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

賈寶玉一進來就對兩人道:“四郎此前寫了那曲《摸魚兒.雁丘詞》,我讀到‘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感緒萬千,又念及《牡丹亭》有詞雲,‘情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復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便說這世上男女之情恐怕只有生死之間才見分明。可是今日見識了一番,才明白凡人平淡中也有癡情在,只是生死有大恐怖,能分辨誰真誰假。難怪老爺總是說我,治學問老是犯‘管窺蠡測’的錯誤。”

賈寶玉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人生情緣,各有分定,我只是每每暗傷,不知將來葬我灑淚者爲誰?‘奴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奴知是誰。未知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襲人一時愣住了,連忙問道:“二爺該不是又魔怔了嗎?”

林黛玉最熟悉賈寶玉不過,知道他不知在哪裡又着了魔,也懶得問他,只是笑着說道:“他哪天不魔怔?”

“二奶奶,要是惹上了祟物怎麼辦?”

“怕什麼?真遇到了去漢王府把殿下的寶刀請過來就好,什麼鬼祟都能化了。”

“那就好。”襲人一邊拍着胸口,一邊看着賈寶玉雖然癡癡呆呆,但自己坐下,又端起茶杯來喝,並無太多異常,一時也放下心裡。

“二爺,昨兒我跟大奶奶去老太太那裡細細稟告過一回了。聽說老太太把老爺和太太叫了過去,商議過後今早把我和大奶奶還有襲人都叫了過去。吩咐道,說現在府上這個光景,確實不能再奢靡。他們合計了一番,叫把家裡供奉的各處僧道合爲兩處,一是清虛觀,二是鐵檻寺,其餘的都裁除了。再是遣散了府裡的戲班,那些女伶們就由我和襲人處置,或叫家人領回去,或分在各房做丫鬟。”

“什麼?”賈寶玉猛地站了起來,瞪圓了眼睛問道。

“漢王府上,錢財多過我們數十倍,也沒見養戲班子女伶,要看唱戲也是去外面請戲班子進去。老爺說了,有了漢王這個典範,各處官宦世家,凡養優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發。我們賈府總不好開這個先例吧,趁着這個機會一併裁免了。”

林黛玉繼續開口說道:“所以我跟襲人商議後,回稟說,梨香院那些女孩原是買的,如今雖不再學唱,儘可留在各房裡使喚,讓那些教習們自去也罷了。太太當時就答話了,‘這學戲的倒比不得使喚的。她們也是好人家的女兒,因無能賣了做這事。妝醜弄鬼的幾年,如今有這機會,不如給她們幾兩銀子盤纏,各自去罷。當日祖宗手裡都是有這例的。咱們如今損陰壞德,而且還小器。如今雖有幾個老的還在,那是她們各有原故,不肯回去的,所以才留下使喚,大了配了咱們家的小廝們了’。”

林黛玉喝了一口熱茶,又說道:“當時我回太太說,我們也去問問梨香院十二個女孩。有願意回去的,就帶了信兒,叫上她們的父母來,親自領了回去,再給她們幾兩銀子盤費就妥當了。倘若不叫上她們父母親人來,只怕有混帳人頂名冒領出去,又轉賣了,豈不辜負了這恩典。若有不願意回去的,就留下。當時老太太和太太都讚許這話妥當,吩咐就按這例子辦。”

襲人在一旁接着說道:“待會我去梨香院,問過她們十二個,看誰願意出府,誰願意留下。到時候再看看情況分在各房裡。”

“這個如何是好?”賈寶玉喃喃地說道,“我可是答應過人家了。”

“什麼事?”林黛玉連忙問道。

賈寶玉看到林黛玉和襲人,突然想起上次因爲蔣玉菡自己被老爺用了家法,在牀上躺了十幾天,這兩位在自己牀前還哭過幾回,所以蔣玉菡跟自己的關係她倆也是知道的。林黛玉可能不會說,襲人卻是保不住會向太太稟告,到時只怕又少不了一頓家法。

想到這裡,賈寶玉連忙閉住了嘴,“我想起今兒去查賬的事,真的做不來這個。”

林黛玉嘆了口氣道:“老太太早就料到你會這般,昨個已經派人請來了薛太太,跟她商議好了,請虯哥兒出面幫我們理一理事情。可是不管如何,我們這邊總要派個人出面去掌纛。虯哥兒會先把帳薄收了去,摸清楚底細,再見機行事。屆時老太太和老爺要你跟着虯哥兒一塊辦事。”

“到時候我去就是了。只是賴大、林之孝、周瑞、吳登新這幾個,萬一查到他們身上,老太太、太太那邊都落得下面子嗎?”賈寶玉問道。

“都要被下人們把家底淘弄空了,還有什麼舍不捨得?”襲人在一旁忿忿地說道。

老太太、太太、李紈、林黛玉、襲人這五位核心人物開了一場“閉門會”,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那些個外管事和下人實在是太可惡,見過恃寵而驕的,但真沒見過這般有恃無恐的。藉着賈璉舉家南遷,新的主事人一時半會沒跟上,就上下其手,內外勾結,居然把大半的盈利中飽私囊,然後還把鍋甩到賈璉頭上。

面對這樣的下人家僕,就不能講情面了,老太太也是被惹怒了真火。她念舊情不假,一向厚待賴大母親這樣的老人。但是都要把賈府的樹根刨斷了,對於老太太來說,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賴嬤嬤的情面也不夠看,照樣懲辦。

“那就好,需要拿了確鑿的證據纔好,免得外人說我們府上刻薄寡情。”賈寶玉說了一句,突然意識到某個問題,“剛纔你們說合並家裡供奉的僧道,那櫳翠庵和妙玉師傅怎麼辦?”

“老太太原本的意思是,我們府上不好供奉了,倒是可以請到漢王府去。那裡寬敞着,有的是地方。派人去跟王妃娘子說了,王妃娘子又稟了漢王,卻被殿下一口回絕了。王妃娘子昨個遣了鴛鴦回來報信,說是抱歉得很。王爺讀佛經,也跟僧侶往來辨義,但不喜僧道在府裡住着。”

“鴛鴦私下告訴我們,說漢王殿下聽說過妙玉師傅,覺得那一位過於矯情,非常不喜歡,所以不允了。”

“那可怎麼辦?妙玉可是岳父大人介紹過來的,巴巴地從金陵請了過來,難不成又要趕了人家回去?”賈寶玉急赤白臉地說道。

“王妃娘子最後幫着出了個主意,說薛太太在府裡甚是寂寞,又一心向佛,不如請妙玉師傅到薛府供奉着,只是不知道妙玉師傅願不願意。”

賈寶玉聽到妙玉有了着落,還能留在京師裡,便放了心,隨即又想到一個問題,遲疑地問道:“屆時人都放了出去,櫳翠庵和梨香院都空了,就這麼閒置着?也不是個事啊。”

林黛玉看着一臉認真的賈寶玉,心裡暗暗嘆息着。要是你爭點氣,不求跟劉四郎那樣點石成金,只要能像璉二哥一般把上下事務處置好,何至於要到處裁減?想必老太太盤算過賈寶玉的脾性,想必是指望不上,這才同意這次節流舉動。

但這話林黛玉卻怎麼也說不出口來,只能看着賈寶玉,黯然無語。

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引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月消障添新債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
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三)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引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月消障添新債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