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

半山堂,三位宰輔和兩位閣老的臉色不大好,整個堂內氣氛也非常肅正。

“聖上的病好些了嗎?”問話的正是韋正禮,他年紀一大把,勞苦功高,資格又老,就是韓東國都不敢怠慢。原本韋正禮很久時間沒有來坐堂的,只是現在敏感時期,再怎麼也要堅持着過來。

“韋閣老放心,我們早上剛去請了安。這些日子聖上用了藥,好了很多,早上還在內侍們的攙扶下在殿內走了兩圈。”

“唉,我朽木將行的身子,不敢去御前請安,把穢氣病氣帶到宮裡去,只好上書聊盡臣義,蒙恩得聖上體恤...”說到這裡,韋正禮又咳嗽起來,好容易才平息下來,喝了幾口參茶,慢慢緩了過來,“不要管我,諸位相公們繼續忙國事吧,我坐會就好,坐會就好。”

過了一會,只聽到細微的鼻息聲,原來這位老先生坐在那裡又打起瞌睡了。

幾位閣老沒有做聲,叫兩個內閣行走好生照顧着,便悄聲去了西堂。

“高麗監國郡主上書,說該國世子積患難治,求送到天朝,尋名醫醫治。這事怎麼說來着,劉四郎不是杏林高手嗎?”韓東國拿出一份奏章問道。

“四郎私信跟我說了,他看過高麗世子的病,神仙也難治了。送到天朝來盡份人事吧。而且現在高麗那個樣子,世子要是在漢陽病逝,難保那些逆賊餘黨又會做什麼文章。”楊慎一搖頭道。

“也是,高麗不能再出亂子了,動用了十萬朝廷官兵,耗費數百萬,總算辦下來了,可不能再出幺蛾子了。”杜雲霖也說道。

“那世子病故,高麗王位當如何?”周天霞皺着眉頭問道。

“高麗監國郡主在上書說了,她正在尋訪王族血親,找一最親近之人過繼到名下,再請朝廷冊立爲高麗世子。”韓東國說道。

“此郡主真乃奇女子也,就是我朝也不多見,頗有前周景陽公主幾分遺風。”杜雲霖感嘆道。

“唉,這能這麼辦了。這高麗這些年鬧得,難怪他們想着改國號,確實要改改他們的國運了。”周天霞開口道,“幾位,這藩屬改國號之事,還是請聖上乾坤獨斷吧。”

“正當如此。”衆人附和道。

周天霞看了一眼手裡高麗監國郡主改國號的奏章,看到那三個初擬的國號,眼睛裡閃過難以察覺的神情。擡手批覆了一行字,“呈請御覽欽定。”

楊慎一接過這份奏章,嘴角微微一抽動,但沒有做聲,把它放到了遞送宮裡奏章的最上面。

“東邊好不容易平息下來,西邊事情又來了。蔥嶺、安西兩省連同大宛、木鹿、休循三軍鎮聯袂上奏章,說帖木泰汗國聚集四十萬精兵東進,大敗伊爾利汗國軍,伊爾利大汗及大宰相以下上千人盡沒。帖木泰汗國趁機佔據了波斯大部,伊爾利汗殘部退守波斯東部、呼羅珊和河中地區,擁大汗親弟、呼羅珊總督烈勿闕爲汗,殊死抵抗。”

“而貴霜海都汗國又趁機發難,從天竺河向北攻擊其河中之地,形勢十分危急。安西地方和軍鎮要求對伊爾利汗進行援徵。坐鎮安西的韋小都護也上了奏章說,如果我朝不援助伊爾利汗國,坐視其亡,則我華夏火種在藥殺水以西要盡數熄滅了。而我國朝就要直接面對綠教東進的壓力,屆時安西蔥嶺一線再無安寧了。”

韓東國讀完手裡的奏章,西堂裡鴉雀無聲。

這時,有內閣行走已經拿出了地圖,攤開在諸位閣老跟前。

“諸位,你們看,我朝與伊爾利汗國交界是藥殺河、波悉山、烏滸河、蔥嶺一線。此前伊爾利汗重心在西邊,全力防禦帖木泰汗國,所以在東線與我朝是交好和睦,數十年安西一線都平安無事。要是帖木泰汗國佔據了河中之地,他們就可以以此地爲根基,四下侵襲。安西蔥嶺離中原腹地太遠,到那時,我朝必定是被動挨打,時之久矣,金山等地也危險了。”韓東國指着地圖道。

“翰林院、國史館有幾位老先生上書道,說安西、蔥嶺孤懸萬里之外,化外之地,不值得大動干戈,讓它自生自滅好了。結果被樞密院好一頓反駁,說我朝土地,承自神武帝和前周,每一寸土地都是軍民用鮮血打下來的,沒一處是多餘的?這些老夫子嘴巴一張,數百年,數百萬人的心血就要悉數廢棄,確實招人恨,難怪會被樞密院跳起腳大罵一頓。”周天霞說道。

“可是這麼遠,不大好援徵啊。”

“要不去文問問各軍鎮的意見,還有劉四郎那裡。”韓東國斟酌一會說道。

“嗯,沒錯,是個好法子。而且,既然要求援徵,那麼總要拿出個章程來。罵那些老夫子是嘴上偉丈夫,他們也不能光說不練吧。”

“那就先這麼定了,儘快行文吧。安西那邊說,伊爾利汗國的使節團已經渡過了藥殺河,明年五六月份應該會到京裡,我們最好在此之前拿定一個主意。”韓東國最後拍板道。

“諸位閣老,林公公來了。”

聽說是寶符閣提調林受用來了,幾位閣老都站了起來。很快,林受用被引了進來,後面幾個內侍端着披紅的奏章。

“灑家給四位閣老請安了。”

“林大監客氣了,怎麼還勞煩你給遞出來。”

“把披紅的奏章遞出來是順手的事情,主要是有件事要跟諸位閣老商議下。”

“林大監請坐,我們慢慢說。”

“是這樣的。上午時分,皇太后把我們幾個當差的叫了過去,問了問聖上的龍體狀況。然後又發下話,而今這緊要時機,國本當以儲君爲重,別人不好說,不敢說,她老人家無所謂,也就說了。要我們內侍省合計合計,怎麼跟外朝幾位閣老和諸位大人們說一說,大家一起勸勸聖上,總不能因爲忌諱就誤了大事吧。”

“所以幾位內省的同僚商議了一下,讓灑家出來,跟幾位閣老先通個氣。我們都只是伺候皇上的家奴,這等國家大事萬不敢讓我們這些閹人插手,所以還要請幾位閣老先拿個主意,把這擎天大事扛下來。”

林受用走後,四位閣老坐在那裡,默然了許久,最後楊慎一嘆息道:“這話雖然忌諱,但說得並不是沒有道理。明兒御前會議,我們還是提一提吧。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該擔當還要擔當起來。”

韓東國沉默一會,最後點點頭道:“是這個理,就明兒提一提吧。”

漸入佳景,有什麼幫到主角的法子,大家都可以提一提。。。我可能會聽一聽。。。

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金釵記後記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金釵記後記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大秦官職 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大秦官職 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
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金釵記後記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金釵記後記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大秦官職 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大秦官職 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