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

但是冷靜下來後,楊慎一卻覺得這反而是最好的劇情。

廣平郡王遇刺,剩下的儲君之爭,名義上內閣和樞密院佔據優勢,可皇太后和皇貴妃卻佔據大義。吳國公比起皇四子,相差得太遠,強行把他推到新君位置上,肯定會引起諸多的反對。

現在皇太后、皇貴妃帶着皇四子居然跑了,而且在這麼的關鍵時刻居然從皇城內宮裡跑了。表面上看,是躲開內閣和樞密院的把控,然後可以在忠廉王和其他“忠義之士”的擁護下繼位。實際上是一着極臭不過的棋。

皇太后和皇貴妃待在宮裡,堅持立皇四子爲新君。大義在手,內閣和樞密院敢動他們半毫嗎?只要把立皇四子的消息傳出去,只怕許多士子文官和地方都會擁護這個決定,到那時,宮內宮外共同施加壓力,內閣和樞密院絕對承受不了,最後只能乖乖就範,擁護皇四子繼位。

現在她們這麼一跑,反倒理虧了。什麼髒水都可以往她們頭上潑,甚至大行皇帝突然駕崩的罪名,也可以往她們身上沾一沾。到那個時候,她們什麼大義都沒有。就算她們做好了萬全準備,有信心跟內閣、樞密院分庭抗禮,可抗得過這天下大勢嗎?

到底是誰給她們出得這個餿主意?背後之人怕不是幫她們,而是在坑她們。

楊慎一腦子轉得極快,從莒國公鬧事自殺,到廣平郡王遇刺,再到皇太后、皇貴妃帶着皇四子出逃,這一連串的事件上他琢磨出味道來,像是有人精心安排好了。這些事情,最大的獲利者是誰呢?

吳國公?可是據他所知,吳國公一向低調,最關鍵是手裡沒有多少實力,文武百官和地方對他根本不熟悉。就算是有這份心,也沒有這個實力去做這些事情,更沒有什麼名望去讓大家擁戴他。難道是...

楊慎一的目光在旁邊一直安靜坐着的忠順王身上瞟了一眼。這時,韓東國、杜雲霖、周天霞三人的目光也從忠順王身上飄了回來,與楊慎一的目光在空中交織在一起。

都是千年的狐狸,冷靜下來,很快就能把事情想明白。只是現在只能這麼想想而已,沒憑沒據的也拿忠順王沒有任何辦法。而且擁戴吳國公更好,這一位沒有什麼根基,萬萬離不開靠着閣院的擁戴。既然如此,那就大家繼續往下演唄,看你能出什麼幺蛾子。

內閣和樞密院毫不猶豫地以隆慶帝遺詔形式,封吳國公李烔爲燕王,進上將軍,授五軍大都督,領京兆尹。

然後儲君李烔率文武百官哭靈,給大行皇帝敬廟號“孝宗”,進諡號“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上“憲天崇道英明帝君”道號,供奉自然觀。

接着,李烔在孝廟章皇帝靈前受遺詔,繼承大統,改年號“正統”。繼而下旨大赦天下,封賞羣臣。

一路跑到太原的皇太后、皇貴妃聯袂下旨,宣佈擁皇四子繼位,改年號“弘同”,進皇太后爲太皇太后,皇貴妃爲皇太后,垂簾聽政。封忠廉王爲魏王,東平郡王爲韓王,北平靖王爲齊王,三王同輔政。改太原爲晉陽,定爲行都。

接下來便是互相指責對方爲僞朝,攻訐逆臣。楊慎一等人原本不把晉陽放在眼裡,可是不到一月,河東大半州縣奉晉詔,河東轉運使歸晉,布政使、兵馬使被害,按察使退守安邑。隨即,陰山行省南七州奉晉詔,九邊軍鎮中錫林軍和歸化軍同奉晉詔,一萬四千邊軍和三萬陰山、河東兩省郡軍集結在大同,虎視京師。

京畿震驚!

“這些亂臣賊子!”楊慎一怒聲大罵道,半山堂裡氣氛緊張。

“現在最要緊的不是逆軍步步緊逼,而是各省態度曖昧,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杜雲霖皺着眉頭道,“嶺東、河南兩省,口頭上說奉詔,實際上卻在旁觀。南直隸、關中、兩浙雖然也奉詔了,但兵馬糧草調遣,必須經過嶺東河南才能到達京畿,遠水解不了近渴。”

“南安郡王還在京師,可以請他去河南走一趟。嶺東,右都御史丘大人不是在登州坐鎮嗎?下道詔書,從天津直髮登州,請他署理嶺東。嶺東河南,乃京畿腹裡要衝之地,必須掌控住。”周天霞坐在那裡說道。

“關東和九邊其餘軍鎮什麼態度?”

“遼陽傳來急報,確認奉詔,受領各職。劉鎮夷上奏請求來京叩梓宮,可是這個危急之時,他坐鎮關東,約束住九邊軍鎮比什麼都強。”楊慎一嘆了口氣道。

“是啊,關東奉詔,京畿大定。有劉鎮夷坐鎮遼陽,關東和大半的九邊軍鎮是亂不起來。可是這當口,誰敢下詔讓他帶兵進京來?想必他自己也不敢擔這污名。”韓東國說道。

“韓相說得沒錯。聖上和我們知道他不會是董卓,可人言可畏,以他謹慎又愛惜羽毛的性子,京師不到危急之時,是寧可不下場沾這趟渾水的。”楊慎一附合道。

“這樣也好,有劉鎮夷兜底,我們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報!”

“怎麼了?”

“有幾封急報。”

遞進來,四人分開看,周天霞勃然大怒:“什麼翰林院掌院,天下名士!讀書都讀到狗肚子了去了!富時景、高益,一個在杭州,一個在揚州,串聯勾結,糾集逆衆,意圖奉僞詔,進據金陵和杭州,挾江南和兩浙兩地附逆,已經被地方有司方擊破,悉數擒拿。”

“文則殉國了。”楊慎一喃喃地說道。

“怎麼回事?”韓東國和杜雲霖都嚇了一跳,連忙問道。

“附逆的晉商收買河南和洛陽官吏武將,河南兵馬使韓先令舉兵附逆,布政使李範、按察使蕭同,還有守太清宮的文則,猝不及防,被逆軍執拿。韓先令威逼利誘他們從逆,蕭同屈從投敵,李範和文則不從被殺。急報中說,文則當衆大罵逆賊,韓賊等人惱羞成怒,將文則挖眼斷舌,砍去四肢,最後血流乾而亡。韓賊還不放過,將文則首級懸掛在北門,說要讓他看到京師陷落。”

說到這裡,楊慎一的臉上滿是悲憤哀痛,放聲痛哭。周天霞和杜雲霖也是老淚縱橫,泣不成聲。他們之間雖然政見不同了,但畢竟多年的好友,突聞噩耗,確實心痛如刀割。

“忠義之士啊!”過了許久,半山堂慢慢平復下來,韓東國嘆息一句後問道,“現在河南的情況如何?”

“河南轉運使馬奎退守中都,河南的洛州、孟州、鄭州奉僞詔,與河東連成一片。幸好陝西兵馬使狄營率軍進駐潼關,封住了逆軍西進之路。”楊慎一擦乾眼淚說道。

“由此可見,逆賊早有預謀。一經發動,各地遙相呼應,累累得手。反倒是我們,束手束腳。”

“有什麼辦法,我們總要等孝廟先皇的三七之期過了,纔好啓印開封,正式辦事。逆賊何須遵從這些,抓緊時間四下串連勾當。”周天霞一邊擦着眼淚一邊無可奈何地說道。

首先京師是正朔,那麼必須要禮制把先皇的喪事辦過三七之期,過了那時,文武百官纔好燒了喪服開始辦公。而且京師裡的人,大多數自詡勝券在握,不把晉陽跳樑小醜放在眼裡。有了這份輕蔑,準備起來肯定是心不在焉。可人家晉陽則是輸不起,一輸就是萬劫不復,自然會竭力去做。一個漫不經心,一個全力相搏,相比之下,兩邊做事的效果就有了明顯的差異。

還有些人則認爲,不動刀兵就最好不要動刀兵。否則的話,新君鼎立的大功又落到了武將們的頭上去了,文官們就沒法獨佔這份擁戴之功了。更有些人是包藏禍心,另有算盤,暗中使壞。

種種類類,京師里根本沒有做好平逆的準備,好像只要詔書一下,明天晉陽就會主動求降一般。想着這些糟心事,四位閣老覺得心好累。

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
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