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

坐下後,劉氏拉着薛寶釵的手,喜盈盈地說道,“嬸子,我出身軍將世家,生性粗魯,比不得我家老四,文縐縐的,所以不會夸人。今日見到寶釵妹妹,這才明白前唐李太白的‘美人出南國,灼灼芙蓉姿’是什麼意思了。”

“嫂嫂過獎了。”薛寶釵低首應道。

“能遇到如此畫卷裡的仙女妹妹,真是太高興了。只是我這次來得匆忙,沒帶的什麼禮物。小蓮。”劉氏叫着貼身丫鬟的名字。

“把那個鎏金盒子拿來吧。”

“是的,二奶奶。”

劉氏接過盒子,放在桌子,打開蓋子,裡面有三件套。一件簪子,一件華勝,一件搖步釵。

“這簪子名叫鑲羊脂玉紅藍寶石金累絲簪,華勝叫鑲寶石金璽碧荷華勝,搖步叫細金蝶戀花步搖釵。三件是一套,原本是我在孃家做女兒時用的。款式是我家老四閒暇時畫的,物件是家裡金銀器鋪的老工匠打造的,不值幾個錢,更比不得江南巧工們做的。難得與妹妹投緣,就贈予你。”

薛姨媽和薛寶釵見這三件飾品款式新穎,雅緻奢麗,打造精巧,就是金陵江南富庶之地,也難得一見,連連推辭。

“如此貴重物件,當受不得,還請世侄媳收回。”

“我素來不喜佩戴這些首飾,雖然總是隨身帶着,但一年難得用上一兩回,真是埋沒了這好東西。今遇到寶釵妹妹這天仙般的人兒,這三樣東西也算找到了更合適的主人家了。世嬸不必推讓,今日就贈予妹妹了,我沒有打算帶回家了。”

推辭再三,劉氏堅持贈予,薛姨媽只好長嘆一聲,命薛寶釵收下。

“世侄媳,敢問你孃家是哪家府上?”薛姨媽小心地問道。

“家父現職遼東行省東寧鎮軍帥。”

看到薛姨媽臉上的疑惑,劉氏大笑道:“我孃家世代軍將,久居北邊,薛夫人應該是難聞其名。”

薛姨媽有些尷尬地說道:“我婦道人家,只是在家相夫教子,外面的事情都是老爺打理,我確實不知。”

“無妨無妨。”劉氏爽朗地說道,“我家老四你們應該聽說過吧,最近他文名鵲起。你們就算沒聽說過他的名字,也當聽說過他的詞吧。《相見歡》,春秋兩首。”

“可是‘自古人生長恨水長東’,‘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這兩首?”薛寶釵睜大着美目問道。

“正是,就是這兩首。正是我家老四寫的。這小子,從小就聰慧,五歲就開始背《詩經》,七歲開始背《孟子》,十二歲瞞着家裡人去考秀才,居然讓他中了個小三元。而且我家老四文武雙全,剛接到院試捷報,就有軍報說野胡擾境。我家老四就換了鎧甲,挎刀持槍,背弓攜箭,騎着戰馬跟着家父去了前線。這臭小子自小就膽大妄爲,軍陣前居然自願爲先鋒,帶着百餘騎策馬直衝敵陣,來回衝殺了四次,終於將上千野胡擊潰。”

劉氏說得很含蓄了,薛姨媽還是被唬得花容失色。看到她臉色有些蒼白,劉氏連忙收住後面的話,“斬首十餘,耀武四寨十五哨。”

對於從小在邊塞軍鎮長大的劉三姐來說,這纔是一個男子最光彩的功績之一,可是看來薛姨媽似乎接受不了這種過於血腥的功勳。

不過還好,這個薛寶釵妹妹倒是沒有怎麼變色。

“我家老四,十三歲得煙溪先生器重,收在門下。煙溪先生說他年紀尚輕,不宜過早得意,便按住他不讓繼續參加鄉試會試。而今十六歲了,煙溪先生也終於放他出山,先考入國子監,明年春闈下場試一試。想不到在京師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也不負煙溪先生對他的敦敦教誨。”

聽到劉氏得意的話語,薛姨媽心裡有些苦澀,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都這麼出色,就自己家的孩子讓人糟心。現在當家的又如此病重,萬一不幸,自己一個婦道人家,更不知該如何辦了。心中更是悲涼,但她努力保持着臉上的淡笑,傾聽着劉氏的話語。

機敏的薛寶釵卻聽說劉氏話裡的些許意思,低首默然。

劉氏就是這樣的性子,一旦開口說話,如果沒有被人打斷或接過話題去,她一人可以噼裡啪啦說個沒完。

“我聽官人說起世叔的情況,也知曉世叔此次舉家北上的意思。其實這御醫,求安穩的多,有奇方的少。所以不如遍尋這北地的醫生。南北良醫,多半師出不同,南邊醫生治不好的病,北地的醫生說不得有良方。”

劉氏的話得到了薛姨媽的贊同,“世侄媳說得沒錯,我們也是抱着這想法,才冒險讓老爺乘船北上,就是想求得這一線生機。”

“薛夫人放心,京師裡彙集了天下三十六省最頂尖的文人學子。古語有云,不爲良相便爲良醫。那些名士大儒,不僅學問好,更有精通醫術的。我家老四的恩師,煙溪先生便是其中一位,我尚在閨中時,就親眼看見煙溪先生給高麗使者看病,硬是將他從鬼門關裡給拉了回來。”

聽得劉氏這番話,薛姨媽和薛寶釵不由面露喜色,連連點頭。

薛姨媽站起身來,眼裡含着淚水,蹲身行禮道:“如此,那就多謝賢侄媳了。”

薛寶釵也在旁邊含淚感激道:“多謝二嫂嫂大恩大德。”

劉氏笑着擺擺手道:“嬸嬸和妹子太客氣了,我這只是舉手之勞而已。到了京師,你們不要客氣,使勁使喚我家四郎。只要能幫到世叔,讓他多跑跑腿,沒事的。”

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
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