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

兩浙大案審理起來頗是神速,一是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二是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法司秉承上意,要在年終封印之時了結此事。

很快,修國府嫡孫襲一等將軍侯孝康、前兩浙布政使司左參議兼領轉運使楊鳳棲、右參議杜國樑、前兩浙按察使王重信、杭州知州張逵以下一百一十二人,悉數定罪,絞刑十五人,流配六十二人,勞役又若干,還有閤家抄沒、家眷配罪等等。三法司定下來後,由內閣轉呈御覽,最後定奪。

今上御筆硃批,罪大惡極的主犯侯孝康、楊鳳棲、王重信等人十五人,賜自盡,留一份體面,免得示衆損了顏面,暴屍壞了家譽。家眷配罪減一等,流五千裡減爲流三千里,閤家抄沒減爲留盤纏銀子百兩。其餘從犯,皆依三法司判定。

消息傳到繕國府,石光珠看到明發的旨意,手腳發涼,好狠的心啊。

過了許久,石光珠才嘆了一口氣,對長信侯府大哥兒李仲時、信安侯府二哥兒張孝廉以及好友衛若蘭說道:“我等以爲宮裡會恩自上出,活孝康兄一命,卻不知還是難逃王法啊。”

“石兄,那楊煙溪和劉小兒真的是要生生逼死我等啊。我家老二,只是牢騷了幾句,卻被劉小兒手下刀筆吏胡亂添了幾筆,問了個從犯,生生流配五千裡,雲嶺瘴疫之地,不知道此生還能不能活見我的二弟啊!”李仲時大哭道,他纔不去管侯孝康死活,甚至自家二弟也是由頭,他哭的是聖上趁機降旨,將長信侯府最後的遺蔭,他頭上的輕車都尉爵位給削了。

“還有我家大郎,也是如此,卻被流配去了黑水苦寒之地。更連累我們信安侯和長信侯,終究被除爵,再不敢稱勳爵世家了。想我等祖先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終得這一份爵位,卻被兩三小兒,構陷而去,列祖列宗,我等有何顏面拜見啊!”這位哭的是大哥被治罪了,頭上的三等將軍帽子卻沒有轉給他,硬生生給飄沒了。

衛若蘭嘴角微動,生生壓下心裡的不屑之色。

四王八公十二侯有個毛的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真正滿門忠烈,死傷殆盡卻是淮西燕趙世家,先是與室韋人打,後來又舉兵勤王,跟各路民軍打。人家拼死拼活的時候,你們這些勳爵世家卻是趁着時亂,自蓄實力,名義上自詡周臣,實際上一個個裂土自據。當年週末帝發勤王詔,你們的祖先一個個裝聾作啞,坐視民軍席捲河東河西,河南河北,最後直逼京師。

後來太祖爲了早定乾坤、一統天下,才用這四王八公十二侯的爵位穩住你們這些地方世家。你們的祖先看到太祖盡收淮西燕趙軍將世家之心,知道大勢已定,就出來受詔,真把自己當成從龍元勳,開國功臣。

太祖和高宗聯合文官武將,暗行壓制之舉,把勳爵世家壓得喘不過氣來,老實了許多。只是太上皇爭嫡時,勳爵世家押對了寶,出了大力。太上皇顧及情面,放鬆了些許,你們一個個又人五人六起來,真正不知死活啊。當年太上皇春秋鼎盛之際,執意禪位給今上,你們還不明白什麼意思嗎?還不知道收斂,現在好了,只怕從長信、信安兩侯府開始,四王八公十二侯的勳爵世家,一個接着一個要被收拾了。

衛若蘭出身軍將,姑姑卻是宮裡的賢妃,算是皇親國戚,母親又出自理國府,與公侯世家有親。所以才能跟石光珠等人深交,談及這些機密事。

“現在哭又有何用?”石光珠臉帶慍色道,心裡着實有些不煩。平日裡你們一個個橫行霸道,不知收斂,勸告幾句,還被你們嗤笑無膽,現在被一擼到底,完全成了庶民,就跑來找我哭訴!想找我聯合勳爵世家上奏,幫你們訴冤請願?我又不是你們爺爺,犯得上冒這麼大風險?

浙東這麼大案子,人人噤聲,你們的兄弟卻口出厥詞,大言不慚,真個不知死活!是在提醒劉四郎等人,這裡還有兩個漏網之魚嗎?

現在是個人都知道,今上是真下手了,藉着浙東大案,先把原籍兩浙的勳爵世家,連根拔除大半。從目前來看,文官士林和軍將世家是達成了某種默契,關鍵之處就在劉玄身上,他勾連着文武兩邊,居中貫通,最是合適。想來今上點劉四郎爲狀元,怕也是有些意思在裡面。

想到這裡,石光珠越發地頭大了,可是面前還在哭泣的兩位卻是要打發,便開口道:“兩位世兄,何不去北靖王府拜求一番?你們府上跟北王同出一省,表爲鄉親,自當連枝同氣,想必北王不能坐視不管吧。”

李、張兩人頓時停住了眼淚,對視一眼。沒錯啊,四王八公十二侯,就四位郡王還傳襲着王爵位,是朝中僅有的四位異姓王,說話自當比降爵到將軍位的其餘勳爵府要管用。

有了新定計,兩人連忙告辭,匆匆離去。

“石兄,你覺得北王會出聲嗎?”衛若蘭看到兩人的背影消失,轉過來問道。

“衛兄,這是明知故問!”石光珠搖頭苦笑道,“這當口,誰敢出聲?侯孝康跟忠廉王和貴妃娘子還沾着親呢,也沒見出聲討保。”

“勳爵世家從此怕是要沒落了,以後是文官和軍將們的天下了。想想也是,勳爵世家無非仰仗祖先遺蔭,卻不思進取,只得了一份空名。現在朝中權柄全操縱在內閣和軍機,如何容得了我們?”

“衛兄說得沒錯。其實從太上皇執意禪位之時,我等就當明白,朝中內外已經難容我們了。”

“石兄遠見。當初你拉侯兄等人入國子監,應該是想博份功名,留條後路,只是可惜,卻受了侯兄連累,塞了文試科舉的路子。”

聽到這裡,石光珠除了嘆氣,還能說什麼?“早知道如此,我也學你,進個武舉,去五軍府麾下謀個官職也好,總比這風吹就倒的空牌子要強。”

“回大爺,神威將軍府馮大爺來了。”有家人在門外稟告道。

“馮紫英老馮?快請來!”石光珠連忙說道。

見了禮後,見衛若蘭也不是外人,馮紫英急忙說出來意。

“陳國府陳世叔找到我,說了件要緊事。”

陳國府陳瑞文,跟賈赦賈政一般,是石光珠、侯孝康等人叔輩,襲了三等將軍,一向行事低調。

聽馮紫英說完,石光珠和衛若蘭都嚇了一跳。

“什麼?陳世叔說李桂芳、沈自省等進士上書,請立皇后,今上不允,又請廣冊嬪妃,充實後宮,以嗣皇統。”

石光珠皺着眉頭問道。大家都知道,今上還在潛邸時,與當時的王妃少年夫妻,無比恩愛。只可惜那王妃生下廣安、廣平兩王就病逝了。今上痛惜不已,繼位後追封爲皇后,便虛位不再另立,只是以賢貴妃爲六宮之首。

“正是,陳世叔還說,今上將此奏章轉至內北苑,太上皇和皇太后連聲稱善,下了旨意,將賈、陳、周、田四位妃子加封號,分別爲德、敬、順、慧,並賜金印玉如意。”

“這是要做甚?”衛若蘭目瞪口呆道。

“這是一打一拉啊,難道有人不欲絕了勳爵世家?”石光珠皺着眉頭說道。

“李桂芳、沈自省與劉四郎是同科,且聽說他們的關係不錯。”衛若蘭若有所思道。

石光珠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
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