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

天還沒亮,妥妥木黎就起來了。早上的河中地區還有些涼,她披了一件羊毛披肩,走出了帳篷,站在那裡眺望東邊。過了一會,耶律奇沙、葛羅修鮮、斛條植、奇解蘇、包忽那、百狐鉢羅都聞訊起來,圍在了她的身邊,不約而同地舉目向東邊看去。

天色慢慢變亮,黑色越來越薄,過了一會變成了深紫色,然後又變成了深藍色,逐漸地藍色也變得越來越透亮。很快,天地萬物變得可見,隱藏在黑色中的高山河流和土地,像是從另一個世界裡浮了出來,一點點地顯現在大家眼前。

燃燒一晚的篝火已經後勁不足,飄搖不定的火光在這片亮光中更顯得落寞,失去了昨晚那刺破黑幕、照耀萬物的氣魄。在黑夜中冷卻透心的風變得有些溫度,吹在人臉上,還是那樣冰涼,只是失去了刀劍般冷峻,變得溫柔起來。

可是妥妥木黎的心裡還是那樣涼。還沒有來嗎?時間一天天過去,希望一天天破滅,士氣也在這種煎熬折磨中一點點喪失。

“殿下,這幾日有些奇怪,東邊的探子越來越少了。前三四日還有幾撥回來,從前日開始,已經不見探子回報了。”斛條植上前低聲稟告道。

妥妥木黎眼睛一亮,一直冷峻的臉突然展顏笑了,如同一朵波斯菊,在黎明時分驟然綻放,散發出的光芒照亮每一個人的臉。。

還沒等衆人問原因,遠處看到兩匹快馬急速地從東邊疾馳而來,百狐鉢羅臉色一變,牽過身邊的一匹戰馬,翻身上去,拍馬迎了上去。不一會又帶着那兩騎過來了。

“殿下,漢軍來了。”

“多少人?”

“十幾萬。晝息夜行了兩天兩夜了,今早會趕到我們這裡。”

“怎麼探子纔來回報嗎?”

“他們被漢軍的探馬前哨一網打盡了,全部給扣住了,這兩個還是漢軍放過來報信的。”

聽完百狐鉢羅的話,妥妥木黎笑着對衆人說道:“這纔是漢軍的作風,大軍前行,怎麼可能不派出探馬前哨?我們嘴裡說漢軍九邊軍鎮騎兵不過如此,但是人家的真本事還是有的。而且他們的騎兵很多都是室韋人、契丹人、奚人和党項人。”

聽到這裡,耶律奇沙、葛羅修鮮、斛條植、奇解蘇、包忽那、百狐鉢羅的眼睛裡透出複雜的神情,他們都是室韋人、契丹人、奚人、党項人甚至女直人的後代,當年跟着“黃金家族”一起退出了蔥嶺、藥殺水。

馬蹄聲從遠處傳來,妥妥木黎,耶律奇沙迅速拿出望遠鏡,向那邊看去,先是一隊一兩百人的騎兵,穿着薄衫皮甲,佩刀挎弓,從營地邊上疾馳而去。

過了大約一刻鐘,又看到一隊騎兵出現,他們有三四百人,一人兩馬甚至三馬,速度要慢些,也更從容些,居然有心思向這邊揮舞着手。

“翱翔在天空的雄鷹啊,是長生天的眼睛;流淌不息的翰難河啊,是室韋人的母親。長生天啊,我在你的保佑下成長,翰難河啊,我在你的祝福中遠行。”

悠揚雄長的歌聲在淺藍色的天地間盪漾,如同河面上盪漾的磷光,然後像五月天裡暴雨,瞬間擊中了傾聽的人。

“是翰難河之歌,我們室韋人的歌。”葛羅修鮮站在那裡淚流滿面,“三百多年前,我們祖先就是唱着這首,離開我們的母親河,越過了蔥嶺,渡過了藥殺河,揮馬奔向了呼羅珊、波斯。想不到今天,又能聽到來自翰難河的室韋人唱這首歌。”

妥妥木黎和耶律奇沙等人臉色同戚,但是很快,他們的臉上慢慢浮上了欣喜和狂熱。

妥妥木黎轉身大聲對旁邊的衛兵說道:“去,到巴里黑、麻裡鹿、塔裡幹、可不裡、巴米安去,到河中、呼羅珊的每一個地方去,告訴那裡的人們,翰難河的室韋人來了,他們將同東方的天朝大軍一起,用劍與火懲戒那些背棄祖先、殘害兄弟的叛徒們!”

十幾位衛兵漲紅着臉,齊聲應了一聲,翻身上馬,向遠處奔去。

營地裡所有的人都站了起來,翹首望向東方。

當東邊變成桔紅色的時候,在東邊天際邊的右翼,終於出現了人影。先是黑黑點點,像是一條墨點彙集的線,這條線越來越粗,最後化成了無數的人和馬,還有夾在其中的旗幟。

上千面旗幟混在人馬之間,這些旗幟大同小異,都是以北極星爲核心,添加了各色圖案或標識。還有數十面旗幟與衆不同,妥妥木黎,耶律奇沙等人用望遠鏡看去,見到上面像是寫着幾行字。等到走近,可以大致看出,有“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真爲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但是最醒目最大卻是中間那五面,“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確實是漢軍,那些打着釋門偈語的應該是各草原徵發的青壯義勇,中間的應該是九邊軍鎮的兵馬了。”耶律奇沙說道。

數萬騎兵,大部分是一人兩馬,有的是一人三馬,分成一隊隊,彙集成無邊無際的海潮。只是這片海潮寂靜無語,卻蘊藏着無盡的力量。

當這一翼的騎兵可以在望遠鏡裡看到面目時,中間也出現一條線,這條線也同樣變得越來越粗,然後看到無數個方陣,在緩緩地向前移動着,無數的旗幟在空中飄動着,如同麥田裡間那一排排的麥穗。再近些,可以看到全是步兵,他們穿着灰綠色上衣,穿着藏青色褲子,揹着皮帶,扛着上了刺刀的火槍,像一排排樹林向前移動着。

最中間的是一面碩大的北極星旗,像一朵火燒雲,浮在空中。

最左邊也開始出現人影了,他們也全部是騎兵,他們跟右邊的那些騎兵有些不同,他們普通黝黑,黑裡透着紅,臉龐要瘦些。如果說右邊的騎兵是草原上寂靜的河流,那麼左邊的騎兵像是高原上不語的石頭。

“是安西軍鎮和青唐高原的騎兵,大漢國精銳齊出。”耶律奇沙說道,大家都能從他的語氣中聽出幾分輕鬆。

“安西和青唐的騎兵出動了,貴霜海都汗國那些自詡天下第一的勇士們還不嚇得屁滾尿流?”奇解蘇開起了玩笑。

大家都知道青唐騎兵從前唐吐蕃開始對天竺的戰績,不由地都笑了起來,有些歡快的氣氛泛漾在周圍,不久前的凝重和愁苦已經消失不見了。

慢慢走着,不到一個時辰,東邊無邊無際、分成三大羣的兵馬居然在不知不覺中走並行,所有兵馬的最前面最後走成了一條近似直線。

****新書,新書,新書信息時代之光火熱連載中啊。。。。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引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引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