很多派系,因爲沒有何芝貴這樣的老將坐鎮,互相之間的矛盾很深。

皇城司等人紛紛南下活動,利用各派系之間的矛盾,迅速將南海艦隊分裂。不過這些跟肖東河等人沒有關係,他們只是詫異了一下,繼續聽劉震佈置任務。

“這次逆軍水師北上,是被迫的,炮彈藥子都不是很充分,所以對我們而言是有利的。”劉震向肖東河等人通報着從逆的南海艦隊的情況。衆人一邊聽着一邊點頭。

大家都知道,南海艦隊的後勤補給,包括船隻的新造和大修,都要靠直隸的船廠和炮廠。隆慶帝駕崩,朝廷接連出事,補給就變得不正常了。等到正統帝殞沒,掌了權的劉家父子首先就全部停了南海艦隊的補給。

這些年朝廷度支緊張,加上南海這些年安靜地跟個大澡盆子,南海艦隊的補給一年比一年少,很多船隻得不到及時的大修,損耗的火炮又得不到更換,彈藥又從來沒有充裕過,完全在啃以前的老本。

現在南海艦隊已經分裂,從逆的艦隊只有三分之一的實力。肖東河等人心裡多少有了信心了。

自從漢王上書,孝廟先皇正式欽定組建北洋水師後,這兩年直隸、關東船廠拼命地造新戰艦,但畢竟原來的底子差得太遠,水手、軍官和實戰經驗都要差。知道內情的肖東河等人對南海艦隊還是有些顧忌。現在算下來,已方這邊還略佔優勢,那是好事,打起仗來信心更足了。

“此前從逆的艦隊整隊北上,是番禺那邊扛不住了。這些王八蛋一起事,兩湖、江西和閩海就奉命立即掐斷北邊的陸路,我們第一巡海艦隊又掐了它北邊的海路。北邊的茶葉、絲綢、棉布、瓷器一件都沒有。熬了兩三個月,聽說去番禺進貨的南海、天竺、大食的海商擠了一大堆,而那裡的海商卻一件貨品都拿不出來。這下炸了窩。”

肖東河等人都笑了,海商來進貨都是趕風向的,一年就那麼一段時間,錯過了就得趁明年去了。番禺的叛逆們沒有想到朝廷這麼狠,說封鎖就封鎖,一片茶葉、一根絲都不準南下,而且看架勢是要封鎖到底,一直到兩廣反正爲止。

兩廣一直半自治着,遊離在王朝核心之外,朝堂上的鬥生鬥死真的跟他們半個銅板的關係都沒有。這次“舉事”是地方世家們想趁着這個“改朝換代”的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要在王朝核心裡佔據幾個位置。所以鼓動了一些“忠義之士”,然後半推半就地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至於矛頭到底指向誰,他們也不知道。他們只知道必須在新君身邊清出塊位置來,讓他們來站。

劉震繼續說着通報,“現在番禺陷入了困境,主事謀逆的人爭吵了好幾天,終於有人提出,南海艦隊不是總吹噓自己天下第一嗎?何不整師北上,佔據泉州。那裡一直都是南海海商貿易的重要港口,裡面的貨品堆積如山。而且他們南海艦隊一直罵我們北洋水師‘華而不實’,一指頭就能捅倒。到時候把大船開進去,大炮一架,什麼都有了。”

“這些王八蛋還打着這爛算盤。”肖東河幾個人都笑了。

“可不是嗎,從逆的南海艦隊原本不想打的,要是打光了本錢,就什麼都沒了。僵持了一兩個月,朝廷官軍已經攻克韶州和南雄州,正緩緩向廣州、惠州壓過去。番禺那邊受到了巨大壓力,想着在海上打個勝仗,既可以緩解陸上的壓力,鼓舞士氣,又能搶得大批的物資。於是就威脅從逆水師,要斷了他們補給。於是那幫沒卵子的就認慫了。而且想着要是打進了泉州港去,那豈不是金山銀海隨便撈?想明白後便興沖沖地北上。”

劉震這邊正說着,不僅肖東河等人在用心聽着,捱得最近的盧遜和齊奉旭支着耳朵也在聽着,越聽越興奮,忍不住歪着頭低聲議論起來:“遜哥兒,你說番禺那些狗賊們商議的機密事,怎麼都被我們知道了?”

“我聽人說,朝廷在兩廣南海埋了很多探子,想必就是這些人把狗賊的消息遞過來了吧。”

兩人一說着小話,一邊不由自主地把頭轉了過去,想聽得更清楚些。卻被聞教官發現了,上前來在兩人的頭上狠狠拍了一下,訓斥道:“瞅瞅啥呢?”

劉震聞聲轉過頭來,看到盧遜被教官訓,咧着嘴笑了。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引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引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引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引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